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老人喝的饮料(糖尿病老人喝的奶粉哪种好)
得了糖尿病,喝什么饮料更健康?
研究已知,糖尿病的危害不在于升高的血糖本身,而在于会增加成年人患心血管疾病(CVD)、其他代谢相关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
饮食干预在成年人二型糖尿病的血糖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关糖尿病病人应该吃什么,即食物和营养的研究已经非常充分;但有关糖尿病病人应该喝什么的研究还很不够。
以往的大量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群,大量摄入低能量密度的饮料,如白水、低脂牛奶和咖啡等与肥胖、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种原因和特定原因的低死亡率相关;相反, 喝含糖饮料(SSBs)与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相关。
那么,糖尿病病人喝什么更健康呢?
哈佛大学公卫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美国注册护士和卫生专业人员两个前瞻性队列近20万人的数据对此进行了研究。
分析中,首先排除了基线时患有1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癌症;以及随访期间在2型糖尿病获得诊断前报告的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人。
随访期间,每2到4年进行一次摄入饮料的问卷调查,饮料的种类被分为含糖饮料(SSBs),人工代糖饮料(ASBs),果汁,咖啡,茶,低脂牛奶,全脂牛奶,或白水。
含糖饮料包括含咖啡因的可乐、不含咖啡因的可乐、其他碳酸SSBs和非碳酸SSBs(果汁饮料、柠檬水或其他水果饮料)。
人工代糖饮料包括含咖啡因的低卡路里可乐、不含咖啡因的低卡路里可乐和其他低卡路里饮料。
果汁包括橙汁、苹果汁、葡萄柚汁或其他果汁。
咖啡包括含咖啡因和不含咖啡因的品种。
结果显示,在随访期间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人群中,
与喝含糖饮料最少的人相比,喝含糖饮料最多的人全因死亡率增加20%。
多喝以下几种饮料与全因死亡率降低有关,咖啡降低26%,茶21%,白水23%,低脂牛奶12%。
没有发现包括人工代糖饮料,果汁或全脂牛奶在内的其他饮料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总体上,每天每多喝一份含糖饮料,全因死亡率增加约8%。
喝含糖饮料多的人也与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喝含糖饮料最多的人比喝最少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5%;相反,多喝咖啡和低脂牛奶分别与心血管病风险降低18%和12%相关。
如果在诊断糖尿病诊断后有意多喝咖啡,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18%;诊断糖尿病后有意多喝茶和低脂牛奶也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每天每多用一份咖啡替代1份含糖饮料,死亡风险可以降低18%;用茶或白水替代都降低16%,低脂牛奶替代降低12%;上述相应的饮料替代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分别为20%、24%、20%和19%。
用人工代糖饮料每替代1份含糖饮料,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分别降低8%和15%。
综合来看,患上了糖尿病还继续大量喝含糖饮料,即使是没有医学知识的人也知道是在找死。而这项研究也验证了人们的这一常识,诊断糖尿病后还喝含糖饮料,可以全面地增加全因死亡风险,以及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风险。
那么,糖尿病病人喝什么饮料最健康呢?
答案是:
咖啡、
茶、
白水和
低脂牛奶。
这些健康饮品适合糖友饮用
天气炎热,大家都喜欢喝冰镇饮料解暑,除了白开水以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邵海琳为糖友推荐以下几种饮品,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健康饮品。
糖尿病患者可以饮茶,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对于不同的茶叶,沏泡的温度也有讲究。绿茶建议冲泡水温在80℃-85℃,这样可以将茶叶中的茶多酚浸泡出来,也不会破坏绿茶中的维生素c;新鲜的白茶、红茶、普洱冲泡温度建议在90℃-95℃,能使茶中的果胶、茶多酚迅速浸出。市面上购买茶水饮料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但饮茶过多、过浓,也会影响睡眠或者药物疗效。
糖友可以适量饮用咖啡,但冲饮咖啡时不要加入奶类、脂类。建议饮用黑咖啡,帮助促进糖类代谢,提高机体代谢率。牛奶和豆浆作为提供蛋白质的来源,可以适量食用,但是应当计入一天的总热量中。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饮用新鲜蔬菜汁,但建议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这样既能增强饱腹感,也能避免血糖升得过高。
绿豆汤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糖友们可以饮用,但绿豆属于高糖类食物,不宜喝过浓的绿豆汤;不要把绿豆煮烂,只喝汤,不吃豆,尽量减少糖的摄入;且绿豆汤不能代替白开水。(记者狄慧)
来源: 今晚报
糖尿病人可以喝这四种饮料,解渴对血糖还好,帮助控血糖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制血糖真的是一项挑战。为了避免血糖飙升,很多人都宁愿放弃各种美味的饮品,仿佛一辈子只能和无味的白水作伴。
每次看到别人畅饮各种饮料,自己却只能苦苦忍耐,内心难免感到一阵失落。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饮品都对糖尿病人有害。其实有一些饮品,不仅能解渴,还能够帮助血糖更好地控制。
那么这几款能帮助控血糖的饮料都是什么呢?
