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肝脓肿手术(糖尿病肝脓肿手术风险大吗)

王教授谈健康 0
文章目录:

脓肿为什么喜欢在肝脏形成,还特别青睐于糖尿病

#科学X计划# 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 PLA)又称为肝脓疡。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内感染性疾病,以感染灶化脓为其典型表现。其中80%肝脓肿的病原菌为细菌,我们临床上通常说的肝脓肿指的就是细菌性肝脓肿。另外20%为寄生虫阿米巴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可以来自于全身各处,很少来自于肝脏本身。尤以腹部感染性疾病为多见,是腹部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如胆系感染(胆囊炎、胆管炎、肝内胆管结石等)、阑尾炎、肠炎等。

肠道或腹腔感染灶细菌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或经过胆道上行进入肝脏,引起肝脓肿。这种非糖尿病性肝脓肿其致病菌大多为肠道内致病菌群,比方说大肠杆菌、埃希氏杆菌、厌氧菌等。还有一部分来自于身体其它部位感染灶的细菌是通过血液循环经肝动脉进入肝脏导致肝脓肿。

为什么肝脓肿喜欢在肝脏内形成,这与肝脏的解剖和功能有关,肝脏内部由无数个肝血窦组成,肝脏的血液供应的主体并不是肝动脉,而是门静脉。肝动脉供血只占30%,而门静脉供血却占70%!而门静脉的血液几乎全部来源于消化道。所以,消化道或腹腔炎症的细菌首先引起门静脉炎,进而进入肝脏,在肝脏血窦中病原菌迅速繁殖而导致肝脓肿。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人群更易发生肝脓肿。有人统计大约50%的肝脓肿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受损、中性粒细胞向细菌的趋化功能及吞噬细菌功能减弱,不能及时吞噬和杀灭细菌;同时体内的高糖状态也成为细菌生长的良好内环境,利于细菌快速繁殖。另外,糖尿病病人全身免疫功能低下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糖尿病合并的肝脓肿大多没有胃肠道或腹腔感染,而更多的是发病前有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病史。已有证据表明糖尿病性肝脓肿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密切相关。东亚地区如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等研究均报道肺炎克雷伯菌是导致肝脓肿的主要致病菌。而这种克雷白菌是引起肺炎的致病菌。另外,痈、疖肿、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都可以引起糖尿病性肝脓肿。

患了肝脓肿怎么办?

大部分未液化的细菌性肝脓肿,经过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会慢慢消散吸收;如果经彩超或CT检查证实脓肿有明显液化,应首选经皮经肝脓肿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术;非常大的,有破溃趋向的肝脓肿,应进行手术引流,置管应用抗生素;如果反复发作的肝脓肿,且局限于比较容易切除的部位,则应该进行肝脓肿切除。

另外,营养食物尤其是维生素的补充,从而改善全身营养状态;糖尿病病人有效控制血糖,对肝脓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彩超检查显示的肝右叶肝脓肿影像

CT检查所见肝右叶肝脓肿影像

CT所见肝右叶肝脓肿明显液化影像

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一周的影像

经皮肝脏穿刺置管引流CT所见

经皮肝脏穿刺引流所见

糖尿病患者发热需要警惕肝脓肿

肝脓肿是肝脏内形成的一个脓包,通常由细菌、寄生虫或真菌感染引起。但是现在临床常见的基本上都是细菌。

常见的细菌,比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及厌氧菌,前两种最常见。

常见的感染原因,比如胆道逆行感染(如胆管炎)、门静脉途径感染(如阑尾炎,胃肠炎)、直接扩散(如膈下脓肿)或血行感染(比如拔牙)。

我们现在临床碰到的肝脓肿,90%以上都有糖尿病,而且控制的不好,往往一个胃肠炎,或者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出现高热,一查就是肝脓肿。

阿米巴肝脓肿多见于热带地区,脓肿多为单发,右叶居多。我还没见过。

真菌性肝脓肿念珠菌属常见,多见于免疫抑制患者(如化疗、长期使用激素)。目前也没碰到过。

肝脓肿的典型临床表现就是不典型,高热是肯定有的,但是引起发热的原因又很多,所以如果没有右上腹痛,肝损害等表现,很容易漏诊。

我们也碰到过很多次发热在外院抗炎效果不好,来了以后查的结果就是肝脓肿。不过大家不要以为就是因为我们厉害,其实肝脓肿早期往往影像学不明显,B超经常看不到,有时候平扫CT都看不到,所以被漏诊。但是随着病情进展,局部液化,无论是B超还是CT就都能看到了。另外就是早期的时候增强CT一般也能发现,所以一旦有不明原因发热的,我们都是做增强CT,阳性率就比较高。最后一点我们见的比较多,所以也有一点点警惕。

