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藜麦粥吗(糖尿病能不能吃八宝粥)

北青网 0
文章目录:

它是糖尿病的“易燃物”!煮饭时多加一物,脂肪少了、血糖稳了!

你知道吗?有一种身体状态堪称糖尿病“易燃物”,不仅会让糖尿病患者陷入控糖艰难、病情加重的恶性循环,还会让原本健康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4倍!这个“罪魁祸首”,大多数人身上都有——它就是肥胖!

当身上的脂肪过多时,会伤害胰岛β细胞,影响它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从而加快糖前期到糖尿病的速度,并且促使糖尿病患者出现可怕的并发症。

研究证实,肥胖人群体重减少15%,就能减少患糖尿病风险以及降低糖尿病并发症进展风险。那么,你是否属于肥胖人群呢?不妨通过计算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

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

如果BMI大于24,是超重;BMI大于28,是肥胖。

针对肥胖这一可怕的糖尿病“易燃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高珊,曾在节目中分享了三个帮助控糖控体重的法宝,如果使用得当,不仅能帮助大家控制血糖,还能逆转“恶性循环”,让大家远离糖尿病!

1法宝一:藜麦

藜麦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低脂、低升糖、低淀粉的优质主食。它可从以下3个方面帮助减重控血糖:

①富含异黄酮和维生素E:能促进糖、脂代谢和胰岛素分泌;

②总膳食纤维含量高达13.4%:有利于调节血糖水平、保护心脏;

③煮熟后体积增加了3~4倍:能增强饱腹感,减少进食量,更有利于我们减少脂肪堆积,保护胰岛β细胞。

但要注意的是,藜麦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果使用高温烹煮,会破坏这些营养物质。正确的烹饪方法应该是:

①首先将藜麦轻轻搓洗,再用清水浸泡1.5小时,使其充分膨胀吸水;

②锅中加入凉水,放入泡好的藜麦,小火低温慢煮约半小时,煮至藜麦软糯透明即可;

③然后将煮熟的藜麦拌入提前做好的米饭、粥或沙拉中。

【小贴士】:藜麦虽好,但也要适量食用;有肾脏或心脏等疾病的人群,在吃藜麦的时候,需谨遵医嘱。

2法宝二:牛奶

牛奶有全脂牛奶和脱脂牛奶,全脂牛奶含胆固醇较高,脱脂牛奶是将牛奶中的脂肪脱去,含胆固醇较少。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不用喝完全脱脂的牛奶;而对于肥胖人群和糖友来说,更适合选择脱脂牛奶,因为摄入的脂肪少了,干扰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脂肪就少了,更有利于血糖控制。

但有些人觉得脱脂牛奶喝起来味道很淡不好喝,我们可以将1份全脂牛奶和6份脱脂牛奶兑起来,调制出好喝的低脂牛奶。

3法宝三:间歇性进食

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少食多餐,相反,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生物钟的规律来“间歇性进食”。

间歇性进食规则:每日三餐间隔4-6小时,晚餐与次日早餐要间隔10-12小时。

但感冒发烧等急性病发作时、有胃肠疾病的人、急性肝损伤的人,不适合这种进食方式,而需要适当地加餐补充营养。

今日小结

肥胖是糖尿病的“易燃物”,它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以及控糖难度,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我们可以通过藜麦、牛奶、间歇性进食这3个“法宝”,帮助减重控血糖,远离糖尿病!

(我是大医生官微)

适合糖尿病人吃的一种主食,营养全血糖稳还耐饥饿!

在健康科普的道路上,我们始终秉持科学与严谨的态度。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一个难题:主食该怎么吃?很多人误以为主食是血糖飙升的“元凶”,其实,选对主食不仅能稳定血糖,还能提供丰富的营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一种适合糖尿病人的“神仙主食”——藜麦,看看它是如何成为糖尿病人的“好朋友”的。

糖尿病人的“主食困境”

“医生,我家老王刚查出糖尿病,没啥爱好,就喜欢吃饭,主食还能吃吗?” 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家属常问的问题。一提到糖尿病,很多人就立刻把主食和血糖飙升联系在一起,仿佛饭碗成了“甜蜜陷阱”,多吃一口就会血糖失控。但问题是,主食真的对糖尿病人都不友好吗?

其实,主食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完全拒绝主食会导致低血糖,甚至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关键在于选对主食,而不是完全拒绝。

藜麦:糖尿病人的“超级食物”

藜麦,这种看似普通的小米粒,其实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大力推荐的“超级食物”,还被誉为“南美黄金谷物”。别看它其貌不扬,藜麦的三大特点让它成为糖尿病人的福音。

低GI值:血糖的“稳定器”

GI值,也就是血糖生成指数,是用来衡量食物对血糖影响的指标。白米饭的GI值高达80以上,属于高GI食物,吃完后血糖会像坐过山车一样迅速飙升。而藜麦的GI值只有53,属于低GI食物,能让血糖缓慢、平稳地上升。

