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可以吃杏子吗(糖尿病可以吃杏仁干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怎样选择合适的水果

【糖尿病人怎样选择合适的水果】 糖友在血糖水平控制较好时,可以选择适宜的水果,选择哪些水果对血糖影响不大呢? 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1)每百克含糖量在5克以下的水果有柚子类、西瓜(含糖4%,含水多)类。此类水果,糖友可以适量选用。吃西瓜主要是要限制量。含糖量再低,如果吃的量多,摄入的糖分也随之增加。(2)每百克含糖量在10克以下的有青梅、甜瓜、椰子乳、橙、柠檬、苹果、梨、李、杏、桃、枇杷、草莓、椰子、橄榄等。此类水果,糖友可以少量选用。(3)每百克含糖量在11-20克的水果有香蕉、石榴、橘、菠萝、樱桃、荔枝、葡萄、芒果等,此类水果,谨慎选用;(4)每百克含糖量超过20克的有枣、红果,特别是干枣、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果脯类,含糖量较高,糖友尽量别吃。 吃水果时尽量放在两餐之间或睡前进食,不要在进餐后马上吃。可以少吃多餐。爱吃水果的人,面对鲜美可口的各色水果,胃里、心理都不太好受,因此建议糖友少逛水果超市,家里少买含糖量高的水果。远离甜蜜的诱惑。防止血糖高升。(via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杏是血糖的“加速器”?医生提醒:不想血糖飙升,这几种蔬果少吃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你听说过杏是血糖的‘加速器’吗?”王大爷在茶馆一边喝着茶,一边好奇地问旁边的陈老板。茶馆里熙熙攘攘,陈老板正忙着招呼客人,但听到王大爷这句话,马上来了兴趣:“什么?杏还能加速血糖?那得小心啊,糖尿病的老张可经常吃杏呢!”

这话传到一旁的李洺耳中。李洺是个普普通通的公司职员,年纪三十出头,一贯注重健康,平时也喜欢在茶馆里听听这些养生的话题。今天他正好得陪爸爸去医院检查身体,他心里一直在想着杏的那件事,打算顺道问问医生的意见。

在医院里,李洺和父亲挂了号,坐在候诊区等着。父亲李老爷子一边看着墙上的健康宣传海报,一边念叨:“这医院真是人多,每次来都得等好久。”李洺点点头,心里却在想着杏的问题。

“医生,我想问个问题。”李洺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说杏是血糖的‘加速器’,这是怎么回事?”医生是一位内分泌科专家,姓张,五十多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他推了推眼镜,笑着说:“哦,你是说杏会导致血糖升高吧?这个问题还挺有意思的。你是从哪听说的?

李洺赶紧把在茶馆听到的事情讲了一遍,医生听完,点点头,说:“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有些夸张。杏确实含有不少糖分,尤其是果糖,吃多了会影响血糖水平。”

医生见李洺和他的父亲都一脸认真的样子,便详细解释起来:“你看啊,杏子这种水果,甜甜的,吃起来很爽口,但它里面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都不低。这一过程会增加血糖浓度,尤其是对那些已经有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人,吃杏就要特别注意了。

李洺点点头,表示明白,但又问:“那正常人吃杏会不会有问题呢?”

医生笑了笑,说:“一般来说,适量吃点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得注意不要吃太多,毕竟多了果糖,对肝脏是个挺大的负担,血糖也可能会被影响。如果你真喜欢吃杏,建议你控制一下量,每天不要超过两三颗就好。

父亲李老爷子听了,笑道:“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那糖尿病的老朋友每次吃了杏后血糖都会高。”

李洺点头称是,心里对医生的解释很满意,也学到了不少。父亲李老爷子也在一旁不住地点头,表示自己受益匪浅。李洺想着,以后可要跟朋友们说说,让他们也注意点儿,别被这些甜甜的水果给‘骗’了。

李洺和父亲离开医院时,夕阳西下,他们的心情却比早上更轻松愉快。父亲笑着说:“看来以后咱们得少吃点杏,多注意点血糖。”

杏子,这种甜美多汁的水果,确实是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美味。然而,它也有可能成为血糖的“加速器”,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为什么呢?

