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病足的健康宣教(糖尿病足如何治疗与保养)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足患者 如何预防护理

本报讯(记者刘波)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足已成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病因。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疮疡科主任医师郝文立提示,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都有讲究。

适当步行锻炼。坚持每天散步30分钟以感觉足部疼痛为宜,尽可能定时、定量,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避免双腿盘坐,平时抬高患肢以缓解下肢血液循环压力,可以从趾尖开始向上到膝关节轻柔按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

注意患肢护理。足部伤口愈合后几周内,要减少行走,注意易磨损部位的保护,以防止再次发生溃疡。每日进行被动锻炼,以免下肢肌肉萎缩。进行下肢及足部按摩和中药足浴,泡脚水温在36℃至38℃为宜,不要用热水泡脚。保持创面清洁,坚持每日换药或冲洗。

糖尿病患者要选择合适的鞋袜,这一点也很重要。鞋子内应该有足够的空间,透气良好,鞋底较厚硬而鞋内较柔软,能够使足底压力分布更合理。选择棉加化纤混纺的袜子。穿颜色较浅的袜子更容易及时发现足部可能出现的溃烂。不要穿过紧的弹力袜,最好选择具有缓冲震动作用的袜子,这种袜子本身既不很厚,透气性又比较好,可吸收一些震动带来的压力,有效防止糖尿病患者足部创伤。在挑选袜子过程中,最好选择材质和质量较好的袜子,可以防止因袜顶接缝处对脚部产生较多的摩擦而造成损害。还要注意袜口,最好选择采用特殊袜口编织技术的袜子,有利于促进足、腿部的血液循环。

来源: 今晚报

糖尿病足症状及日常护理你了解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后期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状,引起糖尿病足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很多患者在患病后都无法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病情不断恶化加重后引发更严重的危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如果我们平时多重视自身健康,当疾病出现前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如果能够重视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严重危害的产生,那么糖尿病足患病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足部知觉失常

在正常的情况下,足部受到轻微刺激就会有痛感,一旦出现了糖尿病足,神经系统遭到破坏,足部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就会逐渐降低,无论天气是否炎热,足部都是冰凉的状态。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病足会失去对水温的感知力,一旦烫伤就很容易引起糖尿病足的发生。

行走出现异常

糖尿病破坏了患者的神经和血液循环,使足部处于缺少血氧供给的状态,患者稍微运动足部就会觉得痛,无法正常行走只能跛行。休息可以缓解,但再运动,症状又会随之出现。此外,有些患者会出现小腿腓肠肌疼痛的情况,也影响到正常的行走。

足部皮肤异常

糖尿病会对血管造成破坏,同时还会加重血液的粘稠程度。对于处于肢体末端的足部来说,血液循环更难及时供给,导致足部微血管出现异常扩张,血液透过足部皮肤显现出来,足部皮肤呈紫红色,这也是糖尿病足最明显的初期症状。

伤口不易愈合

高血糖破坏了患者足部的微血管和神经系统,所以导致伤口久久不能愈合。同时由于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血糖成分,细菌容易在伤口处滋生,更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在细菌的影响之下,伤口还会逐渐的扩大,甚至出现脓液和腐败组织。

现在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有很多,我们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医院去进行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做好足部的预防护理,避免病情恶化的情况产生。

泡脚注意温度和时间

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足部卫生,每天要洗脚保持清洁,但洗脚水一定不要太高,对于出现知觉丧失的患者来说,洗脚前可先由家人试温或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避免烫伤;洗浴用品尽量选不含致敏物质的中性香皂;洗后要彻底擦干,皮肤干燥时可涂抹保湿霜。如果足部有破溃、炎症,暂时不要泡脚,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修剪脚趾甲要小心

定期修剪脚趾甲保持清洁,建议在洗脚后修剪,长度不宜过短,与趾间齐平即可。如果出现趾甲陷入肉里,不要擅自处理,以免引起感染,应由正规医院医生诊治。

选择合适的鞋子

鞋子最好选择脚尖宽大、不挤压脚趾、透气性好、能够系带的平跟厚底鞋。穿鞋时,脚一定要舒适、轻松,任何部位都没有磨脚、夹脚的感觉。尽量不穿高跟鞋、尖头鞋及露脚趾的拖鞋、凉鞋。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扩张肌肉血管,加强心脏活动,促进全身血液的循环。糖尿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散步、打太极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促进自身血液循环,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温馨提示:糖尿病足的出现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多注意患处的护理,不要擦伤碰伤,适当的进行锻炼,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疾病的恢复。更多关于下肢血管方面的问题可以拨打电话0531—86972999进行咨询。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与日常护理

