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一型糖尿病血糖12(一型糖尿病血糖一般多高)

中医李隆文主任 0
文章目录:

空腹血糖12,用中药能降下来吗?用好这2味中药,血糖窜下6.1!

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高达12mmol/L,还能用中药降下来吗?

跟大家分享一位我曾接触过的患者案例:

李先生在3年前因"口渴难忍、饥饿感明显"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当时血糖仅是轻度升高,通过降糖药很快就控制住了。

但随着病程进展,单纯依靠降糖药的效果越来越差。两个月前看到我的科普文章找到了我,希望通过中药调理。经了解,患者不仅血糖控制不佳,还出现了小腿大片褐色斑点,这是"胫前糖斑",预示着糖尿病足的早期征兆。

此外,患者还表现出多饮多尿多食,头晕乏力、嗜睡,尿有泡沫,皮肤瘙痒等症状。查看舌象,舌苔厚而干燥。测得空腹血糖12.3mmol/L

辨证分析,患者属于"阴阳两虚兼痰湿内盛"证,治疗应以阴阳双补为主,同时健脾祛湿、清热泻火

我为其开具了以下方子:白蒺藜、沙蒺藜、生地、熟地、麦冬、党参、五味子、绿豆衣、山药、生石膏、黄芪、黄连、葛根等。

服用半个月后,患者的多饮多尿、乏力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用一个半月,空腹血糖降至6.1mmol/L,各种不适大为改善,小腿斑点也得到控制,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患者的情况之所以调理的这么好,主要得益于方中的两味关键药材——黄连黄芪

黄连:性苦性寒,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不仅能改善体内痰浊热象,还能保护肝肾功能,帮助降低血糖。

黄芪:具有补气、益气、固表、止汗、升阳等功效,能有效增强脏腑功能,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显著。

注: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和健康科普,不作为对任何药和治疗的推荐。且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剂量比例很重要,必须个体化用药。

糖尿病十多年,空腹血糖12降到5.9,总结了3句“控糖顺口溜”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糖尿病这玩意儿,就像家里蹲着个懒得走的亲戚,赶不走,骂不动,你不理它,它就作妖;你管得太严,它还翻脸。和它相处,得讲方法。

十多年了,我跟它斗智斗勇,空腹血糖从12降到5.9,折腾出来三句顺口溜,都是血泪教训,今天就掏心窝子讲给你听。

第一句:饭要少,肉别挑,管住嘴巴命长牢

糖尿病人最怕啥?最怕嘴馋,嘴一馋,手就不受控制,饭碗端起来就往嘴里送。

以前我以为,糖尿病就不能吃糖,结果呢?糖是少吃了,米饭、面条、馒头照吃不误,饭后一测血糖,嗖地一下窜上去了。后来医生跟我说,米面这些精细粮,进了肚子里,转眼就变成糖,血糖飙升比吃两颗糖还快

这下我才明白,糖尿病人要防的,不只是糖,还有那些“看不见的糖”——精米白面、糕点甜品,甚至土豆、红薯吃多了也犯忌。

但光少吃饭也不行,人不能饿着,饿着更容易暴饮暴食。

于是我换了个法子:饭量减一半,菜量翻倍,肉蛋适量加。尤其是肉,以前怕血脂高,连瘦肉都不敢吃,后来才知道,适量吃些瘦肉,反而能稳住血糖。

有研究说,蛋白质和脂肪能让胃排空变慢,血糖上升速度就没那么快,所以我现在吃饭,每顿有菜有肉,粗细搭配,血糖比以前稳多了。

第二句:腿多动,汗要流,血糖稳了人不愁

糖尿病人怕血糖高,更怕血糖不稳。以前血糖像坐过山车,饭后一测高得吓人,一饿又低得发慌,整个人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精神。

