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血糖61算不算糖尿病(61的血糖算高血糖吗)

医者科普记录 0
文章目录:

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导语:血糖和血压一样,可以自测,有人在测量的时候发现血糖指数升高了,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糖尿病,因此很焦躁。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冷静下来,平复心情,到医院再次做专业的检查才能下定论。专家友情提醒,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

血糖高就一定是糖尿病吗?

糖尿病一定会有血糖高,但血糖高并不一定是糖尿病。其实除了确定的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之外,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有很多种,不能单凭血糖高就推测自己患上的糖尿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探究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自己血糖升高。

⑴消化系统疾病

我们在摄入主食的时候,往往会吃很多的精细米面,它们能够给我们身体提供大量热量,供人体活动。但是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在进食这些白米面后,肠道对白米面分解后的糖分没有办法很好地吸收和转化,肝脏合成糖原的功能有障碍,这就使得肝糖原的储备能力下降。果糖和半乳糖的利用失常,这些没有被成功代谢出去的糖原会存留在血液中,这时候检测血糖的话,很可能就出现了血糖升高的情况。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患者做了胃切除手术,进食后小肠吸收葡萄糖的速度太快了,很容易让血糖一下子升高,这时候再去检测的话,就有血糖升高的情况了。如果癌功能受损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不过通过治疗后血糖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的。

⑵内分泌疾病

当我们患有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皮质醇增多症,胰岛α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等,会使身体中的升糖激素变多,暂时性地使血糖出现升高的情况。可能持续的时间较长,也被称作是“假性糖尿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糖尿病并不是真的。

⑶情绪因素

血糖和血压都可能会因为情绪波动而有所上升和下降,因为人在情绪剧烈波动的时候,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中,这时候体内生长激素会快速分泌,使血糖达到高峰,以此来调节人的整体状态和受到的刺激。

⑷药物因素

假如使用药物治疗某种疾病,而使用了激素类、精神类的药物,会让升糖激素增加或干扰正常的糖代谢过程,此时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当药效过去后,血糖也就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

血糖高怎么恢复正常水平?

找到了可能使血糖升高的原因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原因来让血糖恢复到正常的水平,或者避免血糖频繁的波动,我们给大家归纳了5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①饮食方面

大部分患上糖尿病的患者都是吃出来的,所以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患者应当注意的。饮食应当尽量清淡,确保营养均衡,如果按照这种方法血糖仍未恢复到正常状态,甚至有些许波动的话,可以减少食量。控制好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最好在300克以内,然后把原先的精制白米面换成全谷物,或者是杂豆类,不要超过50克。并且吃饭要规律,不要今天吃多,明天吃少,要让肠胃和身体适应吃饭的规律,这样才不会过度折磨身体。

②运动方面

长期久坐不利于我们控制血糖,现在不少人有这样一种观念,认为运动到户外才算是真正的运动,实则不然。在家里依旧能够锻炼好我们的身体,例如跳减脂操,或者使用器械帮助我们在室内运动,这些方式都能够让我们很好地锻炼了身体。其实除了这些“正式”的运动外,我们也可以做一些“非正式”的运动,像是打扫家务,在房间内来回走动,都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身体上的各个部位,只要运动我们就能够产生消耗,这样对控制血糖是极有益处的。

③作息方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作息,有人喜欢早睡早起,有人喜欢晚睡晚起;有人喜欢睡懒觉,有的人到点了就爬下床。不管怎样都要遵从身体的生物钟,尽量保证健康的睡眠习惯,不要睡得太少,也不要睡得太多。而且要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偏向工作或者偏向休息,都对身体极为不利。养成良好作息,对养护我们的身体极有帮助。

④情绪方面

长期处于高压的环境中,会让我们的血糖波动较大,例如一些竞争性很高的工作单位。如果完不成这个月的任务指标,很可能会扣钱或被老板开除,这就让员工产生了较强的焦虑、恐惧、忧愁、抑郁的情况。当然除了上述这一现实事件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会让我们心情变得不健康,我们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觉得一件事会让我们的未来变得糟糕。尽量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争取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些负面情绪,维持血糖正常。

⑤药物方面

想要控制好血糖水平,不让其随意波动,那么应当使用药物进行干预。在用药的时候应当听从医生的嘱咐和建议,怎么用、如何用,搞清楚了用药的各方面细节后,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控制住血糖。然后在用药的过程中要按时按量,不能第1天用第2天就停药,这样对控制血糖没有多大的作用。

结语: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专家提醒血糖高的因素有很多种。也许是因为消化道疾病、情绪、药物、内分泌疾病的疾病,找到了自己血糖高的原因后,才能对症下药。积极到医院检查和咨询医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血糖才能够慢慢的恢复。

(重要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健. 血糖高了 少吃点饭管用吗[N]. 健康报,2020-04-10(004).

[2]丁胜.血糖高不等于糖尿病[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20(01):61.

60岁以后,空腹血糖值正常是多少?6.1不是上限,你的血糖或不高

糖尿病是中老年身上非常普遍的一种慢性病,很多人为了预防,会定期检测血糖值。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值在3.9-6.1之间是正常的,但是63岁的徐大爷,好几次测的血糖都在6.2-7.0之间,他不放心去查了下,没想到医生说血糖值是可以接受的。

徐大爷不解,不是超过6.1就算高了吗?医生告诉他,不同人群对于血糖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老年人的血糖标准可以放宽一点。那么,60岁以后,空腹血糖值正常是多少?6.1不是上限了,那是多少?下面医生告诉大家,可以对照看看,或许你的血糖并没有超标。

一般来说,空腹血糖值3.9-6.1是正常的。餐后1小时血糖值在6.7-9.4是正常的,餐后两小时血糖7.8以内是正常的,若超过11.1,就很可能是糖尿病了。但是对于老年人而言,有自己的血糖标准,上限并不是6.1了。

那么,60岁后,空腹血糖值上限不是6.1,那是多少?

