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血糖控制策略)

家庭医生报 0
文章目录: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吃?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肿瘤和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当“恶性肿瘤”碰到“糖尿病”时,它们会相互作用,加重病情,恶化预后。一方面,受糖尿病的影响,糖尿病患者患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了,另一方面,这些恶性肿瘤同样也影响着患者的血糖,是导致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那么,对于肿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到底怎么吃才能既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又能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还不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呢?

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指出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高能量、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碳水饮食,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求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能量占比分别为(30%-50%)、(25%-40%)、(15%-20%),这样既保证了能量的供给,又利于血糖控制。

虽然计算得很精确

但是过程复杂,掌握起来有些困难

今天就教大家一种简单易学的

“饮食手掌法则”

“饮食手掌法则”

1、主食/碳水化合物:每餐一个拳头(每日5-6餐)

推荐食谱:

3分之2细粮:米饭、面条。

3分之1粗粮:玉米、全麦,燕麦、薯类等。

2、蔬菜:一捧

大约500克,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色蔬菜,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血糖和消化,保持大便通畅。

3、蛋白质:一只手掌

肿瘤细胞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质,因此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公斤体重摄入1-2克,其中优质蛋白质需占2/3,如白肉、鸡蛋、牛奶、大豆及豆制品类,总量约一手掌

推荐食谱:牛奶250毫升/日,鸡蛋1个/日(注意避免食用腌制和高盐的蛋白质食品)

4、油脂/脂肪:一个拇指尖

每日所摄入的脂肪,除了来自于烹饪油之外,还包括大量的肉类、奶类甚至坚果类。因此,在烹饪时油就不能放太多,每天仅取拇指的尖端(第一节)就足够了。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为宜,比如橄榄油、菜籽油等。

5、水果:一个拳头

以橙子、猕猴桃、圣女果、蓝莓、黄瓜等低糖水果为宜。

前提:血糖达标(餐后2小时血糖在10.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在7.5%以下)。

其他注意事项

平衡糖尿病和肿瘤的治疗效果的饮食需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增加蛋白质摄入、控制脂肪摄入、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等方面,所以还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血糖水平

在抗肿瘤治疗期间,由于药物、手术等因素的影响,血糖可能会出现波动,合理安排餐次,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治疗期间配合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及时调整饮食计划非常重要。

2、控制盐分摄入

限制盐分的摄入,每日盐分摄入量不超过5克。

3、定期评估营养状况

检查体重、活动能力、血糖的变化。测体重的时间为早晨起床排便后空腹。如遇身体状况不正常,应该及时回医院复诊。

4、饮食预防

做到膳食平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各种营养素比例合理。

减少食物中致癌物和致癌前体物的摄入,例如黄曲霉毒素、油煎和油炸食物等。

增加保护性物质营养物质的摄入,例如抗氧化营养素、膳食纤维、蛋白质和钙,还有抗致病菌食物如大蒜、韭菜等和提高免疫功能食物如菌菇类食物的摄入。

审核专家

审核专家

本文作者


来源:江西省胸科医院

通讯员:黄萱 鲁祎舟

编辑:黄萌楣

审校:谢涛

核发:戴利红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健康科普 | 当肿瘤碰上糖尿病,如何抗癌又抗糖?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我们平常所说的糖尿病大部分属于2型糖尿病,是由于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胰岛素分泌模式异常以及其他调节血糖的细胞和激素分泌异常等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代谢疾病。

糖尿病会给身体带来什么改变?

  • 体内代谢发生紊乱: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应用受阻,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分解多于合成,同时血糖过高引发多尿效果,所以出现“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 容易发生感染: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更容易感染、症状也更严重。
  • 诱发多种并发症: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循环障碍导致的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神经系统异常引发的神志改变、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疼痛、末梢神经感觉异常等。
  • 糖尿病足:末梢神经异常和微血管循环障碍共同引起足部溃疡、感染、溃烂等。
  • 其他眼部病变、牙周病、皮肤病变等。
  • 乳腺癌、胰腺癌、膀胱癌等肿瘤的患病率升高。

肿瘤与糖尿病不得不说的密切关系

当“恶性肿瘤”碰到“糖尿病”时,它们就成为了彼此的“催化剂”。一方面,受糖尿病的影响,糖尿病患者患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另一方面,这些恶性肿瘤同样也在影响着患者的血糖,是导致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这与肿瘤细胞在有氧条件下摄取葡萄糖并产生乳酸,或肿瘤引起的升糖激素分泌增多有关,这些激素会对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引起糖代谢异常,导致血糖升高。如果是生长在胰腺的肿瘤还会破坏胰岛β细胞,使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血糖升高。

而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相关不良反应中常见的就是高血糖反应。

糖尿病会对肿瘤的治疗带来什么影响?

增加肿瘤手术的难度

手术应激下更容易发生激素分泌异常和代谢紊乱,增加手术风险;

重要脏器功能受影响,对手术的承受能力较弱;

术后愈合慢,且更容易发生伤口感染。

增加肿瘤放疗的副作用

皮肤反应增加:如放射部位皮炎、坏死等;

粘膜反应增加:如口腔溃疡、肠梗阻等;

放疗副作用的恢复变慢,周期变长;

可耐受的放疗剂量降低。

降低肿瘤化疗的耐受性

对化疗药物的器官毒性耐受性降低,影响药物的足量使用:如肾毒性的铂类,神经毒性的紫杉醇、长春新碱等;

部分化疗药物的应用会增大血糖波动,影响血糖控制: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会使血糖升高;

化疗药物可影响胰腺功能,进一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如顺铂具有胰腺毒性。

患有糖尿病的肿瘤患者

在生活护理中应该注意什么?

