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手术后得糖尿病(做手术有糖尿病怎么办)

纵览新闻 0
文章目录:

手术后天天进补 糖尿病男子伤口感染或需二次手术

张先生因半月板损伤做了手术。术后家人每天给他送骨头汤进补。不料伤口竟化脓了。医生发现他的血糖是正常值的三倍,伤口严重感染,可能需二次手术。医生:张先生有糖尿病,这样进补致血糖增高,影响伤口愈合。

(@看看新闻Knews 燕赵都市报官方微信

夫妻二人饱受糖尿病困扰七八年 专家微创手术让夫妻开心回家过大年

医生正在手术中

人民网哈尔滨1月31日电 近日,一对同时患有严重糖尿病的外地中年夫妇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黑龙江省医院先后接受了腹腔镜下糖尿病肠流转微创手术,术后在停用胰岛素的情况下,夫妻二人血糖成功降到餐前6-7mmol/L、餐后8-9mmol/L,手术获得成功,夫妇二人开心回家过大年。

据省医院普外四科(胃肠外科)张雪松医生介绍,夫妻二人刘先生和贾女士都是七台河市人,刘先生今年46岁,贾女士今年48岁,俩人2型糖尿病史均在7-8年以上,而且已经严重到每天必须注射胰岛素和吃药才能控制住血糖,且血糖值依然控制的不是太好,餐前血糖12,餐后血糖也得有15。听说黑龙江省医院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糖尿病肠流转手术,且手术效果非常好之后,饱受糖尿病困扰的夫妻二人安排好工作后,赶在过年前特意来到了黑龙江省医院,准备在年前彻底治好自己的糖尿病,也好过个舒心年。

入院后,张雪松医生为夫妻二人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二人不光有严重的糖尿病,而且还伴有糖尿病眼病、神经病变、高血压等并发症。在对二人进行详细测评后,夫妻二人均符合手术条件,待血糖相对稳定后,张雪松医生为二人安排了手术治疗。

贾女士的手术被安排到了第一天,刘先生则是第二天,手术由普外四科沈继伟主任和张雪松医生共同上台,在腹腔镜下为二人分别进行了肠转流手术,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术中配合顺利,手术时间远远低于同类型手术,同时均未下胃管和尿管,引流管也于术后第二天即拔下,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均无任何不适感。术后夫妻二人即双双停止注射胰岛素,在仅服用药物的情况下,将血糖成功稳定在餐前6-7mmol/L、餐后8-9mmol/L。在得知如果今后控制的一直这么好的话,等胰岛细胞慢慢生长和恢复后,口服药物也可以完全停止,夫妻二人均特别满意,对手术效果赞不绝口。目前,夫妻二人已经顺利出院返回七台河家中,准备迎接农历新家。

据沈继伟主任介绍,肠转流术治疗糖尿病,原理为经过空肠与回肠的分流,使部分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及消化液快速到达远端回肠及结肠,刺激回肠末段的L细胞产生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PYY(瘦素),GLP-1能够刺激胰岛细胞增生,减少胰岛细胞凋亡,增加血糖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PYY能使病人术后体重轻微下降,使胰岛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从而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使糖尿病得到长期缓解。

据统计,腹腔镜下肠转流术术后,8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可在3-12个月内康复,可以在正确的饮食及运动指导下完全摆脱胰岛素及降糖药物,并保持血糖平稳;剩余15%的糖尿病患者虽不能完全摆脱,但也会明显减少胰岛素及降糖药物应用,保持血糖平稳。(韩婷澎、徐劲松、董宇翔)

血糖异常 增加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伍仞)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手术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的比例日趋增加。手术做得是否成功,除了在手术台上的一小段时间以外,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后的康复也很重要。其中,手术前、中、后一段时间(围手术期)的血糖异常,会增加患者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广东省药学会印发了国内首个《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医-药专家共识》,为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探索出新的“医师药师共同管理”模式。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共计3.87亿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高达1亿。而这些糖尿病患者中约有50%的患者一生中要接受至少1次外科手术,在接受如白内障、截肢、肾移植等手术的患者中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更高。而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非糖尿病患者中也有20%合并血糖异常。

血糖异常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围手术期血糖异常会增加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伤口愈合得慢、术后恢复差、住院时间延长等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也会增加。另一方面,手术麻醉、创伤等应激,会导致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升高。此外,围手术期一些其他因素(如脓毒症、禁食、高营养支持以及呕吐)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也会加重糖代谢紊乱。

广东省药学会秘书长郑志华主任医师表示,围手术期患者用药复杂,病情多样,需要及时地调整用药方案。他举例,常用的抗感染药物左氧氟沙星,有可能会造成患者血糖波动,如果患者使用了该药物,控制血糖的方案就要调整。目前我国对院内或者围手术期患者的血糖管理依赖临床内分泌科医师的专业会诊,但临床医生工作繁重,会诊压力大,不能及时跟进患者的血糖管理;而国外多个国家开始尝试临床医师与临床药师合作进行血糖管理,临床医师通过专业的评估给予患者相应的降糖方案,临床药师可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优化治疗。此前,我国还尚未开展这种模式的探索。

广东省药学会于2015年提出设立外科药师管理机构,一直致力于全面管理围手术期用药的理念。此次由广东省药学会发起,并组织知名内分泌专家以及药学专家,共同提出临床医师、药师合作的血糖管理模式,并撰写《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医-药专家共识》,为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探索出新的“医师药师共同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内分泌医师和临床药师共同合作,各挥所长,能够更好地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血糖管理。据了解,这种血糖管理模式与既往不同之处在于:减轻临床内分泌医师负担、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患者用药进行优化,并帮助内分泌医师更好地管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