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癌做三次手术,二次131能活多久)

家庭医生报 0
文章目录:

同时患有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要注意啥?

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代谢系统最常见的两种疾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甲状腺的形状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它静静地趴在人体气管的前方,尽管它的重量只有大约20-25克,但它是人体内分泌腺体中最大的腺体,在人的胎儿时期就已经存在。
甲状腺分为左右两叶。甲状腺就像是身体的“发动机”,是人体代谢和精神状况的重要调控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素随着血液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激发和参与着人体的代谢活动,维持人体体温,保证脑、心脏、肌肉和器官的正常生存,可以说甲状腺影响着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当甲状腺出问题,就会产生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多种疾病。

临床上有少部分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血糖是有一定影响的。当甲亢时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血糖会升高,甲减时机体代谢减低导致血糖会偏低。
因此当糖尿病合并甲亢时,随着甲亢的好转降糖药物应注意适当减量,防止血糖过低。当糖尿病合并甲减时,由于甲状腺激素的缺乏治疗中容易发生低血糖,故降糖药物起始剂量不宜太大,随甲减的改善逐渐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

此外,新一类降糖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有潜在的致甲状腺髓样癌风险,故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的糖尿病病人应慎用。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是一类发生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2%,却导致了13.4%的甲状腺癌相关死亡的发生。
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并不常见却也并不罕见的特殊类型甲状腺癌,可以通过甲状腺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活检、血清降钙素和CEA化验、RET基因检测得到全面的精准诊断。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多数没有症状,可能仅通过化验发现癌胚抗原(CEA)增高、或出现面部潮红、频繁腹泻等看似与甲状腺无关的局部表现而引起误诊或漏诊。因此,早期精准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
综上,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血糖是有一定影响的,当“甲亢”或者“甲减”时,人体代谢会造成血糖变化,因此当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时,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类型和剂量。

专家介绍:

李鸣

医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在糖尿病、甲状腺、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等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以共同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等3项。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三下午

樊友本

主任医师,教授。

行政现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大外科行政副主任,甲乳疝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

专业擅长:

各型腹壁疝和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疾病的常规手术、微创手术和疑难手术。对甲状腺肿瘤、甲状旁腺疾病和腹壁疝的规范诊治经验丰富,疑难危重手术和微创美容手术在全国领先。

手术技术熟练,并发症极低。多科专业知识全面,院内和科内团队协作良好。病员来自全国各地,带领团队挽救了全国各地的众多疑难危重病人。

创新领先:

国际上首创单孔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腔镜切除术、颏下入路甲状腺腔镜手术和经口腔镜甲状腺侧区淋巴结清扫。国内最早之一规模开展腹壁切口疝的杂交手术和腔镜疝修补、腹膜前修补术。

学术现任:

国家癌症中心甲状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副主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兼全国甲状腺手术学组组长;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甲状腺癌专委会常委;

中国研究性医院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专委会委员;

全国卫企协协会疝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甲状腺与代谢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肾脏病学会骨代谢与甲状旁腺学组委员;

美国甲状腺学会ATA、美国内分泌外科学会AAES、国际内分泌外科学会IAES、国际内镜疝协会IEHS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与甲状旁腺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疝与腹壁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JSO》 审稿人。

学术研究:

先后毕业于原湖南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和上海交大医学院,曾到美国西南医学中心和匹兹堡医学中心作访问学者。

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主编主译专著7部,参编国家卫健委规培教材《外科学》,《内分泌外科学》,《甲状腺肿瘤学》,《甲状旁腺基础与临床》《实用腹壁外科学》等10余本书。主笔3个专家共识《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专家共识2018版》《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甲状腺癌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参编共识或指南20部。以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多项。

获得荣誉: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华夏科技奖三等奖(主要参与者)。多次被评选为中国名医榜甲状腺外科全国前十强,疝与腹壁外科前十强。

应诊时间:

专家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

特需门诊时间:

周四下午

疑难甲状腺与甲状旁腺整合门诊:

周四上午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大外科行政副主任,甲乳疝外科主任 樊友本 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李鸣

通讯员:顾海鹰

编辑:黄萌楣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陈莉明教授 | 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之间有何联系?

