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图(糖尿病足的图片动画)
路医生说丨可怕的“糖尿病足”,到底是什么鬼?该怎么预防?
相信,只要见过一次“糖尿病足”,你这辈子都不会忘掉它的样子,甚至你连它的“气味”都会记忆犹新。是的,作为最棘手难治也是最痛苦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溃(溃疡)”可以说是所有糖尿病患者最不想见到的并发症。
你或许还不知道,在所有非外伤性的下肢截肢手术中,糖尿病患者占到了一半以上,而后者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糖尿病足溃疡。
那么,这个可怕的“糖尿病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可怕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真相来了#—糖尿病的真相#
1、什么是“糖尿病足”
实际上,糖尿病足,就是指糖尿病患者的脚,因为长期的神经和血管病变,导致脚部发生溃疡、感染、坏死,甚至更深层组织的损害。
你可能会觉得,不就是一个脚上的溃疡么?有那么可怕么?
当然,因为这可不是一般的溃疡。
实际上,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主要的危害,就是它会慢慢的破坏我们全身的末梢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系统。这个破坏的速度非常缓慢,慢到让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轻敌”的忽略掉这东西的可怕。
一般的,如果血糖得不到好的控制,糖尿病就会慢慢的破坏患者末梢的血管和神经。日积月累的损害,会让四肢,尤其是下肢远端的血管大部分都闭塞住,神经功能也逐渐丧失。
脚部神经功能的丧失,让糖尿病患者对挤压、破擦、疼痛、温度都不再敏感,所以足部特别容易受到更多的损伤而不自知。加上脚部血管功能的丧失,让脚部的抵抗力更差,修复更难。
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即便没有任何外伤,也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脚上破了个口,还有点红肿疼痛。
尽管这就已经很危险了,但大多数人可能并不会察觉,他们还以为只是简单的破损,消毒包扎就能好。直到,这个破损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发生了感染流脓和腐臭,他们才会意识到发生了糖尿病足溃疡,问题严重了赶紧去医院,但是大多为时已晚。
2、“糖尿病足”都有啥特殊的表现
实际上,糖尿病足溃疡和一般的皮肤破损,是有本质区别的,即便是在刚开始的时候。
正如前文所说,糖尿病主要“攻击”的,是我们的末梢血管和神经,所以糖尿病足患者主要的特异性表现也是在这两个方面。
(1)血管被破坏的表现
因为末梢动脉血管几乎被破坏殆尽,所以糖尿病足患者的脚是有明显特征的。比如:他们的皮肤营养状态都很差,可以明显感觉出皮肤干燥没有弹性,有大片的深色色素沉着,很难看。而且往往血管被破坏的越厉害,脚和腿上的颜色就越深,范围也越大。
正常人脚背上有个动脉是可以摸到明显跳动的,我们叫足背动脉搏动,但是糖尿病足的患者,你去摸嘛,那个动脉你几乎是摸不到它的跳动的。
一旦脚部皮肤软组织出现破损,病情就会很快进展恶化,出现红肿渗出等感染症状,甚至是远端脚趾头发黑坏死。
(2)神经破坏的表现
糖尿病足患者的脚部感觉是麻木的,触觉有明显的减退,用手摸上去木木的。很多患者还会因为合并有血管损伤,而感觉到脚部或脚趾头有明显的烧灼感、蚂蚁爬的感觉,以及刺痛感。走路的时候,脚部无法明显感知地面的平坦起伏,而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当然,由于糖尿病足的图片实在太过“震撼”,我这里就不插入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找一找。
3、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1)控制血糖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没有好的血糖控制,其他一切都是白搭!
所以,很多朋友总觉得血糖高点没事儿。实际上,并不是没事儿,只是高血糖破坏我们的血管和神经的速度比较慢而已。
(2)高危人群必须避免做的事情
吸烟!必须戒烟,没有商量!
尽量避免光脚不穿鞋的行走。
尽量避免不要使用任何足部加热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热毯、热水瓶、暖宝宝等。即便是泡脚也要千万小心,水温一定要事先确定好温度,毕竟糖尿病人的末梢神经并不是特别敏感。
(3)每日检查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日检查自己的脚应该视为和刷牙一样的日常必备程序。是的,每天睡觉前,一定要检查自己的脚部,尤其是脚部某些突起部位、脚趾头、脚趾头缝以及脚底受力区等。
不只是检查这些高危部位有没有破损,还要看这些地方有没有发红、有没有肿胀,有没有出现小水泡、血泡等。对于脚底等看着不方便的地方,可以找个镜子看,或者让家人帮忙检查。
(4)仔细小心的修剪趾甲
趾甲不要留长,也不要剪的太短。扣着往里剪指甲,很容易搞出甲沟炎。普通人甲沟炎都很麻烦,更别说糖尿病患者了。
(5)购买合适的鞋子和鞋垫
糖尿病人得鞋子,一定要精心挑选,毕竟他们的脚非常脆弱。
鞋子一定不能紧,紧就意味着更多的摩擦和压力。所以,一定要亲自反复的挑选,直到非常合脚才行。
随着医学和科学打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专门定制的鞋子和鞋垫了。相关公司会根据患者足部受力情况,量身定制专门的鞋子和鞋垫,以确保万无一失。为避广告之嫌,这里我就不介绍厂家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正规三甲医院咨询。
(6)所有高危人群,一定要去医院做检查排查
只要糖尿病患者脚部的皮肤颜色和感觉有异常,就一定要前往正规三甲医院做相关的排查,尽早的发现异常,尽早的治疗干预。
一旦双足发生这3种改变,十有八九是糖尿病足,建议你尽快去检查
68岁的老王怎么也没有想到,修了个鸡眼竟然差点把截肢。
老王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一开始他每天都按时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得比较好,但是后来他就渐渐放松了,降糖药偶尔吃一下,也懒得监测血糖了,饮食方面也开始放松。
在半年前,他的右脚一个脚趾上长了一个“鸡眼”,于是他就去外面的店里修了一下。没想到之后伤口一直无法愈合,而且还出现了溃烂,持续了半年,这个溃烂的伤口越来越大,疼痛难忍。
于是老王来到医院检查,发现下肢的血管已经严重闭塞,最终不得不将溃烂严重的脚趾截掉,幸运的是避免了截肢的风险。
很多人认为一旦糖尿病患者出现了糖尿病足,说明病情严重了,生命也快走到了终点。
诚然,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个并发症,并发症的出现说明糖尿病的确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这时候如果不严格控制好糖尿病,很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但是只要好好控制,还是可以好好生活的。
