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伤口护理(糖尿病足伤口描述)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内分泌科医生告诉你:糖尿病患者必学的正确处理足部伤口的技巧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

周一早上,我骑车上班,突然一个急刹车,我摔倒在地,右足背擦伤,少许破皮,回到办公室后,我用络合碘对伤口进行消毒,再用无菌纱布覆盖。

第二天、第三天我继续常规消毒换药。

第四天,我发现伤口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黄色干痂,但伤口周围却发红肿胀,走路时非常疼痛。

按照我的理解:伤口已经结痂,就应该是快好了的表现,为什么却发炎了?原来由于伤口太透气,伤口表面组织发生脱水坏死,伤口痂下感染,怎么办?

图1 干燥的伤口,创面发黄,伴有结痂

这时,我只能每天强忍着揪心的疼痛用刀片将伤口表面坏死的痂皮一点点去掉,再贴上一层密闭的保护膜(透明敷贴),让伤口保持湿润,就这样持续了15天后我的伤口才完全好转。

哎,一个普通人的伤口,早期由于没有做到湿性愈合,竟花了近20天才好。

图2 保持湿润的伤口,可见明显肉芽组织

根据我的亲身亲历,我深感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一定要告诉糖友如何正确处理足部伤口,避免糖尿病的足的发生。

什么是湿性愈合

“湿性愈合”指的是伤口局部的湿润,不会形成结痂。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护理时创造接近生理状态的湿性愈合环境,就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便于皮肤细胞的分裂,从而促使伤口的完整愈合。

早在1962年,英国皇家医学会Winter博士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在湿性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是干性环境下的2倍。

这一实验结论不仅为现代湿润创面处理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湿性伤口愈合在护理技术方面的应用。它的原理是:

1.上皮细胞必须在湿润的环境下快速生长,有利于促伤口愈合的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刺激细胞增殖,有利于保持细胞活力,创面渗出液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含量高于非湿润环境,并且这些渗出液本身也能促进离体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角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生长。

2.密闭、湿润的环境下,渗出液释放,激活多种酶、酶的活化因子,特别是蛋白酶、尿激酶(促纤维蛋白和坏死组织的溶解),发挥酶学清创作用,减少感染。

3.湿润的环境为创面细胞提供了适宜的水分,避免干燥引起的伤口表皮张力增强造成的瘢痕生长,加速伤口愈合。

别迷信伤口要干才好,保持湿润才有利愈合

生活中,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高血糖,所致的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使得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脚部外伤。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没有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和治疗,很容易发生感染,严重者导致截肢。糖尿病患者脚部受伤,该如何处理?

1.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了足部外伤,千万记得,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足部创面较为干净、没有异物,可尽快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然后碘伏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后,注意要用保湿型的敷料,如凡士林纱布,水胶体敷料或透明敷贴覆盖后再包扎,这样每天消毒换药,直至伤口愈合。

2.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外伤较为严重,有异物,需要先使用双氧水对创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彻底去除异物,然后再用碘伏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后用保湿型的敷料加抗菌敷料,如凡士林纱布和碘仿纱布等覆盖后再包扎,每天消毒换药,观察伤口变化,如伤口情况没有好转,及时寻求专业医生指导。

3.如果糖尿病患者受伤的脚部已经发生红肿热痛等感染化脓的症状,不管有没有感觉到疼痛,都一定要找专业医生帮忙

因为这种创面需要及时清除创面已经坏死的组织,视伤口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敷料换药,同时还需要根据脚部伤口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药物,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等一系列规范治疗。

注意事项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家不能及时正确处理自己的伤口,一定要到糖尿病专科门诊处理伤口。

治疗期间,使用支具,减少足部行走受压;同时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血糖正常、稳定;对于下肢血管病变较为严重的患者,还需要使用药物或是手术疏通血管,尽量避免足部溃疡或坏疽之类的严重病变发生。

糖尿病患者出现小伤口,一定不要忽视。

作者:陆小玉主治医师 糖尿病足病师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会员

指导:刘雅珣 副主任护师 国际造口师

审校:张美彪主任医师

单位: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怀化分中心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怀化分中心

糖尿病足患者伤口破溃的第一时间该怎么做?

糖尿病足患者一旦出现伤口破溃,首先应保持冷静,避免惊慌失措。第一件事便是尽可能减少对破溃伤口的进一步刺激和压迫,立即停止一切可能加重足部负担的活动,如站立、行走等,找一个舒适且安全的位置坐下或躺下。然后,迅速检查伤口的大致情况,观察破溃的范围、深度、有无明显出血等,但切勿自行进行不恰当的处理,如随意清洗、涂抹药物等。

接下来,应尽快联系医疗专业人员,如医生、护士或急救团队,详细告知他们糖尿病足破溃的具体情况,包括发现的时间、症状表现等。在等待医疗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适当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足部肿胀。

医疗人员到达后,会进行全面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之后,患者需严格遵循医疗团队制定的治疗方案。患者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伤口的处理和护理,包括定期的清洁、换药等操作。同时,务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这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因素之一,可能需要调整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此外,要注意足部的保护,穿着合适的鞋袜,避免受伤。定期到医院复诊,密切观察伤口的愈合进展,如发现任何异常变化或新的问题,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并寻求解决方案。

总之,糖尿病足患者伤口破溃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情况,及时正确的处理和后续的精心护理对于伤口的愈合以及病情的控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患者及家属应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的护理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哪些?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后期病情恶化加重后所出现的并发症状,它给人们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每年都有很多人因为该病的出现而不能及时的治疗影响以后的工作生活,所以我们要想摆脱糖尿病足的困扰除了科学的治疗以外日常做好相应的护理也是非常关键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糖尿病足的护理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哪些?

护理糖尿病足鞋袜要透气性好,糖尿病足病人的鞋袜首选透气性好的,质地松软,大小合适。也不要穿过紧的鞋或高跟鞋,以免给足部增加负担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注意切忌赤脚走路,因为他们往往脚上踩到硬物弄出伤口而不自知,等到脚发烂发臭都搞不清楚原因。另外,即使穿上舒适合宜的鞋子,也不应该长时间行走。

糖尿病足护理坚持每天温水泡脚,糖尿病足患者每天要洗脚,有利于血液循环。要注意的是,水温不能太高,以免烫伤皮肤。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彻底擦干,因为如果毛巾质硬粗糙或者用力过重,都可能造成足部皮肤不易察觉的创伤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注意保持皮肤润滑,糖尿病患者由于植物神经病变,出汗减少,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皮裂,并可进一步形成溃疡,继发感染。病人每天要涂抹羊脂油类润滑剂滋润双脚,并轻柔而充分按摩皮肤。病人如果是汗脚,出汗过多也容易引起真菌感染。

定期请家人帮忙剪趾甲,由于趾甲过长会容易断裂,伤到趾甲周围的组织,糖尿病足患者要定期修剪趾甲。趾甲不要剪得太短,不要太靠近皮肤,一般剪到与趾尖同一个水平线就可以了。

现在糖尿病足的患病率还在不断提高,我们一定要科学的去进行治疗,平时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日常积极的做好相关的预防护理,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病情出现恶化引起更严重的危害出现。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