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糖尿病尿大(猫糖尿病尿大便正常吗)
猫的尿团变得又大又多,居然是因为糖尿病!猫咪尿团里的健康密码
毛孩子的吃喝拉撒、一举一动都牵挂着铲屎官的心,不过,与呕吐、腹泻这些比较明显病理症状相比,猫咪平时的排泄情况可能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其实,猫砂盆里通常藏着猫咪健康的秘密,有经验的铲屎官,会通过每天的铲屎情况及时发现猫咪潜藏的疾病。在这篇文章中,大茶帮大家总结一下,什么样的猫咪尿团是不正常的,需要引起主人的注意。
觉得有用的话不妨点击下面的小星星⭐收藏起来,也欢迎大家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猫的祖先来自干燥的戈壁和沙漠地区,为了保存身体里的水分,它们会排出少量经过浓缩的尿液。健康的猫咪都有这种浓缩尿液的能力。
大多数的猫一天尿2~5次。不过,食物会很明显地影响猫咪的尿量,平时吃猫粮的猫咪,一旦吃罐头就会多尿很多,这个大家都是有体会的吧。另外,喝水的多少以及天气冷热干湿也都会显著影响猫的正常排尿量。
那么猫咪的尿量有没有一个参考的标准呢?美国兽医网站DVM360给出了一个参考值:猫每24小时平均产生28毫升/ 公斤体重的尿液,也就是说,一只十斤重的猫,一天尿的尿也就灌到可乐瓶的1/3。不过呢,咱们上面也说到了,猫咪的饮食之类的因素造成的影响较大,所以最靠谱的还是凭家长们每天铲屎的经验:猫砂盆里平常有几个尿团?每个尿团多大?用心的铲屎官们应该都是有概念的。
我家小福每天尿这么大的四坨,非常稳定
当尿团明显变小或者变少的时候,说明猫咪出现了排尿困难,可能是有结石、炎症、感染等多种原因。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铲屎官一定不要疏忽大意,因为尿闭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生命危险!关于尿闭,大茶在昨天的文章常见又极其危险的猫咪尿闭,铲屎官们应该如何及时发现?里面写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左边是平时的正常尿团,这个对比很明显了。在发现这样的尿团后,要果断送医院
相反,尿团突然变的又大又多时,代表猫的浓缩尿的能力受到了影响。排出的水分太多,猫咪就要多喝水来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如果猫咪出现了喝水很多、尿很多,身体却变得消瘦的情况,那么很可能是患上了甲亢、糖尿病或者肾脏等疾病。
猫友案例:十个月大的美短母猫,绝育后食量变大,喝水特别多(饮水机两天就要加一次水),尿团又多又大,喜欢趴在水盆边,不爱动。家长对比了其他猫友家的尿团,觉得大得不对劲,送医后确诊为糖尿病。▼
像是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都是比较隐蔽的“沉默杀手”,粗心的铲屎官很难及时发现猫咪的疾病迹象。另一方面,这些疾病其实也很普遍,甲亢是老年猫的常见病,15岁以上的猫中,有80%患有某种形式的肾脏疾病,所以,当家长们发现猫咪的异常排尿时,还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如果家长们能在早期就发现这些患病的蛛丝马迹,及早干预治疗的话,是可以控制得很好的。
来一杯猫尿给我看看颜色!大家都知道,尿简单来说就是血液经过了肾的过滤产生的。健康猫咪的尿液里只有一种黄色的色素,而且这个色素的量是跟身体的代谢保持一致的。在平时状态下,猫一天排出的尿色素量比较固定,当由于甲亢、糖尿病或者肾病喝水变得很多的时候,尿的颜色也就被冲得很浅;当猫咪发烧或者吃不下饭的时候,蛋白质代谢加快,尿里的尿色素变多,尿液也会变得更黄。
左边三个,从黄色到浅黄色都是正常尿液
尿液应该是澄清或者稍微浑浊的,如果混浊到看不清,或者有絮状物漂浮就不正常了。
左边1、2是正常尿液,右边的三个深琥珀色,红色和褐色都是不正常的颜色
如果猫咪的尿液颜色非常深,说明尿里面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或者胆红素,这些东西是不会出现在健康的尿液中的。过深的尿液颜色,可能是猫咪有贫血、创伤、肝胆肾脏疾病的标志,这种情况拖久了会导致更进一步的器官损害,应该及早送到医院检查治疗。
这位家长铲屎时发现尿液颜色过深,送医院检查后发现猫咪贫血
尿里有血,又是一种让铲屎官心慌慌的情况。血尿一般是膀胱炎或者特发性膀胱炎(FIC)引起的。
膀胱炎的病因包括尿路结石或膀胱结石、细菌感染、发炎以及尿道栓塞。还有一些不能明确病因,但是出现膀胱炎症状的,医生们会说猫咪得的是特发性膀胱炎。
