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吃当归吗(糖尿病人不可以吃的东西)
糖尿病多年,多数是气阴两虚,当归六黄汤,养阴清热,来了解一下
我国糖尿病目前发病率不低,该病也被称为富贵病,因为这个病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国界越来越富裕之后多起来的。
先看看西医怎么认识和治疗,只想了解中医部分的朋友可以下拉忽略!
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代谢疾病,跟遗传有关,糖尿病主要是胰岛功能出现了异常,胰岛是干啥的呢?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又是干啥的呢?胰岛素就是降血糖的,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体内血糖降不到正常范围了,就容易得糖尿病了。
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一型糖尿病是胰岛分泌不了足够的胰岛素。
二型糖尿病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能被有效利用,所以要人为的干预。咋办呢?
一型糖尿病只能体外补充胰岛素了,因为自己不能产生了!
二型糖尿病可以自己产生胰岛素,但不能有效利用,所以研制出了好几种增强利用的口服药物,(如促胰岛素分泌剂——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衍生物、DPP-4酶抑制剂等)大家只要知道是增强胰岛素的利用既可以!
注射胰岛素的病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胰岛素和降糖药的作用是降血糖,要把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但是每天按时吃药,严重时还要每天挨至少一针是比较痛苦的,如果降糖药应用过量,还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大家注意!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容易造成人体晕厥,大脑缺氧等严重问题,所以降糖药都是逐渐加量的。
更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血糖控制不好,人体长期泡在高渗糖水中就像温水煮青蛙,时间长了,神经,血管都会出问题,神经会出现损伤,表现出现麻木、疼痛等,血管会出现粥样硬化,形成斑块,这些是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发因素。有的严重还会出现烂脚丫(溃烂)严重甚至需要截肢,看到这了,大家知道为何医生总是强调要规律用降糖药了吧!
糖尿病人伤口破溃不容易愈合,日久容易溃烂
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的并发症才可怕。
怎么预防并发症?怎么减少并发症?这里交给大家两个中医方法,大家了解一下!
第一个是解决糖尿病麻木的问题,糖尿病麻木中医是什么认识的呢?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中医认为麻木跟气血经络不通关系密切,经络受阻,气血不通,导致出现麻木,常见的阻滞经络导致淤堵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导致的经络不通会出现胀痛,刺痛,疼痛夜间加重,看舌苔,舌质紫暗,瘀斑,嘴唇也是紫暗的,这种疼痛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像针扎一样,这种需要活血祛瘀止痛,打搅可以了解一下血府逐瘀汤颗粒,之前有介绍过,大家可在自行查一下。
2、痰瘀阻滞,这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主要是麻木的表现!
一句话形容就是平时就麻木,四肢末梢明显,干活是更严重!这种也有办法,之前给大家分享过,大家打开链接了解一下。一个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打粉,舒经活络,去麻木一个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打粉,舒经活络,去麻木 文章
这两味是主药,其他表现要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减,不能机械的生搬硬套。
接下来说一下今天的正题,糖尿病后期出现阴虚内热,气阴两虚的问题!