后来我琢磨着,吃是控制了,怎么还是这样?医生告诉我,光靠吃不行,肌肉是吃糖的,得多用才行

于是我开始动起来,先是散步,后来觉得不过瘾,改成快走,再后来,连小跑都敢试试了。出点汗,心跳快点,胰岛素的作用就强了,血糖也稳定了。

有个研究提到,餐后运动15到30分钟,可以明显降低血糖,我试过,确实管用。

但运动也得讲方法,别一上来就猛练,那是折腾身体

我现在的方法是,饭后先坐半小时,然后出去快走40分钟,累了就慢点,精神好就加快点。关键是得坚持,一停下来,血糖立马不听话。

糖尿病人,腿要多动,该流的汗得流,该走的路得走,血糖稳了,人也精神了。

第三句:觉睡好,心别闹,熬夜生气血糖高

有一阵子,我血糖忽高忽低,怎么都调不好,后来才发现,罪魁祸首是睡眠。

那时候工作忙,晚上老熬夜,越熬越精神,结果血糖也跟着疯。医生说,睡眠不好,胰岛素的作用会下降,血糖自然上不去下不来

有个研究表明,期睡眠不足的人,糖尿病风险会增加48%,这下我不敢熬夜了。

但光睡够时间还不行,睡得踏实更重要。有的人睡够了,但老做梦,半夜醒来好几次,这样的睡眠质量也不行。

我后来试了几个办法,睡前不玩手机,泡泡脚,喝点温水,心静下来,入睡就快多了。

还有就是情绪,糖尿病人最怕生气,一生气,血糖立马飙升。

那时候我脾气大,动不动就急,结果血糖波动得厉害。后来学着调整心态,有事就想开点,遇到烦心事,深呼吸几下,或者出去走一圈,回来心情就好多了。

血糖也跟着听话了。

经验总结:糖尿病是个长期战斗,不是短跑,是马拉松

糖尿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可能一口气治好,它就像一个长期赖在你家的租客,想赶走是不可能的,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让它老实点,别捣乱。

吃饭要讲究,运动要适量,睡觉要规律,情绪要稳定,这些都做到,血糖自然就稳了。

我的血糖从12降到5.9,靠的不是药,而是坚持这些生活习惯。

有人问,是不是药就不用吃了?当然不是,医生让吃的药,该吃还是得吃,但如果生活习惯不改,光靠药,血糖也不可能稳得住。

送给所有糖友一句话: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变,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控糖节奏,把血糖稳住,把日子过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王建华,李晓辉.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研究.中国糖尿病杂志,2022,30(2):45-51.

张伟,陈燕.运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中国临床医学,2021,28(3):112-118.

李明.睡眠质量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4):201-207.

空腹血糖高达12,不打胰岛素、不吃降糖药物,能降到正常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喜欢的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空腹血糖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在3.9-6.1mmol/L之间。当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时,就可能被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高达12mmol/L,已经是非常危险的水平,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李大爷今年65岁,退休前是一名工厂主管。他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身体还不错,偶尔有些小毛病也不放在心上。

直到最近,他开始感到口渴得厉害,总是想上厕所,而且莫名其妙地瘦了好几斤。李大爷的老伴担心得不得了,硬是拉着他去医院做了个全面体检。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皱着眉头说:"李大爷,您的空腹血糖高达12mmol/L,这个数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范围。您有糖尿病的家族史吗?"

李大爷一听,顿时慌了神:"医生,我爸妈都没得过糖尿病啊。我平时也没觉得哪里不舒服,怎么会这样呢?"

医生耐心解释道:"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除了遗传因素,还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您平时的饮食和运动情况如何?"

李大爷挠了挠头:"我退休后就没怎么运动了,平时喜欢喝点小酒,吃得也比较油腻。"

医生点点头:"这可能是导致您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长期缺乏运动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您是否需要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

李大爷一听要用药,立刻摆手道:"医生,我不想吃药打针啊。有没有其他办法能把血糖降下来?"

医生理解李大爷的顾虑,但还是严肃地说:"李大爷,您的血糖已经很高了,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脏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不过,在用药之前,我们可以先尝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您的血糖状况。"

接下来,医生详细地向李大爷介绍了如何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

合理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的比例。每天的饮食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

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使血糖难以控制。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来减轻体重。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影响血糖的稳定。

定期监测:每天测量空腹和餐后血糖,及时了解血糖变化。

李大爷听完后,有些担心地问:"医生,我这么大岁数了,能做到吗?"

医生鼓励道:"李大爷,年龄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恒心。我们可以循序渐进,慢慢调整。比如,您可以先从每天散步半小时开始,再逐步增加运动量。饮食上,可以请老伴帮忙,一起制定健康的食谱。"

李大爷点点头,似乎有了信心:"好,我一定努力试试。不过医生,如果我按您说的做了,多长时间能看到效果呢?"

医生回答:"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通常来说,坚持健康生活方式1-2个月后,就能看到明显的改善。不过,即使血糖有所下降,也不要放松警惕,要坚持下去。"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李大爷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生活。他每天坚持散步,戒掉了小酒,饮食也变得清淡而有规律。老伴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健康餐。

两个月后,李大爷再次来到医院复查。当看到检查结果时,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的空腹血糖已经降到了6.8mmol/L,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但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

医生笑着说:"李大爷,您做得很好!这个结果证明,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确实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不过,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争取把血糖完全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李大爷感激地说:"谢谢医生,我现在觉得身体比以前好多了。不仅血糖降下来了,连体重也减了五斤,走路都感觉轻快了。"

医生欣慰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控制血糖,还能全面改善身体状况。接下来,我们要继续保持,同时也要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方案。"

医生叮嘱道:"李大爷,您做得很棒,但千万不要骄傲自满。控制血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如果感觉身体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祝您身体健康!"

李大爷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空腹血糖高达12mmol/L,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也有可能不依赖药物而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但这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耐心。

对于血糖异常的人来说,及时就医、遵医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血糖监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的生活而奋斗!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