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蔗糖糖浆糖尿病(无蔗糖糖浆糖尿病人可以食用吗)
“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
■ 记者 侯赛
“无糖饼干,吃不胖的秘密” “ 不升糖,糖友零食”……网购平台上,只要搜索“无糖食品 ”,成千上万种无糖食品充斥眼前,“吃出S身” “不升糖”等关键词瞬间抓住了大批“糖友”和减肥人群的眼球。
不少糖友误认为无糖食品就是完全不含糖,没事就买来解解馋。减肥人群则认为只要把无糖食品当主食,就可以轻松吃出好身材。事实真如此吗?海南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海口市人民医院营养科医生徐超。
无糖食品并不等于没有糖
时下,人们或者会在大街小巷看到一些“无糖食品专门店”,或者在超市里发现“无糖食品专区”,通常到这些地方选购无糖食品的都是本身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或者减肥人群。殊不知,在琳琅满目的“无糖食品”中却也藏着不少披着“无糖”外衣的伪无糖食品。
那么,什么是无糖食品?徐超介绍,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无糖食品的要求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国际通用的概念是,无糖食品不能加入蔗糖和来自淀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但是,它必须含有相应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能替代蔗糖的甜味剂品种。
但是,为什么无糖食品非要加甜味的糖醇和低聚糖呢?不可以根本没有甜味吗?似乎是不行。
“比如说,加了糖醇的饼干可以叫做无糖食品,而根本不加糖也没有任何甜味的淡咸味饼干却不能叫做无糖食品;又比如说,加了木糖醇的藕粉可以叫做无糖食品,而压根就没有甜味的纯藕粉却不能叫做无糖食品……”徐超补充道。看来,没有甜味的东西却不能叫做无糖食品。
事实上,市面上不少标注为“无蔗糖”的食品,往往只是不添加蔗糖,有时候却在其配料表中发现加有白砂糖、葡萄糖或者麦芽糊精,这有点像跟消费者玩“文字游戏”,因为蔗糖和白砂糖原本就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些无糖食品真正的含糖量却一点儿也不低!”徐超介绍,无蔗糖不等于无其他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或双糖(乳糖、麦芽糖等)。而无糖又不等于无糖醇等甜味剂。
过食无糖食品,血糖也会升高
“无论吃进哪种糖,都是在肠道中被分解、转化为单糖后被人体吸收、利用。在各类糖中,人体对单糖的吸收速度最快,蔗糖次之,而淀粉则需要逐级分解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因而吸收速度较慢。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单糖、双糖,以防止进餐后血糖飙升。”徐超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然而事实上,号称“无糖食品”的产品里面,很可能含有淀粉水解物类作为甜味来源,也就是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之类。徐超说:“这些糖浆升高血糖、变成能量的效率,未必会比蔗糖慢多少。蔗糖还要到小肠中才能变成葡萄糖呢,而添加葡萄糖的 ‘无蔗糖食品’会让血糖上升的速度更快。”
如果是按照国际通用规则,加入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剂来做成的无糖食品能随意吃吗?
