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全身痒图片(糖尿病出现全身瘙痒)
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看是否这6种疾病惹的祸,如何防治你得知道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抵抗力低,很容易发生皮肤真菌感染,以皮肤瘙痒症状最为明显,同时手部和足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脱屑、严重者还有小水疱,部分患者有灰指(趾)甲等。
真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导致皮肤真菌感染的6种疾病
1.手癣
发生在手掌、手指掌面,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严重时有小水疱或皮肤开裂伴出血,有瘙痒感或疼痛感,可通过接触传染。
手癣感染的重要诱因有双手长期浸水、摩擦受伤、接触洗涤剂和刺激性溶剂等。
对策
适当清洁双手,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涤剂,手部皮肤干燥时涂护手霜,维持手部皮肤正常抵抗力,必要时口服抗真菌药物。
2.脚癣
发生在脚掌、足趾间,足背发生较少,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有时可见圆形小干疱、严重时出现小水疱或足跟皮肤皲裂,足趾间皮肤发红,有严重瘙痒感,表皮破损会有疼痛感,合并有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不一定有这些感觉。
可通过接触传染,脚癣感染的重要诱因是不注意个人卫生,在卫生不合格的公共场所洗脚,用碱性的肥皂洗脚导致皮肤过分干燥而降低皮肤抵抗力等。
对策
不去公共场所洗脚,洗脚用具单独使用,每天洗脚后先用干毛巾擦干足及足趾间,每天更换袜子,鞋子每晚通风、晾干,有条件者多准备几双透气的鞋子换着穿。
皮肤干燥的患者应注意在足部皮肤涂抹润肤霜,特别是足跟,避免皲裂。有神经病变的病友要每天查看足部及足趾间,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3.股癣
发生于腹股沟、大腿内侧上部及外阴部,夏季温热潮湿,容易发病,男性多汗者、肥胖者多见。
开始出现为小片红斑,有脱屑,并逐渐扩展向四周蔓延,其上有丘疹、水疱、结痂,常有瘙痒感。可通过接触传播。
对策
经常更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不要穿别人的内衣、内裤,新衣服清洗后再穿,不用别人的洗浴用品。
4.体癣
发生在人体躯干,腰背部最常见,是由致病性真菌侵犯人体表面的角质层引起的很轻的炎症反应,有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等表现。接触传染。
对策
注意个人卫生,有手癣、脚癣等真菌感染时避免搔抓,避免没洗手又抓身上其他部位引起自身感染。
5.头癣
发生在头部,是头皮和头发的浅部真菌感染,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
好发于儿童,传染性强,主要通过被污染的理发工具传染,也可通过接触患癣的猫、狗等家畜感染。
对策
避免与患病的病人及家畜接触。
6.灰指甲
又称甲癣,发生在手指甲和脚趾甲,表现为指甲增厚、变色,表面凹凸不平,脆、易碎,甲床分层、甲板翘起、甲板萎缩、甲板脱落、钩状甲等,还可引起甲沟炎。
对策
保持个人卫生,手足发生真菌感染及时治疗,预防灰指甲的发生;一旦患上,顽固难治,必须坚持疗程治疗,不要拖延。
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9个生活细节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控制好血糖、加强个人卫生外还需注意以下9点:
1.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保持理想体重。只有管理好了体重,控制肥胖,才能防止身体折皱处因汗水、油脂等积聚,不给真菌繁殖留下合适的环境。
2.控制好血糖,皮肤表面糖分过高是细菌繁殖的基础,只有很好的控制好血糖,才能防止各种细菌在皮肤上造成感染。在选择降血糖药物时,应避免使用引起皮肤过敏的药物,避免皮肤因搔抓而破损,继发皮肤细菌感染。
3.饮食注意:忌食鱼、虾、蟹之类的海鲜产品,禁食辣椒、生姜、大葱、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食物,少吃动物内脏,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水果宜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者。
4.避免摩擦:穿宽松、透气性强、柔软的衣裤,避免穿衣料过硬的衣服,防止衣物摩擦刺激患处皮肤。
5.洗浴注意:水温合适,不能用热水烫洗,皮肤干燥的患者减少洗澡,洗澡时只用清水淋浴即可,不要过分搓擦皮肤,皮脂分泌多的患者可适当多洗澡,但要避免使用碱性大的肥皂,家里的洗浴盆和毛巾专人专用。
