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关于糖尿病的开题报告(讲讲关于糖尿病)

大庆日报 0
文章目录:

30年·丰碑——讲述糖尿病“大庆研究”的完整故事「大庆读本·民生」

30年·丰碑

——讲述糖尿病“大庆研究”的完整故事

从 1986 年 到 2016年,“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30 年的结果,在全球糖尿病研究领域第一次回答了“糖尿病能否被预防”这一世界性难题,改变了世界糖尿病学者对糖尿病预防的认知,先后被全球引用近7000次,奠定了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那么,它向世界讲述了怎样的事实?又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为追溯“大庆研究”的始末,“大庆研究”第三代研究者王金平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整理资料。11 月 8 日,她把这些资料发给记者时说,希望这次能够讲一个关于“大庆研究”的完整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大庆研究团队大庆市第一医院的工作人员合影。

2016年9月,课题组元老成员合影。

■前瞻·相遇

在糖尿病刚刚萌芽时诞生

“早在20世纪80年代,糖尿病已经开始在西方国家流行,患病率迅速上升。欧美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 2%-5%,而我国 1979 年全国糖尿病调查的患病率仅为0.67%,不是常见病,显有人知道糖尿病是什么样的疾病。”王金平说,就在这样一种疾病(流行)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原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潘孝仁教授已经意识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必将导致类似西方国家的糖尿病等慢性病在我国的流行。

但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前,糖尿病能否被预防,全世界的专家、学者都不知道。潘孝仁教授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与他的导师——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糖尿病流行病学专家Peter Bennett教授,共同设计了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方案。1984 年,潘孝仁教授回国后,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研究对象。

当时,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病专家吴英凯院士,正在牵头进行全国19省市心脑血管疾病流行趋势的监测项目(简称莫妮卡项目),这是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按世界卫生组织统一标准进行的心血管病监测项目。全国监测人口 590 余万人,仅在大庆市就监测了59万多人,占全国工作量的10%,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1986年4月,在大庆市第一医院(现油田总医院)心血管病专家胡英华院长到北京参加一年一度的汇报会时,吴英凯院士把胡英华院长介绍给了潘孝仁教授。

这一次相遇,是“大庆研究”的开始。

■决策·支持

全市动员大会规模空前,堪比石油会战

“我一听是预防糖尿病的研究,不打针不吃药,对大庆人有好处,就答应了。”胡英华院长说。

潘孝仁教授选择大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大庆市第一医院在胡英华院长的引领下,积累了多年的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经验,有现成的研究团队,中心实验室检查的血脂、血糖等指标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化要求,质控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并且已经在全市建立疾病三级监测网,覆盖人群足够大。

其次,大庆油田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糖尿病流行可能性比较高,能筛查出足够的受试人群,达到研究样本量的要求。

再次,大庆职工工作稳定,人口流动性小,便于长期跟踪随访,而且大庆市委市政府和油田企业高度重视职工和家属的健康。

正如潘孝仁教授预测糖尿病有一天会在中国流行一样,糖尿病预防研究选择大庆,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回到大庆后,已经 60 岁的胡英华院长四处奔走,争取到大庆市委市政府、大庆石油管理局以及大庆石化公司等大企业领导的支持。“把启动‘大庆研究’当做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之初的石油大会战一样来做!”胡英华院长争取到了上级的鼎力支持。

1986 年 6 月,胡英华院长向大庆市政府提交申请课题开题报告,糖尿病“大庆研究”正式开启。为此,大庆市卫生局下达文件,在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普查之前,在采油六厂大礼堂召开全市动员大会。这次大会规模空前,大庆市副市长、大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大庆市卫生局局长,油田各厂矿单位领导、大庆各级医院领导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院长以及抽调的负责普查的医务人员,共 500 余人,50 余个医疗机构参加。

2010年8月,课题组成员进行资料分析和论文撰写。

■筛查·分组

300多人历时半年选出577名受试者

“大庆研究”首先要进行糖尿病、糖耐量低减的初步筛查。根据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潘孝仁、胡英华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联合大庆当地 33 家诊疗单位、300多名调查员,历时6个月,完成了目标人群 110660 人的筛查。最终 577 位糖耐量低减受试人群,被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又分为饮食干预组(148 人)、运动干预组(155 人)和饮食加运动干预组(135人)。积极生活方式干预时间从1986年持续到1992年。

