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眼睛异物感(糖尿病眼睛里有东西)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友们,忽视这几个症状,当心眼病靠近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饮食结构的日渐丰富,现代居民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据中华医学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11.6%,全国约有1.39亿糖尿病患者。很多糖尿病患者以为患病后只需要进行血糖管理就可以了,殊不知糖尿病引起的其他并发症同样不可忽视,在糖尿病引发的众多并发症中,糖尿病引发的眼底病变危害尤为严重,那糖尿病究竟会引发哪些眼底病变?

什么是眼底?

眼底就是我们眼球内后部的组织,包括视网膜、视乳头、脉络膜、黄斑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等关键部位,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典型眼病之一,糖网一般由视网膜中周部开始,早期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甚至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很多患者是等到视力急剧下降,出现有黑影的飘动、视物变形等症状时才匆匆赶到医院寻求治疗。

所以糖尿病患者不仅要

关注自己的血糖值是否在正常范围,

也要及时注意到眼部征兆的出现,

南宁爱尔眼科医院

眼底病专科主任沈白云

指出如出现如下症状记得及时就医。

1.视野中心暗影持续存在

如果你看东西时,视野中心变暗,这就是在提示你黄斑区病变或者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等。

2.视力减退,夜间视力减退更明显

如果糖友们发现自己视力下降,尤其时在夜间看东西不明显,那可千万不要轻视,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眼底检查,不可将之视为普通的衰老现象,以免延误病情。

3.视物有“蝌蚪”“小虫”飘动

如果你看东西时,发现眼前有“蝌蚪”或“小虫”形状的黑影飘动,那就需要提防是不是由玻璃体液化引起的症状。

4.视物变形、缺损

如果你出现了看东西变形、扭曲、缺掉一块这样的症状,很有可能是在提示你黄斑区病变,此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专业的眼底检测。

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眼底病呢?

(1)通过食品给眼睛补水

适量补充水果,多吃绿色蔬菜、食粮、鱼跟鸡蛋;

(2)注意眼睛的劳逸结合

不要长时间持续操作电脑,注意休息,通常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休息时能够遥望远处或闭目休息。

(3)保持空调房间湿度

不要长时间吹空调,应放置茶水、加湿器等,以增添周边的湿度。

(4)定期查眼底、定期测血糖

糖友们应当更加注重眼底健康。养成定期查眼、日常护眼的好习惯,一旦发生眼底病变,也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眼底病变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南宁晚报

糖尿病殃及黄斑可致盲 如何拯救糖尿病患者视力

如今糖尿病已经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症的威胁会越来越大。由于长时期血糖水平的改变,会导致眼底视网膜小血管的损伤,这种损伤会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会有1/3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眼底病学组组长许迅教授介绍,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影响到全身的血管和神经,这其中也包括眼底的血管和神经。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1/3伴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这其中又有约1/3会出现DME。截至2017年,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显示,估算我国已诊断糖尿病患者中有临床意义的DME患者约71万。这些眼底病变可给患者的视力造成不可逆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是视力损伤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管理更应该引起重视。

黄斑是什么?糖尿病患者的黄斑为什么会出现水肿?

黄斑是我们每个人眼睛中心视力最敏锐的区域。DME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患有糖尿病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发生DM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严重越容易发生DME。DME也是由于长期血糖水平不稳定的状态导致视网膜的脉管系统受到损伤,也就是提高了血视网膜系统的渗透作用,使得血视网膜的通透性增强了,积液(渗透液)进入黄斑部位,从而引起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想而知,黄斑这么敏锐的区域,糖尿病性的黄斑水肿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视力。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为什么需要及早治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发生会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主要表现在视野的中心区域会有暗点,也就是斑片状的视物模糊,难以清晰地看到细节,包括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对比敏感度会下降,看到的颜色是暗淡褪色的,看物体的颜色会改变,有发暗的感觉;看物体的形状有所改变,有时候比实际形状变大了,有的时候也会变小了,直线在视野的某些部分出现波浪状或断裂。DME患者的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正常的工作状态,给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导致的视力丧失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可以治疗的

