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否喝奶粉(糖尿病人能喝奶不)
糖尿病人喝牛奶、奶粉就会升血糖?营养专家说出正确的选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牛奶和奶粉作为日常饮食中的重要营养来源,一直是糖尿病患者关注的焦点。许多人担心喝牛奶或奶粉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从而加重病情。那么,糖尿病患者饮用牛奶或奶粉后,身体会出现哪些常见反应呢?
糖尿病患者饮用牛奶或奶粉后,可能会出现血糖波动。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乳糖,属于碳水化合物的一种。乳糖在消化过程中会被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进而被人体吸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因此饮用牛奶后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
不过,这种血糖升高的程度通常不会太剧烈,因为牛奶的血糖指数(GI)相对较低,约为32-41。相比之下,白米饭的血糖指数高达73。此外,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会减缓糖分的吸收,有助于平缓血糖上升曲线。值得注意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有些患者可能对乳糖更为敏感,出现较明显的血糖波动;而有些患者则可能表现得相对平稳。
糖尿病患者饮用牛奶或奶粉后,还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反应。一些患者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这是由于体内缺乏分解乳糖的酶——乳糖酶所致。当这类患者饮用牛奶后,未被分解的乳糖会进入大肠,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间接影响血糖控制。因为消化不良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此外,长期的消化问题可能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衡,而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发展和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存在乳糖不耐受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奶制品,或者搭配含有乳糖酶的酶制剂食用。
糖尿病患者饮用牛奶或奶粉后,可能会出现血脂水平变化。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长期大量摄入可能会导致血脂异常,尤其是对于本身就存在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
高血脂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需要强调的是,适量饮用牛奶对血脂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反,牛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反而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
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奶制品和控制摄入量。建议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以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同时保证必要的营养成分。
糖尿病患者饮用牛奶或奶粉后,可能会出现体重变化。牛奶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食物,每100毫升全脂牛奶约含有65千卡的热量。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过量饮用牛奶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从而引起体重增加。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适量饮用牛奶对体重控制也有积极作用。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同时,钙还可以促进脂肪分解,有助于减少脂肪堆积。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营养需求,合理安排牛奶的摄入量和时间,以达到控制体重和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是一种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的慢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是导致这些并发症的主要原因。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大小血管病变,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例如,心血管疾病是由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糖尿病肾病则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引起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视网膜微血管损伤和新生血管形成导致的;而糖尿病神经病变则是由于神经纤维的代谢异常和微血管病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在于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饮用牛奶或奶粉可以成为日常饮食管理的一部分。首先,建议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以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其次,控制摄入量,一般每天不超过250-300毫升。再次,可以将牛奶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如加入燕麦或全麦面包中,以降低整体的血糖指数。此外,选择无糖或低糖的奶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坚持规律的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戒烟限酒,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查和足部检查,以早期发现并发症。
牛奶和奶粉作为优质的蛋白质和钙源,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并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控制摄入量。低脂或脱脂牛奶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们保留了牛奶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同时减少了脂肪的摄入。对于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可以选择无乳糖牛奶或酸奶。奶粉的选择上,可以优先考虑添加膳食纤维或益生菌的产品,这些成分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间接影响血糖控制。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将牛奶或奶粉纳入日常饮食中。适量饮用不仅不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还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重要的是要结合个人情况,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同时,也要注意将牛奶或奶粉的摄入与其他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血糖控制效果。
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保持耐心和毅力。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规律的运动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够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面对糖尿病,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科学,遵医嘱,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享受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2.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3.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3. Diabetes Care, 2023, 46(Supplement 1): S1-S280.
4. Mozaffarian D. Dairy foods, obesity, and metabolic health: The role of the food matrix compared with single nutrients. Adv Nutr, 2019, 10(5): 917S-923S.
5.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 36(6): 510-526.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健康 | 不加糖的奶粉为啥还甜?糖尿病人能喝吗?
有消费者问,我买的脱脂奶粉配料表没列出含糖量,但碳水化合物含量怎么有百分之三四十,甚至百分之五十多呢?客服解释说,奶粉里含有牛奶自带的乳糖。又有消费者疑惑,我喝纯牛奶并没感觉到甜味,怎么冲奶粉就觉得特别甜,乳糖真的甜到这种程度吗,是不是加了糖?