对照组的受试者,研究人员不去干预他们的饮食和运动。饮食干预组,研究人员倡导注意三大营养素比例 ,即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5%-65%,蛋白质占 10%-15%,脂肪占 25%-30%,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对于不肥胖的糖耐量低减者,保障每天每公斤体重 25-30 千卡热量饮食的情况下,限制糖、酒摄入;肥胖者在此基础上逐步减轻体重(每月减0.5-1.0 公斤,直至达标准体重)。而运动干预组要适当增加体育锻炼,至少每天走路半小时或做相似能量消耗运动,运动量不设上限。饮食加运动联合干预组,则既要控制饮食又要加强运动。

研究人员给每名受试者下发了包含“饮食计算”“劳动强度种类”“食物种类及热量”等内容的干预使用手册。

■研究·结果

饮食和运动能预防糖尿病

1992 年末,“大庆研究”开启第一阶段——6年随访。

结果显示:6 年间对照组糖尿病累计发生率为 67.7%,饮食干预组糖尿病累计发生率是 43.8%,相比减少 31%;运动干预组发病率为41.1%,相比减少 46%;饮食加运动综合干预组发病率为 46%,相比减少 42%。

2006 年,“大庆研究”开启第二阶段——20年随访。

对 576 例糖耐量低减者随访(失访 1 例)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干预对预防糖尿病有着长期的后效应。6年积极干预结束后 14 年期间,依然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 43%。干预组发生糖尿病时间比对照组平均推迟 3.6年。与糖尿病相关的严重视网膜病变在对照组累计发生率是 16.2%,而干预组为 9.2%。这也是在世界上首次证明,简单的生活方式干预使威胁视力的严重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和失明)发生风险下降47%。

2010 年,“大庆研究”开启第三阶段——23年随访。

结果显示:在对照组中,糖尿病发生率为 89.9%;而生活方式干预组糖尿病发生率为 72.6%。这次结果在世界首次发现,与未接受生活方式干预者相比,接受生活方式干预的受试者随访 23 年间心血管病死亡降低了 41%,全因死亡(各种死亡原因加在一起)降低了 29%,新发糖尿病风险降低了45%。这一结果表明,生活方式干预不仅长期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且减少了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病死亡和全因死亡。

2016 年,“大庆研究”开启第四阶段——30年随访研究。

研究人员对 576 例糖耐量低减者中的 400 例进行了随访(其他人离世),总体应答率高达 94%。“大结局”结果发现:30 年间干预组糖尿病发病率为 90.8%,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为 97.1%,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 39%;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心梗、脑梗、心衰)累计发病率 52.9%,对照组发病率 66.5%,发病风险下降 26%;干预组全因死亡率 45.7%,对照组死亡率 56.3%,死亡风险降低 26%。

生活方式干预使得糖耐量受损人群的糖尿病发病推迟3.96年,心血管事件发生推迟4.64年,微血管病变推迟 5.17 年,心血管死亡推迟 7.25年,全因死亡推迟 4.82 年,平均预期寿命提高1.44年。

留取标本。

跨界·影响

改变世界学者对糖尿病预防的认知

“大庆研究”如一枚原子弹,在全球糖尿病预防领域迅速爆炸。

1992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1997 年芬兰国际糖尿病联盟大会,2003 年,法国国际糖尿病联盟大会……相继邀请“大庆研究”发声;2008年,20年随访结果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2014 年,23年随访结果再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这一研究结果被英国剑桥大学韦勒姆教授誉为“一个真正的突破”;2019 年,30 年随访结果再登《柳叶刀》。

“大庆研究”30年数据的公布,在全球糖尿病研究领域第一次回答了“糖尿病能否被预防”这一世界性难题,这种干预对肥胖和不肥胖人群都有效。这改变了世界糖尿病学者对糖尿病预防的认知,间接催生了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DPS)和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的出现。

截至目前,“大庆研究”的影响不仅跨出了国界,也跨出了糖尿病学界。纵览欧洲、美国、加拿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指南,甚至心血管、癌症、营养等领域指南,都在引用“大庆研究”的成果,先后被全世界引用近7000次。

“目前大庆及全国疾病谱已发生重大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死亡人数超过总死亡数的80%。”王金平说,这些慢性病都由不健康膳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共同危险因素导致,“大庆研究”不仅适用于糖尿病预防,也适用于与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病等慢性病防控。