膀胱炎的猫咪除了会尿血尿,还可能会尿在地上、沙发上、床上,经常会一趟趟地跑厕所,却没尿出什么东西来。
当猫咪出现右边这种姿势时,说明排尿过程中相当痛苦,有时可能会疼得喵叫。有的猫咪会因为疼痛而不断地舔自己的尿道口附近。
这张照片是一只三岁大的母猫,平时排尿正常,吃的也挺好,然后突然就尿血了。带到医院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医生诊断为压力型自发性膀胱炎(FIC),可能是因为焦虑,或者是因为膀胱附近疼痛而过度舔毛。▼
出现血尿或者排尿困难的时候,主人一定要高度警惕,一旦猫咪出现尿闭的情况(大茶的上一篇文章教了大家【在家里判断猫咪尿闭的手法】)就要及时送到医院导尿。
最后,大茶再来总结一下:猫咪平时的尿量是比较恒定的,突然变多和变少都是疾病的表现,尿闭更是紧急情况;猫咪的正常尿液颜色金黄,当尿液颜色加深或者出现血尿时,需要有进一步的检查确定病因。铲屎官们在平时的铲屎工作中,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儿呀~
另外,受到猫咪膀胱炎困扰的家长比较多,大茶也想写一写这个主题。有需要的猫友们,不妨在评论区说说。
【侵权必究,转载请联系作者】
辟谣:犬猫多饮多尿不是子宫蓄脓就是糖尿病,其实还有其他的原因
一说到犬猫的多饮多尿,我相信大家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宠物是不是出现了子宫蓄脓以及糖尿病。这个考虑的是没有错,但是关于犬猫的多饮多尿,这样考虑的还是太过于狭窄,在于犬猫很多的疾病都会出现多饮多尿的症状,包括肾脏疾病呀,内分泌疾病呀等等。所以今天就着犬猫多饮多尿这个主题,来为大家延伸一下,让大家更好的了解犬猫的多饮多尿。
顾名思义多饮多尿就是犬猫的喝水量以及排尿量的增加。犬猫的多饮多尿只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
多尿症(PU)和多饮症(PD)在狗身上很常见,但在猫身上就不那么常见了。调节水稳态的补偿性机制意味着PU和PD总是同时发生。大多数PU和PD的病因是原发性PU合并继发性PD。大多数PU和PD的病因是需要特殊治疗的严重疾病。因此对症治疗一般是不适当的,而一系列合乎逻辑的调查步骤,在PU和PD的诊断中是非常重要的。PU和PD的原因诊断方法的一般顺序(按照实际情况可以在任何阶段进行更改):
- 病史的调查
- 体格检查
- 尿检
- 生化(在猫必须加上T4)
- 血液学
- 肾上腺机能亢进筛选试验(猫较少)
- B超
- X-RAY
- 断水测试
- 进一步的诊断
大多数的PU和PD病例是由于主人观察自己的宠物突然间饮水量增加以及尿量的增加或者两者都有而。在主人不确定是否存在PU和PD的情况下,在调查期间准确地测量他们的水摄入量是有用的。如果一只宠物出现了PU和PD,那么将消耗的准确数量量化是非常有用的。排尿和口渴的变化是疾病的重要指标。此外,由于PU和PD可能会导致宠物不在固定的位置进行排尿以及尿液特征的改变(颜色,气味等),因此这也是应该调查的。
许多患有PU和PD的狗也会有排尿障碍(晚上非自愿排尿)。这必须与失禁区分开来,因为这不会弄脏的它自己的窝和毛发。然而,患有严重的PU和PD的宠物可能会出现真正的尿失禁。因此,在调查或治疗出现尿失禁的病例之前,应适当排除PU和PD。最近服用药物史或其他疾病迹象(如体重或皮肤状况的变化;眼、外阴等部位的分泌物;记录腹泻、呕吐或食欲改变)。
体格检查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各点:
- 周边淋巴结
- 皮肤病变化(特别是对称型脱发、皮肤变薄或可能提示肾上腺皮质亢进)
- 外阴分泌物(作为子宫积脓的证据)
- 腹部触诊
- 直肠检查(对母犬以排除肛门囊腺癌的可能性,对公犬以排除炎症性前列腺疾病的可能性)。
单纯体格检查很少能排除导致PU和PD的疾病,但体格检查往往会改变疾病的相对可能性,从而改变调查的过程。如果在体检中发现异常,应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假设没有发现任何东西,然后按照下面的描述进行。
实验室诊断程序
尿检在诊断PU和PD患者时,应进行尿常规分析。特别是,葡萄糖或酮的存在应该进行评估。尿液中葡萄糖的存在不能直接诊断为糖尿病,但应对这种情况进一步调查。与葡萄糖尿相关的其他症状包括肾小管疾病,如原发性肾葡萄糖尿。酮尿通常与犬的葡萄糖尿有关,是酮症的可靠指标。在没有葡萄糖尿的情况下,可在恶病质的动物中偶见丙酮尿症。蛋白尿、血尿、血红蛋白尿不会引起PU,但某些引起蛋白尿的情况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导致PU。
