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几期(血糖26属于糖尿病几期)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3个阶段

科普【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3个阶段】阶段一:患者已经存在糖尿病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但是糖耐仍正常。阶段二: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糖尿病前期,即正常葡萄糖稳态与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或)糖耐量异常。阶段三:最后进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早期其实是指糖尿病前期,这个阶段一般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和临床表现。患者多通过体检、血糖化验等发现患病,待出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通常已经较为严重了。(via 健康时报)

来源: 广东12320

糖尿病8个早期信号,此类人群高危!速自查

早上奶茶、中午火锅、晚上宵夜

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作息

多重社会因素带来“甜蜜负担”

慢性疾病“盯”上年轻人!

目前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患者

2021年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超过400万人

患病总人数超过1.41亿人

患病率高达10.6%

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5%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糖尿病发病正年轻化!

糖尿病年轻化加剧,甚至儿童也不能幸免。

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18至29岁人群中患病率为5.0%

30至39岁为6.5%

40至49岁则高达11.1%

我国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

2型糖尿病发病率每年增高26.6%

没有患上糖尿病

并不意味着就绝对安全

更多的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

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数据统计

大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糖前期

小医提示

糖尿病不仅引发血糖升高,更容易引发并发症,损害心血管、肾脏、神经等,导致四肢麻木或疼痛,严重时可致足部溃疡甚至截肢,并可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筛查,防患于未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如何预防糖尿病?

1

合理膳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高纤维食物能有效帮助血糖保持稳定,规律进食。

2

积极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3

规律作息

戒烟限酒,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久坐,按时吃早餐,多喝水,劳逸结合等。

4

控制体重

肥胖是糖尿病重要危险因素。体质指数控制在18.5-23.9kg/㎡之间,同时避免腹型肥胖,男性腰围要小于90厘米,女性腰围要小于85厘米。

5

定期检查

早期筛查,提前预防。每年体检,就像是定期排雷,能尽早发现异常,积极应对。

03

警惕糖尿病早期八大信号!

一旦确诊糖尿病后

人生是否就是灰色?

其实,不需要过度恐慌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

必要的药物以及持续的血糖监测

你可以像朋友一样,与它和谐共处!

预防胜于治疗!以下糖尿病早期八大信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

糖尿病发病有三个阶段,针对每阶段做好预防,糖尿病并不可怕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其发生发展中有三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不仅可以很好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管理好血糖,还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实现糖尿病“无害化”。

糖尿病发病过程中三阶段,引出糖尿病三级预防

第一阶段: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发展到糖尿病前期人群(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诱发此阶段进展的主要因素为胰岛素抵抗。

第二阶段:是由糖尿病前期发展到临床糖尿病。

第三阶段:由糖尿病到糖尿病并发症阶段,甚至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何为糖尿病三级预防?即针对以上每个阶段采取有针对性预防,可极大程度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或糖尿病的危害。

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的出现,即一级预防!

虽说糖尿病具有一定遗传倾向性,但不是一定会遗传,后天因素仍然是糖尿病的发病的主要因素,及时关注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可大大避免糖尿病的出现。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①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②女性有妊娠糖尿病病史或巨大儿分娩史;③肥

{!-- PGC_COLUMN --}

胖,特别是腹性肥胖;④低出生体重者;⑤静坐的工作方式或体力活动极少;⑥年龄>40岁;⑦高血压病或 心血管病史;⑧血脂异常,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 症;⑨髙尿酸血症等等。

采取措施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愉悦心情、生活规律、定期体检。

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当的治疗,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即二级预防!

糖尿病本身治疗“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该主要学习糖尿控制相关知识) 糖尿病饮食(采取针对性的糖尿病饮食策略,但绝不是“饥饿疗法”) 糖尿病运动(根据自身条件,适量运动) 降糖药物的使用 血糖的监测(做好监测,同时做好记录),五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糖尿病合并症的治疗: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等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措施。

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尽可能减少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即三级预防。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早期的慢性并发症通过一些治疗措施往往可以逆转;糖尿病并发症可累计全身,需要多学科医生共同参与。

针对眼睛:糖尿病可致不可逆性失明,采取措施:检查视力及眼底。

针对心脏:控制好血压、血脂,行心电图、心脏彩超,对怀疑冠心病人群可行冠脉CTA或冠脉造影。

针对肾脏: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采取措施:检测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包括肌酐、尿素氮等)。

针对神经:糖尿病可致神经麻痹,采取措施:检查四肢踺反射、音叉振动觉或尼龙丝触觉检测四肢感觉。

针对下肢及足部:糖尿病病足是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采取措施:检查皮肤色泽、有否破溃、溃疡,及时治疗皮肤真菌感染,检查下肢血管如足背动脉、 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和有无缺血表现。

做好糖尿病三级预防即对糖尿病发病过程的逐个击破,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解决后续糖尿病的困扰;治疗控制糖尿病,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减少并发症带来的致残、致死危害,可将糖尿病的危害降到最小化甚至无害化,需要你我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