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鸭子吗(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鹅肉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深秋最适合吃鸭子?鸭肉、鸭血、鸭肝都有不同好处,教你怎么吃

秋季的特点是“秋高气爽”,但还有一个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叫做“秋高鸭肥”,秋天吃味甘、性凉的鸭肉,不仅可滋阴养胃,还可以缓解阴虚火旺,起到祛火降燥的作用。

今天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就跟大家聊聊:秋季最适合吃鸭子?鸭肉、鸭血、鸭肝都有不同好处,教你怎么吃。

不管有钱人还是普通老百姓,在秋季自然少不了“贴秋膘”这件事,传统贴秋膘都是吃肘子、五花肉这些高油脂食物,对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好处。

虽然能解馋,但也增加肥胖、患高血脂、糖尿病的风险,不属于健康肉类选择。而鸭子虽然鸭皮比较肥,但去皮后的鸭肉蛋白质含量约为16%,脂肪含量很低,属于比较健康的“白肉”。

从传统中医角度来说,鸭肉除可大补虚劳外,还可消毒热、利小便,属于一种温热性肉禽类食物。鸭肉的不同部位,还有不同的营养价值:

鸭肉除了前面提到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好处外,鸭肉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烟酸,对脚气病、神经炎、心肌梗死的预防和延缓衰老起着重要作用。

鸭血则是常见的补血食物,每百克鸭血含30毫克铁元素,是牛羊肉的10倍以上,而且属于适合被人体吸收的血红色铁。

有人可能好奇,猪血和鸭血有何不同,单从价格看,鸭血是猪血的五倍左右。鸭血口感比较嫩滑,腥味也比较淡,而且鸭血的含铁量大概是猪血的5倍以上,营养价值更高。

最后说说鸭肝,鸭肝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来源,而且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不过鸭肝胆固醇含量比较高,所以如果处于补血的目的,还是建议吃鸭血。

最后说说,为什么很多人都建议鸭肉要熬汤喝:

其实这跟鸭肉纤维比较粗有关,通常来说鸭肉比较“老”,就算经过很长时间炖煮,鸭肉经过长时间的熬制,鸭肉才能变得十分酥烂,有利于消化吸收。

老年人喝鸭汤时,主要要去除汤面上漂浮的脂肪,以减少热量的摄入。或者炖鸭汤前先把鸭皮剥掉,这部分脂肪比较多。

各位朋友,你喜欢吃鸭子肉吗?你还知道秋季吃鸭肉,对健康有什么好处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友可以常吃这4种肉,营养好帮助稳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糖尿病饮食=“吃斋”,于是把肉列为饮食禁忌,其实这是认识误区。肉类含有很多素食缺乏的营养素、蛋白、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不吃肉类对糖尿病人控糖效果并不好,而且长期吃素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因此糖友是完全可以吃肉的,只要选对方法吃对肉,血糖可以控制得稳稳的!那么,糖尿病人吃哪些肉对血糖好呢?

01

鱼肉

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鱼肉所含的氨基酸可以营养神经,预防糖尿病的神经病变。鱼肉的脂肪含量低(1%~4%),而且多是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可以帮助预防高血脂,冠心病等。

鱼肉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D,维生素B族以及铁、钙、磷等,有助于均衡营养、稳定血糖。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工鱼肉的时候不要放很多油,不要加很多调味料,这样也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以水煮或清蒸为佳,肥胖的人也可以吃鱼肉。

02

鸭肉

鸭子肉非常美味,可以补充一些营养,尤其是鸭子可以滋阴,糖尿病人往往都是阴虚体质,糖尿病人还是很适合吃鸭肉的。

鸭肉的话建议大家采用炖煮的方法,可以加西洋参一起炖煮,西洋参养阴生津、润肺清热,对于改善糖尿病口渴,乏力等症状有一定作用。同时注意,吃鸭肉一定要控制好量。

03

鸡肉

鸡肉属于优质蛋白质,其肉纤维细腻,与羊肉,猪肉比较,鸡肉蛋白质的质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鸡肉可提供多种维生素、大量微量元素如铁锌硒等。鸡皮部分存在大量的脂类物质,大量食用容易引起高脂血症,肥胖等,建议不要吃,还有鸡汤也要少吃,尤其是伴有高尿酸的朋友,还是不要喝鸡汤。

04

鸽子肉

糖友还可以吃鸽子肉,鸽子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很容易被人体来消化,所以可以经常吃一吃。同时鸽子肉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还能够补肾补气。大家吃鸽子的时候可以加一些山药,玉竹,鸽子肉与山药、玉竹一起食用,健脾补肾,很适合体弱者和老年人吃。

