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慰问信(糖尿病慰问信范文大全)

山西画报朔州号 0
文章目录:

致全市驻朔部队和优抚对象的慰问信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3日发布疫情最新数据:2020年1月22日0-24时,24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1例,新增死亡患者8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除1例53岁以外,其余均为65岁以上老年人,80岁以上5例,分别患有癌症术后、肝功能损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帕金森等慢性、基础性疾病。13省(区、市)报告新增疑似病例257例。全国共有25个省(区、市)报告疫情,新增河北、辽宁、江苏、福建4个省。

截至1月22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25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393例。

境外通报确诊病例:中国香港1例,中国澳门1例,中国台湾1例;美国1例,日本1例,泰国3例,韩国1例。

目前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89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969人,尚有4928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来源:朔州日报

边爱英 编辑

博士军医的担当——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唐君

来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新华社武汉3月20日电题:博士军医的担当——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唐君

汪卫东、张旋

“儿子,你人在哪呢?”走出“红区”,脱下防护服的唐君,看到手机里弹出的短信,心头竟然有些砰砰乱跳:家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19床患者心跳没了。”唐君正琢磨着回信息的时候,重症监护室传来护士声音。顾不上错过晚班通勤车,唐君快速换上防护服,一路小跑,加入到抢救的队伍。

3个多小时,上万次胸外按压,病人的各项机能通过监测仪器上的滴滴声,发出有节奏的信号,唐君和同事松了一口气。此刻他浑身上下已被汗水湿透,护目镜也满是雾气。

“心在一起,就是团圆。”再拿到手机的时候,看到蹦出的新消息,唐君心头却有说不出的感动,“孩子,知道你去了一线,记得给家人报平安。”

唐君是一名麻醉医生。请战奔赴武汉之后,因为怕父母担心,他一直说自己在南京。可就在前两天,医院发出的一封慰问信,揭穿了“谎言”。

唐君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非典”那年,自己还坐在高中教室,从电视新闻中看到无数医务人员冲在一线。那年高考,他顺利考入一所军医大学。

“博士硕士,首先是战士。”面对疫情,他来到火神山医院重症二科,坚守在临床麻醉第一线,一个“每天都在和死神争抢生命”的地方。

“插管,上呼吸机!”他处理的第一位病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进监护室的时候已经生命垂危。迅速评估,精准用药,顺利插管……病人血氧饱和度慢慢回升。

可唐君知道,越到危重阶段,越需要仔细甄别、把控细节。果然,病情稍微平稳,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问题一个个接踵而来。

守命更要护心。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第一天,唐君就意识到,救治生命更要传递温暖,树立病人的信心同样重要。

一位肿瘤病人因为感染新冠肺炎转进了重症监护室,刚开始并不配合治疗,常常自己拔掉吸氧管,不吃不喝。唐君为她请来了肿瘤科的医生会诊,查房的时候也会握握她的手,和她多聊几句。病人的心态慢慢变得平和。一次唐君值班的时候,她主动问道:“唐医生,这么晚了,你应该还没吃饭吧?你们好辛苦!”唐君既感动又激动:病人热心的话语,说明她建立了积极乐观的情绪,这本身也是一种强大的免疫力!果然,积极配合治疗以后,病人渐渐好起来。

春天已经到来,暖风吹过知音湖畔,唐君看到满园油菜花,看到柳树抽出新芽。

博士军医唐君。

博士军医唐君正在工作中。

博士军医唐君。

买来胰岛素、黄瓜、西红柿送到糖尿病人床边

李铁英照片。本钢总医院提供

曾连续10小时没喝水、8小时没上厕所、20小时没吃饭,从病房出来,他还惦记着患者……

“从2月9日我们到达武汉,天气一直阴雨连绵,今天终于放晴,这真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疫情的阴霾即将散去。全队的工作在李铁英主任的带领下,尽管仍处于紧张而忙碌的状态,但是已全部步入正轨。”

2月19日,本钢总医院第三批援鄂医护人员已经在雷神山医院接诊收治患者5天了。

援鄂医疗队护士佘艳君说:“进驻这几天来,我们真实感受和见证了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奇迹,速度就是生命!承担建设任务的中建二局,硬是用‘救命’的速度,拼下了这项在世界建筑史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奇迹。”