2012年前,医生们只能使用激光来治疗DME。激光治疗虽然可以阻止DME进一步进展,但是无法恢复或提升DME患者视力,还有可能导致视网膜损伤等,进一步影响视力的不良事件,临床急需新型治疗手段。

近几年,随着阿柏西普等抗VEGF药物的出现,局部抗VEGF注射已经成为DME的一线治疗方法。调查发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若不进行有效干预,一旦丧失视觉功能,会首先丧失工作能力,其次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并带来巨大的照护负担。

新型治疗手段抗VEGF给DME患者带来视力获益 眼底病治疗曾经是眼科最为棘手的领域,近些年随着技术和药物的进步,在我国一些创新手段已经得到应用。北京医院眼科主任戴虹教授介绍:DME是黄斑区微血管渗出和新生血管生成造成的,阿柏西普的主要目标就是对抗并阻断被称为VEGF的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从而减少新生血管生长,消退DME水肿,使患者病情不再发展。相对于激光治疗,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够逆转病情,让部分患者已经失去的视觉功能重新恢复,即便是重度DME也可以提高1行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专家提醒糖尿病人:如果你的脚和眼出现这些症状,并发症要来了!

好多糖尿病患者只注意血糖有没有降下去,吃饭吃的合格不合格。却没有注意观察自己的脚或者眼睛。好多患者的脚受了小伤,比如被暖水袋,或者暖宝宝低温烫伤了,或者小石子进鞋里了,鞋子不合适挤脚了,却没有意识到。

为什么要关注自己的脚呢?因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个可怕的并发症。而因为糖尿病可以引起下肢动脉病变和神经病变,使糖尿病人的下肢感觉减退、麻木,生活中足部受伤或有细微伤口都不易察觉。有的人剪脚趾甲的时候,不小心剪破皮肤也可能不知道。

那好多人会觉得小题大做。不就是个小伤口吗?不至于。可是你知道糖尿病人的伤口极易感染吗?如果不及时处理,是极有可能演变为糖尿病足的。糖尿病足是可怕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的患者占非外伤性截肢患者近1/2的比率。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截肢是不可避免的!

眼睛更是难以觉察。眼睛的病变一般不容易表现出来,但如果出现视力下降,眼睛模糊,眼部感觉异常,畏光流泪,痒,异物感,充血,新生物等,尤其是患病超过5-10年的病人,应该去医院检查。

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最高,危害也最严重。而且一旦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意味着全身各脏器都已发生微血管病变。虽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激光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了眼底出血和视网膜脱落,便难以逆转!最终导致失明!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1.足部干燥

患者会感觉足部皮肤干燥,可有瘙痒,也可出现毳毛脱落,光滑、水肿,下肢及足部变小。

2.皮肤温度下降

患者可感到肢端发凉,用手背碰触足背表面温度下降。

3.脚部异常感(穿袜感)

患者常有双足穿袜套感觉,麻木。肢端感觉迟钝消失。即用稍尖锐物品碰触下肢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如果出现皮色改变,说明症状已经加重了!

4.脚趾增厚、变形

脚趾变形、增厚、易脆、脱落。也可见跖趾关节弯曲,

5.疼痛感

少数也有患处针刺样,烧灼样疼痛,较严重者有刀割样疼痛。长时间走路后,会出现双腿疼痛以至于难以继续行走。

当上述症状出现后,就要注意啦!这有可能是糖尿病足!

检验方法:

患者仰卧在床,当抬高下肢时,发现足部皮肤苍白,放下来或坐位下垂时,足部皮肤为紫红色。用手从上往下触摸,会发现温度逐渐减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

注意:

糖尿病人应该多泡脚,水位最好没过脚踝,水温不超过38℃。鞋子要选择圆头,宽松舒适的。避免皮肤受伤,有创口及时消毒处理。平时可以多进行一些小腿及足部的运动,如踮脚尖,提脚儿跟,蹲起等,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但不宜做激烈运动,因为高强度,撞击性的运动会导致眼底出血,加速视网膜的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不可忽视,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身体的状态,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耽误病情!运动应选择适宜强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过于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