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串糖尿病(糖尿病能不能吃羊肉串)
糖尿病患者吃肉:这4种坚决不吃,1种肉要多吃,血糖好享受美味!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想象一下,你正坐在大餐桌前,面前摆满了香气扑鼻的美食。烤得滋滋冒油的牛排,嫩滑的猪肘子,还有那让人垂涎三尺的麻辣羊肉串……但你却只能低头夹一筷子清汤煮菜,内心默念:
管住嘴,稳住血糖。这滋味,别提多扎心了!是不是觉得,糖尿病这东西,简直就是专门来和我们的味蕾作对的?
那么问题来了:糖尿病患者真的只能“望肉生叹”吗?难道就没有一种既能大快朵颐,又能稳血糖的肉类选择?答案是:有!不过前提是,你得会选、会吃。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糖尿病患者吃肉这件事,告诉你哪些肉要敬而远之,哪些肉可以放开吃。看完这篇文章,你想吃肉的心,估计会燃起来!
这4种肉,糖尿病患者千万别碰! 1. 肥肉: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炸弹”肥肉是什么?它是脂肪君的“VIP俱乐部”,是热量的“巨无霸”,更是糖尿病患者的“雷区”。别看它吃起来香得让人飘飘欲仙,但它对身体的“打击面”可不小。
吃了肥肉,血脂升高,体重飙升,胰岛素的工作效率也会跟着直线下降。这么一来,血糖不稳的风险就如同坐上了“过山车”。
有人说,不就一块肥肉嘛,至于这么夸张吗?那你想想看,肥肉里的饱和脂肪酸可是血管的“死对头”。它就像一群狂热的粉丝,堵在血管门口,硬生生把血流给“堵”停了。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这“三高套餐”一旦拿到手,接下来的生活难道不就直接“地狱难度”了?
2. 腌制肉:盐分爆表的“隐形杀手”腌制肉是什么?它是火腿肠,是培根,是腊肉,是香肠……这些东西表面看着风光,实则暗藏玄机。糖尿病患者最怕的是什么?是血糖飙升,是血压升高。
而腌制肉里的高盐分,正是引发高血压的“罪魁祸首”。更可怕的是,腌制肉还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这玩意儿和健康可是一点都不搭边。
你可能会问:“我只是偶尔吃一点,问题应该不大吧?”可惜,腌制肉从来不是“老实人”。它就像一个“捣乱分子”,不仅让你的血压上蹿下跳,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本就脆弱,真的扛不住这样的“连环暴击”。
3. 油炸肉:热量和脂肪的“双重暴击”炸鸡、炸猪排、炸肉丸……这些油炸肉的魅力,谁能拒绝?但别忘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不是“铁打的”。油炸肉不仅热量爆表,还会让血脂和血糖“一起嗨”。吃完之后,你的胰岛素可能会累到“罢工”,而血糖却乐得“蹭蹭上涨”。
油炸肉对身体的伤害,就像一场“持久战”。它让脂肪在你的身体里安营扎寨,难以驱逐;它还会让你的代谢变得混乱不堪。长此以往,糖尿病的并发症就会悄悄找上门,你说这日子还怎么过?
4. 加工肉:健康的“幕后黑手”加工肉是什么?它是肉丸,是午餐肉,是鱼豆腐……这些看似“无害”的肉制品,其实都经过了深度加工。加工的过程,就像给肉“化了妆”,让它看起来更美味,但却失去了原本的营养价值。更关键的是,加工肉里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糖、盐和各种食品添加剂。
试问,一个血糖已经不太稳的人,怎么能承受住这些“甜蜜的负担”?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讲究的是“简约而不简单”。而加工肉的“花里胡哨”,只会让你的血糖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说了那么多“雷区”,你可能已经觉得吃肉这件事遥不可及了。但别灰心,有一种肉,糖尿病患者不但可以吃,还建议多吃!它是什么?它就是——鱼肉。
为什么鱼肉是糖尿病患者的“好搭档”?鱼肉的优点,简直多到“数不过来”。它富含优质蛋白,脂肪含量低,还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这些营养成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简直是“天赐的福音”。
鱼肉里的优质蛋白,是身体的“修复师”。它能帮你修复受损的组织,增强免疫力,还能让你的血糖更稳定。而Ω-3脂肪酸,则是心血管的“守护神”。
它能降低炎症,减少血栓的形成,还能保护你的心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鱼肉的好处,简直是“盆满钵满”。
哪些鱼适合糖尿病患者?鱼肉虽好,但并不是所有鱼都适合。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鱼,比如鳕鱼、鲈鱼、鲤鱼等。这些鱼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丰富,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至于那些脂肪含量高的鱼,比如三文鱼、鲑鱼,虽然营养价值高,但也不能吃太多。毕竟,控制热量摄入,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才是“王道”。
吃肉的正确姿势,糖尿病患者请收好!
1. 少量多样,搭配为王吃肉不是“吃多少算多少”,而是讲究科学搭配。每餐的肉类摄入量,建议控制在50-100克左右,搭配新鲜蔬菜一起吃,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能避免血糖波动。
2. 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烤、煮、蒸是糖尿病患者的“好朋友”,而油炸、腌制、红烧则是“黑名单”。简单的烹饪方式,能最大限度保留肉类的营养,还能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摄入。
低GI食物(如全谷物、蔬菜)能帮助平稳血糖。如果你吃肉时能搭配低GI食物,血糖的波动会更小。
吃对肉,糖尿病生活也能很“香”!糖尿病患者吃肉,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关键在于会选、会吃、会搭配。避开高脂肪、高盐、高热量的肉类,多吃优质的鱼肉,再搭配健康的生活方式,你的血糖不仅能稳住,还能让味蕾得到满足。
所以,别再让“糖尿病”成为你享受美味的绊脚石。学会科学吃肉,你的人生照样可以“鲜香四溢”!
