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可以手术治疗吗(糖尿病可以手术治疗吗,术后效果怎样)

熊猫医学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做手术能够“治愈”?专家告诉你,根本无从下手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所以大家对这种慢性疾病也是见怪不怪了。但是关于糖尿病,目前的治疗方式仍然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期望,很多人对这种看似很不起眼的慢性疾病,着实没有什么办法。

那么,这不禁让一些人将更多的希望寄托于手术治疗。因为疾病的治疗,除了药物之外,效率较高的就只有手术了,那么对于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而言,能不能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呢?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需要先弄清楚这3点健康常识,否则,搞不好就容易掉入“陷阱”。

1.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其实,糖尿病的本质是血糖水平升高。因为血糖水平升高了,所以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其中就包括了典型的临床表现,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三多一少”,既多饮、多食、多尿,同时还会伴随有体重减轻。

这些临床表现,与血糖的代谢异常有很大关系。因为血糖水平升高后,患者的血液会变得更加黏稠,在这个基础上,患者的血液在运送氧气、营养物质方面,会存在很多不足,会出现血管堵塞、肾小管代谢异常等等。

所以,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了,体重却减轻了呢?其实背后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2.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总得来说,糖尿病的治疗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饮食治疗。因为很多人都是无法管住自己的嘴巴,才会导致身体血糖飙升,出现高血糖反应。那么,在糖尿病发病的初期,食物的管理尤为重要,如果能够采取低糖饮食,就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二是运动治疗。坚持锻炼不仅可以降低血脂,对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同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坚持适度的锻炼,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能量,对于血糖的维持也是很有好处的;

三是药物治疗。目前有很多关于降糖的药物,比如口服的、注射的等等,这些药物可以发挥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帮助身体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终身药物维持治疗,这对于血糖管理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3.糖尿病能否用手术方式解决?

关于糖尿病,目前还没有说可以采用手术方式来解决的,因为糖尿病本身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代谢异常主要包括胰岛素的缺乏,或者患者的身体对胰岛素存在抵抗行为,这样才使得血糖的水平很难被控制,从而使得患者出现高血糖反应。

针对这种问题,手术根本无法下手,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做起。所以,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够用手术方式解决问题的。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真的吗?得了糖尿病还可以通过手术来解决?

患者:我听说有一种外科手术可以治疗糖尿病,这是真的咩?

医问君:

首先,你得是个胖子

目前肥胖症最常用的测定体内脂肪含量的方法之一是从一个人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计算。BMI的计算方法是:BMI = 体重(kg)÷ 身高²(m²)。而根据国内2012年的全国流行病学数据,我国糖尿病人数已超过1亿,这些患者中,64%的男性及77%的女性体重超标。国际共识则认为,一旦糖尿病患者的BMI>27,建议实施减重手术。

脂肪含量增加导致机体对胰岛素反应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脂肪含量增加同样也导致机体,主要是血液,处于一种炎症状态,增加了栓塞的风险。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专家指出,亚洲人群的肥胖以向心性肥胖为主。向心性肥胖又称腹型肥胖,主要表现为腰-臀比增大,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是一系列代谢异常的组合,常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等。因此在我国,若肥胖合并代谢性疾病,应更积极建议减重手术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其次,你得是个II型糖尿病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此术式仅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综合诊治有效。据介绍,美国、欧洲15年的随访数据显示,术后超重体重可平均下降80%,且有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回归正常、避免长期口服降糖药;此外,绝大多数糖尿病相关代谢综合征,如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亦因减重手术得到逆转、回归正常。2013年,美国有17万例患者接受了减重手术,著名的美国克利夫兰医疗中心公布了2013年十大医疗创新,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位列榜首。基于此,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也成立了由著名外科教授汪建平教授牵头的糖尿病及减重外科,构建了包括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全国)主任委员翁建平教授在内的院外院内MDT团队。

减重手术除了能治疗肥胖及糖尿病,而且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欧洲一项包含11453例单纯性肥胖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随访15年的结果显示,接受手术治疗的肥胖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0.68%,而未接受手术的肥胖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2.84%,差异显著(P<0.001);与不手术相比,手术治疗肥胖后患糖尿病的风险下降约83%。这表明,减重手术能有效预防肥胖的人得糖尿病。

又能控糖,又能减重,一举两得...

再追问:该手术风险大么?