徐超解释说: “目前所使用的甜味剂有合成甜味剂(即糖精)、糖醇甜味剂(包括木糖醇、山梨醇和麦芽糖醇)、非糖天然甜味剂(包括甘草甙和甜叶菊甙)和氨基酸衍生物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和蛋白糖)等。这些甜味剂具有口感甜、能量低的特点,对血糖值也没有明显的影响,适当摄取,偶尔改善下口味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些无糖食品主要食物成分也是碳水化合物,与我们吃的馒头、米饭所产生的能量没有多大区别,所以,无糖食品也不能无限量吃。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不加节制地食用无糖食品,出现了血糖上升、病情反复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对无糖食品不了解造成的。”
甜味剂或更加刺激食欲
“如果一些无糖食品中添加了一些精心调配的甜味剂,人们会感觉到食物更好吃,使食欲大开,这比甜味剂本身带来的能量大得多。” 徐超表示,如果想减肥的人群完全寄希望于无糖食品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目前有研究发现,甜味剂可能会对胰岛素敏感性产生不良影响。
“不少减肥人士因为某种食品标记 ‘无糖’,就放纵自己对甜食或者甜饮料的喜好,这是最糟糕的情况。”徐超强调,要想远离肥胖,控制血糖,最好的饮食方法还是少吃任何人工甜味的食物,多吃粗粮豆类薯类,用新鲜水果来替代甜食和甜饮料,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无糖食品上。
那么,市场上到底有无真正意义上的无糖食品呢?徐超表示,按照相关法规,糖含量低于规定数值的食品可以叫做无糖食品,但这与是否有利于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是否有利于肥胖人士减肥瘦身关系不大。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与其探讨食品究竟是否无糖,还不如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并关注所吃食物的餐后血糖上升速度。
包装上写着“无糖”“0蔗糖”实际上依然含“糖”!无糖食品怎么选?专家这么说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4月7日下午,著名测评人@老爸测评 对外发布了名为《老爸评测提醒!这种产品坑了你爷爷奶奶20年!》的视频。
涉及的有中老年营养燕麦产品,外包装标注有“未添加白砂糖”的字样,可是其产品配料表里却有麦芽糊精、葡萄糖浆。对此,老爸测评表示,写着不添加白砂糖,却放了差不多的东西。“不就是在欺骗消费者吗?”
4月10日,国内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发布致歉声明“一个迟来的升级”,声明中称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蔗糖”与“0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
4月9日至4月11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走访了重庆中心城区多个超市、便利店了解到,很多消费者挑选无糖食品均处于“盲选”的状态,或者是单纯依靠广告。
△在一款标注“无蔗糖”的风味酸乳饮品的配料表中,含有其他糖类成分。
年轻人喜欢无糖食品 老年人也喜爱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康饮食成了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由此,无糖饼干、无糖饮料、无糖酸奶、无糖燕麦和无糖芝麻糊等越来越多的无糖食品开始出现在生活中。
似乎食品不含糖,就能离肥胖远一点。果真如此吗?
稍早前,著名测评人@老爸测评 对外发布中老年营养燕麦产品,外包装标注有“未添加白砂糖”的字样,可是配料表里却含有麦芽糊精、葡萄糖浆等糖分。
随后,网上关于无糖食品的话题登上了热搜。
4月9日至4月11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走访了重庆中心城区多个超市、便利店看到,消费者对于无糖食品的喜爱确实很高。
“无糖饮料3元到10元不等,还有无糖的零食,这些都很受年轻人喜欢。”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年轻人喜欢无糖食品外,老年人也喜爱无糖食品。“岁数大的买酸奶、燕麦片、芝麻糊这些,有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所以也是要无糖。”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大家都喜爱无糖食品,可是对于无糖食品的选择,却都是“盲选”。
“反正就是看广告,还有就是外包装,上面写无糖,那肯定就是无糖了。”多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自己也遇到过假的“无糖食品”。
家住南坪南路的龚先生指着一个外包装标注有“无糖黑芝麻糊”的产品表示,有商家专门和消费者玩文字游戏。“你看这个外包装上写着无糖,但是你看这里它有写着糖含量≤0.5g/100g,糖含量符合GB28050声称无糖的要求。”
在一些中老年燕麦片食品,记者也看到了“无蔗糖、无白砂糖”的食品,可是配料表里却含有淀粉糖浆、植脂末等糖类。
“你还不如直接添加蔗糖或白砂糖呢,这不是存心害我们中老年人嘛。”龚先生表示,有些商家打着中老年食品的幌子,却一点都没为中老年人考虑问题。
△超市货架上,一款标注为“无糖苏打水”的饮料,配料中同样含有其他糖类成分。
专家以无糖饮料为例 其营养素表的能量应该为0
