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糖尿病科(糖尿病科出科心得体会)
- 1、湖南省儿童医院一周收治13名糖尿病患儿!“小糖人”增多,起病隐匿家长需重视
- 2、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南昌大学二附院内分泌代谢科开展“糖尿病日”科普活动
- 3、山东省立三院成功承办《分级诊疗下的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学习班
湖南省儿童医院一周收治13名糖尿病患儿!“小糖人”增多,起病隐匿家长需重视
来源:【华声在线】
文/视频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琪 实习生 左依婷 陈慧娜 通讯员 姚家琦
近一周来,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内分泌科接连收治13名糖尿病患儿。年龄最小的仅6个月,最大的14岁。这群“小糖人”中,有8名是突发的1型糖尿病,有5名是因为肥胖导致的2型糖尿病,其中的一个孩子体重达到了274斤。
7月17日,该院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多饮、多尿,体重减轻明显等症状,或者体重严重超标时,请及时就医,排除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以1型糖尿病为主。)
13岁男孩体重274斤,患有2型糖尿病
13岁的男孩罗鑫(化名)是永州人,体重274斤,在当地医院体检时,医生发现他皮肤有黑棘皮,建议到上级医院做个更全面的体检。
家人带着小鑫来到长沙,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肝功能有异常。在医生建议下,小鑫住进了医院的肝病科。医生例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时,发现他血糖高,同时血压也非常高。经过进一步检查,小鑫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
(13岁,体重274斤,2型糖尿病患儿罗鑫(化名)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 李琪配图)
“我和他爸爸都很胖。而且一家人吃东西口味很重,经常喝奶茶,吃红烧肉。”小鑫妈妈表示,以前根本没想到,孩子吃得多、长得胖会与这么多健康隐患,如今后悔不已。
医生为小鑫量身定制了减重计划,饮食方面少油少盐,适当运动。住院的一个星期,小鑫已经瘦了8斤,结合对症治疗,目前健康状况正在好转。
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快速增长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高血糖会对全身的血管造成损伤,给身体健康带来长期风险。例如诱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糖尿病足,肾脏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功能衰竭,心脏病、脑中风、少见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目前,全世界有1/10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总数约5.37亿人。我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截至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约1.41亿人。
湖南省儿童医院专家介绍,对于儿童糖尿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在上升,其患者数已占全部糖尿病患者数的5%,并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儿童糖尿病又以1型糖尿病为主,中国每年有1.3万名新确诊的1型糖尿病患者,总患病人数在全球排第四。2型糖尿病大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因此常被认为是“成人的糖尿病”。但近年来,2型糖尿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尤其是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快速增长。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
1型糖尿病需要终生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运动、调整饮食减肥,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由于大多数人认为糖尿病是成人病,对于孩子患此类疾病认识严重不足,导致这些患儿都是发生了严重的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医。
警惕肥胖与不良饮食习惯,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糖尿病健康管理副主任护师柳娜表示,儿童2型糖尿病,主要和肥胖以及不良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
引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体内发生胰岛素抵抗,而肥胖(特别是中央型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是发生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所以儿童2型糖尿病大多是吃出来的。
糖尿病早期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因血糖急剧变化可直接表现为脱水、循环衰竭或昏迷等酮症酸中毒症状。
柳娜提醒,当孩子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或者不明原因的呕吐、嗜睡、精神萎靡,需要警惕是否患了儿童糖尿病,及时就医,切不可当做“中暑”或“感冒”等进行治疗而耽误病情。
服务:
预防孩子患糖尿病,从日常生活着手
儿童糖尿病预防重于治疗。柳娜表示,家长想要预防孩子患糖尿病,首先监督孩子食用少糖、少盐和低脂食品,摄入更多水果和蔬菜,增加运动量。
平时的饮食上,主食需粗细粮搭配,副食蔬菜种类多样,不要多吃“洋快餐”等高热量食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不同颜色青菜的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颜色越深的青菜营养更丰富。根据膳食营养的要求,每个人每天至少要吃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要吃25种以上的食物,才能保证营养均衡。
以小鑫为例,医院里的减脂餐是专门的营养师,通过计算食物热量和营养成分来进行搭配,所以他在住院期间,迅速瘦了8斤。肥胖的孩子大多爱喝含糖饮料,家长要尽量选择白开水来代替饮料,可以喝点不含糖的鲜榨果汁。