还应确定尿比重。除了极少数糖尿病病例外,患有PU和PD的狗的尿液比重低于1.035。所有导致抗ADH的PU和PD的原因都能降低尿比重至低尿酸值——因此,尿比重低于1.008并不一定表示原发性尿崩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肾上腺皮质亢进的狗有低尿酸尿。尿沉渣检查在PU和PD的调查中的作用虽然不大,但仍应进行检查,以寻找与肾盂肾炎相关的尿晶体,细菌和炎症细胞。
高钙血症和高血糖需要在早期进行鉴别,以防止病情恶化。高钙血症见于多种肿瘤(尤其是淋巴瘤)、肾上腺皮质过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某些形式的慢性肾衰竭(尤其是与青少年肾病相关的)。严重的高血糖(狗超过10mmol /l,猫超过12mmol /l)在两种动物的糖尿病中都可以看到。在猫中,即使是严重的高血糖也可能是应激引起的,因此需要测定果糖胺,但是应激性高血糖从不超过10mmol /l。
其他可能的改变包括:
- 氮质血症(尿素、肌酐、磷酸盐升高,电解质正常,尿比重小于1.025)
- 肾上腺机能减退(尿素、肌酐、磷酸盐增加,含高钾和/或低钠)
- 肾上腺机能亢进(肝酶,尤其是碱性磷酸酶和胆固醇的增加)
- 肝脏疾病(尿素、白蛋白减少,肝酶增加)
低钾或低钙浓度可导致轻度PU和PD,但通常以其他临床症状为主。
并非所有甲状腺肿都与甲状腺机能亢进有关,也并非所有甲状腺肿都可触及。一些可触及的甲状腺肿是无功能的囊肿,另一些是早期的改变,随后发展为甲状腺机能亢进。因此,在患有PU和PD的四岁以上的猫中,甲状腺素的测定应作为常规生物化学检查的一部分。在没有甲状腺肿块的狗身上测量甲状腺素总量的价值很小。甲状腺功能减退与PU和PD无关,犬的许多与PU和PD相关的疾病会导致病态甲状腺功能正常综合征的发展,其特征是甲状腺素低,犬类促甲状腺激素(cTSH)浓度正常。
血液学在PU和PD的研究中不如尿液分析和血清生物化学有用。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是常见的,但往往是非特异性的。嗜中性粒细胞症常见于肾上腺机能亢进、一些炎症性疾病和许多慢性疾病(即精神紧张)的猫狗。中性粒细胞核左移(退化或非退化)是化脓性病灶的特异性表现。淋巴细胞减少在许多这样的情况下都可以看到。偶尔,在淋巴增生性疾病中也会出现奇怪的淋巴细胞。明显的白血病可能伴随PU和PD,这是一个仅通过血液学就能确诊PU和PD病因的例子。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HAC)是犬在没有病史和体格检查改变的情况下发生PU和PD最常见的原因之一。PU和PD可以在没有其他变化(如脱毛)的情况下看到,而这些变化通常与肾上腺皮质亢进相关。由于这些原因,在早期的PU和PD的调查中,就有了对HAC的筛选试验,用以确诊。
由于HAC不会直接导致猫的PU和PD,而是会导致糖尿病,所以在患有PU和PD的猫身上进行这些测试的价值微乎其微。因此,对HAC的筛选试验应该只用于有临床症状(特别是脱发、肥胖、皮肤变薄)暗示有HAC的糖尿病猫。
胸腔和腹部的X-RAY是有用的,能够识别肿瘤,肾或肝的大小变化,也能够观察到大的化脓性病灶(子宫积脓、前列腺脓肿等)和一些肿大的淋巴结。猫的x光片在鉴别胸腺淋巴瘤等胸部病变方面具有特殊价值。
腹部脏器的超声检查仅适用于PU和PD的调查,而上述临床试验未提示病因。然而,超声检查(通常伴有引导下的精细穿刺活检)对于进一步评估可疑的肾上腺皮质增生、肝脏疾病、化脓性病灶和腹部肿块是非常有价值的。在PU和PD的检查中,胸部超声检查很少被提及。
只有在排除肾脏疾病、糖尿病、高钙血症、肾上腺皮质亢进和肝脏疾病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检测。因此,该测试主要用于区分心因性PD和中枢性和肾源性原发性尿崩症(即ADH或其受体的主要缺陷)。检测应始终在住院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患者确实患有尿崩症,它可能很快严重脱水,氮血症可能在短短3小时内发展。
对于不适合水剥夺试验的病例,用合成形式的抗利尿激素进行为期两周的治疗试验是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法。
犬猫出现多饮多尿的症状,并不能作为疾病的诊断,只能说是某种疾病让犬猫出现了多饮和多尿。而引起犬猫多饮多尿的疾病除了糖尿病以及子宫蓄脓以外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我们需要正确的执行诊断的程序,才能找到原发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干预治疗。
猫也会得糖尿病?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呢?
猫咪也会得糖尿病?