对此,王金平详细解读了“大庆研究”得出的预防方案:

成人每日饮食推荐量如下:

主食量:身高的零头就是估计的主食量,例如:身高1.60米,则主食量是 6 两左右。主食指大米、白面、玉米、小米等,土豆、地瓜、山药、倭瓜也按主食计算,大约四两薯类相当于一两谷类热量。

蔬菜:1 斤;水果:苹果 1 个或等值水果;瘦肉2-3两:牛肉、羊肉、猪瘦肉、鸡肉、鱼肉等;鸡蛋1个,豆浆或牛奶半斤;植物油半两左右;食盐:6克;饮酒:白酒不超过 1 两,红酒不超过 2两,啤酒不超过半斤。

成人运动推荐量:

运动频率:每周运动5至7次;运动时间:每次 30-60 分钟;运动项目:走步、慢跑、太极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运 动 强 度 :用 最 大 心 率 表 示 :(220-年龄)×80%。例如:50 岁成人 ,运 动 最 高 心 率 为 :(220-50)×80%=136 次/分,则一个 50 岁的成人,他的最大运动强度时心率是 135 次/分左右,以不出现头晕、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为益。

“‘大庆研究’不应只是一种结果,而应该化为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王金平说,这才是它出现的意义。

本报记者 沈艳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护理科研丨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护理开题报告:实用技巧和案例分析

经过与导师的讨论,在确定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对象、观察指标和研究设计之后,我们要开始写开题报告,将自己的所想完整表达出来,形成一份书面报告。

开题报告是我们开展研究的计划书,指导我们今后每一步实践如何走, 那我们该如何完成一份思路清晰、格式规范的开题报告呢?

下面与大家分享写开题报告的心得和技巧。一、列出目录下图是一个很常规、基础的目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设计、不同学校的要求对目录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一般在列出目录时会包含一级和二级标题,明确需要书写的每一部分内容。

目录内容举例

二、充实框架

早在选题阶段,我们已经筛选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在书写开题报告之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就上述图中框架而言,我们需要足量的相关文献来充实支撑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

1.前言——研究背景

首先在研究背景部分,我们要通过简洁的话语提出核心研究问题

阐述研究问题是什么?

研究问题为什么重要?

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探究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从国家政策走向社会发展需求学术发展需求疾病的流行病学资料等方面着手。目前较多护理论文是从公共卫生问题的角度切入,再总结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自己的研究会如何促进学术发展。

这一部分的结构和毕业论文是一致的,举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现状及与其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1]中,作者在研究背景部分的开头是这样写的。通过列出流行病学数据来突出问题的严重性。

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现状及与其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再举例《产后特有焦虑的潜在类别分析及影响因素》[2]中,作者在研究背景部分的开头和结尾处分别是这样写的。

产后特有焦虑的潜在类别分析及影响因素

产后特有焦虑的潜在类别分析及影响因素

在第一、二段中,从宏观概念到微观概念,要逐步引出本课题的研究问题。

除了这个角度,我们在撰写科研项目计划书时,还可以从国家或行业颁布了什么政策/战略入手,阐释自己的研究与当下国家/行业所关注的问题有什么关联,是否符合大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明确我们研究关注到的问题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之间的关联。这种写法更常见于基金项目申请书,人文社科类课题的开题报告等,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2.前言——研究目的、内容、假设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假设要保持一致。

在阐述研究目的时,常用动词——描述/构建/探讨/明确/揭示......

本研究拟在……的基础上,分析……的主要问题,探讨……对策,以期为进 一步……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本研究探讨……的可行性及其相关机制,期望为……提供方法。同时探索……的可行性,为今后临床……提供解决办法。

产后特有焦虑的潜在类别分析及影响因素

研究内容:实现研究的具体手段,在阐述时保证每一点研究内容相互关联,前一点是后一点的基础。

● 采用……测量……。

● 采用…… 探讨……之间的关系。

● 基于……构建……方案/方法/措施。

● 比较……的差异,以探讨……的有效性。

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基于前期研究基础、文献回顾结果、理论支持得到的,是我们对于研究问题的答案未经验证的猜测。一个研究假设是提出了一个可验证的关系的假设,且一一对应研究目的。研究假设不一定反应事实,也不一定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一致。