图源:视觉中国
区分加糖与不加糖奶粉
笔者要提醒大家的是,市面上有加糖/糖浆的奶粉,也有不加糖/糖浆的奶粉,请仔细看清产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加糖的奶粉,在配料表上会有××糖、××糖浆等字样。这样的奶粉当然会很甜,但它的蛋白质含量也会大幅度下降,因为糖进来充了数。
按照乳粉(俗称奶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9644-2010,乳粉就是“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产品”。纯乳粉是什么都不能加的。
如果加入其他配料,那就是“调制乳粉”了。它的定义是:“以生牛(羊)乳或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的粉状产品。”也就是说,最多只能加30%的其他配料,主要原料还是牛奶。
按国标规定,纯的奶粉,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去脂固体重的34%。也就是说,在脱脂奶粉当中,蛋白质含量至少要达到34%。如果是全脂奶粉,脂肪含量不能低于26%,蛋白质不能低于其余部分的34%。如果一款奶粉的脂肪含量为30%,蛋白质含量为24%,矿物质等的含量按1%来算,余下的就是碳水化合物(乳糖)了,含量大概是45%。
但是,调制奶粉的要求就低多了,只要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6.5%就行了。加糖也行,加糖浆也行。比如说,一款调制奶粉的蛋白质含量是18%,脂肪含量是21%,矿物质按1%来算,余下60%都是碳水化合物,其中包括了乳糖和添加进去的糖。显而易见,其营养价值低于纯的奶粉。
不加糖奶粉为什么甜
图源:视觉中国
纯乳粉是牛奶脱水浓缩而成的产物,其“干货”中近40%是乳糖,近30%是蛋白质,还有30%左右是脂肪。余下一丁点是钙和钾之类的矿物质。因此,没有添加糖的奶粉也自带大量乳糖。这种乳糖,就算基甜味比较弱,但泡浓点还是能吃出甜味。尤其脱脂奶粉,其中去掉了脂肪,乳糖成分比例就更大。当然,冲稀点就吃不出来甜味了。特别要提醒的是,如果奶粉泡得浓,一次就能喝进去大量乳糖,有乳糖不耐受问题的人要小心。胀气、肠鸣、拉肚子,可能会让你难受一两天。
如果是没有添加糖的奶粉,却有特别明显的甜香,也不排除加了少量甜味剂或增香剂。比如乙基麦芽酚就有甜香味。若有奶糖一样的浓香,可能还加了点香兰素和牛奶香精之类。
如果牛奶或奶粉很甜,但确实配料表上没有任何添加物,那么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款产品在制作时用乳糖酶部分水解了牛奶中的乳糖。一分子乳糖水解之后,会变成一分子的半乳糖和一分子的葡萄糖。这两种糖,甜度都比乳糖要高得多。所以,“无乳糖”或“低乳糖”的乳制品都比较甜,这是牛奶自带的乳糖水解之后产生的甜味,不属于添加糖,无需担心。
糖尿病人能不能放心吃
有人可能会担心,乳糖水解之后是不是会快速升高血糖呢?的确,葡萄糖和半乳糖不需要人体消化酶来消化,理论上吸收速度会高于乳糖。但即便如此,还有牛奶中的其他成分延缓血糖上升,并促进胰岛素分泌,比如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因此牛奶并不会因为水解乳糖而变成高血糖反应食物。
尽管纯乳粉中自带的乳糖甜度只有白糖的20%左右,但它是货真价实的碳水化合物。不过,乳糖的消化速度很慢,血糖指数(GI)也很低,只有46,属于低GI食物。只要没有乳糖不耐受问题,糖尿病人可以吃含有乳糖的奶粉。
据我国学者测定,乳糖水解的牛奶,血糖指数只有19,妥妥地属于低GI食物。所以,只要没有牛奶慢性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无乳糖牛奶也好,低乳糖奶粉也好,糖尿病人都可以正常食用。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范志红(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健康系副教授)
编辑:吴桐
审核:王飞
终审:陈磊
糖尿病人喝牛奶、奶粉就会升血糖?营养专家说出正确的选择
众所周知,牛奶、奶粉都是健康之选。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推荐的每天成年人应饮用300~400ml的奶制品,可很多人听说糖尿病患者不能喝牛奶、奶粉,否则会升血糖?
糖尿病人喝牛奶、奶粉就会升血糖?
随着市场的需求,奶制品的选择多种多样,如全脂牛奶、脱脂牛奶、低脂牛奶、鲜牛奶、纯牛奶、酸奶、有机牛奶、植物性奶等等,虽然都是牛奶,可最不建议大家选择的是植物性奶(核桃奶、巧克力奶、杏仁奶等)。
如果你平时都喝这样的奶,仔细看后面的配料表成分,就会发现排第一名的水,还有大豆、燕麦、杏仁等多种成分,针对糖尿病患者,如果经常饮用这样的饮品,由于其中的香精、糖、人工添加剂等成分,既会增加机体代谢负担,还会对病情不利。
而除了植物性牛奶以外,在无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下,不妨选择纯牛奶、鲜牛奶,若有血脂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低脂奶或脱脂奶,适量饮用不会升高血糖,还有助于机体补钙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另外,有大量研究发现,在饭前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喝牛奶,能够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上升。不仅如此,一边吃饭一边喝牛奶也能够降低餐后血糖,只不过其效果不如餐前喝牛奶得好。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正确选择牛奶的基础上,不妨在加餐或者饭前喝牛奶,是控制病情的好选择。
再来看看奶粉,同样的奶粉也是奶制品之一,不光适用于不同阶段的孩子,同样的成年人也能饮用。
可市面上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增添奶粉的口感,往往会在奶粉里添加较多糖的成分,如蔗糖、乳糖、玉米糖浆、果糖等等,大家要分清楚哪些糖是有益的。
若是乳糖,无论成年人还是婴幼儿都不用担心,特别是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乳糖是容易消化吸收的糖类,能为宝宝提供能量,还能促进肠胃钙的吸收。
可除了乳糖,要是你在奶粉后面的配料表中看见了果糖、蔗糖、玉米糖浆等成分,只会增加奶粉的甜度,长期进食还会增加宝宝蛀牙、龋齿,以及成年人肥胖与多种慢性病的危险。
所以 ,如果糖尿病患者要选择奶粉的话,一定要注意后面的配料表成分,选择无游离糖的无糖奶粉。
#头条开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