是的。
糖尿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慢性疾病,人到老之后如果过于肥胖,就很可能患上此种疾病。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点,却很少人真的了解,其实猫咪也会得糖尿病。
如果猫咪过胖的话,也有很大的概率会得糖尿病。
猫咪为何会得糖尿病?猫得了糖尿病会是什么表现?又该怎么预防呢?
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几点来好好聊聊猫糖尿病是什么样儿的猫病吧~~~
对于人的糖尿病,大家尚且耳熟能详,而猫糖尿病是怎么样的就不甚清楚了。
这是怎样的一种猫病?我们该怎么通过毛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症状来判断?更关键的是,该如何正确预防?
这些种种都是身为铲屎官应当知晓一二的。
猫糖尿病是什么?我们知道,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的一种内分泌疾病。猫也不例外。
该怎么做理解呢?
胰岛素绝对分泌不足,也就是胰岛素分泌有缺陷,相对分泌不足则可看成其生物作用受损,出现这两者其中之一,或两者兼而有之,都可能引起所说的糖尿病,这算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的综合症。
在临床上,猫糖尿病一般的症状有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体重降低和血糖升高等等。
一开始它们的食欲是正常的,但随着病情慢慢发展,它可能会食欲增加,体重却下降,变得虚弱甚至后肢弯曲行走,被毛变差,呕吐,严重的还可能抑郁。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病比较稀少,但事实情况是:
随着养猫的兴起,宠物猫越来越多,动物医学越来越发达,以及宠物食品大兴,尽管以往猫科动物发病率并不是很高,但在这些年胖猫越变越多,猫糖尿病也逐渐增加。
猫糖尿病可分成三种情况,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Ⅰ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据猫糖尿病的病例,约有80~95%的猫糖尿病是机体对于胰岛素不够敏感引发的,就是我们所说的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要是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就会慢慢加重病情,使得胰腺受损进而胰岛素分泌不足,很可能变成Ⅰ型糖尿病。
一般来说,身体过于肥胖或者年龄较大的猫咪比较容易患病,但这种病在猫咪的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患得,要多加注意。
猫咪肥胖容易得Ⅱ型糖尿病,由于超重,猫咪身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身体就不得不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处于这阶段的病猫好好减重,应该能很快恢复身体健康。
这就牵扯到了猫咪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猫糖尿病有哪些诱因呢?前面已经说过肥胖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了,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我们也应当做个了解。
1.缺乏运动、饮食不当、过度肥胖
Ⅱ型糖尿病在猫当中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于生活方式如缺乏锻炼、高碳水化合物即低蛋白饮食(长期吃单一的猫粮),以及肥胖诱发的。
在Ⅱ型糖尿病的早期阶段,猫自身还能够继续产生足量的胰岛素,只是没有正常反应的能力,一般我们可以通过饮食的改变,让它吃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如自制、罐头等的食物,平时多让猫运动减肥,再给猫额外的胰岛素治疗以缓解病情,但若是治疗延迟就不行了。
2.胰腺炎
如果猫咪得了胰腺炎,会破坏大量的组织,以至于器官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胰岛素分泌不足,就无法维持猫咪的血糖水平。
那么胰腺炎会有什么特别的症状用以进行早期的排查吗?
