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桂格(糖尿病吃桂格力好吗)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经常吃燕麦,能降血糖还是升血糖?告诉你真相

“燕麦里边全是残留的农药,吃了会致癌的!”

刘阿姨五十六了,有糖尿病,在电视节目上看到专家说燕麦是一种超级健康的食物,不仅能降血糖还能抗癌,于是刘阿姨也在网上买了一些燕麦片,打算泡来喝。

没想到刘阿姨刚刚在手机上点了确认收货,手机上就推送了一条弹窗消息,说燕麦有农药残留,最好不要吃,会致癌的危害。

这下刘阿姨犯难了,怎么这两个说法完全相反呢?燕麦到底是抗癌还是致癌呢?

一、燕麦是害人麦,长期吃会致癌?

崇尚健康的朋友,都会选购一些“燕麦片”作为早餐,认为其为粗粮,含有丰富蛋白质,对人体有益。但网传燕麦有致癌的可能,顿时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燕麦是一种种植农作物,因其果实形似燕子的尾羽,而取名为燕麦。农作物怎么会有致癌性呢?这就要从美国环境工作组的一次食品检验说起。

2018年,美国环境工作组选取了45种燕麦食品送检,结果发现有43种燕麦产品含有除草剂中的主要化学物质甘草磷,其含量已经超过了儿童的摄取安全量(<160 ppb)。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陈伟主任介绍,草甘膦是2A类致癌物,很多农产品都残留有,但2A意味着对人类致癌的证据并不充足,而且日常饮食中红肉、饼干其实都属于2A致癌物。

更何况,甘草磷的致癌性一直存在争议,而燕麦含有的甘草磷非常有限,对人体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燕麦本身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市面上买到的燕麦食品,都是经过国家机构检验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那么美国燕麦产品检查超标,是否还可以放心食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环境工作组EWG其实是一个民间环保组织,不是政府管理部门,也不是学术机构,并不权威。

二、燕麦是长寿麦,坚持吃的人不容易患癌?

燕麦致癌的说法缺乏足够证据,过于夸大。坊间也有传闻称,燕麦有防癌作用,经常食用可降低癌症风险。比如燕麦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可以预防结肠和直肠癌。

燕麦虽是高纤维食物,但其“防癌”作用还需辩证看待。要知道患癌的风险因素有多种,有些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吸烟、饮食、饮酒等因素,有些则无法更改,例如遗传等。

而且科学领域所说的“防癌”与大众理解的“防癌”也相差甚远,科学上的防癌,不是说吃了这些食物就不会患癌,而是可以降低癌症风险,至于降低多少,往往只是统计学上差异,并没有临床数据。因此,自然界中,目前并没有特定的食物能抗癌,想要通过单一食物就能预防癌症,是不可取的

三、长期吃燕麦,对身体是好是坏?会不会升血糖?

燕麦在粮食中,相当于“上神”级别的谷物。但在很早的一段时间,燕麦是作为动物饲料存在。后来人们发现,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每100克约含有16克蛋白质,在谷类中居于首位。同时,燕麦还含有铁、锌、铜、锰等矿物质,可以满足人体对多营养的需求。

一项涉及15项的随机对照实验发现,与小麦等食物相比,每天摄入60克以上的燕麦,持续8周,可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浓度,并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研究分析认为,这可能与燕麦中含有的膳食纤维有关(淀粉、寡糖等),膳食纤维可延缓肠道吸收,对血糖应答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燕麦吃太多也会影响消化,造成肥胖。燕麦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成分,摄入过多纤维素,肠道吸收变慢,会导致腹胀,从而影响食欲。燕麦虽然对控制血糖、血脂有帮助,但摄入粗粮过多,同样也会造成热量摄入超标,从而引起肥胖。

四、燕麦的这几种吃法,要尽量避免

燕麦作为健康食品,市面上处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尤其最近植物奶、燕麦拿铁被推上热潮,燕麦可是风头无两。但这些“燕麦食品”,是否符合健康的需求呢?

1、燕麦饮料

不少燕麦饮品会以含有膳食纤维为卖点,不可否认,燕麦饮料确实含有膳食纤维,但一瓶燕麦饮所含的膳食纤维非常少。而为了迎合口感,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会额外添加糖,虽然喝下去不会太甜,但毕竟是摄入了多余糖分,无形中也会增加热量摄入。

2、燕麦酥

零食如果加上“谷物”就会给人一种非常健康的感觉,像在超市专柜的燕麦酥,就卖得非常火。燕麦酥虽然原料中含有燕麦,但为了保证酥松的口感,一般会添加很多糖以及酥油,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糖和油脂的摄入量。

3、水果燕麦、坚果燕麦

水果燕麦、坚果燕麦看似健康的搭配但其制作多以高温或者烘干方式制作,为了保证口感,肯定还会额外增加糖、食盐、色素等,同样会额外增加热量的吸收。

挑选燕麦食品时,最好购买纯燕麦,看配料表中燕麦的位置是否位于首位,以及后面有无其他添加,配料表越简单越好

燕麦作为主食,可以搭配米饭、面粉一起蒸煮。但要注意烹饪燕麦,不要过于软化、糊化,否则容易引起血糖升高,那就不适合糖友控糖了。

燕麦作为膳食指南推荐的谷物饮食,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消费者也要仔细辨认,自己吃的燕麦,到底是“纯燕麦”,还是“燕麦加工食物”,否则摄入的更多是糖、油脂,反而给身体造成负担。#谣零零计划##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参考资料:

[1]《研究称多款燕麦制品含致癌除草剂 桂格家乐氏上榜》.北青网.2018-08-20

[2]《防癌抗癌推荐食物系列十五:它是谷物中的“营养之王”,这样吃更能发挥防癌抗癌作用!》.河南省肿瘤医院高博士团队. 2019-07-19

[3]《燕麦到底是升糖or降糖?》,河南中医一附院脾胃肝胆病科. 2022-04-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有关燕麦的问题回答(3)_范志红

网友A常听说胚芽、胚乳之类词汇,它们是粮食的哪一部分?还有燕麦粒分哪几层?

