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老人可以吃什么(糖尿病老人可以吃什么水果)
收藏!老年“糖友”一周营养食谱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否平稳,与饮食有很大关系。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不会配餐,导致长期饮食单调,营养成分摄入不足。那么,老年“糖友”的三餐应该如何安排呢?
下面推荐的一周营养食谱,主要针对血糖控制比较平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该食谱既考虑了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又考虑到老年“糖友”的生理特点。
一周营养食谱概况
针对血糖控制比较平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该食谱每天可提供约1600千卡能量,如果与您需要的能量相近,可参考使用。
对于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咨询专科医生或临床营养师。
食谱中每日的加餐时间一般为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
每人每日烹调食用油不超过25克,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周一食谱
早餐
枸杞燕麦粥(大米25克、燕麦片25克、枸杞子5克) ,蒸蛋羹(鸡蛋1个),热拌菜(芹菜100克、胡萝卜25克、花生米10克)。
加餐
牛奶200毫升。
午餐
肉丝炒面片(面粉50克、瘦肉50克、小白菜100克、西红柿50克、黑木耳少许),黄瓜拌荞麦面(黄瓜50克、荞麦面25克)。
加餐
蒸苹果(苹果200克)。
晚餐
紫米馒头(面粉25克、紫米面25克),红枣绿豆米汤(绿豆10克、小米10克、红枣10克),清炖鱼块(鲈鱼50克、冬瓜50克),蒜蓉油麦菜(油麦菜150克、豆腐干25克)。
周二食谱
早餐
金银卷(面粉25克、玉米面25克),原味豆浆200毫升,煮鹌鹑蛋(带壳30克),热拌三丝(黄瓜丝50克、海带丝25克、胡萝卜丝25克)。
加餐
火龙果200克。
午餐
二米饭(大米50克、小米25克、山药50克),肉丝炒蘑菇(瘦猪肉50克、新鲜蘑菇100克),烩丝瓜木耳(丝瓜100克、黑木耳少许),紫菜鸡蛋汤(西红柿50克、鸡蛋30克、紫菜少许)。
蒸饺(面粉50克、圆白菜50克、香干20克、韭菜50克),冬瓜紫米粥(紫米20克、冬瓜50克),西芹虾仁核桃(西芹100克、虾仁20克、核桃10克)。
周三食谱
早餐
紫米发糕(面粉30克、紫米面10克、鸡蛋清1个),玉米面菜汤(玉米面10克、白萝卜丁20克、油菜丁20克),荠菜豆腐皮(荠菜100克、豆腐皮25克)。
炒刀削面(面粉50克、瘦肉丝50克、西红柿50克、碎菠菜100克、洋葱25克),松仁玉米(玉米粒25克、松仁2克),拍黄瓜(黄瓜100克、豆腐干25克)。
加餐
橘子200克。
晚餐
枣馍(面粉50克、红枣10克),枸杞南瓜稀饭(大米20克、南瓜50克、枸杞子5克),肉末丝瓜(鸡脯肉25克、丝瓜50克、黑木耳少许),热拌紫甘蓝(紫甘蓝100克)。
周四食谱
早餐
山药小米饭(玉米糁25克、小米25克、山药25克),蒸蛋羹(鸡蛋1个),清炒白菜心(白菜心100克)。
红豆米饭(大米50克、红豆25克),清蒸鲈鱼(鲈鱼80克),西芹桃仁(西芹100克、核桃仁10克),萝卜缨汤(萝卜缨50克、香菜少许)。
加餐
柚子200克。
晚餐
紫米窝头(紫米面50克),龙须挂面汤(龙须挂面25克、西红柿50克、碎菠菜100克),虾仁烩豆腐(虾仁20克、豆腐50克)。
周五食谱
早餐
豆腐脑200毫升,荞面发糕(面粉25克、荞面25克、红枣10克),热拌菜(黄瓜100克、胡萝卜20克、鸡蛋白1个)。
加餐
牛奶250毫升。
午餐
水饺(面粉75克、瘦肉50克、芹菜100克),蒸南瓜(南瓜50克),热拌莴苣丝(莴苣100克、加入少量熟黑木耳)。
加餐
西瓜200克。
晚餐
金银卷(面粉25克、玉米面25克),面片汤(面粉25克、西红柿50克、菠菜100克),清炖鱼块(鲈鱼80克、湿海带50克)。
周六食谱
早餐
豆包(面粉50克),鸡蛋面糊(鸡蛋1个、玉米面10克、油菜丁25克),清炒青椒豆腐丝(青椒丝100克、豆腐丝20克)。
杂粮米饭(大米25克、小米25克、黑米25克),炒三丁(鸡脯肉丁50克、黄瓜丁50克、胡萝卜丁20克),蒜蓉油麦菜(油麦菜100克),养生菌汤(金针菇20克、蘑菇20克、香菜少许)。