人上了年纪,胰岛功能会下降,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也会下降,血液黏稠度在增加,代谢变慢,血糖相对更容易超出标准。再加上不少老年人都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医生表示,他们对于血糖的要求是可以在正常范围上适当放宽一点的,60岁以后,空腹血糖值在7.0-9.0之间算正常,可以接受,餐后血糖在11.0以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60岁后的朋友,测得血糖值并不是只要超过6.1就是超标了,比如已经85岁了,空腹血糖值在8.5,其实并不算高。

血糖超标,是不是立马得吃降糖药?

医生表示,这需要因人而异。要看血糖超标的幅度有多少?自己本身是否有其他危险的因素?如果每个其他疾病,只是单纯的血糖偏高一点点,或可以先及时改变生活方式,若之后血糖没有下降,则就要考虑吃降糖药了。但若是血压血脂也高,血管已经有问题了,可能就要考虑及时用药了。

60岁后,除了高血糖,也要关注低血糖

可能因为糖尿病高发,大家更关注高血糖,注重血糖控制,但其实对于60岁以后的老人来说,也要注意低血糖,因为血糖并不是越低越好。低血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亚于高血糖。

60岁以后,若血糖值小于3.9,一般就是低血糖了,血糖过低,容易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健康,神经受到刺激,过于兴奋,可能会引起心悸、脸色发白等不适表现,严重一点的,还可能会伴有意识模糊、痴呆的情况。

由此可见,60岁以后,预防血糖超标是对的,但也要注意提防低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可,不是越低越好,这个误区医生希望大家要避开。

综上所述,60岁以后的人和年轻人相比,血糖标准是不一样的,60岁后空腹血糖上限不再是6.1,按照上文给出的范围,你的血糖或许并不高,别太担心。若血糖超标了,是否需要用药,建议要听从医生的建议,科学降糖

老年人的正常血糖是多少?医生:超过这个范围,可以判断为糖尿病

2013年,我国疾控中心在国际上发表了一个数据:在中国,糖尿病患者超过了一亿人,令人惊讶的是,糖尿病患者在成年人当中已经占了高达50.1%的比例。

也就是说,在18岁以上的成年人当中,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可能会患糖尿病。

假如不采取措施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在十年之内大部分成年人就可能会转变为糖尿病患者。

那么不同年龄段的血糖标准有什么区别?60岁以上老人的血糖标准是怎样的?超过什么标准算是糖尿病?今天来了解一下!

何为血糖?

血糖,指的是血清中的糖,大部分情况下以葡萄糖为主,机体所需能量大多数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得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机体正常运转。

正常成人的血糖标准是怎样的?超过哪个范围会判定为糖尿病?

随机血糖<11. 1 mmol/L; 空腹血糖<7. 0 mmol/L。

假如以上2种情况超过标准范围就可能判断为糖尿病了。

对健康人来说,血糖低于 2.8 mmol/L 为低血糖。

60岁以上老人的正常血糖是多少?

随机血糖<11. 1 mmol/L; 空腹血糖<7. 0 mmol/L。

对于健康老年人,他们的血糖标准与健康成年人一样,若随机血糖超过11. 1 mmol/L、空腹血糖超过7. 0 mmol/L,就判断为糖尿病。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存在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疾病的情况,预期寿命比较短,建议在正常血糖标准的基础上适当放宽:空腹血糖保持在8.0-9.0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0mmol/L,都是可以的。

当糖尿病患者血糖小于3.9mmol/L时,则可判断为低血糖。低血糖会给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老年人要多加预防。实际的标准,必须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如何诊断糖尿病?

从血糖的标准范围可以得知,超过血糖的正常水平,就属于糖尿病的范畴了。

血糖检查包括随机血糖测试空腹血糖测试、尿糖检查以及糖耐量试验(OGTT)。

何为尿糖检查?

尿糖检查,用于初步筛查推测血糖值的高低。运用健康成人尿液中很难发现糖的原理,在尿中检测是否有葡萄糖,根据尿检的阳性结果,可以推断血糖值是否超出正常范围。

但是,因进食方式、劳累、高龄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出现差错,因此我们无法判断受检者是否为糖尿病患者。

当尿糖呈现阳性时,最好用另外一种检查方式进行确诊。

什么是糖耐量试验和糖耐量受损?

糖耐量试验,要求受检者在进行完空腹血糖测试之后,饮用 75 克的葡萄糖粉,紧接着测定血糖值的变化。

一般检查空腹和饮用葡萄糖粉之后2个小时的血糖值,就能够判断受检者是否患有糖尿病。

临床上将血糖值超过正常范围却不能归入糖尿病范围的患者诊断为「糖耐量受损」,这种情况称作“糖尿病的预警牌”。

意思就是说,这是一个即将变成糖尿病患者的临界点,究其根源大多数都与患者的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有关。当然也存在极少部分人能够在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血糖,但是大多数人都有可能从这个临界点过渡到糖尿病。

所以,“临界”患者应该要引起重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以及进行适当的运动。

总之,糖尿病患者即可能是年轻人,也可能是老年人,原因与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密切相关。为了避免这种病发生在自己身上,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改变不良习惯,保持健康生活!

#健康热力计划##清风计划##糖尿病#


参考资料:

1. 《每 2 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容易得糖尿病,会是你吗?》.丁香医生.范志红.2019-09-20.

2.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M]. 第 1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第 9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吗?什么情况下可以确诊?》.丁香医生.陈罡.2015-08-11.

小病慢病[不排队]名医专家护健康;
康爱多首发线上【医生问诊】服务,阵容强大,专业广泛;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在线咨询您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