引言: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均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两者共患的几率如何?如果患者身上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同时存在,两者之间会互相影响吗?为此,我们特邀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陈莉明教授分享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及早诊早治策略。现将采访精要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陈莉明教授

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代谢领域常见的两大疾病,两者存在共患可能,那么两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陈莉明教授

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两种疾病,两者共患几率高,且共患时可能增加不良结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总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病率在 4%~20%之间。甲状腺疾病可通过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等因素对正常胰岛组织产生破坏,干扰正常血糖调控。同时,糖尿病引发的物质代谢、遗传、免疫等异常因素影响甲状腺组织,使甲状腺出现异常。

➤甲状腺疾病对糖尿病的影响不容小觑:

从机制层面上看,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葡萄糖吸收、糖原分解及糖异生,加速胰岛素的代谢。对于合并甲亢的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过量的甲状腺激素会使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增加、肝脏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患者血糖升高、所需胰岛素剂量增加。甲亢时炎症因子(如IL-6, TNFα等)水平升高,可导致骨骼肌、脂肪等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还可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和凋亡通路促进β细胞凋亡,导致血糖控制进一步恶化。反之,甲减患者肠道葡萄糖吸收能力、肝葡萄糖摄取、肝糖原合成和肝糖原异生作用均下降,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肾脏对胰岛素的清除能力降低,合并甲减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不纠正甲减,可导致低血糖反复发作

从临床研究层面上看,合并甲亢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难度加大。研究显示,与未合并甲亢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甲亢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所需胰岛素剂量更多;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也更长。合并甲亢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酮症和甲亢危象风险。对于合并甲减的糖尿病患者,研究证实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往往增加

此外,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密切相关,两者存在相同的联合易感基因如HLA II。成年1型糖尿病中AITD的发生率为17%-30%,1型糖尿病患儿合并AITD 的比例高达25%,血糖也明显控制不佳。

➤反之,糖尿病对甲状腺组织也会产生影响:

例如糖尿病患者循环内高水平的胰岛素可能促使甲状腺组织增生、体积增大、结节形成

参考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相关研究,各指南均提出了机会性筛查的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有效实现糖尿病合并甲功异常患者的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陈莉明教授

现有临床证据支持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国内外各权威糖尿病和甲状腺领域指南均提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甲功异常的机会性筛查建议。糖尿病初诊是进行甲状腺功能机会性筛查的重要时机,在糖尿病临床随访中也应当重视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尽早发现可能合并的甲状腺疾病,早诊早治,以提高患者生存预后。

➤指南中对糖尿病患者机会性筛查甲状腺功能的推荐意见:

2000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甲状腺功能异常检测指南》建议在糖尿病初诊时及其后每5年需检测1次促甲状腺激素(TSH)。2006年《英国甲状腺学会甲状腺功能检测指南》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每年体检时检测甲状腺功能,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时检测甲状腺功能,但不建议定期每年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2024年美国ADA《糖尿病诊疗标准》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初诊及每年随访时均应行甲状腺触诊,并对1型糖尿病患者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了明确推荐意见:1型糖尿病患者初诊及每年随访时需检测TSH,妊娠期糖尿病也需要检测TSH

专家介绍

陈莉明 教授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院长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贴专家,突贡专家,海河学者,天津名医,天津高校领军人才

  • IDF-WPR执委

  • 中华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学会副主任委员

  • 天津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

  • 《国际内分泌与代谢病杂志》主编、《中华糖尿病杂志》副主编,《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和《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编委

参考文献

[1]薛丽萍,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2):116-119.

[2]袁金金,等.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医专学报,2022,21(05):84-86 89.

[3]Biondi B, et al. Endocr Rev.2019 Jun; 40(3):789-824.

[4]Liang B, et al. Mediators Inflamm. 2020 Jul 22;2020:5287108.

[5]张碧辉.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4;8(1):42-45.

[6]Geng J, et al. Endocrine. 2015 Jun;49(2):557-9.

[7]Guastamacchia E, et al. Endocrine. 2015 Jun;49(2):339-52.