炒面片(面粉50克、瘦肉25克、香干25克、西红柿50克、洋葱50克、西葫芦25克),热拌荞麦紫甘蓝(荞麦面25克、紫甘蓝50克)。
周日食谱
早餐
全麦面包(全麦粉50克),牛奶200毫升加燕麦片10克,蒸南瓜(南瓜50克),热拌菜(芹菜50克、胡萝卜20克、鸡蛋白1个)。
加餐
脐橙200克。
午餐
薏米米饭(大米50克、薏米25克),鸡丝茄丝(鸡脯肉50克、茄子100克),清炒苋菜(苋菜150克),黄瓜紫菜汤(黄瓜25克、紫菜少许)。
加餐
无糖酸奶100毫升。
晚餐
包子(面粉50克、瘦肉25克、圆白菜足量、韭菜足量),疙瘩汤(面粉25克、西红柿50克、娃娃菜50克、豆腐50克),肉末苦瓜(瘦肉25克、苦瓜50克),醋烹绿豆芽(绿豆芽100克)。
老年健康报
文: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注册营养师 暴书萍
来源: 健康报
中老年糖尿病人如何吃好一日三餐?
首先想告诉各位糖友的结论是:主食一定要吃,定量吃、粗细搭配;一日三餐很有必要,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甚至需要进行分餐,一天吃到5-6顿。接下来我们具体来说说如何吃好三顿正餐以及2-3顿的加餐。
三顿正餐的主食如何吃?
主食的错误打开方式:
1、不敢吃主食,怕血糖高
长期过少的主食摄取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总热量不够,蛋白质、脂肪来凑,后两者过量分解,短期内会出现饥饿性酮症,长期如此易身体消瘦、营养不足;二是由于主食吃得很少,糖尿病患者往往认为自己已经控制了饮食量,从而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天摄入的总热量远远超过需求量,血糖控制不佳的同时还易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
2、无糖点心不升血糖,可以“放心”吃
无糖点心是指在制作过程中不单加蔗糖、麦芽糖等小分子的糖类,或者用木糖醇、阿斯巴甜等甜味剂替代天然蔗糖等,但这些点心本身含有的糖、淀粉,是一点也没有减少的,有些点心如桃酥、沙琪玛等不但是精细的淀粉,同时还含有大量的黄油或植物油,热量高,过多摄取容易升血糖。所以,无糖点心要少吃,更不能放肆吃。
3、芝麻、核桃、五谷杂粮磨成粉吃
这种吃法对于消化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来说其实是不错的选择,能够增加摄入食物的种类,更利于咀嚼、消化、吸收。但不建议老年糖尿病人长期用此类粉剂替代正常形态的杂粮和坚果,因为经过碾碎后的杂粮更容易升高餐后血糖,尤其和坚果等高热量的食物一起冲调食用,导致过高热量的集中摄取,进而不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主食的正确打开方式:
1、定时定量吃主食
定时定量吃饭是药物或胰岛素控糖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营养治疗原则,一些降糖药物甚至需要进食主食类食物才能发挥其降糖作用。操作上简单地说需要做到:一日三顿正餐,0-3顿分餐(根据食量、血糖值等个性化设置),每顿正餐间隔4小时以上,相对固定餐点以及每顿正餐的主食量。一般身高150cm以上的老年人,每天主食总量一般不少于150g。
2、适当粗细搭配,吃膳食纤维丰富的全谷类主食
全谷类食物俗称粗粮,主要包括玉米、小米、黑米、高粱、大麦、燕麦、荞麦、黄豆等杂豆类。和精白米面等细粮比较,粗粮控糖效果是毋庸置疑的,粗粮中丰富的膳食纤维是主要的控糖功臣,所以老年糖尿病人的主食应做到粗细搭配,具体粗细比例多少?因人而异,有胃食管反流或消化道溃疡的老年人,吃过多粗粮可能加重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因此,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粗细比例的调整。
3、喝粥的正确方式——会加工让血糖指数下来
各类粥品是老年人的最爱,细软好消化,可是如果血糖高了,尽量避免大米粥,尤其是熬煮时间过长、过于粘稠的粥,可以少量食用小米粥、棒渣粥、燕麦牛奶粥、杂豆粥。总之,粥类熬煮时间不宜过长,淀粉糊化后更易吸收入血,升高餐后血糖。
4、根茎类菜当主食吃
