中医健康网

成人糖尿病怎么确诊(大人糖尿病)

中国青年网 0
文章目录:

2型糖尿病的症状是什么 诊断标准有哪些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1)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 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2)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3)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有: 1.口渴、咽干:提示血糖升高、血粘度增大。有些人由于口渴中枢不敏感,尽管血糖增高,但无口渴症状。2.疲乏无力:机体细胞内代谢产物堆积,故有严重疲乏无力。3.血压上升:血糖上升,则血容量增多,出现血压高。

4.周身发胀:提示血糖降低过快,造成细胞内水肿。5.腹胀便秘:可能是胃肠平滑肌无力、自主神经受损、双胍类药物服用过多。6.头痛头晕:两种情况易发生头痛头晕:血压高和低血糖。7.皮肤脱屑:皮肤干燥、脱屑、奇痒,提示有皮肤症状。8.双足麻木:双足刺痛,继之麻木,似袜套样知觉缺失,提示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发生。

诊断标准有哪些

1、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11.1mmol/L。随机血糖是指就餐后任意时间的血糖值,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多尿、烦渴和无其它诱因的体重下降。

2、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状态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

3、OGTT时二小时血糖≥11.1mmol/L。OGTT仍然按WHO的要求进行。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如何判断血糖水平?来看解答→

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球有近5.4亿糖尿病患者,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约1.3亿,但其中超过半数的患者不晓得自己的血糖水平。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吗?什么是糖尿病?哪些人群容易患上糖尿病?快跟着专家了解一下!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可导致包括视网膜、肾脏、周围神经及大血管病变在内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并导致失明、肾衰竭、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截肢等严重后果。

如何判断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7.0 mmol/L,或随机血糖(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11.1 mmol/L,或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了。

哪些人群容易患上糖尿病?

01

有家族史

糖尿病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其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无家族史的3.43倍。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2型糖尿病,就需要提高警惕。

02

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也越高。

建议≥40岁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血糖检查,越早发现糖尿病、越早控制血糖水平,就能减小对靶器官的损伤,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03

超重肥胖

BMI,即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BMI介于24.0-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

中心型肥胖,即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与糖尿病关系更为密切。

通过饮食控制能量摄入、运动促进热量消耗来管理体重。

04

久坐少动

久坐少动,容易造成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因此长期适量运动有利于血糖控制。

建议每星期应进行至少150至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久坐的办公室人群最好每隔1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下。

05

有高血压史

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45岁糖尿病患者中有40%合并患有高血压,至75岁时,该比例提升为60%。

对高血压人群而言,要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在控制高血压的同时,也能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06

有糖尿病前期史

我国糖尿病前期检出率约为35.7%,总人数比糖尿病患者还要多,这几亿人都是糖尿病“预备役”,若不加以控制,每年有5%-10%的糖前期患者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

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别忘了日常做好血糖监测,定期体检也很重要,帮助我们及早发现问题,及早科学诊治。

资料:上海市卫健委

来源: 上海发布

糖友家|每2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易得糖尿病,快自测中招没!

在中国人当中,糖尿病患者已经突破一亿人,而最令人心惊的是,成年人当中糖尿病前期患者居然已高达 50.1%。

换句话说,就是在 18 岁以上成年人当中,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 2 型糖尿病的候选人!

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大部分糖尿病前期患者在十年之内就会发展成糖尿病人。

这些人当中,也有你一个吗?

测试

你是糖尿病的候选者吗?

我们都知道,空腹血糖一旦超过 7.0 mmol/L,很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有人可能会说:我的空腹血糖是 6.2,距离糖尿病还远着呢!

也有人撇撇嘴说:我的空腹血糖水平只有 5.7,多正常啊,难道也会是糖尿病候选者?

还有人说:我饿狠了就经常发生低血糖,上次测空腹血糖才 3.4,我难道也会有糖尿病危险?

还真别说,这些人都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候选者。

不信吗?先做做下面这个测试,看看自己中了几项。

腰上有很多赘肉。

腰围和身高的比值接近或超过 0.5。

饭后容易觉得困倦。

四肢瘦弱而松软,肌肉很少。

不喜欢运动,日常活动量很小。

体能比较差,上楼都觉得累。

有过多次节食减肥之后体重又反弹的经历。

饿了就觉得特别难受,容易低血糖。

三餐吃白米饭、白馒头或白面包。

主食吃得比蔬菜多。

喜欢大米饭配红烧肉之类的吃法。

喜欢用有油的菜汤拌饭吃。

喜欢扫盘子,饱了也要把剩下的两口饭吃掉。

喜欢喝甜饮料或喜欢吃甜食。

怀孕后体重增加很快。

长期睡眠时间不足 6 小时,或长期倒班工作。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

有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历史。

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

有巨大儿生产史(出生体重 ≥ 4 kg)。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

空腹血糖超过 5.6 mmol/L。

葡萄糖耐量测试 2 小时后血糖超过 7.8 mmol/L。

有脂肪肝或高甘油三酯问题。

高血压患者,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血脂异常,或正在接受血脂调整治疗。

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

以上这 27 个问题, 每一个项目都提示有未来患糖尿病的危险。回答“是”的项目越多,那么危险就会越大。

如果有 5 个以上项目都是肯定回答,那真的要赶紧开始关注血糖,采取控制措施了。

加入糖友家

科学防治糖尿病

高血糖会带来哪些健康风险?

糖尿病也爱瘦子?

低血糖,更易发展成高血糖?

怎么吃,会招来糖尿病?

孕妇用不用控制体重?

......

关于防治糖尿病的疑惑

你都可以在糖友家解开

与糖友们携手科学控糖!

参与糖友家活动的办法

第一步:打开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点击首页左下方新栏目“糖友家”。

↓↓↓

第二步:进入糖友家平台后,选择感兴趣的栏目,即可参与到糖友家线上、线下活动中来。

↓↓↓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来源:丁香医生等

图片来源:123RF等

本文编辑:曾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