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喂母乳(二型糖尿病喂母乳好吗)
“糖妈妈”们注意啦:母乳喂养可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根据近日发表在《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一项来自凯萨医疗机构的研究报道,那些从孩子出生后开始就一直进行母乳喂养的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在生完孩子以后两年内得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只有非母乳喂养女性的一半。
在美国所有孕妇中,5%到9%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期高血糖症,每年大概250,000名。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怀孕后几年内得二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比普通女性高出7倍多。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被推荐母乳喂养,但是之前关于探索“母乳喂养对之后患糖尿病可能性关系”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在这项研究中,生完孩子以后仅采用母乳喂养或主要采用母乳喂养至少两个月的女性以及持续母乳喂养好几个月的女性,能将自己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降低一半。
“母乳喂养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帮助度过妊娠糖尿病期的女性避免生育后患二型糖尿病有特别的好处”,美国凯萨医疗部门的流行病学和资深科学家,即该研究首席作者Erica P. Gunderson说道。
这项关于“妊娠糖尿病后女性、胎儿喂养与二型糖尿病的研究”也被称为SWIFT研究,第一次以月数为基础测定生育后一年内的母乳喂养时间,招募了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数量的女性参与研究。这也是首次评价影响2型糖尿病发展的社会、行为学及产前风险因素,以及母乳喂养的起始反应和成功之处。
该研究招募了2008年至2011年间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的1000多名凯萨医疗中心成员。SWIFT群组成员肤色和民族各异,约75%的女性具有西班牙、亚洲或非洲-美国血统。面对面测试包括口服糖耐量测试,在被招募女性产后6到9个周的时间进行,对作为参照的正常人是从产后一年和两年的时候再次测定。
几乎12%的女性在产后两年内得了二型糖尿病。那些在孩子6到9周的年龄段仅以奶粉配方喂养的女性比仅用母乳喂养的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大2倍多。从单纯配方喂养到单纯母乳喂养,从少于两个月到长于10个月母乳喂养,与母乳喂养强度相关的两年内糖尿病发病率减少率有从35%到57%的一个上升。
这项研究的主要优点就是,能够控制大量影响母乳喂养和其他糖尿病风险的因素,包括孕前孕妇肥胖症、孕期体重增加、产前新陈代谢、孕期糖尿病治疗、剖腹产、胎儿大小、生理活动和分娩结果、种族/民族及生活方式比如饮食、生理活动和体重变化。排除完这些变量后,母乳喂养强度和持续时间与患2型糖尿病的低风险之间的关系仍存在。
“这些发现强调优选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以及支持通过健康护理系统早期预防女性妊娠期糖尿病”,Gunderson 博士总结道。
谁说糖妈妈不能母乳喂养?!
糖妈妈母乳喂养的好处
1.母乳喂养能缓解母亲精神上的压力。哺乳时分泌的泌乳素可以让母亲更轻松并有嗜睡感;
2.母乳喂养会减少婴儿成年后患糖尿病的危险。因为如果不用母乳喂养,而用牛奶喂养,婴儿不仅消化、吸收困难,不能得到所需的抗体,反而容易使孩子患上各种疾病。牛奶蛋白可能会通过婴儿不完善的肠道被吸收进入血液,使孩子产生抗牛奶蛋白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以同胰岛β细胞结合,从而破坏胰岛β细胞,孩子容易患1型糖尿病,所以母乳喂养的好处还在于它可以预防孩子患上1型糖尿病;
3.哺乳时分泌的激素以及分泌乳汁所消耗的额外热量,会减少母亲治疗所需要的胰岛素用量;
4.母乳喂养能够有效地缓解糖尿病的各种症状,许多母亲在哺乳期间病情部分或者全部好转;
5.胰岛素和母乳喂养不冲突,因为胰岛素的分子太大,无法渗透到母乳中,即使幼儿食用含有胰岛素的母乳也会在消化道里被破坏,不易被吸收,因而并不影响乳汁质量,所以糖尿病母亲完全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文献来源:39健康网、山大二院产科门诊
“糖妈妈”不必担忧 治疗不碍母乳喂养
来源:中国妇女报
■ 吴志 张文明
家在福州市马尾区的“准妈妈”小田,患有1型糖尿病。怀孕后,小田血糖没控制好经常波动,一直让她揪心不已。自己还能不能母乳喂养?会不会对宝宝产生不利影响?
“糖尿病‘准妈妈’,都可以并鼓励母乳喂养。”解放军福州总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林忆阳副主任医师说,生活中,还是鼓励“糖妈妈”主食粗细搭配,控制体重,监测空腹与餐后末梢血糖,以了解机体的糖代谢是否回归正常。
妊娠糖尿病指既往无糖尿病史,在妊娠过程中发现的糖代谢异常。临床上,妊娠合并糖尿病分为Ⅰ型、Ⅱ型糖尿病合并妊娠,以及妊娠糖尿病等三种,由于其病因不同,血糖波动特点不同,用药情况不同,因此在产后哺乳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同。
不论哪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准妈妈”,只要进行母乳喂养,既有利于胎儿健康,又有利于母亲病情的控制。有数据显示,即使患有糖尿病,用母乳喂养的孩子,会降低21%超重发生率,降低18%患糖尿病风险。妊娠糖尿病如果应用母乳喂养,母亲能降低23%的患糖尿病风险。特别是Ⅰ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如果母乳喂养,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并有助于缓解母亲的精神压力。
事实上,“准妈妈”随机血糖高至20mmol/L,转换单位,也就相当于每100毫升含0.36克葡萄糖。生活中,常见的饮料、食品乃至健康人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都远超血糖含量。因此,糖尿病患者血糖显著升高,也不可能通过升高乳汁中的糖分,对婴儿的血糖造成影响。当然,高血糖对妈妈的健康不利,容易诱发感染、伤口愈合缓慢、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因此在哺乳期仍须严格控制血糖。
需要提醒的是,Ⅰ型糖尿病妈妈母乳喂养,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使妈妈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要减少胰岛素的剂量。具体减量多少,得根据血糖来调整。为保证乳汁分泌,还需要额外增加每天的热量摄入约450大卡,要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在哺乳时,应进食一些小饼干,约含10~15克碳水化合物,避免低血糖。
Ⅱ型糖尿病妈妈哺乳,鼓励主食粗细搭配,控制体重。
口服降糖药会不会进入母乳,进而进入婴儿体内,导致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呢?Ⅱ型糖尿病在孕期往往需要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分娩后,大多数Ⅱ型糖尿病可以暂停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研究表明:格列本脲不会进入母乳,可用于哺乳期的母亲治疗。二甲双胍可进入乳汁,但量非常低,婴儿摄入的二甲双胍量为母体的0.65%。国外指南推荐二甲双胍在母乳喂养时可以安全服用,且不需要选择喂母乳时间。其他的口服降糖药,目前的临床证据不足,暂时不推荐用于哺乳期“糖妈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