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医脉通内分泌科 0
文章目录:

一张表:「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防治要点 | 知识卡片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医脉通内分泌科推出“知识卡片”这一栏目,旨在将一些临床上疾病相关的知识点,用简单、易于保存的图表形式进行整理,以供临床医生利用零碎的时间温故学习,以期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分期不同,防治要点也各有不同,因此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对糖尿病肾脏病进行正确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至关重要。

分期标准是什么?防治侧重点有何差异?2021年3月发布的《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给出了建议。

表1 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防治要点

注:部分患者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可出现不一致情况

参考资料: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1,37(3):255-304.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的时间的病程在五年至五年以上,一般情况下会出现糖尿病肾脏的损害。早期,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微量的蛋白尿,随着病程的时长逐渐地增加。如果因为忽视造成血糖控制不稳,或者是血压没有控制好以后,会逐渐导致糖尿病、肾病的损害加重,大量的蛋白尿,也就是到了糖尿病肾病的四期。

病情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会逐渐地向糖尿病肾病的第五期发展,在这个时候,患者的肾功能,肌酐、尿素氮会呈上升的趋势,达到糖尿病肾病的五期,离糖尿病肾病透析不远。所以在病情早期就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血脂、尤其是血压也要控制好。要定期的对血糖、血脂、血压进行一个检测,也要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蛋白一定要半年或者一年查一次,检测是否有增高的趋势,评估一下自己的肾脏,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糖尿病肾病详细的分期分为五期及各期的特点

糖尿病肾病详细的分期分为五期及各期的特点

Ⅰ期

为T1DM确诊时肾小球高滤过和肥厚增大。肾小球和肾脏体积增大是突出的表现。有一过性微量白蛋白尿,用胰岛素治疗后可以消失。肾小球滤过率是高的,治疗后可以降低,但往往不能恢复正常,如果T1DM发病在青春期前,则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Ⅱ期

有肾脏损害,但无临床征象。此期出现在糖尿病发病后二年,有些患者在这一阶段持续很多年,甚至终身。肾小球基底膜通常增厚,系膜区常常增生。糖尿病控制不佳(常为酮症)和运动时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系可逆性。肾小球滤过率依然明显增加。血压正常。

Ⅲ期

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期”,典型者是在患糖尿病10-15年以后。微量白蛋白尿不断加重。肾小球滤过率仍然是增高的。血压开始增高。纵向研究显示抗高血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微量白蛋白尿。这一阶段用胰岛素泵治疗或作强化治疗可在血糖明显改善后,尿白蛋白排出量减少或稳定不变。而常规治疗者易发展到明显的肾病阶段。

Ⅳ期

病程在15-25年以上,约40%%的T1DM患者发展到这一阶段。病理上出现典型的改变,而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尿蛋白排出量增多(》0.5g//24h),大多数患者出现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可减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率。

V期

为终末期肾衰,特点是普遍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闭塞,伴有肾小球玻璃样变,肾小球滤过率已很低,氮质潴留,高血压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