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复查餐后血糖6.8)
糖大夫讲堂 | 当妊娠撞上糖尿病......
开栏语
做糖尿病的管理达人,当内分泌疾病的调理师。“糖大夫讲堂”由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内分泌科唐咸玉专家团队主讲,带您走近内分泌世界,为您科普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西医防治知识,分享临床诊疗小故事。为健康助力,为生活增彩。
亲爱的准妈妈们,怀孕的日子是不是既甜蜜又充满期待呢?不过,当你碰到糖尿病这个小怪兽怎么办?咱们得好好认识一下,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和肚子里的小宝宝。
怀孕期间的糖尿病分为两种:
第一种类型为:
怀孕之前没有得糖尿病,妊娠过程中发现的糖尿病称之为妊娠糖尿病(简称:GDM)。
第二种类型为:怀孕之前已经患有糖尿病,继续妊娠的,称之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不论何种类型,妊娠期间血糖控制不好可能都会产生一些不良结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高血压:可能随之而来出现高血压合并病,影响羊水量,从而产生不良影响。
巨大儿: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中,有较大比例是巨大儿(体重超过4000克),这增加了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脑瘫的风险。
低血糖:合并糖尿病的孕妇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母亲血糖控制不佳有关。
孕妇分娩后及新生儿今后会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警惕变成“小糖人”。
既然妊娠糖尿病这么可怕,我们需要提前了解它的高危因素从而预防它的发生:
肥胖:怀孕前体重指数(BMI)≥24kg/m2,或腰围≥85cm,以及怀孕后体重增长过快的孕妈妈患病风险较大。一般来说,孕前体重正常的准妈妈整个孕期体重共增加约12.5kg较为合适。
糖尿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更易患妊娠糖尿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大多伴有肥胖、胰岛素抵抗,均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巨大胎儿分娩史、GDM史、无明显原因多次自然流产史、胎儿畸形史、死胎史等。
对于妊娠前已经患有糖尿病的育龄期妇女,妊娠前应进行血糖及并发症的评估,决定能否妊娠。糖尿病患者已并发严重并发症者如糖尿病肾病应避孕,若已妊娠,应尽早终止。准备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妊娠前应将血糖调整到正常水平,HbA1c降至6.5%以下。在孕前使用口服降糖药者,最好在孕前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后再妊娠。
对于妊娠前没有确诊的准妈妈,妊娠后要做一个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一般是在妊娠24-28周进行,诊断标准如下:
要是真的不幸被这个“小怪兽”缠上了,别慌!咱们有法子对付它:
1.饮食可是控糖的头号大法宝:把饮食结构调整好,多吃蔬菜、全麦面包、高蛋白这类食物,跟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说拜拜,还要少碰高升糖指数的水果,控制好孕期体重。按照妊娠糖尿病的指南建议,孕期每天的总热量在1600-2200 kcal/天,这里面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要占45%-55%,蛋白质占20%-25%,脂肪占25% -30%。要少食多餐,每天分成5-6顿来吃,别吃太多高糖水果。但是得注意,可别因为把主食控制得太严格,弄出个饥饿性酮症来。
2.运动也是个不错的招儿,准妈妈们可以在吃完饭30分钟后出去散散步、溜达溜达,时间30-40分钟。运动的时候要留意有没有腹疼、阴道出血、胎动异常、头晕心慌这些情况,同时随身带上糖果、饼干,防止低血糖。
3.定期监测血糖,对于血糖目标要明确:①餐前及空腹血糖<5.3mmol/L;②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③避免夜间血糖<3.3mmol/L。如果饮食运动下血糖还是不达标,一定要找内分泌专科医生的帮助,必要时使用胰岛素。
准妈妈在妊娠期间仍需要遵守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临床观察表明,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束以后,80%的母亲血糖会恢复到正常血糖水平,可以永远摆脱糖尿病这个粘人的“恶魔”。但是,切记以下几点:
妊娠糖尿病孕妇和胎儿均是今后糖尿病的高发人群;
建议产后6-12周进行随访,主要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正常者每1-3年行血糖监测;
随访时发现血糖异常者,根据血糖升高程度行相关治疗;
建议对糖尿病患者的子代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避免较早出现“小糖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优秀的准妈妈是怎么应对糖尿病的:
李女士,32岁,孕前否认糖尿病病史,在孕24周进行常规产检时,被查出患有妊娠糖尿病。此前,她就发现自己近期特别容易口渴,每天要喝大量的水,而且尿频明显增加。夜里也常常因为口渴或上厕所而醒来,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同时,她感觉自己虽然食量增加了,但体重增长却不太明显,有时还会感到莫名的疲倦。
