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牛奶燕麦片(糖尿病牛奶燕麦能喝吗)
糖尿病患者经常吃燕麦,能降血糖还是升血糖?告诉你真相
“燕麦里边全是残留的农药,吃了会致癌的!”
刘阿姨五十六了,有糖尿病,在电视节目上看到专家说燕麦是一种超级健康的食物,不仅能降血糖还能抗癌,于是刘阿姨也在网上买了一些燕麦片,打算泡来喝。
没想到刘阿姨刚刚在手机上点了确认收货,手机上就推送了一条弹窗消息,说燕麦有农药残留,最好不要吃,会致癌的危害。
这下刘阿姨犯难了,怎么这两个说法完全相反呢?燕麦到底是抗癌还是致癌呢?
一、燕麦是害人麦,长期吃会致癌?崇尚健康的朋友,都会选购一些“燕麦片”作为早餐,认为其为粗粮,含有丰富蛋白质,对人体有益。但网传燕麦有致癌的可能,顿时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燕麦是一种种植农作物,因其果实形似燕子的尾羽,而取名为燕麦。农作物怎么会有致癌性呢?这就要从美国环境工作组的一次食品检验说起。
2018年,美国环境工作组选取了45种燕麦食品送检,结果发现有43种燕麦产品含有除草剂中的主要化学物质甘草磷,其含量已经超过了儿童的摄取安全量(<160 ppb)。
据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陈伟主任介绍,草甘膦是2A类致癌物,很多农产品都残留有,但2A意味着对人类致癌的证据并不充足,而且日常饮食中红肉、饼干其实都属于2A致癌物。
更何况,甘草磷的致癌性一直存在争议,而燕麦含有的甘草磷非常有限,对人体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燕麦本身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物,市面上买到的燕麦食品,都是经过国家机构检验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那么美国燕麦产品检查超标,是否还可以放心食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环境工作组EWG其实是一个民间环保组织,不是政府管理部门,也不是学术机构,并不权威。
二、燕麦是长寿麦,坚持吃的人不容易患癌?燕麦致癌的说法缺乏足够证据,过于夸大。坊间也有传闻称,燕麦有防癌作用,经常食用可降低癌症风险。比如燕麦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可以预防结肠和直肠癌。
燕麦虽是高纤维食物,但其“防癌”作用还需辩证看待。要知道患癌的风险因素有多种,有些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吸烟、饮食、饮酒等因素,有些则无法更改,例如遗传等。
而且科学领域所说的“防癌”与大众理解的“防癌”也相差甚远,科学上的防癌,不是说吃了这些食物就不会患癌,而是可以降低癌症风险,至于降低多少,往往只是统计学上差异,并没有临床数据。因此,自然界中,目前并没有特定的食物能抗癌,想要通过单一食物就能预防癌症,是不可取的。
三、长期吃燕麦,对身体是好是坏?会不会升血糖?燕麦在粮食中,相当于“上神”级别的谷物。但在很早的一段时间,燕麦是作为动物饲料存在。后来人们发现,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每100克约含有16克蛋白质,在谷类中居于首位。同时,燕麦还含有铁、锌、铜、锰等矿物质,可以满足人体对多营养的需求。
一项涉及15项的随机对照实验发现,与小麦等食物相比,每天摄入60克以上的燕麦,持续8周,可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浓度,并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研究分析认为,这可能与燕麦中含有的膳食纤维有关(淀粉、寡糖等),膳食纤维可延缓肠道吸收,对血糖应答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燕麦吃太多也会影响消化,造成肥胖。燕麦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成分,摄入过多纤维素,肠道吸收变慢,会导致腹胀,从而影响食欲。燕麦虽然对控制血糖、血脂有帮助,但摄入粗粮过多,同样也会造成热量摄入超标,从而引起肥胖。
四、燕麦的这几种吃法,要尽量避免燕麦作为健康食品,市面上处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尤其最近植物奶、燕麦拿铁被推上热潮,燕麦可是风头无两。但这些“燕麦食品”,是否符合健康的需求呢?