糖尿病人可以吃羊肉吗?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吃?
寒冷的秋冬更容易导致糖友血糖波动,一是因为运动量减少,二是因为秋冬是进补的最佳时间,吃的补品也比较多!比如都称羊肉能补血益气、温中暖肾,是秋冬佳品。但糖友可以吃羊肉吗?为什么很多人不建议吃?
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很多人在秋冬会食用羊肉来促进血液循环,驱寒暖身。
每100g羊肉热量有203大卡,如果是瘦羊肉热量会降差不多一半只有118大卡,升糖指数是45。而且羊肉中的含糖量为中等,所以糖尿病友可以适当地吃一些羊肉。
因为羊肉虽然升糖指数中等,但羊肉是热性食物,属于"发物",身体有溃疡、伤口、高血压、胃肠疾病、肺部疾病等是不能吃的,而且羊肉容易上火,要调整好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可能一星期下来血糖都会出现较大波动。
所以为了让血糖平稳,就不太建议糖友吃羊肉,尤其是并发肾病的糖友不宜吃羊肉!糖友们尽量选择鸡肉、鸭肉、鱼肉这样的禽肉,少吃猪牛羊这样的畜肉,因为后者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往往较高,吃多了不利于控制三高。
实在想吃的糖友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可以少量吃一些精瘦的羊肉,每日适宜的量在50-100g之间,最好不要喝肉汤,因为肉汤中融入脂肪、嘌呤以及胆固醇,如果喝多了很有可能增加自身胰岛素的抵抗。
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糖尿病根据体质调饮食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
古代中医对此也有独到的认识,称之为“消渴”,而且认为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劳过度及过进温燥药食等因素引起的,其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金元时代,朱丹溪说 “酒面无节,酷嗜炙??于是炎火上熏,脏腑生热,燥热炽盛,津液干焦,渴饮水浆,而不能自禁。”明朝周子干《慎斋遗书》说 “一人心思过度??此心火乘脾,胃燥而肾无救。”《千金要方》又说,消渴可由于“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稍至年长,肾气虚竭??此皆由房室不节所致也。”古人还发现,嗜服物催情亦可因燥药伤及阴津而发生消渴。
我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常抓住三个主要环节 一是调饮食,二是平心态,三是节房事。必须三管齐下,持之以恒,方能获效。今天重点介绍体质食养而暂不及其余。
古人多将消渴归之于阴虚燥热,常用养阴、清热、润燥之品。其实,按体质病理学的观点分析,消渴的临床体质类型是十分复杂的,虽然以燥红质者较为多见,而其他类型,尤其是腻滞质者并不少见,治疗时不能千人一方,千篇一律。现在先介绍一组适用于燥红质的,可控制“消渴”的食疗方
双耳羹 白木耳、黑木耳各15克,泡发,共煮熟烂加山药粉20克,煮沸,待温,成羹,可加少许甜味剂。一日1次,连食一月。
山药汤圆赤小豆泥克为馅,加甜味剂适量,用山药粉250克,加水调和,包汤圆,按食欲大小量力而食。一日1顿,连食一月。
枸杞饮地骨皮50克,加水1 000毫升,浓煎成800毫升,然后加入枸杞子30克,再煎至700毫升,代茶饮。这不仅能降血糖,对于半夜咽干及目糊者效果尤佳。
老南瓜150克,加粳米适量,煮饭或粥,久食有效。此法来自日本。
苦瓜将苦瓜洗净,切片,晒干,研成粉末。每次服0.5?1.0克,一日3次,连服2个月。迟冷质与倦质者忌用此方,因苦瓜易伤人阳气。
用以上诸方都能获得良好的调体质降血糖的效果,唯燥红质者必须同时忌食辛辣之物,如五香粉、白酒、葱、韭、蒜等,忌油炸食物如油爆虾、羊肉串等。
下面介绍糖尿病之属腻滞质者。燥红质者多以内热重、口干舌燥、舌红少苔为特征 而腻滞质者则以胸脘满胀、头晕、乏力、舌苔厚腻为主症,其苔或白,或黄,或灰。此时即不能用前述养阴留湿的食品,当改用祛湿的食物。可用四仁赤扁豆粥。这是我的经验方 用苡仁10克,苦李仁10克,冬瓜仁10克,赤小豆10克,白扁豆15克,加粳米适量,共煮粥,浓煎至豆烂时将白仁1克,用小纱布包好后投入粥内,一沸即可捞出。一日1顿,连服到舌苔退净为止。服此方时应忌食参、面食、碱、蜜、大枣、巧克力与嫩蚕豆。
对于糖尿病并发化脓菌感染者,建议用鲜鱼腥草、蒲公英及野菊花等各30克,水煎服,一日1剂,直到脓消。番茄与黄瓜也可选食。
至于中晚期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时,其食养方法可参阅本刊2006年2月号《让我们“吃”掉高血脂》。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 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 本网将迅速给您 回应并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