首先,杏子的糖分含量确实不低。每100克杏子大约含有10克糖,这些糖主要以果糖和葡萄糖的形式存在。果糖进入人体后,通过肝脏转化成葡萄糖,然后进入血液,从而影响血糖水平。

杏子中的纤维素含量也值得注意。纤维素虽然对肠胃有好处,但过量摄入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尤其是对于那些肠胃功能本来就不太好的人来说,大量摄入纤维素会导致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因此,吃杏子虽然有益健康,但必须适量,切不可贪多。

不仅如此,杏子中的某些微量元素也会对血糖产生影响。比如钾和镁,这两种元素在调节血压、维持心脏健康方面有重要作用,但过量摄入会影响电解质平衡,进而影响血糖水平。钾和镁过量摄入,会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受到干扰,使血糖更难以保持稳定。

此外,杏子的食用方式也很重要。新鲜杏子虽然糖分高,但其纤维素含量也相对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血糖的快速上升。然而,干杏子或杏干的糖分浓度更高,而纤维素含量相对减少,这就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市面上的杏干通常经过糖腌处理,含糖量更高,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人来说,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因此,选择食用新鲜杏子而非杏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糖波动的风险。

杏子虽然美味,但对血糖有潜在的影响。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食用杏子必须谨慎。毕竟,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任何一种食物,过量摄入都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说到血糖的波动,不仅仅是杏子这种水果需要我们注意,还有很多其他的蔬果也得小心。下面就来聊聊几种特别需要注意的蔬果。

首先要说的就是葡萄。每100克葡萄大约含有16克糖,这个糖分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这两种糖类进入人体后,会快速被吸收,导致血糖迅速上升。尤其是那些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控制不佳的人,吃葡萄一定要控制量。

研究表明,过量摄入葡萄糖和果糖,不仅会引起血糖的急剧波动,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使得血糖管理更加困难。因此,虽然葡萄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但为了健康,还是要适量食用。

接下来是芒果。芒果因其独特的甜香味而深受喜爱,但它的糖分含量也非常高。

此外,芒果还含有一种叫做芒果苷的物质,这种物质虽然有抗炎作用,但同时也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得血糖更难以控制。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来说,吃芒果一定要格外小心。

再说说西瓜。夏天吃西瓜解暑,那叫一个爽。但你知道吗,西瓜的糖分含量也不低。每100克西瓜含有大约6克糖,虽然比葡萄和芒果少,但因为西瓜的水分含量高,人们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吃很多,导致摄入的糖分总量增加。

西瓜中的糖类同样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快速被人体吸收,容易引起血糖的急剧上升。特别是那些习惯在夏天大量吃西瓜的人,要注意控制量,不要贪多。

这些水果和蔬菜虽然营养丰富,但因为含糖量高,或者会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都会对血糖产生不小的影响。

为了健康,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有血糖问题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适量控制这些食物的摄入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注重健康,做到既满足味蕾,又不损害健康。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头条首发大赛#

关于杏与血糖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丛媛,应用食物升糖指数为糖尿患者做饮食指导,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11-25

夏天怎样选水果吃水果?糖尿病患者看过来

入夏以来,很多人的饮食习惯

也跟随天气产生了变化

有人“苦夏”,吃不下喝不下

每天把水果当主食

......

夏季人体的消耗更大

因此更要注意饮食的均衡与健康

夏天怎样吃水果更健康?