● 假设......与......存在正/负相关关系。

3.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文献回顾顾名思义是要写综述,这个值得单写一篇文章来分享,在这里先不细说。主要想分享一些寻找理论框架和书写的技巧与方法。

理论框架是研究的基础,如果一项研究是一个新房子,理论框架就是房子的地基。在下图的博士论文[3]中,作者选取了养老机构照护质量的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健康生态学模型和老年活动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将这三个理论与本研究中的研究问题结合,从而支持作者做出研究假设一二三,并得到下图所示的理论框架。

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识别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在上述研究中,理论帮助研究者选择变量及分析假设变量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

● 指导问卷/量表编制

● 选择变量和分析变量间关系

● 评估/评价体系构建● 指导设计干预方案● 指导开发干预项目

● ……

那么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要先介绍本研究所选择的主要理论,理论的起源、重要学者、主要内容、适用范围、如何与本研究结合或对本研究的启示。

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识别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介绍了上述内容之后,回到研究本身,解释这些理论如何结合,对本研究的启示,基于此提出的理论框架内容,建议在此部分配上图,更加直观地展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并辅以文字介绍其中的概念及概念间关系。

4.研究方法4.1研究设计这一部分需要指明自己研究设计类型,是质性、量性还是混合?如果有干预部分,还需要解释干预措施是什么,如何实施干预措施以及如何测量各项指标。一个结构清晰的技术路线图将帮助澄清这部分内容。技术路线是指为了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手段、开展研究的具体步骤,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技术路线图中,需要呈现自己研究步骤、主要研究内容、每一步使用的研究方法。

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识别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4.2研究对象

描述研究对象、样本纳入及排除标准、抽样方法、样本量。

4.3收集资料的方法与工具在这部分需要描述测量研究变量的方法,一般包括问卷法、生物测量法、物理测量法等。
对于量表,需要列出每个测量工具的信效度、赋值方法和评分标准,以及研究工具在本研究的信效度评价计划。如果是有需要自行开发的研究工具,要写清楚开发的过程及质量保证措施。而如果需要测量生理指标等,要阐述生物物理测量法实施的过程,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识别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4.4拟采用的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分开说明本研究的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方法是什么,使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什么。

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识别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三、反复修改

一份出色的开题报告需要反复修改,除了导师,还可以请你信任的老师同学阅读你的开题报告,根据他们的修改意见完善这份报告。如果与你研究方向不同的同学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读懂你想表达的意思,明确你的核心研究内容,说明你的表达已经足够清晰和简洁。还可以使用做PPT报告的形式,来进一步厘清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表达逻辑,完善开题报告的结构。

不管是研几,或是有无计划申请课题,

都赶紧学起来吧~

参考

1. 周纭如. 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现状及与其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21.DOI:10.27652/d.cnki.gzyku.2021.001877.

2. 张叶. 产后特有焦虑的潜在类别分析及影响因素[D].山东大学,2022.DOI:10.27272/d.cnki.gshdu.2022.005985.

3. 赵梦. 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识别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D].山东大学,2020.DOI:10.27272/d.cnki.gshdu.2020.000352.

编辑丨Frank


月是故乡明|「乐成街道」开展迎中秋“幸福邻里”糖尿病知识讲座

9月20日,由乐怡社区主办,布衣大药房、乐怡社区爱心话聊协会协办的迎中秋“幸福邻里”糖尿病知识讲座,邀请了乐清市人民医院分泌科臧循雄医师为社区群众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健康讲座,让大家充分了解糖尿病的日常治疗和保健。本次活动共有50余名社区居民参加。

臧医师以“什么是糖尿病”开题,主要从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治疗及糖尿病的误区等方面阐述了糖尿病的危害性及日常应对方法。臧医师的讲座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强调了糖尿病如何诊断以及日常应如何管理,引得在场的居民频频点头。讲座后,一些居民与臧医师继续深入交流,起到了良好的健康传播效果。

讲座结束后,现场发放了中秋节月饼及礼品,爱心话聊志愿者把月饼送给爱心对象,致以中秋节的问候。大家纷纷表示,今后要继续增强保健意识,定期开展咨询体检,加强糖尿病的日常自我管理意识,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更多身边的人,做健康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通过此次讲座,增强了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今后将继续开展此类健康讲座活动,为更多的社区家庭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合作或咨询可通过如下方式:

QQ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