4月10日,国内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发布致歉声明“一个迟来的升级”,声明中称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示和宣传中,没有说明“0蔗糖”与“0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
元气森林表示,近期已对乳茶产品做了修正升级,即从2月4日起生产的大部分乳茶和3月18日起生产的全部乳茶,包装从原来的“0蔗糖 低脂肪”改为“低糖 低脂肪”。
元气森林同时提醒: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用甜味剂来代替蔗糖,已经成为各食品行业公认的减糖方案。”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李存璞指出,食品、饮料中添加的糖让甜蜜成为了负担,有可能会增加患龋齿、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因此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无糖食品在市场受欢迎成为一种必然,未来无糖食品也将会有更多新品推向市场。
不过李存璞也表示,无糖并不等于完全不含糖,“无糖一般是指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但是看配料表会发现,虽不添加蔗糖,却可能添加了葡萄糖浆、麦芽糊精等,而这些物质在水解后同样会产生葡萄糖,所以热量一点也不会少。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有葡萄糖果糖,血糖会迅速升高,很危险。建议调整饮食习惯,不要盲目使用无糖产品,在购买前仔细查看该产品是用何种甜味剂代替了有关糖类,最好是购买著名国标无糖食品的食物。”
除此之外,李存璞还指出,无糖不代表能量低,应当关注营养素的能量表。如果是乳制品,蛋白质含量比较重要,脂肪含量高可以提供更好的滑腻的口感,但热量就高。“真正的无热量饮料的甜味来自于不被人体代谢的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甜味剂,营养素表的能量应该为0。但即便如此,也应当少摄入饮料,如碳酸饮料的磷酸等酸性物质对骨骼、牙齿不好,咖啡因会利尿,而饮料中的钠离子等成分会使血液渗透压升高,并不能起到补水的效果。”
最后专家提醒:白开水和纯净水最好,但适量饮用饮料也没啥问题,不要过量即可。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曲鸿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无糖食品受青睐,真的健康吗?
市场上售卖的“无糖”月饼
零糖汽水、减糖月饼、低糖面包……随着生活环境的提高,无糖食品深受市民青睐,食品商家也借此纷纷打出“无糖更健康”的旗号。无糖食品真的健康吗?记者了解到,很多无糖食品其实是用代糖代替蔗糖,而木糖醇、麦芽糖醇等代糖并不易被人体吸收,消费者需理性对待无糖食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建邺区市民李女士是个无糖拥护者,食品都以“无糖”为选择标准:无糖酸奶、零糖饮料、无糖蛋糕等。“10岁的儿子喜欢吃甜食,但甜食不能多吃,所以我买食品都先选择无糖食品。”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对孩子的饮食非常重视,“实体商超无糖食品并不多,所以我几乎每天都拿着手机研究线上的无糖食品。”
江北60多岁的王先生患有糖尿病,喜欢吃甜食却不能吃,无糖食品对他来说似乎是不错的选择。“无糖麦片、无糖豆浆都是家里必备的,现在中秋节可以吃无糖月饼。”王先生今年在中秋节前买了两盒糖醇月饼,“两天吃一个,也不敢多吃。”
记者注意到,今年中秋节,不少商家瞄准无糖、低糖月饼市场,推出糖醇月饼。糖醇豆沙、糖醇莲蓉、糖醇南瓜、糖醇黑芝麻……苏州稻香村今年专门推出了糖醇禧月月饼礼盒,号称“忌糖人专用”。和其他月饼不同的是,糖醇月饼用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糖醇代替了白砂糖。
稻香村这款月饼中的糖醇南瓜月饼配料表中,配料包括糖醇南瓜蓉、小麦粉、无蔗糖糖浆7%、无蔗糖高纤糖浆2%,食用植物油、鲜鸡蛋、食品添加剂等。其中,糖醇南瓜蓉配料为鲜南瓜、白芸豆、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含有麦芽糖醇。这样一盒糖醇月饼12个装,售价168元。
某线上平台一家食品店食品均为无添加蔗糖食品,今年中秋推出了木糖醇月饼,包括木糖醇雪皮月饼。客服告诉记者,月饼不添加蔗糖,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的。而一盒木糖醇雪皮月饼有6个,包括抹茶味、蔓越莓味、提拉米苏味、香橙味,售价108元。
从饮料到月饼,越来越多食品商家推出“无糖”“0糖”等无糖食品。无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无糖可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
无糖食品、低糖食品真的人人受用吗?记者从南京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麦芽糖醇等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
“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法规,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包括甜味剂在内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不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应理性看待无糖食品。
来源: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