一、做好血糖的控制

通过血糖监测和降糖药物的配合,减少血糖的大幅度波动,尽量稳定在良好的血糖范围内。

二、健康合理饮食

保证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适当食用富含纤维的食品。

三、做好日常防护

糖尿病患者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更容易意外受伤,如泡脚时避免水温过高导致烫伤、穿戴袜子手套保护手足皮肤等。

四、定期至内分泌科复诊

合理调整降糖用药方案,监测重要脏器并发症等。

本文指导专家介绍

邓晓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血管疾病诊疗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疾病:各种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肠癌、鼻咽癌、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临床化疗、靶向治疗及晚期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对肿瘤的急危重症处理有较深入研究。

来源| 内科二区

供稿| 班柳娴、胡小山

你知道恶性肿瘤与高血糖和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吗?

中国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研究发现,恶性肿瘤与高血糖和糖尿病关系密切,包括:

  • 高血糖和糖尿病可导致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上升;
  • 部分恶性肿瘤可导致高血糖和(或)糖尿病;
  • 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可出现高血糖和(或)糖尿病;
  • 高血糖和(或)糖尿病会使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更差。

以上统称为肿瘤相关性高血糖

这份指南涵盖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概述、临床诊治管理等内容,有助于为糖友或肿瘤患者们解惑和自查。

一、为什么会发生肿瘤相关性高血糖?

肿瘤本身相关:肿瘤本身对糖代谢的影响与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特点、分泌异位激素及肿瘤细胞的破坏作用密切相关。

肿瘤治疗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性高血糖、手术治疗相关性高血糖、化疗相关性高血糖、靶向治疗相关性高血糖。

二、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诊断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来诊断肿瘤相关性高血糖和糖尿病,可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于1999年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WHO 1999年标准与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相同。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随机血糖水平>7.8 mmol/L或空腹血糖值(FPG)>6.1 mmol/L。

肿瘤相关性糖尿病: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合并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 mmol/L或空腹血糖值(FPG)≥7.0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tolerance test, OGTT)的2 h静脉血浆葡萄糖≥11.1 mmol/L。

诊断建议:

(1)对于达到治疗目标、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每年至少评估2次血糖状态。

(2)对于最近改变和(或)未达到血糖目标的肿瘤合并高血糖患者,至少每季度评估1次血糖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评估。

(3)葡萄糖TIR(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的时间)与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应作为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评估指标。TBR(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3.9 mmol/L,非糖尿患者血糖水平<3.0 mmol/L)和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ime above range, TAR)(血糖水平>10.0 mmol/L)是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4)有糖尿病史的肿瘤患者,既往3个月内如未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则需进行HbA1c检测;有糖尿病史的患者还应询问既往有无低血糖事件,评判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程度。

(5)对于每天多次注射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的患者,应尽可能使用实时CGM设备,以获得最大效益。应至少每8 h使用间断性扫描的CGM设备(动态血糖监测设备)扫描1次。

三、血糖控制建议

(1)绝大部分非妊娠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HbA1c目标为7%,无明显低血糖。

(2)胰岛素治疗应以血糖10.0 mmol/L开始,用于治疗持续性高血糖症。一旦开始胰岛素治

疗,对于大多数肿瘤合并高血糖患者,建议目标血糖范围为7.8~10.0 mmol/L。

(3)宽松的HbA1c目标(如<8%)适用于预期寿命有限或治疗危害大于益处的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

(4)严格的控制目标为6.1~7.8 mmol/L,适合部分无明显低血糖危险因素且预期寿命超过5年的患者。

(5)根据医务人员的判断和患者自身情况,如果能够安全地达到相应的HbA1c目标水平而不发生严重低血糖或其他治疗不良反应,则HbA1c水平低于7%的目标是可以接受的

(6)如果使用动态血糖曲线来评估,则大部分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70%的葡萄糖TIR,低于4%的葡萄糖未达到TIR。

四、治疗方案胰岛素疗法推荐

(1)对于持续性高血糖,应开始胰岛素治疗,血糖起始值为10.0 mmol/L。一旦开始胰岛素治疗,建议大多数危重病和非危重病患者的目标血糖范围为7.8~10.0 mmol/L。

(2)更严格的目标如6.1~7.8 mmol/L,如果能够在无明显低血糖的情况下实现,则可能适用于部分预后较好的患者。

(3)基础胰岛素或基础 餐时胰岛素方案是非危重病住院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适用于禁食或进食量不稳定的患者。

(4)对于营养摄入良好的非危重病住院患者,预混胰岛素方案是首选治疗方案。

(5)当记录到血糖水平为3.9 mmol/L及以下时,应对治疗方案进行审查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防止低血糖加重。

恶性肿瘤治疗药物与血糖

癌症治疗除手术治疗外,还包括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改变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并影响肿瘤代谢的治疗。其中一些疗法可能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