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的下肢水肿(糖尿病引起的下面痒,有白色)
糖尿病人下肢水肿?帮你揪出导致水肿5个元凶!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疾病,其中有一些糖尿病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这让他们感觉到特别的奇怪,为什么自己只是高血糖,却会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其实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主要是跟以下这几个原因有关系。
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一、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人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会让自己的肾功能出现损伤,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导致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水肿的最常见原因,糖尿病人出现肾损害的时候就会让自己身体尿蛋白被大量的漏出,也就会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导致双下肢浮肿的现象出现,严重的还会出现全身性浮肿。
二、心脏疾病
糖尿病人如果自己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下是很容易并发心脏疾病的,而在心脏疾病发生的时候,严重的患者会因为心功能不全而导致身体的循环出现障碍,从而导致水钠滞留在身体内而让双下肢出现对称性水肿,在出现这种下肢水肿的同时,患者还会出现气促、胸闷、心慌等症状。
三、合并血管病变
糖尿病人因为高血糖容易让自己的血管发生病变,当血管发生病变的时候就会让血管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也就容易导致静脉高压的发生,就容易让下肢水肿发生。
四、药物因素导致
有一些降糖药以及降压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水钠滞留的现象,从而导致下肢出现浮肿,这种现象一般在停用药物后患者下肢水肿的现象就会得到缓解,如果是因为药物导致的下肢水肿,患者可以咨询医生让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是更改药物。
五、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
有一些糖尿病人容易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现象,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同时就容易引起下肢性水肿,另外在出现下肢水肿的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嗜睡、怕冷、便秘等症状。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如果有出现下肢水肿的现象,不要过于着急,要先找明原因,确定自己是因为什么导致的下肢水肿,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知道原因后并且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盲目的相信一些偏方或者药物,这样不仅不会让自己下肢水肿的现象得到改善,还容易让自己的血糖受到影响而不稳定。
糖尿病患者下肢水肿,不一定是糖尿病肾病,可能与这些疾病有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仍在肆虐,糖友仍需继续自主自律地管理好糖尿病。感染、水肿、视力下降、疼痛等问题仍困扰着糖友,很多糖友认为下肢浮肿等同于糖尿病肾病。
其实,水肿是指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不只糖尿病肾病,还有其他疾病也会引起下肢浮肿,唯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处理。
与糖尿病本身病情有关的水肿,常见于以下几种。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肾脏病变,一方面是由于尿蛋白的大量漏出,另一方面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轻者表现为颜面浮肿,重者表现为双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
建议查: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等,积极治疗。
2.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很多糖友都知道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其实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下肢微循环障碍,容易导致静脉高压的发生,也会导致下肢水肿。
建议:常规筛查筛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等。
3.糖尿病合并心脏病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当合并心脏病变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心力衰竭时,导致体内水钠滞留而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水肿,在出现这种下肢水肿的同时,患者还会出现胸闷、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建议查:心脏彩超、心电图、脑钠肽、心肌酶谱、心机损伤标志物等。
4.糖尿病合并下肢静脉病变
很多糖友知道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不仅包括下肢动脉病变,还包括慢性下肢静脉病变。
慢性下肢静脉病变是指静脉系统出现任何形态学和功能异常的一组综合症候群,同样可导致下肢不适症状、下肢与足部的皮肤溃疡。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或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时,可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也容易出现下肢水肿。
建议:常规筛查下肢血管B超、踝肱指数等。
其他疾病
1.甲减
当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即甲减时,除了出现嗜睡、怕冷、便秘、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等甲减症状,还会出现下肢的黏液性水肿。
建议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超。
2.肝源性水肿
肝源性水肿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严重肝脏病变,造成低蛋白血症和门脉高压,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及循环障碍,以腹水为特征的可凹性体液潴留和水肿状态,也可出现下肢浮肿。
建议查:肝功能、肝炎全套、肿瘤标志物、腹部B超、腹部CT等。
3.结缔组织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
建议查:免疫相关指标。
药物相关
部分药物也可引起水肿,如降压的硝苯地平控释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等,有些首次使用胰岛素且剂量偏大的也可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引起下肢水肿。
糖尿病患者水肿不一定是糖尿病肾病,引起下肢水肿的原因很多,也不要自行服用利尿剂,建议你尽快至医院就诊,勿自行耽误病情,也不要妄自猜测、恐慌,应正确诊治,正确应对“糖尿病之肿”。
作者:沐欣欣
糖尿病下肢水肿,多是脾肾两虚,一个方子,利水消肿!
糖尿病患者的困扰之一,就是下肢水肿的问题。这类患者通常上半身看起来较为正常,但下半身非常容易出现水肿,尤其是脚踝和小腿,用手一按就能留下一个明显的凹痕,回弹得很慢。
这种下肢水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脾肾两虚。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代谢,脾肾虚弱,则体内的水液代谢失常,水湿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形成水肿。
明白了问题的根源,解决之道也就呼之欲出。对于这类脾肾两虚引起的糖尿病下肢水肿,我的治疗思路就是:健脾益肾,利水消肿。
这里分享一个方子,对于糖尿病下肢水肿有很好的效果。
组方:泽泻、茯苓、白术
做法:将以上三味药材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4碗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即可。
泽泻,具有利水消肿、渗湿止泻的功效,能够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
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能够增强脾的运化功能,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水湿。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能够增强脾的功能,促进水液的正常代谢。
三药合用,共同发挥健脾益肾、利水消肿的作用,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水肿问题。
案例分享
曾经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他因下肢水肿而来就诊。他告诉我,他的脚踝和腿部总是肿得厉害,走起路来也感到沉重。经过检查,我发现他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滑,典型的脾肾两虚症状。
我在这3味药的基础上又加减了几味药组成一个方,给患者用,并建议他调整饮食,多锻炼!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这位患者的下肢水肿明显减轻,血糖也有所下降,整体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我告诉他,除了坚持服用中药外,还要保持适量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