1、燕麦饮料
不少燕麦饮品会以含有膳食纤维为卖点,不可否认,燕麦饮料确实含有膳食纤维,但一瓶燕麦饮所含的膳食纤维非常少。而为了迎合口感,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会额外添加糖,虽然喝下去不会太甜,但毕竟是摄入了多余糖分,无形中也会增加热量摄入。
2、燕麦酥
零食如果加上“谷物”就会给人一种非常健康的感觉,像在超市专柜的燕麦酥,就卖得非常火。燕麦酥虽然原料中含有燕麦,但为了保证酥松的口感,一般会添加很多糖以及酥油,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糖和油脂的摄入量。
3、水果燕麦、坚果燕麦
水果燕麦、坚果燕麦看似健康的搭配但其制作多以高温或者烘干方式制作,为了保证口感,肯定还会额外增加糖、食盐、色素等,同样会额外增加热量的吸收。
挑选燕麦食品时,最好购买纯燕麦,看配料表中燕麦的位置是否位于首位,以及后面有无其他添加,配料表越简单越好。
燕麦作为主食,可以搭配米饭、面粉一起蒸煮。但要注意烹饪燕麦,不要过于软化、糊化,否则容易引起血糖升高,那就不适合糖友控糖了。
燕麦作为膳食指南推荐的谷物饮食,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消费者也要仔细辨认,自己吃的燕麦,到底是“纯燕麦”,还是“燕麦加工食物”,否则摄入的更多是糖、油脂,反而给身体造成负担。#谣零零计划##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参考资料:
[1]《研究称多款燕麦制品含致癌除草剂 桂格家乐氏上榜》.北青网.2018-08-20
[2]《防癌抗癌推荐食物系列十五:它是谷物中的“营养之王”,这样吃更能发挥防癌抗癌作用!》.河南省肿瘤医院高博士团队. 2019-07-19
[3]《燕麦到底是升糖or降糖?》,河南中医一附院脾胃肝胆病科. 2022-04-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糖尿病人适宜粥品推荐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没有哪款粥能够保证绝对不升糖,因为粥类食物由于煮得较烂且含水分多,相对容易被人体吸收,从而引起血糖升高。然而,糖尿病人可以选择一些升糖指数相对较低的粥品,并适量食用,以下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一些粥品:
- 玉米粥: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能够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玉米粥的含糖量较低,升糖指数也相对较低,适合糖尿病人适量食用。
- 南瓜麦麸粥:融合了南瓜的胡萝卜素与麦麸的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且升糖速度慢,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
- 牛奶燕麦粥:需选择低脂、低糖的牛奶与燕麦搭配。其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控制血糖上升。
- 葛根白米粥:葛根具有辅助降糖的效果,糖尿病人可以适当地喝一些葛根白米粥,通常适合消瘦的糖尿病人。
此外,燕麦粥、荞麦粥、绿豆粥(注意糖尿病肾病肾衰者不宜服用)、黑米粥、糙米粥、全麦粥、红豆粥、芹菜粥、菠菜粥(便溏腹泻者禁服)、胡萝卜粥、冬瓜粥、银耳粥(糖尿病孕妇慎用)、白萝卜粥、山药粥、小米粥(注意血糖生成指数较高,应适量食用,并控制煮制时间和厚度)、葛根粉粥、生地黄粥、杞子粥以及芦荟玉米粥等,也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粥品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粥品相对适宜糖尿病人食用,但仍需严格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血糖升高。同时,糖尿病人的饮食应根据个人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确保营养均衡且符合个人健康需求。在食用任何新食物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奕健行##粥##糖尿病##血糖##降糖#
糖尿病人喝牛奶、奶粉就会升血糖?营养专家说出正确的选择
在超市的奶制品货架前,李阿姨正皱着眉头挑选牛奶。她患有糖尿病,平日里对饮食格外注意。最近她听说糖尿病人喝牛奶、奶粉会升高血糖,这让她十分纠结,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放眼望去,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奶制品,琳琅满目,有全脂牛奶、脱脂牛奶、低脂牛奶、鲜牛奶、纯牛奶、酸奶,还有近年来兴起的有机牛奶、植物性奶,让人眼花缭乱。
一直以来,牛奶和奶粉都被大众视为健康食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版)》还建议,每天成年人应饮用 300 - 400ml 的奶制品,以此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可糖尿病患者真的与牛奶绝缘了吗?喝牛奶、奶粉真的会让血糖飙升吗?