糖尿病足的产生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过高状态,就会出现长期的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下肢和足部的血管就会狭窄和阻塞,从而影响了足部的血液运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伤口很难愈合,包括足骨被破坏,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此外,在高糖状态下,由于下肢和足部的感觉神经受损,就会出现疼痛、麻木和迟钝感。
但是这并不代表不能治疗。
当出现糖尿病足的时候,我们的脚上就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主要有以下3种:
1、浮肿麻木
患者的足部会有麻木、疼痛感,或者感觉缺失和减退,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灼热感,好像有蚂蚁在爬行一样,这是一种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提示糖尿病的病情已经加重。此外,由于肢端供血不足,会出现局部浮肿的症状。
2、肢肌肉酸胀
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严重了,在走路的时候会出现下肢肌肉酸胀、疼痛和沉重的症状,走一段路就需要停下来休息才能接着走,这也叫做间歇性跛行,表示患者的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或狭窄,是糖尿病足坏疽的前兆。血管狭窄程度越重,步行的距离就会越来越短。
3、紫红色皮肤
如果足部的皮肤颜色变为紫红色,这是足部缺血的信号,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发展为足部坏疽,务必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患了糖尿病足,就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否则容易引起严重的损害,甚至会发展到截肢的地步,治疗和护理糖尿病足可以分三步走。
首先,要减压和清创,局部压力过高是形成足部溃疡的重要原因,所以治疗糖尿病足首先就要减轻足部的压力,可以使用特制的矫形器和鞋袜等,最有效的减压方法就是使用全接触性支具。然后对坏死的组织、纤维硬结和胼胝要做好局部清创,包括超声清创、手工清创、蛆清创和负压创面治疗等。
其次,绝大部分糖尿病足的伤口都有感染的情况,包括脓肿、坏疽、浅表皮肤感染、骨髓炎等,所以要进行抗感染治疗。由于伤口表面和深部的细菌往往有区别,在使用抗生素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厌氧菌和需氧菌,一般不主张局部外用抗生素,而是采用静脉点滴抗生素,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
最后,要进行周围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治疗,如果是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可以采用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前列腺素F、西洛他唑等,此外,血管腔内的超声消融术、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术等也被广泛运用。由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氧化应激增强,会通过微血管对神经微循环造成损害,就会影响神经微循环,因此,要注意神经病变的治疗,甲基维生素B12能够有效提高神经的传导速度,可以保护神经功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糖尿病足作为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1、预防足部损伤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护足部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足部检查工作,预防足部损伤,每天都要细心检查足部是否有损伤,比如水疱、擦伤和裂伤等,尤其要注意检查脚底和脚趾缝。
2、鞋袜穿对
糖尿病患者的鞋袜也要穿对,选择宽、松、软的透气运动鞋或布鞋,还要注意保持鞋袜干燥,可以准备多几双鞋轮流穿,避免一双鞋穿太久。
3、注意洗脚温度
每天用温水泡脚,但是要注意洗脚水的温度,不能超过38℃,绝对不能用热水烫脚。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是非常脆弱的,高温可以导致足部创伤,从而诱发糖尿病足。
4、预防脚气
注意保持足部干燥、透气,预防脚气的发生,一旦发生脚气或脚癣,要及时进行治疗,平时不要去没有资质的场所修脚,以免发生感染。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负担和痛苦,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足部损伤,就要尽早就医,及时处理。
参考资料:
[1]《糖尿病足,伤不起的狠“脚”色!》.西安交大二附院.2021-08-18
[2]《4大征兆暗示“糖尿病足”》.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09-03
[3]李少霞,沈为民,张恒术.糖尿病足治疗进展[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你的脚距离糖尿病足有多远?看图就知道了!
糖尿病足病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在日常生活中,糖友往往纠结于这些问题:我这是糖尿病足病吗?我这是自己处理,还是去医院处理呢?
如果这些问题反复纠结于心中,而不付诸行动,往往就会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的悲惨结局。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个人临床资料,以期解答患者心中的疑惑,哪些脚部症状需要治疗。
十种脚病,需预防足溃疡的发生
◆胼胝
◆趾甲改变
◆皮肤干燥
无渗液,若瘢痕周围皮肤红肿,亦需医院处理
◆皮肤瘢痕
◆足部畸形
三种糖尿病足病,可自行处理(前提您得会消毒)
糖尿病足病水疱(针对压力不大的,或面积小的,可以在家试穿,放出液体,注意消毒;若穿刺后,液体复现,或压力比以前增大,需来医院专科处理)。
必须就医的糖尿病足病
◆皮肤有瘢痕的(易形成痂下溃疡)
◆胼胝(易胼胝下溃疡,甚周围皮肤感染)
◆烫伤
◆水疱
◆甲沟炎
◆皮肤感染
◆伤口久不愈合者
◆缺血
如果您的脚部有异常,对照以上图片决定是否治疗,是否需要就医治疗。
作者:邹小蜂,太和县中医院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