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喝饮料会得糖尿病(喝饮料容易得糖尿病吗?)
两岁儿童一个月每天喝饮料,医生:血糖超标四倍,考虑确诊糖尿病
血糖达32mmol/L,是正常值上限的5倍;糖化血红蛋白11%,是上限2倍——2岁多男孩灏灏(化名)的化验结果让医生也大吃一惊。
11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北仑分院)了解到,该院日前收治一名考虑诊断糖尿病的儿童,病因考虑为长期摄入含糖饮料,目前已转至上级医院接受糖尿病治疗。
17日,灏灏因腹痛被送至该院儿科,医生未发现儿童腹痛的常见病症,灏灏父亲称孩子最近明显瘦了,不知道是否是腹痛导致,医生追问是不是有多饮多尿的情况,得到肯定答复后检查了血糖。
这么小的孩子考虑确诊糖尿病,难道是家族遗传?但灏灏父亲表示家中没有糖尿病史。医生进一步询问饮食习惯,“最近给他喝饮料,灏灏一下子喜欢上了,平时家里老人带孩子,比较溺爱,一个多月天天让他喝饮料,想喝多少就喝多少。”父亲称。
儿科医生判断,长期喝含糖饮料可能是患儿血糖值严重超标的原因。过度进食含糖多的食物,血糖会瞬间升高,为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胰岛β细胞会大量分泌胰岛素,长期以往会造成胰岛素抵抗,继而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耗竭,这就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儿童的胰腺功能没有发育成熟,含糖饮料的影响更大。”
来源:澎湃新闻
爱喝高糖饮料 小伙患糖尿病多年竟不自知
爱喝高糖饮料,突发重病让他惊呆了
患糖尿病多年 小伙竟不自知
门诊观察
福州晚报讯 昨日,25岁的小张出院。在两周前,他因为腹痛被送往抢救室,被查出糖尿病的急危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时他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感冒”没在意 腹痛查出重症
小张在工厂工作,平时经常熬夜,爱吃外卖,还喜欢喝各种饮料。发病前一周,他出现了“感冒”症状,因为只是轻度咳嗽,就没在意。谁料,一周后的一个清晨,他因为上腹部剧烈疼痛而惊醒。他起先以为是肠胃问题,在家服用保济丸、藿香正气水等,可是腹痛继续加重,还出现烦躁不安及恶心、呕吐。
随后,他赶到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看急诊,接诊的神经内科林细康医生迅速为其查了空腹血糖,发现是正常血糖值的5倍。经过进一步检查,小张被诊断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I型糖尿病及肺炎。
因病情严重,林细康立即对小张进行综合抢救。小张神志逐渐恢复正常。住院两周后,小张重返工作岗位,但每日仍需注射胰岛素,以巩固治疗效果。
爱喝高糖饮料 血糖一直都高
小张很不解,为什么自己之前没有什么症状,竟得了糖尿病?
“其实他患病多年了而不知情。”林细康介绍,小张是I型糖尿病患者,只是因为没有症状,加上平日小张爱喝高糖饮料,其实血糖一直都很高。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这次肺炎感染。在感染的诱发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这些年,20岁左右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林细康介绍,I型糖尿病患者多是年轻人,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人控糖意识普遍不强,容易使血糖升高。
他强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非常紧急又极其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此病患者一定要做到早期发现、尽早就诊、及时治疗。他提醒,如果确诊患了糖尿病,出现糖尿病症状突然加重的情况,如口渴明显加重、尿量增多、乏力、恶心、呕吐等,尤其是出现了眼球下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冰冷等脱水症状及嗜睡、烦躁或昏迷等意识障碍时,应高度怀疑是否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要及时就医。
陈丹
饮料当水喝,26岁小伙患上糖尿病
图片来源VCG
医生提醒:高糖饮食影响身体健康,应尽量不喝饮料
“我还这么年轻,怎么就得了糖尿病!”最近,26岁的王先生因身体不适前往浏阳市中医医院就诊,听到医生的诊断后,他目瞪口呆。医生告诉他,他的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还和他每天把饮料当水喝的高糖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浏阳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副主任医师姜艳提醒,许多人都知道过量吃糖容易引发龋齿,但并不知道过多的糖分摄入还会导致高血糖、高尿酸,甚至可能会引发痛风、糖尿病等疾病。
案例
喜欢吃高糖食物26岁小伙患上糖尿病
今年26岁的王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年轻就患上了糖尿病。最近,王先生经常感觉口干,每天要喝不少饮料,而且时常要上厕所,到医院就诊后,竟被确诊为糖尿病。
“这不是中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么?我怎么会得糖尿病?”王先生对此感到很疑惑。姜艳解释,由于王先生一家的饮食习惯偏油腻,爱吃肉类,因此王先生从小便属于肥胖人群,目前有111公斤,而且他还不爱喝水,平时喜欢喝可乐、果汁、奶茶等高糖分饮料,经常把饮料当水喝。加上王先生的母亲也是糖尿病患者,遗传因素加上不当的饮食习惯是他患病的主因。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先生的体重现在已经下降了10斤,血糖也控制较好,不过后续他还需要进行长时间运动、饮食控制治疗。
