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晚上不吃主食(糖尿病晚上不吃饭,不用服药行吗?)
糖尿病人晚上不吃主食,用红薯和土豆来代替,能帮助稳定血糖吗?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日常生活当中的饮食一定要非常的注意,要不然很容易就会引起血糖的升高,我们都知道糖尿病人一定要少吃一些精细的粮食,像是一些米饭馒头等就要尽量的少吃,可以选择多吃一些粗粮。
有很多的糖尿病人为了控制自己的病情,所以会选择在晚上的时候不吃主食,而是吃一些土豆和红薯来代替,那么这种饮食方式真的能够帮助控制血糖吗?
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的要求是各个营养素均衡,粗细膳食搭配合理,这样才是最有利于控制病情的,而我们身体当中必备的营养素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等,要求每一天都有,这样才能达到均衡营养的饮食。
除了要健康饮食以外,糖尿病朋友在饮食上还要注意控制热量,如果经常吃一些油炸或者是高热量的食物,那么对于血糖的控制也是非常不利的,而土豆当中的淀粉含量很高,但是相对来说热量又比较低,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比较适合来当作主食食用的。
土豆和红薯都属于薯类食物,与粮谷类的主食一样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成人每天主食摄入量250~400g,包含全谷物和杂豆占50~150g,薯类50~150g。
糖尿病人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可以参考食物当中的含糖量来判断适不适合自己来吃:
土豆的含糖量——17.8%,
红薯的含糖量——15.3%,(红薯格外甜,是因为所含糖的种类有点不同)
红皮白薯的含糖量最高,高达——25.2%。
米饭含糖量大约——25%
馒头含糖量大约——50%
除了含糖量以外,还要判断食物当中的血糖生成指数:
馒头的血糖生成指数——88
精米饭血糖生成指数——80
黑米饭血糖生成指数——55
烤土豆血糖生成指数——60
蒸土豆血糖生成指数——55
土豆粉条血糖生成指数——13.6(因为含有抗性淀粉了)
煮红皮甘薯血糖生成指数——77
甘薯(山芋)血糖生成指数——54
从以上数据对比来看,我们生活当中所吃的土豆和红薯与日常生活中吃的馒头和米饭,无论是含糖量还是血糖的生成指数相比较都是要低很多的,所以相比起米饭馒头来说,用土豆和红薯来代替主食是一种比较明智的做法,对于血糖的控制也是比较有帮助的。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晚上不吃主食,真的可行吗?
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中,“晚上是否可以不吃主食”成了热门话题。很多糖友都有这样的疑问:晚餐避开主食,是不是就能更好地控制血糖?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说起,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身体无法正常调节血糖水平。饮食控制对于血糖管理至关重要,而主食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一直备受关注。
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晚上不吃主食能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确实,短期内这样做可能会使血糖数值看上去较为理想。但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存在诸多弊端。
主食是身体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若晚餐不吃主食,身体能量供应不足,会让人在夜间感到饥饿、心慌、乏力,影响睡眠质量。而且,睡眠过程中身体仍在消耗能量,缺乏主食供能,机体就可能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质来供能,导致肌肉量减少,基础代谢率下降。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血糖的稳定控制,还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另外,晚餐不吃主食,可能会让人在第二天早餐时过度饥饿,从而进食过多,反而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
实际上,糖尿病患者并非要完全摒弃主食,而是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摄入。建议优先选择全谷物、杂豆类、薯类等升糖指数较低的主食,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避免餐后血糖快速上升。同时,要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量,根据个人情况,一般每餐在50 - 150克左右为宜。
合理的晚餐搭配对于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在保证主食适量的基础上,应搭配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它们不仅能增加饱腹感,还有助于稳定血糖。再搭配大量的蔬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热量低且升糖作用小,对血糖控制十分有益。
糖尿病患者晚上不吃主食并非明智之举。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才是控制血糖的关键。通过选择合适的主食种类、控制主食量,搭配蛋白质和蔬菜,制定均衡的晚餐食谱,再结合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享受健康生活。
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饮食管理,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与糖尿病和谐共处,拥抱美好未来。
糖尿病患者少吃、不吃主食是对的吗
如果长期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能量不足可能导致机体自身消耗,出现消瘦、抵抗力减弱,且会加重糖尿病,出现酮症。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保证每天摄入主食不少于150克。
来源: 浙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