最近接连有朋友找我咨询糖尿病的问题,一个是10多年病情,另一个是30多年的病情,二者症状不尽相同,但表现出的都是一派热像:
燥热,睡不着觉,口渴,口干,口苦,颜面潮红,喜欢喝凉水,睡觉出汗,小便黄,总没力气,乏,容易发脾气,舌头很红。
以上的表现是糖尿病后期,出现了一种阴虚内热的状态,糖尿病我们中医叫消渴,因为糖尿病的人饿得快,消化快,总感觉口渴,所以中医称之为消渴。
怎么产生的呢?中医认为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者后天饮食没有节制,出现了脾胃受损,脾胃是管消化和代谢的,脾胃为中焦,是人体转化运输的轴,胃为水谷之海,食物经过胃的腐熟,消化,还要运送到脾,脾对水谷转运和吸收,化生水谷精微和气血,脾能升清,把水谷精微和气血送到脏腑、头面等部位去发挥作用,胃降浊把糟粕垃圾送到大小肠再排出体外。
脾胃是人体的轴,有生化和转输作用
脾胃损伤会产生一种脾虚湿盛的状态,这个时候是舌胖大,苔白腻,人比较能吃,大便稀的,大家会有疑问,怎么讲到脾虚湿盛了,不是阴虚内热吗?不要急,脾虚湿盛是糖尿病的前中期情况。
如果失治误治,湿在体内待久了就像沼气池一样,会发酵,发酵产生热量,生成湿热,湿热比较缠绵,不容易好,会逐渐伤及阴液,阴液受损太严重,就出现阴虚内热了。就会出现口干、口苦,盗汗、乏力、燥热等阴虚内热的表现。
要怎么办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养阴清热,清虚热、除湿热、止汗的方子,叫做当归六黄汤,看一下组成,我们来分析下它的作用。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当归
(为啥叫当归六黄汤?因是由为一个当归,加上留个带黄字的重要组成。)
这个方子出自李东垣的《兰室秘藏》。为便于理解,我们给它分类一下。
第一组:生地、熟地、当归。
生地、熟地、当归可以入肝肾来滋阴养血,阴血充盛水能制火,三个共同组成了君药。
我们看,这里面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熟地滋补肾精,当归养血活血,三者都有滋补肝肾的作用,两寒一热,寒热并用,而清热力量更胜温热,这样就能清热不伤阳,肝肾同源,肝血和肾阴属于都属于偏凉润的物质,肝肾同补,滋阴降火,虚火不光要用凉药清火,还得把火潜下来,肝阳上扰动加重了火热,滋补肝肾还可以起到平肝潜阳的作用。
熟地黄滋补作用强于生地黄
生地黄凉血作用更强
第二组:黄芩、黄连、黄柏
汗为心之液,盗汗属于阴虚火旺,心属火,肾属于水,由于水火不能共济,心火太过旺盛,热迫使津液外泄导致,所以用黄连清心泻火,黄芩、黄连、黄柏均属于苦寒之品,苦能坚阴,就是把阴液留在体内的意思。黄芩入上焦,又能清上焦火,黄柏入下焦,能泻下焦热,这三者配合能把人体整个三焦的火都给压下去了。三者是臣药。
黄芩入上焦,清肺火去湿热,还能安胎
黄连入中焦,可以清心火,胃火,还能泻中焦湿热
黄柏入下焦,能清肝肾之火,还能去下焦湿热
最后交上了一味黄芪,黄芪味甘,甘具有补的作用,能够补中焦,补脾胃之气,(参见:补中益气汤)黄芪还有益气固表的作用,能够用于卫表气虚的自汗盗汗,(参见:牡蛎散),糖尿病后期,阴虚内热,卫气不固,不仅自汗,还盗汗,这时候用黄芪益气实卫固表,表气一强盛,汗自然就少了。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作用
以上就是一个当归六黄汤的介绍了,既可以滋阴清热, 去除阴虚燥热,口眼干燥,口苦尿黄等热盛的问题,还可以固表止汗,解决阴虚内热出现的自汗盗汗问题,大家学会没有呢?