常见的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超声:首选筛查,显示肝内低回声或无回声占位。但是早期容易漏诊。

增强CT/MRI:更敏感,可见环形强化病灶,伴中央液化坏死。

2.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升高,肝功能异常等等。有一部分人血培养阳性(细菌性)。

3. 病原学确认:血培养或者穿刺脓液培养,或高通量二代基因测序。

治疗

1. 抗生素治疗:

首要的治疗就是抗生素,需覆盖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如三代头孢 甲硝唑,或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等)。

2. 引流治疗:

一般脓肿直径>5cm单纯抗炎吸收太慢,就会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现在超声引导穿刺还是很方便,安全性也比较高,所以不要有太多心理负担,该做的时候就要做。多房脓肿、破裂或穿刺失败时考虑。

3. 营养支持、控制好糖尿也非常重要,血糖控制不好,感染就不容易好。

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分肝癌坏死形成脓肿,需要鉴别,别单纯按脓肿治疗,耽误病情。再有就是肝囊肿感染,有时候也不容易判定,需要综合分析。

下面这是一个肝脓肿患者,可以看到他的血糖非常高。

白细胞也明显升高。

下面CT图示就是肝脓肿部位。

B超也提示肝脓肿。

这个是穿刺引流的B超结果。

这个患者来诊的时候也只有发热,没有腹痛,所以在医院没发现,其实大多数肝脓肿都没有腹痛。主要是高热,寒战,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会升的比较高。

如果碰到糖尿病患者,出现解释不了的高热,一定要警惕有没有肝脓肿的可能。#发热#​#肝脓肿#​#肝脓肿需要做手术吗#​

六旬糖尿病患者未按医嘱吃药,不料血糖飙升突发肝部脓肿急就医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李林牧 张雨 林雅琴

“还是我自己太大意了呀,等出院后,我肯定好好吃药,重视身体健康。”6月15日,因糖尿病控制不佳而引发肝脓肿的李先生(化姓)对武汉市普仁医院肝胆胰疝外科医护人员再三保证。

李先生今年60岁,一年前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医生为他开具了降糖药物并嘱咐他监测血糖。然而,由于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李先生就慢慢放松了“警惕”,不仅没有按时监测血糖,更是连吃降糖药物都“偷懒”,有时吃,有时不吃。

6月5日,因持续头痛超过四天,李先生来到武汉市普仁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医生发现他的血糖值已经远超正常范围。经过紧急处理,李先生的血糖逐渐稳定。然而,6月9日晚,李先生又突发腹部疼痛不适。经过CT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肝区存在多发低密度影,肺上发现有结节,一度怀疑为肝脏恶性肿瘤,更令人担忧的是,李先生还出现了反复发热的症状,最高体温达39.3℃。经过多学科会诊和进一步的检查,最终确诊为多发的肝脓肿,这就是导致李先生发烧的罪魁祸首。

“患者是由于长期忽视糖尿病管理,没有好好控制自己的血糖,导致免疫力低下,给了细菌可乘之机,并且因为自身抵抗力下降,感染比较严重,形成了较大的肝脓肿病灶。最大的一处脓肿足足有个苹果大小了。”肝胆胰疝外科主治医师罗刚表示。

在详细评估了李先生的病情并治疗了相关并发症后,6月11日,肝胆胰疝外科主任杜杰带领团队为李先生实施了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李先生的体温逐步恢复正常,身体恢复良好,不久将出院。

杜杰主任正在为李先生查房

武汉市普仁医院肝胆胰疝外科主任杜杰提醒,肝脓肿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饮酒、控制血糖,并忌暴饮暴食和油腻食物。他强调,有糖尿病或胆结石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若出现寒战、发热、肝区不适等症状,应高度怀疑肝脓肿的可能,并及时到正规医院肝胆外科就诊。通过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肝脏彩超或CT检查等明确病情,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如病情处置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平时应注意休息,适当地运动增强免疫力。

(图片由武汉市普仁医院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