一、4款帮助控制血糖的饮料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饮料。很多常见的饮品,如含糖的饮料、甜品等,都可能引起血糖的波动,给糖尿病控制带来困难。
然而,幸好并非所有饮料都对血糖有害,实际上,有几种饮品不仅不会影响血糖,反而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血糖水平。
1.脱因咖啡
许多人喜欢早上喝一杯咖啡提神,但是咖啡因的刺激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总是友好的。过多的咖啡因摄入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血糖不稳定。
因此脱因咖啡成为糖尿病患者的新宠。脱因咖啡去除了大部分咖啡因,保留了咖啡中有益的成分,尤其是绿原酸。
绿原酸不仅是咖啡的独特风味来源,它还具有抑制血糖吸收的作用。它通过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帮助血糖水平保持在一个健康的范围内。
更重要的是,脱因咖啡不会引起咖啡因带来的不良反应,比如失眠或者胃部不适,患者可以放心饮用,享受咖啡带来的清新口感与健康益处。
2.茶水
茶水种类繁多,像绿茶、红茶、花茶等,都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品。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尤其是茶多酚,它们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这些茶多酚不仅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还有助于减缓餐后血糖的上升。更棒的是,茶水的口感多样,能够带给糖尿病患者不同的选择,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同时茶水还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喝茶时,只要注意避免过浓或者含糖的茶饮料就可以。
3.无糖豆浆
无糖豆浆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矿物质,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的波动。豆浆中的大豆异黄酮不仅对血糖有益,还能够降低胆固醇,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心血管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餐前喝一杯无糖豆浆,能有效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这对于控制血糖非常有帮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豆浆并不是钙的最佳来源,糖尿病患者如果需要补钙,可以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充,比如豆腐等钙含量较高的食物。
自制无糖豆浆,不仅口感新鲜,而且能最大限度保留豆浆的营养成分,成为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4.天然椰子水
椰子水含有丰富的钾和镁,这两种矿物质对人体的血糖调节有着积极作用。钾能够帮助调节血压,镁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
椰子水的糖分含量较低,不像其他水果饮料那样含有过多的糖分,适量饮用能够补充水分,同时不会导致血糖水平的剧烈波动。
天然椰子水的糖分主要来自葡萄糖和果糖,它们的升糖指数相对较低,对血糖的影响较小。
需要注意的是,椰子水虽然糖分不高,但仍应适量饮用,一次饮用约300毫升就足够了,避免过量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二、多喝水对糖尿病的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不仅能帮助解渴,还对控制血糖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特别注意喝水的量和方式。
人体的水分平衡和血糖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当血糖过高时,身体会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糖分。这个过程叫做糖尿,它会导致体内的水分流失,造成脱水的症状。
为了补充失去的水分,身体会产生更多的渴感,促使你去喝水。这种水分的流失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血糖的波动。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避免因脱水引起的各种健康问题,比如头晕、疲劳等。
如果体内水分不足,血液中的糖分浓度就会相对增加,这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加剧,甚至出现高血糖的情况。喝水能够帮助稀释血液中的糖分,从而稳定血糖水平。
此外水分充足时,肾脏也能更高效地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糖分,减少肾脏负担,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健康也大有好处。
不过,糖尿病患者在喝水时要特别注意,不是喝得越多越好。虽然水分的摄入对血糖控制有益,但过量的水分摄入可能会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尤其是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肾功能受损的情况时,过多的水分摄入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因此,在增加水的摄入量时,最好能够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调整。
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为血糖不稳定而产生频繁的口渴感,尤其是血糖较高时。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补充水分是非常必要的,但要避免一口气喝太多水,最好分多次慢慢喝。
水分的持续摄入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并帮助体内的新陈代谢保持平衡。此外,多喝水还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患者的一些常见症状,比如便秘。充足的水分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避免便秘的发生。
饮水还可以通过促进尿液的排出,帮助清除体内积聚的废物。糖尿病患者可能会面临体内尿糖增多的情况,适量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将这些多余的糖分排出体外,从而减轻体内糖分堆积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尿液的生成与排出也能够帮助肾脏功能保持正常。
三、除了喝水,糖尿病人需要注意的4点糖尿病人除了喝水外,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其他生活习惯。这些习惯看似简单,但对糖尿病的管理至关重要,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小的影响。
1.饮食
饮食上要尽量避免高糖食品,尤其是含有大量精制糖的食物。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功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吃过多的糖类食物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就难以得到及时控制。
另外,糖尿病人要保证每天的饮食中有足够的膳食纤维,尤其是来自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中的纤维。
膳食纤维能帮助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促进肠道健康,还能增加饱腹感,避免过度进食。蛋白质的摄入也要有所关注,低脂的肉类、鱼类、豆类和奶制品是不错的选择。
2.合理的运动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减肥,更多的是为了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胰岛素,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不仅可以帮助消耗血糖,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关键是运动强度要适中,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过度剧烈的运动会导致身体过度消耗,反而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
3.血糖监测
通过定期监测血糖,能够及时掌握血糖波动的情况,发现异常时能够迅速做出调整。许多糖尿病患者可能对自我检测血糖产生恐惧心理,但其实这一过程是非常简单且必要的。
使用家用血糖仪,选择适当的时机和频率检测血糖,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控病情,及时发现自己的饮食或运动安排是否得当。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定期前往医院做更专业的检查,确保糖尿病并发症不发生或得到及时发现。
4.心理健康
很多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与疾病斗争,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负担会影响到患者的情绪,进而对血糖控制产生不良影响。
积极的心态、良好的情绪管理对血糖的控制有着显著的正面作用。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的焦虑和压力。
糖尿病的管理其实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只要生活中做好日常管理,细心呵护自己的身体,才能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
四、结语糖尿病管理就像是一场长期的马拉松,走得稳才会走得远。
虽然这场比赛看似没有终点,但每一步的坚持都能让你越来越接近健康的目标。
在这条路上,不必给自己设限,懂得如何通过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心理调整来精细管理自己的身体,就是最强的武器。
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点击关注解锁更多好的内容,谢谢你的支持!
参考资料
[1]王建华.炎炎夏日,糖尿病能喝什么?[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7,(13):13-14.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