6.忌搔抓:经常搔抓皮肤,会让病变皮肤增生、变厚增粗,这样又会加重瘙痒感,结果越抓越痒,越痒越抓,使皮肤问题久治不愈,抓破的皮肤还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7.勤更换衣物和床单:皮肤病常常有较多渗液,加上经常涂药,容易弄脏衣裤和床单,应及时更换衣物和床单。
8.防传染:皮肤真菌感染都有传染性,但并不是所有接触者都会患病,当患者抵抗力降低时容易被真菌感染,已患皮肤真菌感染患者应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避免自身蔓延和交叉感染,按皮肤科医生指导积极按疗程治疗。
9.避免潮湿:潮湿有利于皮肤上真菌的生长,保持皮肤清爽,不要睡湿地,不涉水,避免手、脚浸泡在水里,洗衣服时戴橡胶手套,以免皮肤病转为慢性,长期不愈,甚至症状加重合并感染。
总之,导致糖尿病皮肤瘙痒的原因很多,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湿疹、尿毒症晩期代谢废物刺激、药物过敏等,而皮肤真菌感染也是常见原因之一。
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皮肤瘙痒,应及时去医院看皮肤科和糖尿病科,不要自行用药,防止延误治疗。
作者:刘雅珣 副主任护师湖南省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会员审校:向建平 主任医师作者单位:湖南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国家代谢性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
皮肤瘙痒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如何正确预防和治疗
张阿姨最近总是感觉皮肤瘙痒,尤其到了晚上,总是因为痒而难以入睡,去药店买了药膏涂抹也不见效。张阿姨听信他人的话,去买了中草药泡澡,效果还是一般。
后来张阿姨在家人的劝说下去了医院,一测血糖,21.0mmol/L。后经过测定,发现张阿姨是得了糖尿病才导致的皮肤瘙痒。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皮肤瘙痒,发生皮肤瘙痒应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皮肤瘙痒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糖尿病患者都是以三多一少,也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的典型症状才会去就诊的。
事实上,皮肤瘙痒也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一项纳入2700例糖尿病患者和499例非糖尿病患者的人群研究显示,皮肤瘙痒是糖尿病的常见症状。
糖尿病人群与非糖尿病人群皮肤瘙痒症状发生比例分别为11.3%和2.9%。糖尿病患者不应忽视皮肤瘙痒,干燥、发炎或发痒的皮肤更容易被感染。
这是因为高血糖会改变皮肤的状况,为细菌和真菌的滋生提供温床,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皮肤感染等并发症。
加上糖尿病患者的皮肤黏膜常处于慢性脱水、缺氧和营养不良的状态,比普通人体表更干燥。
而且皮肤弹性减退、表皮纤薄,汗液减少,导致皮肤过度干燥而瘙痒,皮肤再生能力与抗感染的屏障作用均降低,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尤其是真菌的感染。
糖尿病患者如何护理皮肤
稳定情绪,控制血糖
不少人在得知患了糖尿病后,心情烦躁,压力过大,易怒、焦虑、激动,这些情绪对皮肤病有害无益。
糖友应该转变心态,保持心情舒畅,多到户外走走,有空培养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并合理休息,保证睡眠充足。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高血糖是皮肤病变的危险因素,因为细菌可通过损伤的皮肤进入血液循环中,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造成皮肤感染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治疗,严格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
合理饮食运动
做到合理营养和饮食,忌食燥热食物,比如煎炸、辛辣、精加工食品和酒类。平时多喝水,多吃蔬菜,保持皮肤湿润,戒烟酒。
通过个体化运动和心理护理干预和餐前血糖检测,控制和消除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控制血糖在适宜范围,避免和降低皮肤病变的发生机会。
定期检查皮肤