而辽宁援鄂医疗队的到来,更是为打赢这场战“疫”注入了生命的原动力。

“铁英主任负责的A5病区共有医务人员50名,大家组队作战,各司其职,不到48小时就完成了整个病区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内部物品组装安置、各医疗功能区及病区环境的清洁整顿等工作,并以高标准的质量首批通过验收。”

2月14日晚6时30分,A5病区正式接诊收治32名患者,较其他病区提前两天开诊。

佘艳君口中的“铁英主任”是本钢总医院呼吸科主任李铁英,收治患者后,他日夜忙碌,始终坚守在隔离病房内,他曾经“连续10小时没喝水,8小时没上厕所,到现在20小时没吃饭”,甚至“忘了咳嗽了”。

佘艳君说,大家每次与“铁英主任”见面都是匆匆点头而过,几乎没有语言上的交流,“隔着防护镜可以看到他坚毅的目光。”

尽管没有时间与李铁英主任交流,但还是有患者给佘艳君讲述了对“铁英主任”和辽宁医疗队的感谢。“25床70岁的患者刘大爷给我讲了一件让他特别感动的事。”

在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之前,老人已经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及并发症,入院后结合各项检查指标被诊断为重症病例。被收治到雷神山医院后,因行程匆忙、家人也都被隔离,老人随身携带的救命药——胰岛素已经维持不了几天了。

“铁英主任在查房时,细心地发现了老人使用的胰岛素与雷神山医院提供的胰岛素型号不一致,不能满足治疗需求,立即与院方联系看是否能从其他院区调剂到老人使用的型号,结果是暂时无药。”

返回驻地后,李铁英顾不上疲惫与饥渴,立即到周边药房查找,终于买到了与刘大爷使用型号一致的胰岛素。同时又买回了老人平时喜欢吃的黄瓜、西红柿等。“因为老人的病情,铁英主任建议他暂时不要吃医院为患者准备的免费水果。”

武汉患病老人向医护人员和辽宁医疗队表示感谢。本钢总医院供图

“当铁英主任把这些蔬菜和胰岛素一起送到老人床头,老人不仅非常感动,也非常高兴。”佘艳君说,大家得精心照料让老人对战胜疾病充满了信心,用武汉方言跟大家说:

“因为有你们辽宁队在,这个肺炎来了,我一点儿都不害怕,但是没有胰岛素,真让我犯了愁。没想到李主任能亲自跑出去给我买药,这才是能救我命的大救星啊!”

尽管李铁英的嗓子由于哮喘发作和在充满消毒液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已经快要说不出话来,但是他仍然带领医生组为连日来收治的32名患者完善CT检查、开展核酸检测,进行抗病毒治疗。

即使回到驻地,李铁英和另一名援鄂医生陈杨也总是在用微信群与科室同事们共同讨论病情,确保对每一个病人的治疗都做到精益求精。忙碌的他没有时间与家人视频通话,每次在微信里也只是简单的留言“平安勿念”。

在佘艳君的记忆中还有:

杨君老大哥作为A5病区最年长的老护士,主动承担起跑外工作,每天数次往来于病区与药房、库房、食堂等各部门之间,回到驻地时棉衣已从里到外被汗水湿透;

累了,就在角落里这样相互依偎着歇一会。本钢总医院供图

姜丽护士长负责全病区的物品管理工作,接收上级部门发放的防护物资,做好登记造册,根据病区医务人员的工作运转情况,随时接受各组的请领发放,每天计步数都将近30000步;

由于雷神山医院是无陪护病区,护理组的各名队员要做好患者所有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测量体温、血压,做心电图,采血,采集咽拭子,为患者送餐、发放水果……

“这些最普通而又平凡的护理工作感动了每名患者,就算不看名字,他们也能透过厚厚的防护镜识别出我们的队员,王丽、崔丹、杨晓婷、曲莹莹、孙晓云……并牢记于心。”

“昨天下班回来,收到医院领导发来的致全体驰援武汉医疗队员和家属的慰问信,大家都很感动。尽管每天从驻地到医院单程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和穿脱厚重的防护服消耗了我们大量的体力,但是我们的意志和毅力要比以往任何一刻都更加顽强,因为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

辽沈晚报特派本溪主任记者 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