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脏脏包(糖尿病内脏出血怎么办)
小胖墩颈后“脏脏”的 怎么也洗不干净,专家:很可能是糖尿病前兆
武汉晚报9月2日讯 小胖墩颈后皮肤黑,不疼不痒,可别以为是没洗干净!9月3日,湖北省中医院肥胖专科副主任医师肖明中提醒,这是一种皮肤病,而且很可能是小胖墩诱发糖尿病的前兆。
13岁小涛1米6的身高,已有150斤。夏天衣服穿得少,小涛妈妈看到儿子颈后褶皱太多,有一块皮肤颜色看起来很黑,脏脏的,摸起来像天鹅绒,怎么也洗不干净。“是不是太胖的缘故?”9月3日,妈妈带着小涛来到湖北省中医院肥胖专科,找到肖明中副主任医师,寻求减肥方法。
为小涛量完身高后,肖明中副主任医师习惯性看了看小涛颈后,接着询问小涛妈妈,是否注意到小涛颈后“脏脏的,黑皮肤”,小涛妈妈不以为意:“是他没洗干净,胖了又容易出汗,就总是脏的。”肖明中医师从抽屉拿出湿纸巾,递给小涛妈妈,“你给他擦擦,看能不能擦干净。”
小涛妈妈擦了好一会儿都没擦干净,百思不得其解。肖明中医师解释,这是一种叫黑棘皮病的皮肤病,表现为皮肤颜色加深,以及出现乳头状或天鹅绒样增生症状。因为不疼不痒,常常容易被忽视。现在不少肥胖儿童都有这个症状,多发于肥胖儿童的是假性型黑棘皮病,是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的皮肤特征性改变,即过多胰岛素分泌导致皮肤增生,影响到下丘脑分泌一些促黑色素激素,同时也刺激周围组织分泌黑色素,导致黑棘皮症发生,“而胰岛素抵抗,很容易导致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假性黑棘皮症最重要的发病因素就是肥胖,一般好发于成年人。肖明中说,随着肥胖儿童数量增加,儿童假性黑棘皮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家里如果有胖娃娃,而且颈后和腋下,看起来“脏脏”的,黑黑的,怎么也洗不干净,一定不能忽视,要及时来医院进行评估检测,检查各项内分泌指标。如果确定是假性黑棘皮症,通过减肥把体重控制,假性黑色棘皮症就会逐渐好转。(记者胡义华 实习生孟雨洁 陈诗颖 卓祺 通讯员胡梦 万凌翔)
【编辑:李杏】
网红脏脏包潜在的健康隐患有多大?
从去年年末火起来的脏脏包,至今仍热度不减。香甜、美味、新潮的特点太容易吸引人,但大家对脏脏包的健康隐患了解甚少。
脏脏包其实就是一种面包,最初是北京三里屯一家网红餐厅推出的产品,名如其包,在牛角包顶部的层层酥皮上浇上厚厚的巧克力层,再涂满巧克力粉,看上去脏兮兮的,吃完后手上、脸上都沾满可可粉,也脏兮兮的。它因为“脏”而火起来,很快风靡各地。不仅追赶潮流的年轻人喜爱,还受到不少明星追捧。
脏脏包里面夹着巧克力酱,面包上都是可可粉,轻轻一碰就蹭一片,尤其是双手像粘上泥土一样。推荐吃法是,一个脏脏包从中间一口咬下去。总之,看起来形象越惨,给人的感觉越开心。
说到脏脏包的健康隐患,无非就是热量大而已。通常吃脏脏包的都是年轻人,多摄入一点热量或少摄入一点热量,对每天热量消耗较大的年轻人来说,根本不成问题。
有人说脏脏包使用人造奶油、代可可脂等等,无非就是追究里边的人工色素、香精、防腐剂,以及已经“谈虎色变”的反式脂肪酸。用植物油催化加氢制取脂肪时,反式脂肪酸也同时生成了。
没错,我们知道,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人体很难代谢的物质,它确实会增加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同时,还会增加肾脏代谢的负担、影响智力发育。反式脂肪酸对糖尿病患者和儿童的危害尤其大。
不过,根据《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规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时,可以标示为0,即可以忽略。如果是使用纯脂巧克力、天然可可粉、黄油等配料制作的脏脏包,其中,那这个含量基本上是可以不在乎的。毕竟,天然食物中也含有反式脂肪酸。
好吧,就算脏脏包可能使用了廉价配料,但一个脏脏包里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也到不了1克。况且人体对反式脂肪酸还是有相当的承受力的,偶尔吃一个,真的很无所谓。
脏脏包吃后糊满脸、满手可可粉的样子很好玩,又让人们舒缓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所导致的压力。所以,脏脏包是吃得“脏”,但人们吃得开心。
我不知道什么东西比“开心”更宝贵,但我相信,脏脏包里那些不良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肯定不如心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更大。
世上本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安全食品,况且谁来到这世上也不可能活着回去。除了一些真正明显有害的东西外,还是吃得开心比较好,不是吗?
