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葱姜蒜嘛(糖尿病吃葱姜水)
糖友冬季饮食宜清淡,不妨多吃葱姜蒜
入冬之后,在膳食平衡、营养合理的前提下,糖友们应当减少或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然而,很多平日里喜欢重口的朋友则感觉接受不了,不要担心,清淡饮食的好搭档们会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它们就是葱姜蒜。作为可以用来调味的蔬菜,姜葱蒜不仅可以用来去除腥味,还可以通过调味减少烹调过程中食盐的用量。另外,葱姜蒜除了作为配料参与饮食当中,其实它们自己本身也可以作为主角,出现在饮食、药膳、代茶饮当中,所以糖友冬季饮食,不妨多吃葱姜蒜。本期,我们就来仔细的介绍下它们。
葱
大葱,又称葱、菜伯、鹿胎、和事草等。全国各地皆有栽培,为调味助食之佳品。大葱味辛性平,有解肌发汗,通阳利气,行淤止血,消肿解毒之功效。生用辛热,能通窍散寒;熟用甘温,能和中利气。其主要药用部分可分为葱白、葱叶、葱涕、葱衣、葱须、葱花、葱子。
葱白又名葱茎白、葱白头、葱茎。葱白味辛性温,入肺胃二经,有通阳发表,解毒通窍,除风温,散阴毒之功能。
葱叶又称青叶。葱叶味辛性温,有通阳利气,祛风发汗,解毒消肿,散寒除湿的功效。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说。"青叶归目……安中补五脏,益目精……杀百药毒。”
葱涕又称葱汁、葱涎、葱油、葱苒。《本草纲目》中说:"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葱涕味辛性温,无毒,有活血理伤,去痰消肿,解毒驱虫之功效。
葱衣系指葱白的外皮,味辛性平,有驱寒渗湿的功效。葱须又称葱根。味辛性平,有解肌发汗,散淤消肿,行气活血之功效《日华子本草》记载葱须能"杀一切鱼肉毒。”葱子又称葱实。味辛性温,有温肾明目之功。
推荐菜肴:烧大葱
烧大葱是山西小吃菜谱之一,以大葱为制作主料,烧大葱的烹饪技巧以烧菜为主,口味属于葱香味。烧大葱的特色:此菜色泽金黄诱人,汤鲜葱香,配上鲜荔枝,使口味咸鲜香中有甘甜微酸。
食材:大葱、荔枝、猪肉、虾米,姜、大蒜(白皮)适量,料酒、酱油、盐、白砂糖、植物油等少许。
做法:大葱取白切5厘米长的段,用开水氽一下捞出;葱白段入七成热油锅炸成金黄色,再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分备用;荔枝去皮、核,取肉;猪肉洗净,切丝;炒锅上大火加熟猪油烧热下姜、蒜丝、肉丝炒熟下入料酒、酱油、白糖、盐、清水适量,烧开去浮沫,倒在大葱碗内;把荔枝肉摆在大葱的周围,撒上虾米入笼蒸15分钟即可。
推荐药膳:葱白粥
葱白粥是粳米、葱白等材料制作的一道药膳。可解表散寒,和胃补中。适用于风寒感冒。
做法:将葱白摘去外皮,冲洗干净,切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锅中加入适量冷水,将粳米放入,先用大火烧沸,加入葱白、醋,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即可食用。
姜
姜古称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其气芳香而特殊,味辛而辣。主要入药部分为生姜、干姜、姜皮等。
生姜味辛辣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温中健胃,解肌散寒,止呕定痛,扶脾散淤,化痰下气之功效。《本草经疏》中说:"生姜所禀,与干姜性气无殊,第消痰、止呕、出汗、散风、祛寒、止泄、疏肝、导滞,则功优于干姜。"
干姜的加工炮制:于冬季茎叶枯萎时挖取,去净茎叶、须根、泥沙等杂质,用水浸泡3~6小时,捞出,然后闷润后切片或切成小方块,晒干即成,或微火烘干。干姜味辛性热,入脾、胃、肾、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通脉止血,消痰下气,止呕,发散诸经寒气的功效。
生姜汁又叫生姜液,是生姜挤榨出的液体。味辛辣性温,入肝、脾、肺经。有散寒温经,开痰下气之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论述:"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茹,可果可药……凡中风、中暑、中气、中毒、中恶、干霍乱、一切卒暴之病,用姜汁与童便服,立可解散。"
生姜皮又称姜皮、生姜衣。味辛性凉,入脾、肺经。有行水消肿之功。
推荐菜肴:蜂蜜姜茶
食材:生姜100克、菊花20克、蜂蜜适量。
做法:生姜洗净后去皮,切成大片放入汤锅中,加水没过姜片大约3厘米,用大火烧开后转成小火慢慢熬煮半小时;待姜片出香味,汤水变黄后,放入菊花继续用小火熬煮10分钟,直到煮出菊花的清香味。关火使汤水自然冷却;最后在锅中加入蜂蜜充分搅匀,凉后即成菊花姜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过滤锅中的残渣。
蒜