土豆泥、蒸山药、莲藕排骨汤都是老年人爱吃、嚼得动的菜品,血糖高的老年人记住了,土豆、山药、芋头、紫薯、莲藕等根茎类的菜,一定要替换主食来吃,或者当配菜少量摄取,这样才能控制好血糖。
5、口袋常备点心,预防低血糖
对于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人或活动量偏大的老年人,需在身边常备一些点心,以备不时之需,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选用无糖点心或糖果、巧克力、面包片、饼干等均可,但这些食物不能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加餐而每天食用,只能用于预防或改善低血糖症状。
Tips:老年糖尿病人吃主食应定时定量、粗细搭配、少食多餐,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三顿正餐的蛋白质类食物如何选择?
影响血糖的因素除了糖份之外,整体热量的过多摄取也会使血糖升高,蛋白质、脂肪同样提供热量,因此,正餐里蛋白质食物的选择也很关键。鸡蛋、牛奶、精瘦肉、鱼虾、豆制品是五大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不但蛋白含量高,人体也好消化吸收,因此,老年糖尿病人应该足量和多样化地摄取以上优质蛋白质。具体操作可以:早餐一杯奶,一个鸡蛋,午餐吃上1两-2两精瘦猪、牛、羊肉,晚餐配上2两豆腐或者2两鱼虾。这样既能吃到足量蛋白质,也不影响餐后血糖。
三顿正餐的控糖小能手是什么?
很多爱吃面食的北方人发现,只要上顿吃饺子,餐后血糖肯定高,这个高血糖的锅饺
子可不背,那为什么光吃饺子或者炸酱面,餐后血糖容易高呢?主要是这顿正餐里主食过量了,而控糖小能手——蔬菜的摄入量又不够。蔬菜尤其是叶菜的热量很低,以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为主要营养成分,它的作用是延缓胃排空,帮助控制餐后血糖。因此,糖尿病人的中午、晚餐两顿正餐,均建议摄取至少200g左右的叶菜。
如何吃好加餐?
如果餐后血糖总是控制不好,内分泌科或者营养科的医生可能会建议您进行分餐,在三顿正餐减量的基础上,增加2-3顿加餐,以实现减小胰岛负荷,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加餐的量需个体化制定,但食材的选择上建议如下:低糖水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全麦面包、苏打饼干、原味坚果、无糖酸奶、豆浆等。分餐需做到定时定量,而不是饿了或者低血糖了才吃。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中老年糖尿病人控糖饮食的总原则以及食物的宜忌:
1、总原则
- 控制总热量,建立合理饮食结构
- 均衡营养,食物多样化
- 少量多餐,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 饮食清淡,低脂少油
2、糖尿病病人的健康食物
- 粗杂粮,可代替部分的精细粮
- 大豆及豆制品,可替代部分动物性食品
- 蔬菜,可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延缓餐后血糖升高
3、不宜选择的食物
- 糖制食品
-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脂
- 富含胆固醇的肝、肾、脑等内脏类食物,蛋黄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 酒:饮酒可导致低血糖,长期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
来源:搜狐健康
99岁糖尿病老人,每天要吃红烧肉,长寿又稳糖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关注",以便您收看到最新的文章!感谢大家阅读,欢迎留言评论。
国兵爷爷今年99岁高龄,十一假期刚过,孙子们都回去上班,儿女们带着重孙子遛弯去了。他像往常一样坐在门口,晒晒太阳,剪剪花草。
这样的生活对于他来说平静而又舒适。国兵老爷爷确诊糖尿病已经44年,现在老爷爷除了听东西和看东西费点劲,血压偏高,其他毛病都没有。
老爷爷作为多年糖尿病患者,久病成医,总结一套非常实用的降糖秘诀。
一、拍打公孙,促进胃肠功能