可以这样理解:吃白米饭,血糖像坐过山车,忽高忽低;吃藜麦,血糖则像坐地铁,平稳、有序。这种平稳的血糖变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高蛋白、全营养:营养的“全能补给站”

藜麦虽然是一种谷物,但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4%-18%,几乎可以媲美鸡蛋。而且,藜麦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营养价值堪比牛肉。

不仅如此,藜麦还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如镁、钾、锌)和维生素B族。这些营养成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简直是“全能补给站”:膳食纤维能延缓血糖上升,镁能帮助胰岛素更好地工作,维生素B族还能促进糖代谢。

超耐饥饿:饱腹感的“守护者”

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主食吃少了,没多久就饿了;主食吃多了,血糖又会失控。藜麦的“耐饥饿”属性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

藜麦中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高,饱腹感强,吃一小碗就能撑住大半天。这样一来,既能避免频繁加餐,又不用担心血糖失控,一举两得。

糖尿病人的“藜麦日常”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藜麦的魅力,我们来模拟一个糖尿病人的日常饮食。

早晨:藜麦粥搭配鸡蛋

早上煮一碗藜麦粥,搭配一个水煮蛋,再来点清炒西兰花。相比传统的大米粥,藜麦粥的血糖负担更小,还能保证上午精力充沛。

中午:藜麦沙拉当主角

午餐来一份藜麦沙拉,把煮熟的藜麦拌上鸡胸肉、黄瓜、彩椒,再加点橄榄油和柠檬汁。既有蛋白质又有膳食纤维,吃完后血糖稳得像“水平仪”。

晚上:藜麦饭配杂粮汤

晚餐可以用藜麦和糙米混合煮饭,搭配一碗杂粮汤,比如红豆、绿豆和山药炖汤,低GI且好消化。

医生的小贴士:吃藜麦也有讲究

别贪多:虽然藜麦好,但也要注意控制量。一般来说,每餐藜麦的量控制在50-80克比较合适。

搭配合理:藜麦最好和其他低GI的食材搭配,比如鸡胸肉、鱼肉、绿叶菜,避免高糖分的调料(如蜂蜜、糖醋酱等)。

注意清洗:生藜麦表面有一层“皂苷”,吃起来有点苦涩。煮之前多清洗几遍,味道会更好。

糖友喝粥有秘诀!掌握这5点放心喝

粥,在寒冷的冬天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碗热乎乎的粥,不仅饱腹又暖胃。但对于糖友来说,粥是一种需要注意的主食,因为粥在熬制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的水分,且煮的时间较长,淀粉彻底糊化,易消化,如果经常食用容易导致血糖波动,为此很多糖友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喝粥了,其实,糖友是可以喝粥的,掌握这几点,放心喝粥不升糖。

一、熬粥不要太烂、时间别太长

粥熬的时间越长,粥熬煮得越烂、越黏稠,淀粉糊化程度越高,被人体吸收后,升高餐后血糖的速度就越快。因此,糖友在煮粥时可选择不同的食材,批次放入,不耐煮的食材最后放,避免煮得太烂尽量保持食物颗粒的完整性。===PEI_PAGER_PEI===

二、喝粥前,吃点干的

吃进去的食物被转化成营养成分并吸收前,需要经过食道和胃。胃会把人们吃进去的食物进行研磨,引导营养成分被血液载着送至全身。在营养成分入血液过程中,葡萄糖使糖友血糖升高。如果能让粥在胃内多停留一些时间,升高血糖的速度自然会减慢。所以建议在喝粥前,先吃一些固体食物,如杂粮饼、青菜,做到干稀搭配。这样可以延长粥在胃内的停留时间,进而减慢血糖升高的速度。

三、粥放凉点喝

粥中含有的淀粉消化速度很快,能在餐后迅速升高血糖。要想有效控制血糖升高可以将粥放至口感微温了食用。这是因为,淀粉分为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抗性淀粉三大类。其中,抗性淀粉在体内的消化速度最慢,其大多"穿肠而过",带来的热量极少。而研究证明,冷却的方法正好可以促使食物产生更多的抗性淀粉,进而达到减慢消化,从而延缓餐后血糖上升过快的目的。===PEI_PAGER_PEI===

四、粥,要慢慢喝

很多"糖友"为了尽快把粥喝完,会转着碗一口接一口地喝,一旦粥变凉了,会迅速喝下。这样一来,粥迅速经过上消化道,变成食糜进入小肠被消化吸收,血糖随之快速升高。如果我们慢慢喝粥,单位时间内被消化吸收的粥量就会减少,血糖上升速度自然会慢。糖友喝粥可以像喝酒似的,小口慢饮,最好边吃菜边喝粥。

五、熬煮白米粥时添加粗粮

白米粥是所有粥中升血糖最快的一种,如果做成杂粮杂豆粥就不一样了。推荐糖友做粥时,可以加入一些豆类,并配合燕麦、藜麦、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糖友可以吃藜麦大米粥,藜麦富含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物质,不升糖,可以帮助糖友补充体内流失的营养素及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