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吗?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份夏季吃水果指南

快快收好吧

吃当季水果的好处

研究发现,每天充足的水果摄入,可维持身体健康、改善肥胖,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风险,对预防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症具有保护作用。

夏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包括杏子、荔枝、西瓜、甜瓜、哈密瓜、榴莲、香蕉、车厘子等,口感、外形、大小都优于反季节的水果,不仅能为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素,还能止渴生津,带来不一样的味蕾刺激与体验。

水果要吃鲜

水果的选择重在“鲜”。新鲜应季的水果,颜色鲜亮,如同鲜活有生命的植物一样,仍在进行呼吸和成熟等植物生理活动,其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味道清新。

放置过久的水果,营养大打折扣。首先,水果的水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丢失,口感变差;其次,其中的营养素和糖分同样会有较大变化,特别是一些抗氧化成分,极易分解;最后,久放的水果会发生干瘪,影响食用体验。

水果储存小贴士

根据分类决定水果是否要放冰箱:

热带水果,如芒果、香蕉等不应放冰箱,否则容易冻伤,室温储存即可;

葡萄、草莓、蓝莓等水果,就需要放在冰箱单独冷藏,并且尽量在2-3天内吃完;

比较耐放的水果,如苹果、梨、橘子、橙子等水果,可不用放冰箱,置于阴凉通风处即可,但也不应久存,容易风干挥发水分,影响口感。

减少水果上农药残留的小妙招

水洗 碱水浸泡法

水洗是清除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要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再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动水冲洗2-3遍。

去除水果表面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L水中加入碱面5-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去皮法

如果水果表面农药残留相对较多,削皮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用于苹果、梨、猕猴桃等,但注意,勿将去皮蔬菜瓜果混放,以免形成再次污染。

淘米水清洗法

适当的阳光直射及用淘米水清洗等,也能部分降解水果表面的农药残留。

糖尿病人

如何放心吃水果?

一些高血糖或糖尿病人群认为水果含糖高,吃后会引起血糖飙升,总是对水果敬而远之。事实并非如此。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除葡萄糖、果糖、蔗糖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以膳食纤维的形式存在,如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因膳食纤维具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功能,因此,水果对血糖的升高作用要比想象的小。

此外,水果中含大量其他食物不含或匮乏的物质,如有机酸、芳香族化合物、果胶、抗氧化成分等,对血糖高人群满足食欲、增强抵抗力、清除自由基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即便是血糖偏高,也不要一味地排斥水果,可按以下原则选择水果。

根据升糖指数和病情选择

血糖偏高人群选择水果主要参考水果的含糖量和血糖生成指数,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选择含糖量稍高一点的水果(10%-13%),如苹果、梨、桃、柑橘、樱桃等;对于血糖较高,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10%),如杏、李子、柚子、枇杷、木瓜、柠檬等。

糖尿病患者很关注的GI值,也就是血糖生成指数(升糖指数),其值越高,对血糖影响越大。需要注意的是,血糖指数高者宜选用升糖指数<55的水果。符合这个标准的水果除了上文提到的李子、柚子等,还有桃(升糖指数28)、苹果(升糖指数36)、葡萄(升糖指数43)、柑(升糖指数43)等。

枣的升糖指数为104、西瓜的升糖指数为72、菠萝的升糖指数为66、葡萄干的升糖指数为64,都算是比较高、需要谨慎食用的水果;处于临界点的水果,比如芒果(升糖指数55)、猕猴桃(升糖指数52)也需要斟酌食用。

控制食用量和食用频率

血糖偏高者每日水果摄入量控制在50-150克。一般新鲜水果含能量50kcal/100g。若一天食用较多,应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若一天食用苹果200g(约含能量100kcal),就要从全天主食中减掉30g,以免引起总能量摄入过多。

最好在两餐之间选择食用水果。饥饿或身体活动之后,食用水果不仅可以预防低血糖,还可为机体提供一定的热量和营养素。食用水果可采用少食多次法,避免一次性食用大量水果,而增加胃肠道负担和使血糖迅速升高。每日最好食用水果2-3次,每次以50g左右为宜。

综合:人民网健康、北京青年报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