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啤酒喝多了糖尿病(喝啤酒引发糖尿病)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干啤,糖尿病人可以喝吗?不得不饮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3点

经常有人有这样的疑惑:“糖尿病到底能不能喝酒,经常看到有人喝干啤,也听说糖尿病人喝干啤没啥事,怎么喝都行,这是真的吗?”

有时候由于特殊情况聚会或者谈客户,在国内免不了的就是喝酒。对于普通人还好一些,但是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讲喝酒会难免让人有些担心。有些人也是听了被人的建议,会选择喝一些干啤。那么糖尿病人喝干啤是否可以呢?不得已要喝酒的时候怎么喝酒才能尽可能的安全伤害小呢?

1. 糖尿病可以喝干啤吗?

干啤和普通的啤酒在制作工艺和成分上会有一定的饿差别,干啤的主要特点是发酵度高,含极少的残糖成分。它符合现代人对啤酒的新潮追求,低热低糖,喝后不会使人轻易发胖。干啤酒源于葡萄酒,普通啤酒有一定糖分残留,干啤使用特殊酵母使糖继续发酵,把糖降到一定浓度之下。理论上说糖尿病人可以饮用干啤,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还是什么啤酒都不饮为好。毕竟干啤也只是做到了尽可能的低糖,并不是无糖。喝多了还是会引起血糖升高的,只不过比其他啤酒温和一些罢了。

2. 糖尿病人喝酒需要注意什么?

①喝酒之前吃点东西:空腹饮酒不仅仅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对胃黏膜有很大的伤害。胃主要吸收水和酒精,在喝酒之前吃两口主食(对于糖尿病病人最好是杂粮的)就会将危害降低一些。

②慢点喝酒:无论是糖尿病人还是正常人,喝酒都不要一口闷,慢点喝酒能减少酒精作用,避免醉的太快。饮酒快,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喝,体内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不易喝醉。如果一杯又一杯的直接干掉,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饮酒量。

③坚决不喝高度酒: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控制饮酒量的同时也控制一下酒精度数。高浓度的酒对血糖是有影响的,可以抑制肝糖输出,空腹大量饮酒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而醉酒会掩盖低血糖的症状,使病人发生危险。酒精可产生大量的能量,也可以影响血糖,因此血糖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

另外,糖尿病患者长期饮酒,对身体的危害是巨大的,不仅不利于血糖的控制,甚至还会加重糖尿病症状。长期饮酒也会导致营养不良,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消耗增多,也不利于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因过量饮酒引起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并非罕见,因此一定要重视起来,不可掉以轻心,存有侥幸心理。

当不得不饮酒的时候,建议选择少量干啤即可,并且注意以上3点饮酒建议。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人喝酒会有哪些影响?4大危害不可轻视

酒是很多场合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如应酬、亲朋好友相聚上,这些场合都免不了要喝酒,而很多人应该知道如果经常喝酒会给自己对身体带来伤害,特别是糖尿病的糖尿病人,在平时如果经常喝酒容易导致一些副作用的发生。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专科主任医师赵玲在此前接受采访表示,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不建议喝酒的,比如在平时喝一些啤酒,啤酒当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喝了之后会引起血糖波动。还有大部分糖尿病人合并有高尿酸血症,喝了啤酒之后会对尿酸造成影响,所以糖尿病人为了健康着想一定要戒酒,不管是啤酒还是白酒最好是远离。

糖尿病人喝酒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一、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

由于酒精在进入身体后是会通过肝脏分解的,而对于正常的人来说,适当的喝酒并不会给肝脏带来太大伤害,但是由于糖尿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比较弱,如果在平时经常喝酒就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肝损伤,进而容易引起糖尿病肝病。

二、导致血糖不能稳定

由于酒精本身是一种高热量食物,如果糖尿病人没有控制的饮用就容易导致身体热量过多而让血糖不稳定,另外如果是经常空腹喝酒也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由于酒精在进入身体后会抑制肝脏分解糖原,就会让血糖一度下降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在低血糖过于严重的时候就会让身体分解大量酮体堆积在身体内,进而出现酮症酸中毒严重,会让患者出现昏迷。而且一次低血糖的发生比高血糖更严重,它会让身体的一系列器官受到伤害,更加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

