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全球糖尿病地图(全球糖尿病概览)
每5秒就有1人死亡!IDF 2021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发布
今天,2021年12月6日,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了《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IDF跟踪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的估计,已经超过20年了。在这段时间里,该出版物已经成为糖尿病全球影响方面最受引用和信任的来源,也是糖尿病宣传不可或缺的工具。
自2000年第一版以来,20-79岁成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增加了两倍多,从当时的1.51亿(占全球人口的4.6%)增加到今天的5.37亿(10.5%)。
当前第 10 版的调查结果证实,糖尿病是 21 世纪增长最快的全球突发卫生事件之一。
预计到2030年将有6.43亿人患糖尿病(占总人口的11.3%)。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到2045年,这个数字将跃升至7.83亿(12.2%)。
2021年
全球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约5.37亿,约有 670 万成年人(20-79 岁)死于糖尿病或其并发症,每5秒钟就有1人因糖尿病死亡。2021年,中国糖尿病人约为1.4亿,占全球糖尿病人数的1/4。
2021 年全球有 5.41 亿人患有糖耐量异常。
2021 年,全球超过 120 万儿童和青少年患有 1 型糖尿病,超过一半 (54%) 的人年龄在 15 岁以下。
2021年,由糖尿病引起的直接健康支出已经接近 1 万亿美元,相比过去15年增长了约316%。
在非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包含中国地区),超过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未被确诊 。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全球所有糖尿病的90%以上。
在全球范围内,所有未确诊的糖尿病病例中有 87.5% 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其中低收入国家未确诊的比例最高(50.5%),糖尿病对贫穷的人影响更大。然而,即使在高收入国家,也有近三分之一 (28.8%) 的糖尿病患者未被确诊
表1、2021-2045 年(20-79 岁)全球和每个地区的糖尿病患者人数
2021年
- 全球糖尿病患者5.37亿,预计2030年6.43亿,2045年7.83亿,增长46%
- 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糖尿病患者5100万,2030年5700万,2045年6300万,增长24%
- 欧洲糖尿病患者6100万,2030年6700万,2045年6900万,增长13%
- 西太平洋糖尿病患者2.06亿,2030年2.38亿,2045年2.60亿,增长27%
- 中南美洲糖尿病患者3200万 ,2030年4000万,2045年4900万,增长50%
- 非洲糖尿病患者2400万 2030年3300万,2045年5500万,增长134%
- 中东和北非糖尿病患者7300万,2030年9500万 2045年1.36亿,增长 87%
- 东南亚糖尿病患者9000万,2030年1.13亿 ,2045年1.52亿 ,增长 68%
中国
2021 年 20-79 岁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预计到 2045 年它们仍将如此。
表2、2021 年和 2045 年成人(20-79 岁)糖尿病人数排名前 10 位的国家或地区
2021年中国糖尿病人数约为1.4亿,2045年预估为1.74亿,排名位居第一。
排名第二的为印度,2021年糖尿病人数仅为7000万人,但在2045年,患糖人数翻1倍,约为1.24亿。
表3、2021年未确诊糖尿病成人(20-79 岁)人数排名前 10 位的国家或地区
2021年,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排名全球第一,占据全球总人口数的1/4,约为1.4亿,其中超过51.7%(7000万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IDF 对西太平洋 (WP) 地区的 38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估算。WP 地区占成人糖尿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38%)。 WP 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位居世界第三(11.9%)。IDF 预计 WP 地区的糖尿病人数将增加 27%,到 2045 年达到 2.6 亿,糖尿病患病率将增加 21%,到 2045 年达到 14.4%。未确诊的糖尿病比例(52.9%)是 IDF 地区中第二高的地区。
到 2021 年,糖尿病导致 230 万人死亡,是所有 IDF 地区中人数最多的。2021 年糖尿病相关支出总额为 2410 亿美元,占全球支出的 25%。每 7 名活产婴儿中就有 1 人受到妊娠期高血糖症的影响。
表5、2021 年 IDF 西太平洋地区糖尿病(20-79 岁)的年龄患病率
可以明显看出,在20-69岁年龄段,男性患糖尿病的概率始终大于女性,70-79岁年龄段,女性患糖尿病的概率大于男性。
表6、糖尿病患者(20-79 岁)人数排名前 5 位的国家(以百万计)
2021年, 中国以1.4亿人的庞大患糖人口数占据西太平洋地区的糖尿病人数排名第一位,位居第二的印度尼西亚仅有1900万人。
表7、每年儿童和青少年(0-19 岁)1 型糖尿病流行(现有)病例估计数排名前 10 位的国家或地区(千为单位)
2021年,在0-19岁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人数中,中国以5.6万人的数量位居第4,印度以约23万人位居第一。
中国糖尿病报告(2000年-2045年)
中国糖尿病患者10年增长50%,半数患者尚不知情。
新版IDF地图数据显示,过去的10年间(2011年~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由9000万增加至1亿4000万,增幅达56%,其中约7283万名患者尚未被确诊,比例高达51.7%。
表8、2021年,(20-79)岁糖尿病人的数据
2021年中国:
糖耐量受损 (IGT) (20-79 岁):2021年,我国约有1.7亿人糖耐量受损,占比13.4%。
空腹血糖受损(IFG)(20-79岁):2021年,我国约有27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占比2.2%。
1型糖尿病现状:
1 型糖尿病新病例:2021年(0-14岁)新增0.49万,(0-19岁)新增0.61万。
1型糖尿病患病人数:2021年,(0-14岁)为2.96万,(0-19岁)为5.6万。
妊娠期高血糖 (HIP)(20-49 岁):受 HIP 影响的活产为870万,患病率为8.6%,其中妊娠期间首次发现受其他类型糖尿病影响的活产数超过100万,受孕前检测到的其他类型糖尿病影响的活产92万。
糖尿病导致的死亡率(20-79 岁):2021年,中国糖尿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为139万,占全球糖尿病死亡人数的20%。
糖尿病健康支出:每名患者相对支出7470元。
新版“IDF地图”数据表明,当前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仍然处于上升阶段,且上升幅度较大。糖尿病所带来的健康、生存问题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是负担,目前的相关治疗手段还是较为稳妥的,但相关支出的费用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依旧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参考:https://diabetesatlas.org/atlas/tenth-edition/
危害仅次于癌症!这种病如何预防?如何抓住治疗黄金期?一文读懂
来源:央广网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今年的主题为“教育保护明天”
旨在警醒人们
糖尿病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
提高患者自我治疗、自我监测的技能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危害仅次于癌症!
