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是怎么引起糖尿病(怎么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常见诱发因素有哪些?一起来了解

吉林长春,一男子长期大量饮酒体重暴减诱发糖尿病,引发关注。糖尿病不是吃糖吃出来的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可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病风险。戳图了解糖尿病常识为了自己和亲人的健康收藏。(人民日报)

来源: 封面新闻

到底为什么会得糖尿病?不要总怪遗传、怪糖,2个原因值得深思

现在的“糖人”越来越多,相信对于很多糖友来说,当确诊糖的那一刻,都会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我?逐渐接受了事实之后,对于平时爱吃糖的人来说,可能觉得这是原因,而若并不爱吃甜的,可能会把原因归咎于遗传。该病到底是怎么来的?提醒大家不要总怪遗传和糖吃多了,其他一些重要的原因,也别忽视了,下面就和大家讲一讲,建议学会避开。

对于有家人得糖尿病的人来说,自己中招的几率的确要比他人高一点,但这并不是很主要的一个因素,因为也有很多人并没有家族史,但自己却中招了。

除了这个因素,大家想到的更多的一个可能就是跟吃太多糖有关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等的,虽然它名字中有糖,但实际上它是代谢异常引起的问题,是体内的胰岛功能出现异常了,并非单纯吃糖吃出来的。不过,虽不是对等的,但长期摄入太多高糖分,是不利于胰岛健康的,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增加风险。

对于嗜甜的人来说,多注意点不是一件坏事,管住嘴,少吃点,此外,也要少吃点盐分高、油脂高、蛋白过高的食物,有助于降低风险。另外,也有助于降低对身体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降低肾病、骨骼、口腔疾病风险。

以下2个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也提醒大家要加以重视:

1. 炎症

这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只是小毛病,甚至不需要干预也能慢慢好,但如果它是慢性的,提醒大家重视,与慢性炎症相关的疾病并不少,该病就是其中一种。

《自然医学》上指出,人体内持续的炎症,对于该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也有研究发现,对于2型糖友来说,他们体内的有炎症水平易升高。这会影响到胰岛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到血糖水平,它不仅容易增加发病风险,也是促使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因素,若忽视,并发症找来的速度或会更快。

所以,学会预防,降低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或就可以降低风险,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建议:

平时不要乱吃药,也不要乱吃一些保养品,如果身体不舒服,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服用相关药物,而不是自行服用,尤其是抗生素和消炎药这两种常会被大家当成是一种药,更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上要少吃容易引起炎症的食物,比如重盐重油重糖的,而是应该常吃些有助于抵抗炎症的食物,比如新鲜果蔬,也要多饮水。

2. 肥胖

这既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同时也会加重体内炎症,增加风险。

对于不少糖友来说,体重都超重了(当然这并不代表瘦人就不会得),与四肢比较胖的人相比,腰腹部胖的人,发病风险相对更高。肥胖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很多这样的人平时的运动量往往也比较少。

对于这个因素来说,控制好体重则有利于降低风险,其实没什么捷径,管住嘴、迈开腿仍然是关键。大家更要注意的是采用正确科学的方法,避免陷入误区,另外不要过度减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可,体重太低也不是件好事,尤其对于老人来说。

综上所述,虽然该病和遗传和饮食有关,但不光只有这些,关于饮食,也并不是单纯的因为糖吃太多,以上两个因素提醒大家要重视,把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对于炎症要积极看待并及时干预,给身体消炎,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具体怎么做,文中给出的建议不妨参考下。

参考资料:

[1]吃糖吃多了容易得糖尿病?答案在这里.北青网.2021.05.06

[2]炎症竟是糖尿病的重要帮凶!伤血管,损肝脏,促感染......危害无穷.北京卫视养生堂.2018.03.15

[3]国际公认:炎症是造成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疾病关键,尽早防治.潇湘名医.2019.12.06

[4]糖尿病是糖吃多了吃出来的吗?这两个因素可能比吃危害更大!.丁香医生.2017.04.22

为什么会患上糖尿病?这5大常见诱因,快看看你中招没?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医学界以及广大群众关注的重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在我国的防治形势可谓日益严峻。如今,糖尿病不仅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很多年轻人也出现了糖尿病的症状。

为什么患上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可能和这5大原因有关!

1. 肥胖

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是腹型肥胖者。这主要是因为身体肥胖的人体内有大量脂肪堆积,阻碍新陈代谢进行,更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患上糖尿病。

2. 不健康饮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日益丰富,但也更易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高脂肪饮食会导致人体代谢降低,使得摄入体内的糖分无法及时代谢,也更易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3. 运动不足

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经常久坐不动,长此以往不利于身体代谢。坚持适度运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同时降低心血管并发症。

4. 精神状态欠佳

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精神因素是起到重要影响却常被忽视的一个因素。精神的紧张、激动和心理的压力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从而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致使血糖升高,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5. 遗传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1型糖尿病就是由于先天性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导致的,且这种遗传并非是一定的,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作几率。

看完这几点,你的心里是否已经惴惴不安了?要知道,糖尿病虽然可怕,但在其到来前甚至发展初期,只要及时干预,是完全能够控制甚至逆转的。代谢综合征一般被视为糖尿病发生的“早期阶段”,所谓“代谢综合征”是多种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等。如果能抓住这一阶段加以科学干预,就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

干预代谢综合征、防治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对症服用药物,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津力达颗粒就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的功效,可明显干预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的状况。

基于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津力达,将益脾气、养脾阴、清脾热、温脾阳、化脾湿、通脾络融为一体,可以通过保护胰岛微血管和胰岛细胞改善胰岛微循环和胰岛分泌功能,调节升糖激素和降糖激素之间的平衡,达到调节血糖的效果。

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6月3日,由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连凤梅教授作为共同通信作者的论文《津力达对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的糖尿病预防效果——FOCUS随机临床试验》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影响因子39)发表,论文介绍了津力达干预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患者取得的重大成果:研究显示,津力达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41%,降低腰围指数、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等多项代谢异常指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中药津力达取得的研究成果无疑为防治糖尿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当然,在对症服用药物干预的同时,患者还需要做好日常监测,同时,一定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远离前文中提到的危险因素,做到规律作息、均衡膳食和适度运动,并努力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情,才能最大程度预防糖尿病的到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