这里说的公孙是公孙穴位,公孙穴位是调节脾胃常用的穴位,这个穴位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公孙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又是冲脉和足太阴脾经的交汇处,非常适合老年人使用。
《中华内分泌杂志》发布过这样一则研究结论:二型糖尿病这类代谢类疾病具有慢性的炎性反应,这种炎性反应直接影响到了胰岛素的分泌和使用,造成血糖升高。而这种炎性反应以肠道内比较集中。因为胃肠道在消化吸收这个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想要血糖保持平稳,肠道的炎性反应要消除。这么解释可能会有点难以理解,但是说的通俗一点,在很多农村,想探讨评定一个久病不起的人能否活的久,看得是他能不能排便,而不是他能不能进食。如果久病的人能排泄,即使吃的很少,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排泄不行,即使能吃也活不久。
国兵爷爷每天拍打公孙穴位,不仅能锻炼,还通过公孙穴位调节脾胃,调理胃肠道。
拍打方法:
脱鞋后,沿着足内侧缘找到公孙穴位,然后用拇指指腹轻柔,缓慢地点按公孙。在按摩的过程中,要慢慢加大力度,避免一开始就用力过猛,引起疼痛。等身体逐渐适应了,可以每按10~15次就用手掌轻轻拍打、抚摸脚掌心,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按摩推拿的作用加倍。每天可以进行5~8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国兵爷爷每天上午推拿后还晒会脚掌,让阳光之气充分的进入体内。秋冬季节一定注意保暖,室外温度低就不要脱鞋袜了,在室内做也能达到效果。
二、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国兵老爷爷每天都要吃红烧肉,很多糖尿病患者谈肉色变,红烧肉软糯香甜,吃起来唇齿留香,血糖升起来速度也很快。刚开始老爷爷的家人不让他吃肉,怕血糖升高,导致后来营养供给不上并发症发展严重,所幸遇见的营养科大夫给老爷爷做了详细的饮食规划指导,每天吃点肉,保证营养供给,荤素搭配。
作为糖尿病患者,每天进食之后血糖马上就会上升。上升的程度与当时进食量密切相关,进食量越大,热量越大,血糖上升越高。但是如果我们把每天所需要的热量分开来摄取,那么三餐的热量就会降低,血糖也会平稳。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患者不应该吃零食,并非如此,在不增加每天总热量的摄入前提下,吃零食反而更好。
吃零食≠甜点
一般来说提起吃零食就会想到吃甜点。但是大部分的甜点都属于高热量食物,虽说可以吃,但是为了避免血糖升高,每次只能吃一点,可是吃一点又很难得到满足。
推荐冻粉、魔芋、烤红薯等零食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健康的零食,首推冻粉,这种是以原材料制作的健康食品热量几乎为零。除此外还有推荐红薯和魔芋等这两种食物均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此外,不添加糖分的酸奶也可以作为零食食用。国兵老爷爷每天上午餐前和中午午休起来后都要吃点零食,这也是他的长寿小方法之一。
三、90分钟睡眠循环周期法则
每一位长寿的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确定早起时间的时候,大家可以参考"90分钟睡眠循环周期法则",也就是说,睡眠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这两种形式,晚上睡觉时,这两种睡眠状态会以每90分钟为一组交替出现。
因此,以90分钟为单位确定睡眠时长以及起床时间最为理想。举个国兵老爷爷的例子,他晚上十点睡觉,那么早上就可以7:30起床,因为这样的话,睡眠时长就为90分钟的5倍(整数倍),也就是7个半小时。
健康是幸福的保证,健康是长寿的前提,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想要保证健康,重要的是学会通过日常生活来控制自己的血糖。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食疗药膳是改善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方法。关注糖人科普,了解更多的糖尿病逆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