专家讲解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新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毫摩尔每升)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毫摩尔每升)或糖化血红蛋白大于或等于6.5%,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已成为现代病病种中的第二大杀手。因此,全世界对糖尿病都予以关注和重视。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发布的《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图》,十年间,我国糖尿病患者由9000万增加至1.4亿,增幅为56%。 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戳视频↓
听专家介绍糖尿病的危害 讲解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新发现、新进展
糖尿病如何预防?
抓住“糖尿病前期”可逆转
糖尿病与一些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与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都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如果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毫摩尔每升),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7.8mmol/L(毫摩尔每升),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一项统计显示,在我国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大约是15.5%,如果不给予良好的控制,每年大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个体发展为糖尿病。
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母义明表示,血糖比正常人高,但是没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诊断之前到正常之间的这一段就叫糖尿病前期。在中国成年人当中,糖尿病前期的人数甚至超过了糖尿病人的人数。抓住糖尿病前期是预防它变为糖尿病的最佳时期,这段时期如果发现血糖异常,经过合理饮食、运动,必要情况下配合一些药物治疗,就会逆转。
如何防控糖尿病?
这些“控糖”小技巧教你避开“甜蜜”陷阱
01吃干不吃稀 吃硬不吃软
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能量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超重,进而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已经得了糖尿病的患者,要避免高升糖指数的食品。分享一个吃主食的小技巧——“吃干不吃稀、吃硬不吃软”。
妇幼健康研究会妇女儿童肥胖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珊表示,稀的食物最常见的就是粥,无论是米粥,还是加了杂粮的粥,由于熬煮时间长,植物细胞壁被破坏,吸收速度加快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干饭、米饭等主食升糖速度相对就慢一些。
02控糖不意味着一点甜的都不能吃
不过,控糖也不意味着一点甜的都不能吃,只是要适量地吃。
高珊表示,希望大家能够吃自然甜的食品,80到100克的水果,一天可以吃1到2次并且随餐吃,这样对血糖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要限制吃代糖产品,近年来更多研究都发现,代糖产品对于健康,对于胰岛素抵抗、炎症、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依然有很大的影响。
03推荐有氧运动 肌肉阻抗运动
适当运动能消耗机体能量,改善肌肉及内脏的胰岛素抵抗,同时减少脂肪含量,起到降低血糖,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杨叔禹表示,运动会让人的代谢加快,让血糖血脂,所有和代谢相关的指标都归于正常。主张有氧运动,还有一些肌肉阻抗的运动,心率加快了,身体发热了,甚至微微出汗,是我们运动要达到的效果。
如何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这些早期症状要留意
糖尿病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很容易出现并发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临床统计,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约为8%。
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感染与损伤防控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江宁表示,得糖尿病5年以上的人,要定期进行体检,重点检查下肢B超,可以及时发现血管堵了多少。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做下肢造影,发现堵塞部分立即做介入,将它扩开。
糖尿病患者如果足部出现麻木、溃疡、感觉迟钝等早期症状一定不要大意。糖尿病足病情发展很快,如果早期没有得到重视或是治疗不当,患处溃烂就会变大加深。我国每年约有28万人因糖尿病足截肢。专家提醒,糖尿病足的全程健康管理至关重要,尽可能将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到正常范围;不要用热水烫脚,因为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病变,脚部对冷热感知能力变差,容易烫伤。
内容来源:央广网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财经等
漫画科普:“甜甜的”不治之症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较高端人类
ID:xinji656
提示: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重试
【写在最后】
•《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有近一半人没确诊,约7283万名患者还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虽然可怕,但我们对待糖尿病也不应过分恐慌,只要坚持科学治疗和控制,也能够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所以该体检体检,该就医就医,别有侥幸心理即可。
•从健康角度来说,肥胖是我们要避免的,但减肥也要循序渐进,因为无论是突然减肥还是体重超标,都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很多人问糖尿病人的尿是不是甜的,还别说,真有人尝过。早在中世纪时,为了检测是否患病,还诞生了一种名为“品尿师”的职业,专门为人尝尿,据称患病者的尿液“如蜂蜜般甜蜜”。
朋友圈
如果不能一夜暴富
那我祝你至少身体健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