遗憾的是,没有。
典型的胰腺炎症状是昏睡和食欲不振,这都是非常模糊和缺少特异性的症状,想要自行诊断几乎不可能,一般只能通过专门的检测才能发现。
另外比较棘手的一点是,就算猫咪的胰腺炎完全康复了,糖尿病也可能作为这病的持续结果,使得猫咪终生都要接受胰岛素治疗。
3.自身免疫性破坏
我们说过Ⅰ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它是胰岛素生产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的。
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猫自身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和破坏生成胰岛素的胰腺细胞,这种情况可能不常见,但是也不能排除在外。
4.糖皮质激素药物
市面上一些药物如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和甲基泼尼松龙等糖皮质激素药物可用于治疗猫咪的许多疾病,包括过敏、哮喘以及炎症性肠炎。
短期内,这些药物是安全的,但长期服用,尤其是高剂量服用,就会对猫咪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险,这其中就有患上糖尿病的可能。
所以一般来说,在给药的时候都要注意取最低剂量喂给。
5.肢端肥大症和库欣综合症
猫如果有肢端肥大症的话,容易因为垂体内的肿瘤产生过多的生长激素。
过量的生长激素容易使得这猫比其他正常猫都要大,身体各方面的,包括头,爪子等的。
因为生长激素拥有抗胰岛素作用,所以有肢端肥大症的猫也是糖尿病的典型发病群体。
另一个病叫做库欣综合症(超肾上腺皮质激素),患猫会过度分泌皮质醇,对全身产生广泛的影响,包括使猫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太多的皮质醇会导致糖尿病。
以上都是可能导致猫患上糖尿病的几大因素,但总的来看,饮食因素会占更大的比例,也就是说,长期单一吃猫粮的猫咪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近年来猫糖尿病日渐增多,我们铲屎官还要特别关心的,就是这病的具体症状是怎么样的,有利于更早地警惕进而采取一定措施。
猫糖尿病具体有哪一些症状呢?猫糖尿病比较常见的表现有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却减轻了,病猫体表毛发蓬乱、身体虚弱无力,还会有持续的高血糖或者糖尿,这些症状并非一下子就出现。
1.饮水多且排尿增多
糖尿病猫肾上腺素不足,血浆葡萄糖浓度会上升,一旦超过了肾糖阈就会引起糖尿,还会通过渗透利尿作用导致多尿。
在此过程中流失了较多的葡萄糖和水分,流失的量超出正常范围,猫会经常觉得口渴,继而增加水分的摄入。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猫容易出现泌尿道感染,更加剧了排泄行为的异常。
2.食欲增加而体重减少(虚弱)
当相对或绝对缺乏循环的胰岛素时,血糖不能进入下丘脑中枢细胞,会引起猫的贪食,食欲会旺盛起来。
虽然猫食欲好,能多吃,但热量摄入的增加却不能使身体的分解代谢的状态逆转。
怎么理解?
就是此时猫咪身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血糖才会升高),导致了分解代谢的状态,猫咪的脂肪和肌肉组织就会持续分解。
糖尿病使得猫咪无限制的分解代谢,会引起明显的体重减少和虚弱。
3.嗜睡及运动量减少
尽管猫咪会比往常吃更多的东西,但它摄入的食物自身机体是无法充分利用的,当自身集体能量供给减少,肌肉和脂肪就会分解代谢弥补身体所需的这部分能量。
然而肌肉的代谢使得猫咪变得虚弱和嗜睡,懒得梳理自己的被毛(使得毛发蓬乱无光泽),对周围环境无所兴趣,运动量也减少。
当糖尿病越来越重,猫就会越来越虚弱,也会越来越嗜睡,甚至会出现步行困难的情况。
4.高血糖和糖尿
持续的高血糖和糖尿是猫糖尿病的典型标志,血糖浓度超过肾阈值(约为288mg/dL或16mmol/L),上述迹象就会表现出来,高血糖和糖尿需要通过专门的体检来诊断。
5.恶心呕吐
这是发生在比较严重的阶段。
糖尿病比较重的猫咪为了提供能量需要分解自己的体脂,这样下去,代谢的产物就容易积蓄、聚集在血液中,容易引起猫呕吐、恶心。
上述几点都是比较典型的猫糖尿病症状,如果发现猫咪出现了上述一种或几种情况,说明情况已经不妙,铲屎官要特别注意,先带到医院好好检查,再做接下去的措施。
为了不让猫那样受苦,我们可以做什么来帮助猫咪预防糖尿病呢?