最后提醒大家,糖尿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出现,减少并发症危害。
降血糖防糖尿病有妙招!当归这样吃效果超给力
一到冬天,很多人都喜欢吃当归补身体。但可能大家不知道,当归除了能补身体,还有降血糖的作用呢!医生说,当归不仅能让我们身体暖和起来,帮助补血,还能调节血糖。有医生自己试过,吃了当归之后,第二天测血糖,发现数值真的比之前低了。
揭秘当归降空腹血糖奥秘,开启健康控糖新篇减重专科和家医科李医生说,最近有人告诉他,吃了当归后,第二天空腹血糖出奇地低。李医生自己也试了试,发现吃完当归后,第二天血糖确实比平时低。
大家都知道当归能暖身、补血,其实它在降血糖方面也很厉害。研究发现,当归里有一种叫 “当归多醣体” 的成分,这就是调节血糖的关键。当血糖控制不好的时候,当归多醣体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特别明显。动物实验也证明,它能让患糖尿病的小鼠空腹血糖明显下降,还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让身体代谢功能变好。
当归:从血糖到脏器,开启全面健康守护模式这说明,当归不仅能在短期内稳定血糖,长期来看还有助于身体建立更健康的代谢平衡。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当归是个值得尝试的辅助调理方法。李医生还说,当归的好处可不只有这些。
一直以来,当归都用于妇科调理,能改善月经不调,缓解痛经。除此之外,当归对肾脏也有保护作用,它可以减轻高血糖给肾脏带来的氧化压力,对糖尿病引发的肾脏病变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当归辅助防糖有限,搭配饮食运动才是 “降糖王道”虽然当归对健康有很多好处,但它毕竟是药材,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李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用当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监测血糖,防止血糖降得过低。同时,要和自己的主治医生多沟通,把当归当作辅助治疗的手段,结合饮食、运动和其他降糖方法一起使用。
孕妇、哺乳期的女性,还有肿瘤患者这些特殊人群,使用当归也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然可能会影响健康或者干扰其他治疗。而且,当归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建议大家先用之前咨询专业人士,合理使用。
李医生说,当归是传统中药材,不仅能起到温补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它在很多方面对健康有益,特别是在降血糖上很有潜力。糖尿病患者和其他想要改善代谢健康的人,可以适当尝试用当归辅助调理。
不过,要想改善和保持身体健康,得从多方面努力。当归可以帮上忙,但不能只靠它。大家还是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糖尿病”影响胃肠功能,三个方子来治疗
张发荣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糖尿病胃肠动力紊乱的方法,验之于临床,疗效颇佳,深受广大患者和同道的好评。现将其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01
审症辨位,因机尽悉
中医学没有“糖尿病胃肠动力紊乱”的病名,但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消渴合并“痞满”、“胃脘痛”、“泄泻”、“便秘”等病的范畴。
张发荣认为本病可涉及胃肠系统各个部分,损伤的程度也因人而异,有的可能胃损害偏重一些,有的可能肠损害偏重一些。
由于损伤的部位不同,临床特点各异,相应的治疗方式也不同,所以首先应当明确病变部位。
张发荣根据主要病变部位,大致将本病分为胃、小肠和结肠功能损害三大类。
糖尿病胃损害主要表现为胃瘫。
其轻者常常没有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嘈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饱胀感、烧心、反酸嗳气等。
中医辨病属于“痞满”、“胃脘痛”、“嘈杂”、“吞酸”等范畴。
其发病机制与原发病密切相关,张发荣认为本病的内因与脾虚有着密切关系,因消渴日久,耗伤脾胃之气,脾胃虚弱,中焦不健则运化无力、升降失司、气机不畅等情况皆可出现,继而引起上述诸症。
至于外因则无外乎外邪犯胃、饮食伤胃、七情失和等等。
糖尿病小肠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属于中医“泄泻”范畴。
腹泻多是间歇性的,少数呈连续性,可伴轻微腹痛。次数一般每日2~3次,多者可达10余次,伴大便失禁者常见。
本病始于消渴日久失治者,患者正气渐伤,气阴两虚,阴损及阳,元气大伤,所以其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脾气本虚,而腹泻为标。
糖尿病结肠功能损害,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便秘。
有的3~5天不行一次,或者大便排泄不畅,形如羊屎,有的可见大便先干后溏,但排便时间显著延长。便秘可为间断的,也可以与腹泻交替出现。