运动是孩子发育重要的话题,糖尿病患儿如果能通过运动减肥,心脏的负担会变小,血压也可以慢慢调整,胰岛功能也会慢慢的恢复。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体重太过重的孩子,不主张做剧烈的有氧运动,比如说爬楼。建议缓慢的运动,如散步等。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南昌大学二附院内分泌代谢科开展“糖尿病日”科普活动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11月11日上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在红角洲院区关爱空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糖尿病科普活动。
活动特别邀请到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赖晓阳教授现场访谈,跟大家聊一聊联合国糖尿病日的由来及意义、糖尿病的危害及发病率、糖尿病高危人群及防治知识等等,现场观众听得津津有味,访谈结束,还有糖友忍不住向赖教授请教自己困惑已久的问题,赖教授耐心给予解答,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点赞。
接下来,红角洲内科综合护士长许玄针对糖尿病健康饮食进行了精彩分享,把糖友们关心的怎么吃、如何吃?水果能不能吃、如何吃?糖友感觉饥饿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接地气的讲述,现场互动频繁,观众们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不时拿起手机拍照,还有糖友问能不能给课件,许护士长也毫不吝惜地进行分享。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糖尿病患者更是要管住嘴、迈开腿,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活动组特别策划了糖友健康操活动,由2名江西省糖尿病专科护士学员胡淑珍、曾敏老师,南昌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杨曼依、实习生王菲带领大家现场跳起八段锦,在优美柔和的动作中放松身心、锻炼身体、劳逸结合,让运动成为一种体验、一种享受。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并发症,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中之重。活动组还组织大家参加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教育,现场穿戴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工具,体验糖尿病并发症带给大家的危害。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爱护身体、养成健康习惯、科学饮食,正确认识疾病。
此次活动在江西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江西省护理学会糖尿病护理专委、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护理分会、“蓝光天使”志愿者服务团队、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团委社工部的共同努力下筹办,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活动现场氛围活跃,群众学习热情高涨,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糖尿病的危害,改善生活中的不良行为,提高自身和家人的预防意识,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真正做到“人人管理,人人健康”,远离甜蜜的负担。
许玄、刘红红
山东省立三院成功承办《分级诊疗下的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学习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小蒙 实习生 杨文慧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随着城市化、老龄化、超重和肥胖人口的增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11.2%。糖尿病为代表的慢病正在严重影响着国人的健康状况。慢病的规范管理,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而内分泌科医生、全科医生、基层医生应该在糖尿病防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健康中国目标达成做出应有贡献。
糖尿病可造成多种并发症,缩短患者平均寿命。糖尿病的治疗策略应是综合性的,包括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的控制,抗血小板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4月17日,山东省立三院内分泌科承办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级诊疗下的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学习班在住院二部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山东省立三院副院长冯肖亚出席会议并致辞。
山东省立三院副院长冯肖亚致欢迎辞
会议邀请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徐进教授、李秋教授,济南市中心医院逄曙光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为开教授、山大二院姜冬青教授等国内知名内分泌专家,山东省立三院心内科大主任王磌教授、神经内科主任赵修敏教授,检验科主任庄学伟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葛汝村教授、内分泌科主任朱蕾教授、副主任付鹏教授、王祥香教授以及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王卫东教授、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李振作教授、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赵淑淼教授、济南医院王建华教授等专家也参会授课。
山东省立三院内分泌科主任朱蕾教授
山东省立三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付鹏教授
培训班从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以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的规范诊疗,糖尿病基因检测精准诊断、糖尿病管理中动态血糖监测等新技术应用,介绍了《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诊疗规范》的更新要点。
会议吸引了百余名学员参会。通过这次培训,为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会后参会专家、学员积极评价此次培训,内容新颖实用,贴近临床,收获颇多,对今后的工作很有裨益。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