在产检中,医生先进行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李女士空腹血糖值为5.1mmol/L,喝下含有75g葡萄糖的溶液后,1小时血糖值达到了10.3mmol/L,2小时血糖值为8.5mmol/L。(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低于5.1mmol/L,1小时血糖低于 10.0mmol/L,2小时血糖低于8.5mmol/L,三项中任意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对母婴都有诸多不良影响。不过,李女士在内分泌科及产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积极应对。她调整了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的摄取。例如,早餐用全麦面包代替普通面包,午餐和晚餐增加蔬菜量并搭配适量瘦肉或鱼类,减少米饭、面条等主食量。同时,她每天坚持适度运动,饭后散步30分钟。在后续的产检中,李女士的血糖逐渐得到控制,身体状况也较为稳定,最终顺利产下一名健康的宝宝。
所以,准妈妈们如果孕期一旦确诊妊娠糖尿病,不要惊慌,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多数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保障母婴健康。
糖大夫讲堂 | 知“足”常乐:守护双脚,预防糖足
医学指导:
供稿: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赵晓华
执行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王军飞
责任编辑:陈佳佳
怀孕前不了解的事,妊娠糖尿病——隐形的孕期杀手
假期就要来了!
近日,话题#中秋放假需要调休#
冲上热搜第一。
这时,突然意识到
中秋节要来了
超市商场上也开始摆放了各种月饼进行售卖
冰皮月饼、流心月饼、水果月饼……
琳琅满目让人垂涎欲滴
可是您知道吗?
月饼的含糖量极高!
这对于各位妊娠糖尿病孕妈妈来说可是一项大考验
妊娠糖尿病,这一在孕期悄然出现的健康威胁,它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无论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这一疾病不仅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隐形的孕期杀手”。据统计,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高达14.8%—16.9%,且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
妊娠糖尿病的成因
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高危因素主要包括:高龄、妊娠前超重或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多囊卵巢综合征、前次妊娠 GDM 史、巨大胎儿分娩史、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等孕妇更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1.对孕妇的危害:羊水过多、流产、早产、难产;孕期及产时、产后感染;妊娠期高血压、酮症酸中毒;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再次妊娠复发妊娠糖尿病、产后糖尿病。
2.对胎儿的危害: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巨大儿;死胎、胎儿畸形、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通常在妊娠24-28周进行,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来检测。75g OGTT 的诊断标准:空腹及服糖后 1 小时、2 小时的血糖阈值分别为 5.1mmol/L、10.0mmol/L、8.5mmol/L。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
妊娠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
(一)预防: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控制体重。孕妇应保持均衡的膳食结构,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同时坚持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此外还应定期产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二)治疗:
1.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1 合理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妊娠早期应保证不低于1500Kcal/d,妊娠晚期不低于1800Kcal/d。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妊娠中晚期能量需要:在以往能量基础上孕中期平均每日增加300 Kcal/d,孕晚期平均每日增加450 Kcal/d,多胎妊娠在单胎的基础上每日增加200—300 Kcal/d。
1.2 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
推荐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为50%—60%,保证每日三餐均要有主食,每餐主食(生重)不低于50—75克,优先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混合膳食可使糖的消化吸收减慢,有利于控制血糖。
1.3 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母体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供能比为15—20%,其中动物蛋白至少占1/3。
1.4 合理的脂肪摄入
膳食脂肪供能比为25—30%,优选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
1.5 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
推荐每日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1.6 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1.7 合理的餐次安排
应注意少量多餐制,通常推荐每日5—6餐以减少全日血糖的波动范围,又可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其他治疗
