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眼睛出血打针(糖尿病眼睛出血打针有用吗)

光明使者谢立科教授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2种情况,适合眼内打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2种情况适合眼内打针。

有些朋友经常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什么情况下眼睛里面打针?眼睛里面打针的指征最主要的就是黄斑水肿,如果有黄斑水肿就适合于眼睛里面打抗VEGF药物。

另外还有像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在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之前视网膜有增殖膜,这个时候也适合于眼睛里面打抗VEGF药物,它就有利于在玻切手术的时候减少出血,减少视网膜的损伤。

有了这个东西,糖尿病患者还怕打针吗?

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长期注射胰岛素确实会带来一些生活上的不便,还可能导致出血、断针、注射部位感染、皮下脂肪增生或萎缩等问题;还有少数患者有“打针恐惧症”,一看到注射针,立刻全身瘫软,注射时甚至出现“晕针”。

那么,除了心理沟通、加强患教、提高注射操作技术培训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德国科学家率先研发了一种无需金属针头的注射方式——无针注射器,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使用。除此之外无针注射器还被广泛应用于疫苗注射、牙科和医疗美容领域。

无针注射器是没有针头,注射的时候通过注射器主机产生压力将胰岛素注射器药管(医用塑料材质的)前端极细的小孔压进体内,整个注射过程没有金属异物入侵肌体,从而实现微创微痛,舒适注射,没有针头彻底避免恐针现象。

无针注射器特点:

避免针头刺入皮肤,消除金属过敏和针头带来的恐惧,避免针头划伤和断针带来的伤害。无针注射消除了心理性胰岛素抵抗,提高了注射依从性,使血糖控制更加平稳。

药物是弥散式进入体内的。传统针头注射胰岛素进入体内后,在针尖的位置聚集成一个药池,而无针注射胰岛素进入体内是呈现一个5cm直径的雾状均匀分布区域,跟皮下组织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吸收更充分。糖尿病患者用普通针头注射胰岛素,在餐前通常要提前30分钟注射,因为吸收慢,药效会延迟。用无针注射器注射胰岛素,在饭前5分钟注射即可。

无针注射方式,胰岛素吸收的更充分,无胰岛素残留,可以预防皮下脂肪增生。糖尿病患者注射的胰岛素,本身是有促进生长作用的,如果胰岛素注射到皮下组织以后,没有被充分吸收有残留的话,会导致组织增生,产生硬结,时间久了,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无针注射方式可以延缓这种现象出现。

无针注射方式由于是弥散式注射,吸收充分,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会节省15-20%的胰岛素使用量,降低费用。

无针注射方式避免了针头重复使用所导致的感染几率,使用更安全。无针注射方式避免了针头对糖尿病患者肌体的伤害。

无针注射器避免了针头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升了患者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有利于更好的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让糖友们也可以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无针注射给恐针的糖友们多了一份选择,多了一份舒适!所以建议害怕打针的糖友们看看这篇文章,应该恐针的情况就不会那么严重了吧~记得转发身边也有恐针情况的糖友看哦~

好消息!这四种眼底疾病纳入医保

第25个全国“爱眼日”
“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今天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

让我们共同关注眼健康

亲们知道吗?

现在,四种眼底疾病可以纳入医保啦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好消息

家住端州的刘阿姨,去年6月份发现自己眼前总有黑影晃动,左眼视力急剧下降,随即到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经诊断,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并黄斑囊样水肿”,这种病需要抗VEGF(激光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需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刘阿姨去年一共用了三支雷珠单抗,每一支自费5700多元。

今年5月刘阿姨再一次到市一医院复诊。医生告诉她,她使用的相关的药物于今年1月1日被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可以按比例进行报销了,价格降至3850元/支,这让刘阿姨高兴地说:“感谢国家政策,真真切切缓解了我看病的经济负担啊!”

哪些眼底疾病可以享受医保报销福利?

市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丁琼介绍说,早在2017年抗VEGF药物就已经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但仅限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用药可以报销。

“而今年1月1日,还新增包括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以及脉络膜新生血管三大眼底疾病。”

这类药物比之前优惠了多少?

丁琼给患者算了一笔账,这几类药物以前打一支药需要6000-7000元,现在打一支只需要2000-3000元,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之前,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患者,因为使用雷珠单抗的患者适应症的不同,有的可以享受医保价格,有的自费。不少患者因为此类药物价格不菲而延误治疗或者放弃治疗,甚至造成失明等严重后果。”她说。然而现在四类眼底病变患者均可享受到医保改革的福利,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据了解,

目前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满足条件者均可实行医保报销。

这四种眼底疾病是什么?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能引起中心视力的急剧下降,而中心视力是日常活动所必需的,如阅读、看时间、识别面部特征和驾驶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造成不可逆的中心视力的下降或丧失。

温馨提醒

黄斑变性多发生在50岁以上,年龄越大,发病率就越高。已经确诊,应尽早注射抗VEGF药物。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由于高糖造成的血管渗漏和出血发生在了黄斑区,导致黄斑长期水肿,造成视网膜光感受器,特别是视锥细胞的损伤,也是导致处于工作年龄的成年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首要原因。

温馨提醒:

一旦出现视物模糊、扭曲、眼前黑影飘动等,就要尽早就医。及时治疗,视力恢复的机会非常大。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

该病是由于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而造成的,是第二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全球大约有1600万人因此病而受到影响,也是造成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

温馨提醒:

患者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突然无痛的视力丧失或视物变形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视力损伤或失明。

脉络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由来自脉络膜血管的病理性新生血管侵入视网膜下腔形成,常见于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病理性近视,也可发生于其他许多眼底疾病,已成为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温馨提醒:

该病进展迅速,可引起视网膜出血和渗出,继而可形成瘢痕,造成黄斑部损伤,严重影响中心视力,导致视力损害,包括视觉畸变、颜色干扰、视觉部分丧失或视野出现盲点,应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眼部的疾病不能掉以轻心哦

有需要的朋友赶紧到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吧

专题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