糖尿病足重在预防,早期诊断,有效干预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意义重大。因此加强糖尿病足的预防及健康教育是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调查显示,糖尿病足患者由于病程长,易反复,医药费花销较大,影响生存质量等原因,往往存在恐惧悲观,沮丧失望等负性心理,影响睡眠,食欲和血糖波动,并可能产生家庭矛盾,治疗信心不足。

一、心理指导

1.及时沟通,了解患者心中顾虑。

2.指导患者正认识糖尿病,介绍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知识。

3.嘱家属要多关心体贴患者。

4.鼓励患者参加糖尿病病友活动。

二、足部日常护理指导

1.自己如何做足部检查

A 检查足部形态和皮肤

B 检查足部的血管和神经

C 足背动脉看搏动是否正常

D 足的各个部分感觉是否正常

E 足部各个关节是否有异常

2.足部皮肤形态日常检查内容

A 皮肤温度、颜色

B 皮肤干燥、皲裂

C 鸡眼和老茧

D 趾甲异常

E 肿胀、溃疡、感染

F 霉菌感染

3.采用正确的方法洗脚

A 选用温和不刺激的中性肥皂。

B 洗前用手、肘或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以35℃-37℃为宜。

C 不要过分侵泡双脚,每次≤10分钟。

D 用浅色毛巾擦干脚趾间的水分,并检查有无出血和渗液。

E 如双足皮肤干燥,可适量涂抹润肤膏,但注意不能涂于脚趾间。

F 保持脚趾间干燥,如果脚趾间因潮湿而发白,可用酒精棉球擦拭处理。

4.正确修剪趾甲

A 不要让趾甲长得过长。

B 在洗脚或洗澡后修剪趾甲。

C 确保能看的很清楚趾甲,修剪避免边上剪得过深,边角尖锐部分注意锉圆。

D 修剪后的趾甲长度最好与趾尖平行。

E 视力欠佳,末梢感觉障碍者务必请他人帮助修剪。

F 不要到公共浴室修脚。

5.如何选择袜子

A 应选择质地柔软、浅色的棉袜或毛线袜。

B 袜口不宜太紧,否则会影响脚的血液循环。

C袜子的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不穿破损有补丁的袜子,否则会对脚造成伤害。

D每天清洗更换。

6.选择一双舒适的鞋

研究显示,大多数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形成,与患者站立或行走过程中,溃疡部位反复承受的较高压力直接相关。

A 不合适的鞋袜能快速引起损伤,这些损伤的结果往往导致溃疡形成和截肢。

B 轻便合脚,透气良好:宜选弹力合成纤维面料或优质软皮鞋。

C 鞋内平整光滑。

D 选择圆头或方头鞋保证足够的足趾空间。

E 配有减震的鞋底和生物学鞋垫。

7.如何做好足部的保暖

A 冬天应注意全身保暖,不要在食物站立过久。

B 可穿1-2双厚的棉袜或毛袜保暖。

C 可采取快走、做足部保健操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D 每晚温水洗脚后对双足进行充分按摩。

E 不要使用暖水袋或电热毯暖脚。

F 不要离取暖器、火炉等热源太近。

8.足部受伤的急症处理

如果你的脚不慎受伤,对于小的伤口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B 外涂百多邦软膏后用医用敷料覆盖。

C 每天更换敷料。

警示:注意避免使用碘酒等刺激消毒剂,如果伤口在24-48h内没有好转迹象,或局部出现红肿热等表现,即使你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也应立即去医院找医生处理。

9.科学合理的运动

学会简单的运动保健操:

(1)伸曲腿

a 入睡前平躺在床上,双手紧握后脑勺。

b 由缓到急地进行伸曲腿运动,每次3分钟

c 然后换另一条腿,反复8次。

(2)揉搓下肢

以两手掌紧夹小腿肚来回旋转揉动,每侧20-30次,两腿交换6次。

(3)前后踢腿

一手扶墙或树,先向前甩动小腿,脚尖向前抬起,然后先后甩动,脚面伸直,腿也伸直,两腿轮换甩动80-100次。

10.家庭护理指导

A 建立糖尿病足数据库并进行相应信息录入。

B 定期电话随访及上门随访,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机自我护理知识掌握实施情况。

C 加强对患者家庭成员或主要照顾患者的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知识教育。

D 提供咨询电话,便于咨询解答。

文/综合内科 王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