[8]Potenza M, et al. Endocr Pract. 2009 Apr;15(3):254-62.

[9]Zhang S,et al.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2020 Jan 10;10:889.

[10]Ladenson PW,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0 Jun 12;160(11)1573-5.

[11]British Thyroid Association and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Guidelines. 2006.

[12]Diabetes Care.2024;47(Supplement 1):S1-S321.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 饮食需遵循“八项注意”

近年来,随着人们不良生活以及饮食习惯形成,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使患有甲状腺亢进及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多,并且逐渐年轻化。糖尿病有时在体内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过多,影响体内的代谢功能情况下也会发生,甲亢会使糖尿病患者症状加重,引起酮症酸中毒。两种疾病互相影响,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治疗上首先应先控制甲亢,如禁食含碘食物,不熬夜、不抽烟,避免劳累、合理用药。甲亢控制好,才能更好调整血糖水平。

患者既有糖尿病又有甲亢,这种情况临床少见也比较矛盾,因为甲亢患者多食乏力,而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饮食,多食一口血糖也会波动很大。所以在饮食管理上应个体化,灵活、动态掌控。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风湿免疫科主任杜瑞琴告诉糖友们,在饮食上要八项注意。

其一,合理控制食物的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根据患者身高体重计算患者BMI值,按照中国成人BMI标准为18.5-23.9,以此判断患者体型及所需热量;计算基础代谢率:指导患者正确监测自己的基础代谢率,早晨未起床时安静状态下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高,就要比普通糖尿病患者增加热量的摄入;最后结合患者标准体重及活动量计算其每日所需热量,患者患有甲亢总热量要增加 10%,将计算出总热量值合理分配到三餐中。尽量避免或者少食用油炸类食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对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均有一定作用。需要注意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要保持总热量不变。若总热量增加,易导致病情恶化。饮食以低糖、低热量的清淡饮食为主,同时对淀粉、甜度高的饮食进行控制,多食新鲜蔬果,适当食用肉类食物。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结构,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另外叮嘱患者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餐均需进主食,不得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叮嘱患者禁烟禁酒。

其二,蛋白质供应要充分。糖尿病、甲亢造成的代谢紊乱使体内蛋白质分解加快,丢失过多,容易出现负氮平衡。若饮食中的蛋白质丰富,则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以使机体恢复健康。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多摄入鸡蛋、瘦牛肉、黑芝麻、鱼、奶制品等。牛奶的每天摄入量要固定,确保机体蛋白质充足,以使新陈代谢得到满足,如睡前饮用牛奶,还可促进睡眠。

其三,减少脂肪的摄入。肥胖患者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必需脂肪酸是人体代谢的重要物质,须从食物中摄取。植物油是人类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食用植物油,尽量少食或不食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全脂牛奶、蛋黄等,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其四,注意富含维生素食物的供给。由于糖尿病患者限制主食和水果的摄入量,忌食用单糖,如蜜糖及各种糖浆、软饮料等,造成维生素的来源不足。所以饮食中应增加 B 族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肝脏、肉类、豆类、蛋黄、菠菜、奶酪等。

其五,饮食中补充含钙质丰富的食物。糖尿病患者糖尿排出时,大量钙、磷亦由尿中丢失,主要原因是由于肾小管滤过率增大,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因此应增加钙磷的供给量并及时补充维生素 D 预防骨质疏松。多食用芝麻、黑豆、黑木耳、肝、瘦肉、豆制品等。

其六,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腹泻问题,过多补给纤维素会加重腹泻,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其七,在工作中发现患者因惧怕血糖值升高,自行减少食物摄入量或少吃不吃主食,告知患者不合理饮食的弊端,加大健康教育力度,督促患者按时就餐,少食多餐,餐后适当运动,定期检查以控制血糖,开展饮食干预时切记饮食方案应随患者病情进行调整,合理搭配膳食种类。

其八,预防及控制并发症:患者实施饮食护理,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调整,补充患者体内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碳水化合物,提升患者免疫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多项研究显示,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施加饮食护理措施,比未实施饮食护理措施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证明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文/莫鹏、李霞(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