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合并症有哪些(糖尿病合并症有多少)

熊猫医学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并发症,让人苦不堪言,甚至会夺走生命!该如何防止?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血糖水平太高,从而使得身体出现一系列代谢异常的表现。糖尿病与高血脂、高血压一起,被称为“三高”,也是名副其实的“富贵病”。

关于糖尿病,很多人只知道它的诊断标准,那就是通过监测血糖值,来判断自己到底属不属于高血糖。其实,糖尿病除了本身的血糖值升高之外,还有一些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容易被漏诊的并发症,这些都是在防治糖尿病的过程中,大家要重视的环节。

有些糖尿病并发症,让人苦不堪言,甚至会夺走生命,那么,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并发症又包括了哪些?为了更好地防治糖尿病,这些健康常识请尽早了解,即便是皮肤瘙痒也不要大意,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

1.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总得来说,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多饮与血糖的浓度升高有关系,患者总觉得口渴,喜欢多喝水,随着摄入的水增加,小便也会变得增加,这就出现了“多饮”与“多尿”现象。

另外,患者虽然血糖高,但是不能够被身体充分利用,因为身体会分解更多的糖原,来满足血糖的高水平状态,所以还会导致体重下降,以至于患者的体重会与摄入的食物呈反比。

2.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所谓的并发症,就是说这些疾病本来身体没有,因为患有糖尿病,才导致这些疾病出现。一般来说,当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之后,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就包括血管和神经病变,通常是以周围的小血管和神经受到的影响最大。

因为血糖的浓度增加,会对一些小血管发挥不良影响,会导致血管发生堵塞,继而会出现组织营养物质供应不良,轻度患者会表现出皮肤瘙痒、麻木等症状,重度患者则还会出现皮肤破溃等。所以,糖尿病看似不怎么严重,但是对于患者本身的影响,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除此之外,糖尿病的并发症还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3.糖尿病的并发症应该如何防治?

因为糖尿病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大家在平时治疗糖尿病的时候,应该越早治疗越好。对于糖尿病,“防”大于“治”,只有在早期对这种慢性疾病进行预防,才能够促使血糖水平回归正常,从而减少这些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另外,对于已经发生了的严重并发症状,积极采取对症治疗,才是缓解患者痛苦的最佳选择。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糖尿病患者:身上有这4种表现,你可能得了严重的并发症,别大意

有人说,健康人的血液像清水,而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则像污水,器官长期泡在这样的污水中,难免会受到损害。

尤其是常年血糖不稳定的糖友,如果身体出现以下4种表现,这可能是并发症引起的,要重视起来。

1. 皮肤问题

糖尿病会损害血管、神经和免疫系统,导致皮肤感染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以下皮肤问题,那么就可能意味着你正在经历严重的并发症:

- 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特别容易感染,如皮肤感染、口腔感染等。

- 瘙痒:由于神经损伤,糖尿病患者常会感到皮肤瘙痒不止,尤其在手指、足部等部位更为明显。

- 干裂:由于血糖控制不好,皮肤失去水分,角质层变厚,表面会出现干裂。

2. 腿部问题

腿部问题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们可能是以下情况:

- 溃疡: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和血管损伤,容易导致足部溃烂、坏死等问题。

- 血管病变:由于血管受到损伤,血液不能流通,从而导致下肢麻木、僵硬等问题。

- 骨骼问题:由于长期高血糖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骨骼中的关节、软骨、肌腱等组织遭受损伤。

3. 视力问题

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出现视力问题,包括:

- 白内障: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可以导致白内障的形成。

- 视网膜病变: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可以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时会导致失明。

4. 神经问题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问题,包括:

- 周围神经性病变:由于过高的血糖水平损害了神经,导致手脚麻木、肌无力等症状。

- 自主神经性病变: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胃肠道运动不正常、交感神经失调等问题。

糖尿病一定会出现并发症吗?

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并发症,这与血糖控制水平和病程有关。如果成功控制血糖水平,那么可能性会降低;相反,血糖控制差、病程长的人则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此外,糖尿病类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1型糖尿病比2型糖尿病更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其症状可能包括手脚麻木、痛觉过敏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以及糖尿病肾病,可能表现为尿蛋白和肾功能不全等。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

1. 合理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原则,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等高纤维、低糖的食物,同时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和高糖饮食。合理的饮食可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2. 科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促进身体各部分有效协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可以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身体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合理服药

糖尿病患者应该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要自己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

4. 定期体检

定期到医院进行系统性体检,如视网膜、肾功能、神经性病变、心血管健康等,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加重。

提醒糖尿病患者:身上出现4个信号,你可能得了严重的并发症

有人说,健康人的血液就像清澈的水,晶莹剔透,而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则像污水,浑浊不清。长期让器官浸泡在这样的污水中,难免会受到损害。

尤其是那些常年血糖不稳定的糖友,如果身体出现以下4种表现,这可能是并发症引起的,需要引起重视。

1. 视力模糊

血糖过高会导致眼睛晶状体变形,光线无法准确折射,进而引起视力模糊。这不仅会影响日常视物,还可能引起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2. 伤口愈合慢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伤口愈合速度比普通人慢得多。这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3. 肢体麻木

糖尿病患者由于末梢神经受损,肢体容易感觉减退或丧失,进而导致肢体麻木。这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

4. 皮肤瘙痒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导致皮肤处于高糖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引起皮肤瘙痒。这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糖尿病性皮肤病。

如果出现以上4种表现,说明您的血糖可能已经失控。请您及时就医,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得了糖尿病,一定会有并发症吗?

得了糖尿病是否会有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以及糖尿病病程的长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知识缺乏了解,对病情控制不够重视,导致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从而引起各种糖尿病并发症。

然而,如果患者能够严格遵照医嘱,控制饮食摄入以及规律服用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并定期到正规医院门诊随访,多数糖尿病患者终生可能都不会出现并发症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呢?

糖尿病的并发症指的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由于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病情逐渐延长以及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机体内多个系统出现相关疾病的症状。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性病变、足病等。

这些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用药,3个常见的误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用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些患者常常陷入某些误区。以下是糖尿病患者用药的3个常见误区:

1.看别人用什么药,自己就跟着用

患者用药时,经常看到其他患者使用了某种药物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便也想尝试这种药物。

但是,每个人的血糖情况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血糖情况,出现的时间也不同,所以同样的药物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如果不加分析地随意使用药物,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2. 认为快速降低血糖是正确的做法

患者常常认为,如果用药后血糖迅速降至正常范围,就是正确的做法。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个误区。

人体已经适应长期高血糖的环境,如果突然将血糖降至正常值,人体可能会感到不适。因此,在用药时应该缓慢地将血糖降至正常值,以避免出现心慌手抖、出汗乏力等低血糖反应。

3.迷信进口药

市场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进口降糖药,使得很多患者都认为只有新药、进口药才是好的,而国产药的效果则不尽如人意。然而,其实每种药物都无所谓国产进口之分,关键在于其疗效。

如果你现在用的国产药,效果还不错的话,盲目追求进口药并不明智,因为适合别人的药物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有时候,一些看似陈旧的国产药物,却可能恰恰是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总的来说,不管进口或国产,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经过临床验证、有确切疗效的药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才是关键,不要盲目追求进口药,更不要轻信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