姜艳介绍,过多人工添加糖的摄入是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年轻化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正常一日三餐就已经为人体提供了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热量,再喝含糖饮料增加的糖分基本上是多余的。经常饮用各种含糖量高的珍珠奶茶、果汁、碳酸饮料等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饮用较频繁的话,多余的糖和能量可在人体内蓄积,逐渐转变成脂肪,导致肥胖,而肥胖又容易导致糖尿病。
提醒
爱吃油炸喝奶茶糖尿病、痛风盯上年轻人
除了糖尿病,高糖饮食还容易导致痛风。“由于现代人饮食习惯不佳,糖尿病和痛风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了。”姜艳提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两类“富贵病”越来越年轻化。姜艳告诉记者,她接诊的痛风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9岁。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特征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姜艳介绍,痛风患者的年轻化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高糖饮料、碳酸饮料中的主要成分是白砂糖,这些含糖饮料进入体内后会代谢成果糖,进而转化为合成嘌呤的物质,使尿酸增多,还会增加循环胰岛素水平,减少尿酸排泄。此外,医生认为含糖量较低的油炸类食物也会产生危害,这是由于油炸类食物会使人摄入过多热量,在体内代谢不掉,最终会转化成糖类物质。
大部分少年儿童偏好甜食,比如糖果、巧克力、冰激凌等,如家长未适当约束,肥胖问题就会随之而来。肥胖儿童患高尿酸血症的比例比体型正常的儿童要高得多。此外,一些营养价值高的深海鱼、海产品、牛肉、羊肉等,也都是高嘌呤食物,长期摄入过多,会因无法完全排出体外导致高尿酸血症。因此,姜艳建议市民尤其是肥胖人群日常饮食应低碳少糖,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还要少吃含嘌呤高的海鲜和肉类。
相关新闻
8岁男童烧伤治疗效果不佳竟是龋齿作祟
2周前,8岁的浩浩因腿部不慎被热水烫伤住进了医院,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令医生和家长头疼的并不是浩浩不配合治疗,而是浩浩不能正常进食,没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影响了他的伤口恢复。
经过询问,医生得知浩浩是因为牙痛吃不下食物,只能吃一些粥类流食,为此,医生建议浩浩家长先带他去口腔科就诊。
“有六七颗龋齿,需要进行几次治疗。”浏阳市中医医院口腔科主任宣望东介绍,他通过询问得知浩浩平时就喜欢吃糖、饮料、巧克力等高糖零食,这是导致浩浩患上龋齿的主因。食物中的糖是引发龋齿的最大危险因素,而在人工添加糖中,蔗糖导致龋齿的风险最高。这是由于糖的分解会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从而产生龋齿。吃完含糖食物后,人们口腔内会有泛酸的感觉,这是因为没有及时刷牙,糖留在口腔内与细菌发酵后带来了味觉感受。
所幸经过初步治疗后浩浩的牙痛症状有了很大缓解,能够正常进食了,目前正在烧伤科继续进行治疗。
“从接诊的情况来看,儿童的龋齿问题是威胁我市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宣望东介绍,每个月医院口腔科会接诊儿童龋齿患者100人次左右,其中大部分是五六岁的儿童。值得警惕的是,龋齿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进食,导致营养跟不上,从而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长相。“患上龋齿后,牙齿里面容易塞东西,如不及时治疗处理,牙齿缺损处越烂越大,导致咬合异常,牙内不齐,就会形成龅牙。”宣望东介绍,很多到医院做牙齿矫正的成年患者都是由于儿童时期患龋齿没有引起重视导致的。
健康贴士
日常饮食应控制糖分摄入
在预防糖尿病和痛风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糖分摄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首次在正文中明确提出“控糖”——每天糖分的摄入量应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记者走访城区多家大型超市,通过查看货架上各类饮料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发现绝大多数饮料都含糖,其中甚至有每瓶含糖量超过50克的。而在城区一所学校周边,几百米的范围内,光是奶茶店就有十几家,可见甜饮料是现阶段人们糖摄入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怎样才算正常摄入糖呢?一块方糖大约为4.5克,25克是不到6块方糖的量,也就是说,不管是直接食用糖,还是食用食品添加剂中的糖,一天最多控制吃6块方糖大小。“对于饮料、奶茶这类高糖饮品,我们建议最好是不喝。”姜艳说。
来源:浏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