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家园糖尿病论坛(甜蜜家园糖尿病论坛手机版)
糖尿病教授临终前分享:我掉过太多降糖坑,你们别再被骗了
“希望我的亲身经历和经验能帮到大家,这样我便无憾了……”
从2012年起,兰州理工大学教授马跃洲就在糖尿病论坛上分享自己治疗糖尿病的心路历程,帖子一发,就引起了糖尿病患者们的热烈反响。直至今天,帖子已经长达275页,成了广大糖友分享心得的地方。
这个帖子如此受欢迎,是因为这位糖尿病患者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依然毫无保留的分享,给糖尿病友们树立信心,提供经验。
马跃洲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1987年确诊,当时年龄不到25岁。由于种种原因,他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一直拖到1989年年底才住进医院,此时他的体重只剩下40多公斤,每天排尿的含糖量大于400g。
马跃洲教授在降糖的路上曾经走了很多的弯路,甚至掉进了很多降糖的“坑”,他分享了很多在降糖路上需要注意的事情,具体有哪些呢?
一、患了糖尿病不要乱投医,伤害的是身体急病乱投医是很多人在患糖尿病后的选择,尤其是轻信一些偏方,总希望有奇迹可以发生。
马跃洲教授在1992年到1993年之间,体力不支的情况愈加严重,腰疼和神经末梢炎都严重困扰着他,也无法很好的监测血糖。无奈之下,他便开始寻求各种奇门方法来治病。
他曾经做过超声波振动按摩理疗,结果差点把人整的背过气去;后来又去尝试了针灸,针灸完立刻腰就不疼了,但是还没感叹完针灸的神奇,半小时后,腰疼依旧;最后他又在远郊找到了一家神奇的诊所,一位高度近视的老头给他扎针,半个月的治疗后也没有感觉到任何改善,甚至针眼还会疼,只好放弃。
所以,急病乱投医,不见得可以治糖尿病,反而折腾的是身体,让原本虚弱的机体更加消耗。
二、糖尿病用药不看价格,贵的不一定好在马跃洲教授患糖尿病的25年间,使用胰岛素治疗超过23年,在这期间用过很多种不同产地的胰岛素,他认为,贵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胰岛素也是一种蛋白质,只是分子结构较简单。常规胰岛素有人胰岛素和动物胰岛素,由于外源注射胰岛素需要在分解后才能对糖尿病有作用,于是便有了速效、中、长效的胰岛素之分。
目前,动物胰岛素价格比较便宜,人胰岛素和长效类似物由于包含前期的研发费用和技术壁垒,造成价格较高的情况,尤其是上市时间越短,分摊的研发费用就越高,价格也就越高。
但是,胰岛素的价格和功效并没有多大关系,各有特点,只是适应性不一样而已。患者不要以价格来衡量要晓得好坏,而要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
三、别信电视里的糖尿病广告“九几年暑假的一个晚上,朋友打电话要我打开电视调到XX台,发现一个姓张的老中医在讲座,内容是「中医根治糖尿病」,说在太原市创立了一家糖尿病专科医院,还给了详细地址。”于是马跃洲教授来到了该糖尿病专科医院,医院很简陋,主要疗法是中药汤剂和自制的胶囊,也会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在住了两个星期后,马跃洲教授的小腿正面出现皮肤坏死和淤青,医院给了一种外洗的草药粉末用来泡洗,后来发现,该药粉就是普通的生姜粉。
经过这件事后,马跃洲教授再也不信电视上那些神乎其神的广告了,无效倒是没什么,只是浪费了钱,如果出了什么问题,那才得不偿失。
四、别再纠结“治愈”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想要逆转糖尿病,于是很容易听信可以治愈糖尿病的各种方法,导致最终上当受骗。
论坛里有个热帖,说是用“辟谷”方法来逆转1型糖尿病,平时只吃少量的水果和蔬菜。其实,“辟谷”就相当于是饥饿疗法,但是糖尿病在古代就已经有记载,在以前物质缺乏的年代都没能消灭糖尿病,如果能逆转的话早就发现了。
1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依靠胰岛素,与其纠结于治愈,不如按照医嘱乖乖进行治疗来稳定糖尿病。如果有人宣称能够完全治愈1型糖尿病,那他可以去拿诺贝尔奖了。
马跃洲教授的分享大多针对的是已经换上糖尿病的人,而对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患者来说,识别血糖“飙升”的征兆尤其重要。