植物性奶:糖尿病患者的 “雷区”
李阿姨拿起一盒核桃奶,仔细端详起来。这类植物性奶,像核桃奶、巧克力奶、杏仁奶等,看起来似乎很健康,可实际上却暗藏 “玄机”。当你翻开它的配料表,就会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水,此外还有大豆、燕麦、杏仁等多种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这类饮品并不友好。因为其中添加了香精、糖、人工添加剂等成分。这些成分进入人体后,不仅会加重机体的代谢负担,还可能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想象一下,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而这些额外的 “杂质” 就像机器里的小沙子,会干扰机器的正常运转。长期饮用这类植物性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会变得更加困难,病情也可能随之恶化。所以,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植物性奶绝对是需要避开的 “雷区”。
纯牛奶、鲜牛奶:糖尿病患者的 “优质之选”
抛开植物性奶,那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选择牛奶呢?其实,在没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下,纯牛奶和鲜牛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纯牛奶和鲜牛奶保留了牛奶的天然营养成分,富含蛋白质、钙等对身体有益的物质。对于有血脂高问题的糖尿病患者,低脂奶或脱脂奶则更为合适。这些奶制品在适量饮用的情况下,并不会导致血糖升高,反而有助于机体补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就拿李阿姨的邻居老张来说,他也是糖尿病患者,还有血脂高的问题。起初,他对饮食小心翼翼,不敢喝牛奶。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每天饮用低脂奶。一段时间后,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血糖并没有因为喝牛奶而升高,而且身体也感觉更有劲儿了,去医院检查,骨密度也有所改善。可见,只要选择正确,牛奶完全可以成为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一部分。
饮用时机:控制血糖的 “小窍门”
除了选择合适的牛奶,饮用牛奶的时机也大有讲究。大量研究表明,在饭前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喝牛奶,能够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上升。这是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等成分在进入人体后,会在胃内形成一种保护膜,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从而起到稳定血糖的作用。而且,一边吃饭一边喝牛奶也能降低餐后血糖,只是效果相比餐前喝牛奶会稍逊一筹。
李阿姨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尝试一下。有一次,她在饭前半小时喝了一杯纯牛奶,然后正常吃饭。饭后两小时测血糖,发现血糖值比以往平稳了许多。这让她十分开心,也坚定了她继续正确饮用牛奶的决心。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正确选择牛奶的基础上,不妨在加餐或者饭前喝牛奶,这确实是控制病情的一个好方法。
奶粉:看清配料表是关键
说完牛奶,再看看奶粉。奶粉同样是奶制品的一种,适用人群广泛,不同阶段的孩子以及成年人都能饮用。然而,市面上的奶粉为了吸引消费者,增添口感,往往会在其中添加较多的糖成分,像蔗糖、乳糖、玉米糖浆、果糖等等。对于这些糖,我们要学会区分。
乳糖,是一种天然存在于牛奶中的糖类,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婴幼儿都无需过于担心。特别是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乳糖容易被消化吸收,能为宝宝提供能量,还能促进肠胃对钙的吸收,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但除了乳糖,如果在奶粉的配料表中看到果糖、蔗糖、玉米糖浆等成分,那就要谨慎了。这些糖类只会增加奶粉的甜度,长期食用,不仅会增加宝宝蛀牙、龋齿的风险,对于成年人来说,还可能导致肥胖以及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就像李阿姨在超市看到的一些奶粉,包装精美,宣传语也很诱人,但仔细查看配料表后,发现其中添加了大量的蔗糖和玉米糖浆,她果断放弃了这些产品。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选择奶粉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配料表,选择低糖或无糖的产品,这样才能既享受奶粉的营养,又不会对血糖造成不良影响。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