2.1 运动治疗
每餐30分钟后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有益于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抵抗、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有利于体重控制和身心健康
2.2 胰岛素和药物治疗
妊娠期应用胰岛素不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经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血糖仍达不到理想状态时,必须遵医嘱使用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妈妈“甜蜜”的负担,正确的控糖,更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孕妈妈和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也需要耐心和精力。
我院孕期保健科开设有“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帮助孕妈妈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血糖,为“糖妈妈”们提供健康指导服务,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健康饮食、运动等全方位治疗方案,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
妊娠糖尿病作为一种隐形的孕期杀手正逐渐威胁着母婴健康。通过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降低其发病率和危害程度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注:个体有差异,如有不适请往正规医院就诊。
“糖妈妈”孕期有恙,特色诊疗呵护健康宝宝降临
对于准妈妈来说,当妊娠期遇上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胎儿过大,在生产的时候引发难产、产后出血,增加剖宫产的几率。而对于宝宝来说,就会增加多发畸形和成年后代谢性疾病发生的概率,死胎、死产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加。
近日,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沈女士来到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就医,兼具营养和心理学经验的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金菊接诊了她。
经过一段时间段精心治疗和调养,金菊带领医院妇产科团队成功帮助孕妈妈度过危险的妊娠期糖尿病,并生下了健康的宝宝,宝宝满月前,沈女士还特意通过微信给医生发来了照片表示感谢。
34岁的沈女士婚后通过试管婴儿成功怀孕后,一家人都非常开心。可没想到的是在孕中期血糖突然升高,检查后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由于孕期口服降糖药不耐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一直控制不理想,孕晚期经常出现夜间饥饿的现象,担心吃东西会血糖升高,不吃又实在饿得难受,纠结的心情让她变得整天闷闷不乐,家人为此也很担心。
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怀孕36周的沈女士,除了妊娠合并糖尿病,同时还合并肥胖症、子宫肌瘤,B超显示羊水过多,巨大儿。为确保母婴平安,医生建议孕妇立即住院治疗。
围绕沈女士的现状,妇产科立即组织了科室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虽然患者目前已经怀孕36周,但还没有达到真正意义的足月(37周—40周)。老话说:“娘胎一天抵十天”,如果在母胎安全的情况下能等到足月之后再生产,对胎儿的发育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呼吸功能的发育,能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因此,在经过产妇和家属同意后医生决定,严格按照诊疗规范,通过个性化饮食管理,在密切观察下继续妊娠至37 周后终止妊娠。
之后对于沈女士每一天、每一餐的饮食,具体到每一杯牛奶,是纯牛奶还是脱脂牛奶,饮食的种类,饮食的量,烹饪方式,包括夜间加餐,金菊副主任医师都一一指导。
经过饮食的调整,结合合理的上肢运动,沈女士感觉在金医生的指导下,不仅吃得多、吃得好了,夜间也不感到饿了,同时血糖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金医生24小时的贴心守护,她也不再焦虑,脸上又恢复了以往的笑容。
在医生、产妇以及家属的共同配合下,终于等到37周胎儿足月了。通过评估产妇以及胎儿的情况后,医生决定采取剖宫产的方式娩出胎儿。手术前,妇产科再次联合了麻醉科、儿科围绕产妇的情况展开讨论,制定麻醉方式的同时,对于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如何更迅速更安全地娩出胎儿、预防产后出血及自体血回输等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手术过程十分顺利,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宝宝诞生了。经过一系列检查,产妇和宝宝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大家多日来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金菊副主任医师提示:“家族史、高龄、肥胖、怀孕期间饮食不当和缺少运动,加上妊娠本身引起的胰岛素抵抗,都会引起妊娠糖尿病。对于‘糖妈妈’来说,孕期科学合理的膳食十分重要。需要掌握的原则是:孕期不减肥,按体型调整食物结构比例及热量,少量多餐,粗细粮搭配,杜绝高糖食物的摄入,配合适当运动以及定期监测血糖。需要提醒的是,孕期饮食调整并不是一次就可以的,‘糖妈妈’通过饮食调整,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后,还需要再次制定新的饮食计划,以免造成胎儿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