本病早期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致腑实不通;或湿热蕴结以致气滞不行。病久则为气阴两亏,无水行舟或气虚推动无力。
02
专病专方,加减用药
(1) 糖尿病胃损害的治疗:
针对其心下痞满、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反酸嗳气等临床表现和寒热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治宜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
方药:制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太子参,大枣,甘草。
本方寒热互用和阴阳,苦辛并举顺升降,黄芩、黄连苦降泻热以和阳,干姜、制半夏辛开散痞以和阴,因消渴日久耗气伤阴,久则损伤脾胃,故配以西洋参、甘草和大枣补脾和中。
加减:舌苔特别厚腻、湿浊中阻突出者,去大枣,加草果;厌食少食者,加鸡内金、麦芽;舌红口干者,加石斛、天花粉;嗳气频发者加丁香、吴茱萸。
(2) 糖尿病小肠损害的治疗: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在腹泻频作时,用健脾除湿的常法治疗,收效缓慢,针对糖尿病的特点,采用清热生津、温中固涩的变法治疗,多获捷效。
常用葛根芩连汤合桃花汤为基础方。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甘,干姜,赤石脂,粳米。
葛根芩连汤原为协热下利而设,由于具有清热生津之功,现常作为治疗消渴的基础方。
葛根清热生津,并能升提胃肠清阳之气,黄芩、黄连苦坚肠胃以止泻。桃花汤为治疗胃肠里寒泄泻的名方。故二方合用,共奏苦坚止泻、温中固涩止泻之功。
加减:肠鸣水泻症状重者,加仙鹤草、车前子以加强分利止泻之功,特别是车前子具有“利小便以实大便之功”;腹痛明显者,加木香、丁香理气止痛;
脉沉、粪质稀溏冷清、里寒症状较重者,加制附片增强温运脾肾阳气之功;脾虚食少,加山药、薏苡仁健脾除湿。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腹泻缓解或停止,即应改用健脾除湿法治疗,如参苓白术散之类以巩固疗效,促进康复。
(3) 结肠损害的治疗:
结肠损害主要表现为便秘。针对其津血不足、脾虚气滞的病机特点,治宜补益津血、健脾理气。
方用当归补血汤合增液汤、枳术丸加减。
方药:黄芪,当归,玄参,麦冬,生地,白术,枳实。
本方针对糖尿病性便秘颇有针对性,方中当归补血汤、增液汤补益津血,既是治疗糖尿病的代表方,又是润肠通便的效方,再配以枳术丸健脾分滞,增强荡涤肠中积滞的作用。
加减:服上方仍大便不通者,加肉苁蓉、酒军。
临床上也有前述方法罔效,只有另加芦荟。
03
中西医结合,多法并举
由于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常发生于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所以有效、持久地控制血糖是防治本病的基础。
西药对于控制血糖疗效确切,张发荣在临床实践中,常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用适合的降糖药物,并酌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
至于西药用治胃肠功能紊乱,由于促胃动力药物疗效不确切,且长期服用副作用大,他不主张频繁使用。
饮食治疗方面,应指导患者低脂饮食和少食多餐,并注意保证肠道营养,降低食物中不消化纤维的含量,最好将固态食物匀浆化,或多进流质食物,便秘患者应鼓励高纤维膳食。
04
验方治疗,贵在坚持
从长期的临床观察来看,除上述各种治法之外,中医验方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大凡腹胀、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的患者,长期坚持服藿香正气液或胶囊,每日3次,每次1支或1粒。
腹泻者可加服小檗碱,每日3次,每次3~5粒,多获良效。
实践证明,这种治法,不仅可以治疗并发症,而且对糖尿病本病也有治疗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其治疗效果。
05
养生调摄,防患未然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使其他并发症的恶化,医者应当及时教育患者,做到防患于未然。正如《素问》所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本病预防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治疗糖尿病,把血糖控制在较为理想的水平。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制饮食,坚持适当运动。
步行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比较好的运动方式,此外,还可以采用定距离或定时走或慢跑,结合体操、气功等体育疗法,但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另外,应注意避免房劳太过,保持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