脚上症状,看出血糖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时会有一些预兆,如果脚上出现4个症状,说明你的血糖太高了。
·足部溃疡
溃疡的好发部位是前脚掌部位,如果不是感染的情况下,脚底出现溃疡,就要警惕是血糖太高了,血糖控制不佳。
·足部有麻木迟钝感
血糖过高容易引起下肢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下肢干燥、麻木和刺痛感,甚至感觉迟钝或丧失感觉。长期血糖过高还会导致下肢缺血而营养不良,甚至肌肉萎缩。
·间歇性跛行
由于血糖升高,下肢缺血,如果患者长时间走路就会出现乏力和麻木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脚趾或足部远端。
·出现爪状趾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脚趾头的关节会出现弯曲而呈现爪状趾,这也是血糖过高而出现的糖足表现。
得了糖尿病不要急病乱投医,要坚持正规治疗。
#清风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贾爱梅.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及防治[J].医学信息,2009(06):212-213.
2.《我走过的控糖路》.健康时报.2013-7-29
3.《1型老糖人的苦辣酸甜》.甜蜜家园论坛.2012-01-0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甜蜜家园:打造糖尿病患者以及家属的交流社区
Yanky
导语:甜蜜家园以话题为主,兼有交友消息功能,提供PC端,APP,及微信等访问方式。目前国内有近亿糖尿病患者,这个领域应该是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2003年底,熊德辉被检查出患有糖尿病。那时他对糖尿病一无所知,心情也很压抑,随后,他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些糖尿病患者,在交流中渐渐加深了对糖尿病的认识,心情也好多了。由此,熊德辉觉得建一个供大家交流的社区应该很不错。2005年9月,有IT背景的熊德辉推出了甜蜜家园,将其定位为一个糖尿病患者以及家属交流社区。
甜蜜家园以话题为主,兼有交友消息功能,提供PC端,APP,及微信等访问方式。据熊德辉介绍,甜蜜家园目前应该是国内最大糖尿病患者交流社区,每天有2万人访问。“当然相对于国内几千万糖尿病患者来说,我们体量很小,但是国内也没有别人做的比我们更好。患者社区方面,也包括其他病种,国内做这方面的不多,做的好的凤毛麟角,我们应该是在里面做的相对比较好的一个。”
时下,移动端是发展趋势。据熊德辉介绍,甜蜜家园现在一半的流量来自移动端,“尽管目前网站的形式、提供的功能落伍了,已经越来越不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但我们仍具有入口优势、有用户、有内容、话题、活跃度等等优势。”
而出现网站落伍的原因之一是其在商业上的开发并不成功。熊德辉认为这与他技术出身有关,他是一名芯片设计工程师,对商业不是很敏感有关。而且医疗健康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有社会责任在里面,所以变现也会相对难一些。另外一个原因是甜蜜家园虽然已运营近十年,但熊德辉是利用业务时间来做这个项目,“我更多把它当作一件很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来做。当然,国内有近亿糖尿病患者,这个领域应该是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这十年,熊德辉认为甜蜜家园积累了“比较好的用户口碑,有一批忠实活跃的用户。”
目前,甜蜜家园并没有固定的团队,论坛日常的管理主要是熊德辉和一些版主负责,这些版主都是志愿者,他们有些是患者、家属及医生。而社区的日常管理,服务器的维护,数据资料的备份都是熊德辉在负责。
而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熊德辉认为虽然对手们有更酷的功能,有更好的研发团队,“但是他们用户太少了,他们的很多功能未必是强需求。当用户的积累程度或者商业开发达不到预期,运营成本将会是生存的巨大压力。”
糖尿病“蜜月期”就是不吃药打针“裸奔”控糖,听陈大夫讲明白!