确诊糖尿病后,患者应养成早晚定时检查皮肤的习惯,经常关注皮肤是否出现充血、红肿、破溃、糜烂等异常改变,出现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还要重点检查足跟、足趾和足底的色泽和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出现异常变化。为避免足部皮肤损伤和皮肤感染的发生,如果发现皮肤红肿、损伤和水疱等异常改变时,不能自行处理,要及时看医生,遵医嘱处理。
保持皮肤清洁
- 洗澡不宜过频,根据季节变化每周2-3次,水温37-40℃为宜。
- 避免洗澡水过热,热水能使皮肤失去天然水分,导致皮肤干燥;
- 每次洗澡时间10-15分钟,选中性洗涤液或多脂肥皂,避免用毛巾过度擦洗皮肤;
- 为保持皮肤润滑,减轻瘙痒程度,沐浴擦干皮肤后,可适量涂擦护肤霜或润肤油,避免使用劣质香水或保湿剂;
- 平时注意减少皮肤刺激,如内衣穿宽松柔软纯棉衣物,避免化纤、皮毛衣物刺激引发搔抓和摩擦而造成皮肤溃破和感染。
对症止痒
当皮肤瘙痒的时候,可以外用冷却剂和局部麻醉药,包括薄荷脑、樟脑、石碳酸,这些物质刺激神经末梢传递冷感掩盖痒感,使皮肤舒缓。千万不要用用手搔抓摩擦和用刺激性药物止痒,避免皮肤损伤和皮肤感染的发生。
对于皮肤干燥引起的轻度瘙痒,糖友可通过加强润肤,缓解瘙痒;局部瘙痒者可以使用外用止痒药物,瘙痒严重或范围比较广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组织胺药物。
有些患者担心药物副作用,或者认为,只是瘙痒而已,忍忍就过去了。这是没有必要的,要知道,用药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进一步的皮肤溃烂。
所以,当糖尿病患者有不适时,不妨及时求助医生,并遵医嘱用药。
由于皮肤瘙痒是糖尿病初发时的病征,因此若是发现自己经常性皮肤瘙痒,则应当特别小心,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使自己得到早期治疗,较容易控制病情。
参考文献:
王姝敬 糖尿病性皮肤病变的预防性和临床护理 2018年08年第15期总第197期
作者:楚门
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可能遇到的皮肤瘙痒等皮肤问题,处理方法帮您总结好了
日常生活中,每一位糖友朋友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比如皮肤瘙痒、水疱等。
这些皮肤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引发严重糖尿病并发症。
本文为您总结了常见皮肤问题的处理方法,建议收藏,有备无患嘛。
1.皮肤瘙痒
搔抓会造成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因此必须注意皮肤干燥的护理。
护理方法如下:
- 不用热水,用温水洗澡,1-2次/周。
- 浴后可涂油类物或植物油等,以保持皮肤润滑。
- 内衣要用纯棉织品。
- 对泛发性的瘙痒,可内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局限性的瘙痒可应用止痒剂,荷酚液外用或中草药外洗等。
- 女性外阴瘙痒可用氟轻松软膏,温开水冲洗后,涂1-2次/周,或达克宁软膏外用。
2.水疱
全身营养状况较差、消瘦、皮肤抵抗力低下的糖友容易发生水疱,一般在四肢远端皮肤。水疱大小不等、与烫伤相似,没有自觉症状。
护理方法如下:
- 为防止继发感染,避免水疱受压而搔抓皮肤。
- 早期尽量不穿鞋袜,对于小的水疱一般不予特殊处理,较大的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液,并用无菌纱布包扎。
- 若水疱破溃,形成糜烂创面者,可涂红霉素软膏,并用紫外线照射,有消炎、收敛作用。
3.皮肤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高糖环境使皮肤易被细菌感染,表现为皮肤反复出现疥、痈、汗腺炎、毛囊炎等。
严重者可引发脏器或全身病变,甚至器官功能衰竭。
护理方法如下:
- 初期的疖、毛囊炎,可以在其顶部涂吉尔碘消毒剂,2次/天。
- 对于多发性疖、毛囊炎,可在局部处理的同时,全身使用抗生素,可避免痈的发生。
- 一旦出现痈,必须加大胰岛素用量及全身足量抗生素,必要时外科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配合理疗。
4.足部感染
足部感染是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之一。
护理方法如下:
- 如果足部受伤,禁用胶布直接贴在创面皮肤上,可用绷带包扎。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足部受伤:
①不可赤足行走,尤其是在海滩或游泳池旁,以避免足部外伤;
②经常检查鞋内是否有砂石、破洞,以防擦伤皮肤。
③部分糖友对温度的感觉发生障碍,因此使用保暖器具时注意不要烫伤,水温不宜超过40℃。
④热水袋要加布套使用,不可直接接触皮肤。
皮肤问题无小事,如果自己无法处理,一定要及时就医。
作者: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