05

糖尿病人吃肉注意2点

1、控制总量 糖尿病人应掌握每天饮食摄入的热量,让体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这有益于短期和长期的血糖控制。一般每日摄入畜禽肉50~100g,每周吃2~3次鱼,每次150~200g较合适。

2、搭配新鲜蔬菜 蔬菜中的膳食纤维不仅能延缓餐后血糖升高,还能稀释肠内致癌物并促进其排泄。蔬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是最佳的防癌食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多食新鲜蔬菜,每日应吃蔬菜400-500g。

另外除了饮食控制好之外,也要适当的运动一下,可以帮助稳住血糖,餐后半个小时到一小时开始散步,运动对身体非常好的。

@#关注药师东哥谈健康#@

切记切记,冬季千万不能这样补!

冬至后,天气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俗话说“冬补三九”。“三九天”适合进补,但是也要因人而异。那么到底该如何补呢?一起跟中医专家学起来吧!

气虚人群

【症状】容易觉得累、没有精神,常常觉得全身乏力,稍稍一动就气喘吁吁,说话声音也很小。舌苔较淡,舌体较胖有齿痕。

【进补原则】气虚者要选择些性平的食物,比如能补气健脾的山药、莲子、胡萝卜、糯米、小米、栗子等。

在中药里,人参是补气的代表补品,不过,用人参时一定要有所选择。如果气虚而稍偏热,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西洋参比较合适;而气虚偏寒的,可以服用红参;单纯气虚的用生晒参;气虚严重的则要用老山参。

【栗子粥】

1、准备栗子10颗、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2、栗子去壳和粳米同煮至黏稠,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血虚人群

【症状】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因此,血虚者不仅有气虚的症状,还会有头晕、脸色苍白、唇甲发白、失眠等血虚症状,女性还会伴有月经量少、色淡等。

【进补原则】这类人群最重要的是补血,像桂圆、大枣等食物,可以每天当作零食来吃;乌鸡、黑芝麻、红糖、赤豆等也有补血的功效。

另外,阿胶是一味常用的补血中药,需注意的是,如果体内有食积、瘀血、气滞、湿邪等,不适合服用阿胶;另外,阿胶性滋腻,容易引起食欲不振、胃部饱胀等症状,因此脾胃虚弱的血虚者最好少吃;上火的人同样不建议服用。

【杞果牛骨汤】

1、生牛骨250克、枸杞15克、黑豆30克、大枣10枚;

2、水煮开将生牛骨放入锅里焯水捞出;

3、焯好的牛骨、枸杞、黑豆、大枣一起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烧开,转小火炖2-3小时;

4、加盐等调味后即可。

阴虚人群

【症状】在气虚的基础上,还有一派“热象”,如口眼干燥、口苦、手心脚心热、大便干结、脾气暴躁等。

【进补原则】阴虚者自然要滋阴,尽管狗肉、羊肉是冬季的头号进补食物,但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只会越吃越虚。阴虚火旺之人,可以多吃些鸭肉、甲鱼、银耳、山药等滋阴食物,同时远离辣椒、花椒等辛辣佐料,烹饪方法尽量用蒸、煮、炖,避免煎、炸、炒。

【银耳羹】

1、银耳(干)50克,冰糖200克;

2、银耳放入碗内用温水泡透、清净,用手将银耳叶反复揉碎,用清水漂起待用;

3、把锅倒入清水2000毫升,下银耳,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熬2~3小时;

4、银耳熟烂汁稠时,放入冰糖,等冰糖溶化成汁,煨10分钟即可。

阳虚人群

【症状】阳虚与阴虚正好相反,在气虚的基础上多了一派“寒象”,如手脚发凉、心慌怕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

【进补原则】阳虚者,不仅可以多吃些羊肉、狗肉、鳝鱼、泥鳅、枸杞、核桃等温补食品,还可在炒菜时加入辛温的葱、姜、蒜等调味品,同时少吃生冷食物。另外,鹿茸等壮阳物在冬季深受宠爱,但如果服后出现烦热不安、鼻出血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

【参茸鸡肉汤】

1、高丽参5克,鹿茸3克,鸡肉100克;

2、高丽参切薄片;鸡肉洗净,去皮,切粒;

3、将高丽参、鸡肉与鹿茸片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食用即可。

“三九天”养生“五忌”

专家提示!切记 切记!

(一)忌暴饮暴食

“三九天”正值岁末,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这个时候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二)忌寒冷

“三九天”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

(三)忌房事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宜养精蓄锐,不可过度而伤身。

(四)忌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五)忌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更多内容请戳

【本期编辑:杨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