如何有效预防猫糖尿病?有些人可能认为老猫和胖猫比较容易罹患糖尿病,所以感觉平时没必要注重些什么,这样其实是不正确的想法,因为实施情况是任何年龄阶段的猫都可能患上糖尿病,所以,如果能从现在就开始养成各种好习惯,对于预防这病是有极大好处的。
1.家有胖猫则减重
前面说过,猫糖尿病的最常见诱因有肥胖,所以预防猫咪肥胖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如果家里的猫比价胖,最先要做的就是监测胖猫的体重。
定期(一周或者几天)观察猫咪体重,以体重为基础适时调整饮食。
少喂或者最好直接不喂零食,这样对猫咪的健康也大有裨益。
运动和锻炼是给胖猫减肥最实在的办法,多设置猫抓板、猫爬架、逗猫玩具,最关键的是逗猫玩,让猫咪尽量动起来。
和猫咪一起锻炼可以确保猫咪一定的运动量,保证能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降低猫咪体重,同时还可以让猫咪获得重视、提高幸福感,从而减轻猫咪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2.饮食结构合理化
猫是纯粹的肉食动物,它们的天然饮食结构52%来源于蛋白质,就算是现代宠物猫也不例外。
那么就要摒弃掉长期单一给喂猫粮的坏习惯,而是要给予猫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无谷)饮食,最好是经过系统学习后给做的生骨肉,或者熟自制,关于怎么做一份熟自制,可戳这里进行学习:如何为猫咪做自制猫饭?一份营养均衡的自制食谱~ 。
当然,还得注重饮食的多样化才行,新鲜多样的肉是必不可少的,还可搭配多种口味的主食罐肉、主食冻干。
换食一开始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那么我们就要慢慢从猫粮过渡,自制能带来的好处多多,真的要好好尝试。
3.维持饮食平衡、提供充足的水源
少食多餐,不要随时随地都让猫饭盆里有饭,而是要定时定量,尽量少食多餐。
要知道让猫自由采食非常容易养成猫咪挑食的坏习惯,而只有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固定吃饭时间,到点收走,才能维持猫咪的血糖处于平衡状态。
另外,24h给猫供应新鲜干净的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猫咪平时就应多喝点水,更别说是病猫了,所以可以在家里的各个地方多设置水源,鼓励猫咪进水。
4.定期进行体检以及特殊检查
定期带猫咪到医院进行体检是非常重要的,许多铲屎官可能会觉得麻烦,但定期体检能排查疾病,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及时治疗,很有必要。
体检能让铲屎官了解猫咪的体重变化,能够从各个方面来监视猫咪的健康,有助于整体把握猫咪的健康状况,及时给猫咪补充所需。
除了基本的体检,还可以定期进行一年一次的血检和尿检,这是预防猫糖尿病的核心。
这些如果都做好了,对猫咪的健康长寿是非常有帮助的。
5.尽量减少使用类固醇
当猫咪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炎、过敏或者哮喘的时候,一般会使用类固醇来治疗。
但我们前面也说过了,这些药物使用起来的话,会降低猫咪体内胰岛素的有效性。
如果猫患上了这些疾病的话,要与医生商量好,尽量以最低剂量来喂养。
这样就可以预防猫糖尿病了。
总的来说,猫糖尿病虽然不是非常多,但也越来越流行了,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猫咪,定期体检,给予猫咪符合天性的食物,提供充足的水源,好好照顾,好好陪伴,保证猫咪的运动量,从各方各面来预防猫糖尿病。
希望在良好的照顾下,所有猫咪们都能健健康康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啦~~~
我是家有十只猫的闹闹,本文为戒猫组长原创作品,已经邀请维权骑士维权,如想转载请联系本人。
大家有什么疑惑,或者需要讨论的可以在评论区指出哦。
欢迎大家点赞和关注,更多养宠干货等着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