燕麦是谷物的种子,它的结构和小麦粒大同小异。从植物学角度来说,谷类种子结构极为复杂,按大类分,有种皮、糊粉层、谷胚、胚乳几个部分。精白米、精白面粉主要是吃胚乳部分,前面三部分基本上都在精制过程中去掉了。种皮和外层的糊粉层等纤维素多,比较坚硬,能起到保护作用。胚乳是种子的“能量库存”,提供发芽中所需要的大量能量,主要是淀粉。谷胚是种子发芽的部分,又分成胚根、胚芽、胚轴、盾片等区域,这些普通消费者就没必要细究了。回复网友B消费量很大的即食、快煮纯燕麦片,吃完后不会像吃米饭那样会觉得困,应该血糖反应不会高呀?这类压制的纯燕麦片具体GI值是多少呢?燕麦片是燕麦压成的片,但有些是直接压片的生品,有些是经过挤压加工处理的产品,甚至可以进行膨化、烤制、粉碎等多种处理。产品的血糖反应与加工方式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加工力度越大,速食性越好,血糖反应就越高。国内外也有相关测定。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二版)》310页“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中的数据,燕麦麸为55,但这不是燕麦片的数据。311页上写得很清楚,桂格速食燕麦片的血糖指数是83,和大米饭完全一样。我们自己做过燕麦焙烤后打粉冲糊的血糖反应,血糖指数确实在80以上,和大米饭是接近的。如果烤制时间长,甚至能和大米粥接近。不过,即便血糖反应有上升,燕麦片仍然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主食,比白米粥的营养优越很多。除了糖尿病人需要顾忌之外,健康人早餐吃速食燕麦片冲的燕麦粥是非常好的选择。回复网友C经过加工和烹调之后,燕麦中的葡聚糖还在吗?我的文章中已经解释过了。除了磨皮会损失一部分之外,葡聚糖不会因为加工而完全消失。不过,葡聚糖的分子量和健康效应关系很大。分子量越高,产生的粘度越大,对延缓餐后血糖和血脂上升的效果就越好。研究证明,制作速食燕麦片时的挤压处理会降低葡聚糖的分子量。然而,日常煮制基本不会影响到葡聚糖的分子量,即便煮很长时间,或用家用压力锅烹调也没有关系。回复

如果您喜欢,请推荐给您的朋友和家人!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范志红

祝您和您的亲友平安、健康、快乐!

吃哪些食物升血糖慢,哪些食物升血糖快,您一看便知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有效指标。

血糖生成指数表示含50克有价值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引起血糖的高低,这个高低的程度是与50克葡萄糖(或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面包)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2小时)体内血糖应答水平相比较而来。

  • 血糖生成指数小于55的食物,食用后对血糖影响小;

  • 血糖生成指数在56~69之间的食物,食用后对血糖影响中等;

  • 血糖生成指数70及以上的食物,食用对血糖影响大。

哪些食物对血糖影响小

  • 五谷类:荞麦面、粉丝、黑米、通心粉。

  • 蔬菜:魔芋、大白菜、黄瓜、芹菜、茄子、青椒、海带、鸡蛋、金针菇、香菇、菠菜、蕃茄、豆芽、芦笋、花椰菜、洋葱、生菜。

  • 豆类:黄豆、豆腐、豆角、绿豆。

  • 水果:苹果、水梨、橙、桃、提子、沙田柚、雪梨、车厘子、柚子、草莓、樱桃、葡萄。

  • 奶类:牛奶、低脂奶、脱脂奶、低脂乳酪、无糖豆浆。

  • 糖及糖醇类:果糖、乳糖、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醇。

建议糖尿病患者把上述食物尽可能多地纳入日常饮食中。

哪些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是中等

  • 五谷类:糙米饭、乌冬、麦包、麦片。

  • 蔬菜:番薯、芋头、薯片、莲藕、牛蒡。

  • 肉类:鱼肉、鸡肉、鸭肉、猪肉、羊肉、牛肉、虾子、蟹。

  • 豆类及奶制品:焗豆、冬粉、奶油、炼乳、鲜奶精。

  • 生果:木瓜、提子干、菠萝、香蕉、芒果、哈密瓜、奇异果。

  • 糖及糖醇类:蔗糖、红酒、啤酒、可乐、咖啡。

日常饮食中可以适量选择上述食物。

哪些食物对血糖影响大

  • 五谷类:白饭、馒头、油条、糯米饭、白面包、桂格燕麦片、拉面、炒饭、爆米花。

  • 肉类:贡丸、肥肠。

  • 蔬菜:南瓜、焗薯。

  • 生果:西瓜、荔枝、龙眼、凤梨、枣。

  • 糖及糖醇类:葡萄糖、砂糖、麦芽糖、汽水、柳橙汁、蜂蜜。

日常饮食中,糖尿病患者食用这些对血糖影响大的食物,要注意控制食用总量。

作者:苏文凌 天津市胸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