“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谜底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蒜。大蒜具有强烈辛辣的蒜臭味,蒜头、蒜叶(青蒜或蒜苗)和花薹(蒜薹)均可作蔬菜食用,不仅可作调味料,而且可入药,是著名的食药两用植物。大蒜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杀菌驱虫,止咳祛痰,宣窍通闭,消肿解毒,行气消积,温胃散寒之功。
推荐菜肴:大蒜银花茶
食材:金银花30克、甘草3克、大蒜20克。
做法:将大蒜去皮,洗净捣烂。金银花、甘草分别洗净,与大蒜一起放入锅中,加水600毫升,用大火煮沸即可关火,滤去渣,即可。
糖尿病虽然什么都能吃,但有5种食物是禁忌,是万万要忌口的!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隔壁老王天天吃白粥配咸菜,血糖却稳如泰山!"这样的传言您是否听过?在社区广场舞队伍里,在菜市场的闲聊中,关于糖尿病饮食的"经验之谈"总是不绝于耳。
但202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仅有36.5%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多少饮食误区的陷阱?今天,就让我们揭开糖尿病饮食的真相面纱。
一、甜蜜陷阱:隐形糖的"七十二变""无糖食品"可能是最危险的甜蜜谎言。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曾接诊一位52岁的患者,他坚持购买"无糖"糕点当早餐,三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却从6.8%飙升到9.2%。
医生在其饮食记录中发现,这些所谓的无糖食品虽然不添加蔗糖,却含有大量麦芽糖浆和糊精,升糖指数堪比白糖。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研究表明,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糖是导致血糖失控的"隐形杀手"。比如:
· 1瓶500ml的乳酸菌饮料≈12块方糖
· 1片全麦面包≈3克添加糖
· 1勺番茄酱≈4克糖
替代方案:学会看食品标签,警惕"无蔗糖"不等于无糖。选择天然代糖如甜菊糖、赤藓糖醇时,每日摄入量不宜超过30克。
北京同仁医院营养科建议,可以用新鲜水果搭配原味坚果作为加餐,既满足口腹之欲又稳定血糖。
二、白色恐怖: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温柔一刀"上海瑞金医院曾跟踪调查200名糖尿病患者,发现长期以白粥为主食的患者,其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是杂粮饭食用者的2.3倍。
这就像给胰腺装上了"过山车",每次进食都在挑战胰岛β细胞的极限。
关键数据:
· 白米饭的GI值(升糖指数)83
· 糙米饭的GI值55
· 燕麦饭的GI值49
实用妙招:广东省中医院独创的"彩虹饭"值得借鉴——将大米与黑米、红米、藜麦按1:1:1:1比例混合,再加入胡萝卜丁、玉米粒等彩色蔬菜。
这样不仅降低升糖负荷,还能补充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
三、油脂炸弹:反式脂肪酸的"慢性毒药"武汉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曾收治一位43岁糖尿病患者,他每天早餐固定吃两根油条,三年后不仅出现严重动脉硬化,还并发糖尿病足。
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就像血管里的"双面胶",既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必须警惕:
· 市售植脂末奶茶:反式脂肪酸含量可达3.2g/杯
· 蛋黄派等烘焙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约2.8g/100g
· 反复使用的煎炸油:反式脂肪酸含量随加热次数指数级上升
健康替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推荐用空气炸锅制作"伪油炸"食品。
比如将鸡胸肉裹上全麦粉和杏仁粉混合物(比例3:1),喷少量橄榄油,200℃烤15分钟,既能满足口欲又避免油脂过量。
"咸味不升糖"是最大的认知误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研究显示,每日钠摄入量超过5克的糖尿病患者,其肾病发生率是正常饮食者的3.7倍。
过量的盐分就像在肾脏里"腌咸菜",加速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衰退。
隐形盐重灾区:
· 1包方便面调料包含钠约2300mg
· 100g话梅含钠量≈3.5g盐
· 2勺生抽≈1.5g盐