1、糖尿病蜜月期的概念
蜜月期一般是指1型患者胰岛素治疗后的一段胰岛素使用量很少甚至停止使用而血糖控制同样良好的一段美好时间。2型糖尿病也有类似 “蜜月期” 的说法,最著名的是以色列医学博士Erol Cerasi,他曾对1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后,有9例患者停用胰岛素而维持良好血糖长达9~50个月。近年来,关于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如何诱导蜜月期的出现,有效保护残存的胰岛β细胞,各国医学界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充分证实,新诊断2型糖尿病经积极治疗后,胰岛素正常分泌模式可以部分重现,在没有任何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可以出现维持良好血糖控制的“蜜月”过程。
2、蜜月期与胰岛功能的联系
1型糖尿病蜜月期与一些因素有关:年龄越大,病情越轻、抗胰岛细胞抗体阴性或滴度较低者蜜月期病情缓解越好,维持时间也越长。
2型糖尿病蜜月期的出现则和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关系更重要。这个时相的胰岛素分泌对餐后血糖的稳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抑制肝糖产生,是糖尿病进展中最早出现的缺陷。近年来,糖尿病界越来越重视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在治疗中的作用。实际上在糖尿病早期和糖耐量减低的时期,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增加,但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已经消失。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为180毫克时第一分泌时相就已经消失了,以空腹血糖而言,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顿抑可见于5.6mmol/L,而到6.1mmol/L时第一时相分泌消失。第一时相分泌的恢复意味着不用任何治疗,血糖水平可能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
在影响胰岛素分泌的诸多因素中(参见“β细胞功能减退的原因及现实对策”章节),“葡萄糖毒性”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中最为严重。狭义的“葡萄糖毒性”是指胰岛β细胞暴露于高糖环境下,其胰岛素分泌能力和葡萄糖感知能力的下降状态。国内外多家报道,有相当多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迅速纠正葡萄糖毒性,其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是可以部分重现的。
3哪些病人更有希望诱导出蜜月期,发生蜜月期的希望有多大?
1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初就给每天2~3次或更多次的胰岛素注射,经数周后,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使大多数患者进入蜜月期。这是因为大多数儿童发病3年内β细胞才会完全破坏,甚至更长,在年长者中更明显缓慢。2型患者引发蜜月期可能性更大,非消瘦体型、病程短,胰岛素使用剂量小者,获得蜜月期的几率更高、时间更长。国内纪氏和翁氏报道缓解率可达70%。
4、血糖控制到什么程度才能纠正糖毒性诱导蜜月期?
已有的1型糖尿病研究显示,只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才能消除高血糖的毒性。血糖水平正常化可使残存的β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并改善了胰岛素敏感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也表明,仅仅使血糖水平有一定程度下降可能使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增加,这样不能或很难诱导出蜜月期。诱导长时间缓解的必备条件是在很大程度上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权威人士认为要达到这种效果,开始治疗的胰岛素剂量可能很大,更重要的是胰岛素的调整是基于每天最少4次的血糖检测,其目标是将餐前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2型糖尿病早期就应该进行强化治疗使血糖正常,以防止葡萄糖毒性引起β细胞不可逆转的功能损害。当然,脂毒性的积极纠正、减轻体重(对于肥胖患者而言)以及饮食、运动、戒烟、睡眠等生活方式的干预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在恢复胰岛素分泌的过程中也担当着不同程度的角色。欲知更多控糖妙招,敬请关注下期微信内容!
作者介绍 陈刚 副主任医师
从事糖尿病诊治工作18年,任国内最大糖尿病论坛“甜蜜家园版主”,全国CIDE糖尿病知识演讲第一名获得者,现任瑞京糖尿病医院住院部主任
陈主任为本公众号签约专家,想联系他健康咨询或解决您的问题
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回复“陈刚医生”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