三、刺激胰腺

有一些糖尿病对身体胰岛素分泌会出现障碍,如果长期的喝酒就会在酒精刺激下促进胰腺分泌,就很容易导致胰腺炎的出现。

四、会引发糖尿病肾病

由于糖尿病人会因为长时间的高血糖让肾脏更容易受到伤害,而长期喝酒会让酒精进入到肾脏,由于酒精进入身体是需要肾脏进行排泄的,如果长期喝酒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糖尿病人肾脏不是很好,这些酒精没办法及时排泄出体外,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肾脏发生病变而引发糖尿病肾病。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要知道在平时要避免喝酒,才能够避免血糖出现波动或者让酒精给身体带来伤害,而如果自己是在需要的情况下喝酒就要特别的注意,要尽量选择一些热量比较低的酒,可以选择红酒,另外尽量不要空腹喝酒,空腹喝酒容易导致低血糖,在喝酒前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食物,避免酒精造成低血糖,让低血糖给身体带来伤害。

啤酒不甜,升血糖能力却这么高?快别这么喝了!

夏天的傍晚,约上三两好友,围坐在露天的烧烤摊前,一杯清凉的啤酒,几串滋滋冒油的小烧烤,仿佛是这个季节里最惬意的画面。

人们沉浸在这种休闲放松的氛围中,尽情享受着这一刻的美好。

然而,在这看似美哉美哉的场景背后,也许正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健康隐患。

尤其是那一杯杯让人沉醉的啤酒,在带来一时畅快的同时,也可能正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

啤酒与血糖指数

升血糖?别危言耸听了,啤酒又不含糖,怎么会升血糖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血糖指数(GI)的概念。血糖指数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

一般来说,高 GI 的食物会迅速提升血糖水平,而低 GI 的食物则相对缓慢。

令人惊讶的是,啤酒的血糖指数竟然比许多含糖饮料还要高。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啤酒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未发酵的麦芽汁,其中包含麦芽糖、葡萄糖等糖分。当我们饮用啤酒时,这些糖分迅速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急剧上升。

不稳定的血糖水平会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即使是对于健康人群,长期频繁地饮用啤酒导致的血糖波动,也可能逐渐损害胰岛功能,为未来患上糖尿病埋下伏笔。

啤酒与肥胖——“啤酒肚”的形成

你有没有发现,喜欢喝啤酒的人很多都大腹便便,俗称“啤酒肚”。

不要小看啤酒中的热量哦,一罐啤酒大约含有150卡路里的热量。

如果在饮酒的同时,搭配上高热量的小吃,如油炸花生米、烧烤等,摄入的热量就会迅速累积。

而且,啤酒中的酒精会影响身体的代谢过程。它会优先被肝脏代谢,从而干扰了脂肪的正常燃烧。

同时,酒精还会增加体内皮质醇的分泌,这是一种压力激素,会促进腹部脂肪的堆积。久而久之,腹部就会逐渐隆起,形成我们常说的“啤酒肚”。

腹部肥胖不仅仅是影响美观,更是健康的“杀手”。

它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看似不起眼的“啤酒肚”,实际上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啤酒与大脑衰老——隐藏的“智力杀手”

除了对血糖和体重的影响,啤酒对大脑的损害也不容忽视,长期饮用啤酒会让大脑的衰老速度变快。

酒精能够轻易地穿过血脑屏障,直接对大脑神经元造成损害。它会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影响大脑的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脑皮质会逐渐萎缩,神经元数量减少,导致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对于年轻人来说,过度饮酒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影响学业和职业发展。

而对于中老年人,本身大脑功能就在逐渐衰退,啤酒带来的额外损伤可能会加速这一进程,增加患上痴呆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如何减少啤酒的危害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啤酒的潜在危害,那么应该如何应对呢?

1、当然是控制饮酒量。

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酒精的推荐每日饮用量,不分男女都是15g,差不多就是330ml的一罐啤酒

2、饮酒时要注意搭配健康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避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3、定期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热量,增强身体代谢能力;均衡饮食能够提供大脑所需的营养,保护神经元;充足的睡眠则有助于大脑的修复和恢复。

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拥有清晰的头脑和良好的体型,我们要适度饮用啤酒,让它成为生活中的点缀,而不是健康的威胁。

希望大家都能以健康的方式享受生活,远离“甜蜜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