控盐妙计: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建议采用"阶梯减盐法"。
第一周减少20%用盐量,用葱姜蒜、柠檬汁调味;第二周再减20%,加入香菇粉、海苔碎提鲜;循序渐进让味蕾适应清淡口味。
五、酒精迷局:推杯换盏间的"代谢地雷"2023年《柳叶刀》子刊发表的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每日饮酒超过15克(约1听啤酒),全因死亡率增加43%。
酒精代谢就像在肝脏里"抢车位",不仅干扰糖异生过程,还会加重二甲双胍等药物的副作用。
血泪案例:江苏省人民医院记录过一个典型案例,一位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患者在聚会时饮用半斤黄酒,引发严重低血糖昏迷。
这个案例警示我们:酒精与降糖药的"组合拳"可能致命。
安全守则:如果必须饮酒,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建议遵循"三个一"原则:每周不超过1次,每次不超过1个酒精单位(啤酒350ml/红酒150ml/白酒30ml),饮酒时务必搭配主食。
健康管理"三板斧"1. 监测要"勤":像记日记一样记录"血糖四维数据"——空腹、餐后2小时、睡前、凌晨3点血糖,每月绘制波动曲线图。
2. 运动要"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推荐"餐后太极拳"——饭后30分钟开始,持续20-30分钟,既能平稳血糖又避免低血糖风险。
3. 用药要"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提醒,降糖药不是"自助餐",需严格遵医嘱。
4. 某患者自行将二甲双胍加量导致乳酸酸中毒的案例值得引以为戒。
医者仁心:每个数字都是生命密码在南京鼓楼医院糖尿病教育门诊,护士长有个特别的习惯——为每位患者准备"血糖护照"。这个小本子上不仅记录血糖值,还有用药情况、饮食照片、运动记录。
有位坚持记录3年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始终稳定在6.5%以下,他说:"这不是数字,是我写给生命的保证书。"
参考文献: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
3. 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误诊案例分析》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行动计划》
5.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年第2期"酒精与降糖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本文数据均来自权威医学机构公开发表文献,案例取材于三甲医院真实诊疗记录,患者隐私信息已做脱敏处理)
糖尿病要“管好嘴”,饭桌上多吃它,远离并发症,健康如常人
糖尿病人吃什么好一直是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比较关心的话题,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可能快速提升血糖的,以及糖分含量高或者淀粉、脂肪含量高的的食品是要少吃,他们都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那糖尿病人吃什么好呢?是不是促进血糖降低的就好呢?也不全是。在确诊糖尿病以后,一般都开始吃药来降低血糖,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多饮用桑叶茶,桑叶中桑叶多糖和DNJ含量在众多桑叶品种中含量是最高的,辅助降血糖效果更显著。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道菜:南瓜,南瓜有降低血糖 ,治疗糖尿病 , 补中益气,解毒杀虫,止渴的功效
酥蒜蒸南瓜
By 优妈美食
配料:
南瓜 1块、大蒜(脱水) 6瓣、姜 1小块、小葱 2根、泡椒 1小勺、生抽 1小勺、食盐 1小勺、植物油 1小勺
烹饪步骤:
1.南瓜一小段洗净备用
2.把南瓜去囊去皮切成1厘米左右的薄片
3.切好的南瓜摆在盘子里备用
4.把葱姜蒜切末加剁椒放小碗备用
5.炒锅里放少许植物油,放入小碗里的葱姜蒜小火炒香
6.加入少许盐,生抽略炒,再放一点水煮开即可
7.把煮好的配料淋在南瓜上,放在蒸锅里,水开再蒸7,8分钟就好了
8.完成
烹饪小贴士:
糖尿病人日常饮食要警惕“三不宜”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还有无糖饼干、无糖食物之类的,基本都含大量淀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大家南瓜吃的多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