医问君表示,现代外科技术已经能够将并发症降到最低。大众对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风险存在一定的误解,手术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其实,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死亡率被证实低于其他常见的手术,如胆囊切除术等。

当然,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每位患者面临的手术风险都不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风险的增加往往与患者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相关,包括年老、高BMI、男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存在肺栓塞风险、行动不便等。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并发症包括常见消化道并发症(出血、瘘、胃食管反流、溃疡等)、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内疝、呼吸系统并发症(肺不张和肺炎)、胆囊炎和胆石形成等,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4%左右。

特别指出的是,在肥胖人群中,未实施手术的患者相比实施减重手术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0倍,而由糖尿病造成的死亡率是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死亡率的5倍以上。减重与糖尿病手术风险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其危险性是非常低的。

手术能治疗糖尿病,为什么很多医院不给做?关键在于这四点!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听说“手术可以治疗糖尿病”。尤其是一些关于“减重手术”能显著改善甚至逆转2型糖尿病的报道,让不少糖尿病患者感到希望重燃。既然手术有可能治愈糖尿病,那么为什么很多医院却不给患者做这种手术呢? 关键在于这四个方面。

第一点:手术并非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
虽然手术可以有效改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但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胰岛β细胞受损,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手术对这类患者的帮助非常有限。

2型糖尿病则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密切相关,部分患者通过手术可以有效改善代谢功能。但即使是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也不是万能的。手术主要适用于那些肥胖且伴有严重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往往通过减重手术能够获得显著的血糖控制效果。

西医研究表明,减重手术,如胃旁路手术、袖状胃切除术等,通过改变胃肠道结构,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体重,从而显著改善糖尿病症状。但手术并不适合体重正常或仅轻度超重的糖尿病患者。

中医角度则认为,糖尿病的根源在于“阴虚燥热”与“气血失调”,手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调理脏腑功能。因此,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具有局限性,并非所有患者都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理想的疗效。

第二点:手术存在风险,患者个体差异大
任何外科手术都伴随着风险,糖尿病手术也不例外。手术本身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特别是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术后感染、伤口愈合慢等问题更为常见。手术的风险不仅与医生的技术有关,还与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年龄等多种因素相关

例如,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增加手术的复杂性和术后恢复的难度。

西医指出,减重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营养吸收不良、胆结石、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并发症,这些问题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管理。对于年纪较大、身体较弱的患者,手术带来的风险可能远远大于收益。

中医也认为,手术会对人体的气血运行产生一定的损伤,可能导致“气虚血亏”,影响术后恢复。因此,医生在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时,必须全面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很多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条件不佳,最终被排除在手术适应症之外。

第三点:手术并非“治愈”,而是“缓解”
很多患者误以为手术可以彻底“治愈”糖尿病,实际上,手术治疗糖尿病并不能算作“治愈”,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缓解”。减重手术后,部分患者的血糖水平确实能够显著下降,甚至不再需要使用降糖药物,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彻底消失。

减重手术的原理是通过减少食物摄入和改变肠道内的激素分泌机制来改善代谢功能,而不是直接纠正胰岛功能的异常

西医研究表明,手术后的血糖改善效果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部分患者在术后几年内可能会出现糖尿病复发的情况。这表明,手术并不能改变糖尿病的根本病因,只是暂时改善了身体的代谢环境。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本质在于“脾虚肾亏”,手术后如果不注意调养,脏腑功能依然会逐渐衰退,糖尿病的症状可能会再次出现。因此,手术后的患者仍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才能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

第四点:手术费用高,长期管理成本大
手术费用是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关键因素。减重手术作为一种复杂的外科手术,其费用往往较高,很多患者难以承担。即使手术费用能够负担,术后的长期随访、营养管理、定期体检等也会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西医强调,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营养状况,防止出现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等问题。同时,手术并不能解决患者的所有健康问题,术后仍需服用某些药物维持健康。

中医认为,术后气血虚弱的患者还需要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方式恢复身体的平衡,这同样是一笔长期的医疗开支。因此,手术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糖尿病症状,但其高昂的费用和长期管理的成本,成为了许多患者和医院面临的现实困境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糖尿病虽然在部分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进行手术。手术风险、个体差异、手术效果的局限性以及高昂的费用,都是限制手术普及的重要原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确的治疗方案应当根据个人的病情特点、身体状况、经济能力等多方因素综合考虑。无论是选择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还是考虑手术,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作出科学合理的决定。

作为医生,笔者建议糖尿病患者首先应当从生活方式入手,保持饮食控制、规律运动以及合理的药物管理。只有在综合评估病情后,手术才可能成为一种可行的辅助治疗手段。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