责任编辑 赵瑞香
网红脏脏包、水果茶,满满都是“隐形糖”
时下的潮流面包店,几乎都在卖一款网红产品——“脏脏包”。
脏脏包看上去黑乎乎、脏脏的,但一口咬下去,外层绵密细腻的巧克力粉、脆脆的酥皮,里层浓浓的巧克力酱,让人吃得停不下来。
一个脏脏包、一杯水果茶,是时下白领最流行的下午茶搭配。
但可能很多人没想到,这样的组合,糖分爆表!
吃个脏脏包,4天的糖都吃够了
最初发明脏脏包的面包店,公开了脏脏包的配方表。根据该配方,做一个脏脏包,要放100克糖。
这是什么概念?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的添加糖(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常见如白砂糖、冰糖、红糖等)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以下,最多不应超过50克。
可见,一个脏脏包的含糖量,是一天糖摄入量标准的4倍。按一颗方糖4.5克算,它相当于22颗方糖。
时尚“水果茶”,都是糖分大户
街头卖的种种“水果茶”,名字沾着“水果”的边,茶里还有各色鲜果,似乎很健康。但实际上,都是糖分大户。
今年,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委托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对市场上卖得最火的8种水果茶进行了测评。
结果显示,含糖量最高的水果茶,喝一杯,就相当于吃了22.7块方糖,含糖量最少的,喝一杯,也相当于吃了7.3块方糖,妥妥地超出了每天糖摄入量标准。
“隐形糖”,你都吃了多少
像脏脏包、水果茶这样“甜蜜陷阱”并不少见。那些年我们吃过的“隐形糖”可多着呢。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王兴国主任提醒,除了雪糕、饮料、果酱这些显而易见的高糖食品外,还有很多看起来健康,吃起来不觉得甜的食品,也含有不少糖。
●坚果、营养麦片,以及速冲的芝麻糊、藕粉等
这类食品本身的味道比较寡淡,故而会加糖调味。香港消委会曾检视了市面上的麦片包装的标签,发现有知名品牌的麦片冲剂,每100克的含糖量达到50克,相当惊人。
●酸奶、乳酸饮料
为平衡酸奶、乳酸饮料的酸味,商家都会在里面加糖。有的酸奶,每100克的含糖量高达25克。
“现在很多乳酸菌饮料都推出低糖款,要注意,含糖量低于5%的才叫低糖。”王兴国主任说。
●肉干、肉脯、饼干、薯片
这些食品都以咸味为主,但为了改善口感,实际上里面也放了不少糖。有媒体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些牛肉干的单位含糖量,都快赶得上果酱了。
●调味酱
番茄酱、烧烤汁、沙拉酱等,都是糖分的“重灾区”。
如何揪出“隐形糖”
王兴国主任提醒,想选择含糖量低的食物,要学会看配料表。
通常,食品标签上的成分,都是按含量从多到少排列。如果排在前两三位的,是白糖、砂糖、麦芽糖、果糖等等,那就要当心了。
还可以留意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因为糖属于碳水化合物。
如果特别爱吃甜食,可以选择用人工甜味剂(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等)制作的食品。
吃糖多,危害不只是蛀牙、变胖
王兴国主任指出:“严格意义上,糖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和血糖。但实际上,糖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的。”
糖分摄入过多,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四大问题:龋齿、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此外,多吃糖,还会使人变丑。对于长痘痘的人来说,吃甜食会加重痘痘。
吃糖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或许有些人从未听说过。
确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被制糖业蒙蔽了。2016年,《美国医学会期刊》发表文章,揭露美国制糖业的黑幕。
该文章指出,上世纪60年代,美国制糖业收买了一批科学家,买通了顶尖医学刊物,把心血管疾病的根由归因于饱和脂肪,而弱化了与糖的关联。
制糖业收买的其中一名营养学教授,正是美国第一版膳食指南的起草者。直到2016年发布的第八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才首次限制添加糖的摄入量。
运动多久,才能消耗一个脏脏包的糖分
一般来说,正常人每消耗1000卡能量,其中由糖分供应的能量就占100卡,消耗的糖分是25克。多大的运动量,才能消耗1000卡能量?以时速8公里的速度跑两小时。
按这么算,吃一个脏脏包,你得跑8个小时,才能把糖分都消耗掉。
本内容为《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转载、转摘、复制、翻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者,须征得本司同意。
扫码关注家庭医生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