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特点有哪些)
- 1、健康中国糖尿病患者肾病早筛计划启动 将惠及800万患者
- 2、专家解读治疗新共识|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中国18.1%肾病者遭受糖尿病迫害,以中国数据治疗中国疾病人群
- 3、全球糖尿病肾病近20年增加74%!西安学者研究
健康中国糖尿病患者肾病早筛计划启动 将惠及800万患者
3月28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中国观察》杂志指导,北京大医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健康中国糖尿病患者肾病早筛计划”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对公众进行糖尿病肾病的科普宣教,同时强化医生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病的关注,全面提升早筛查、早干预、早预防意识,从而推动广泛筛查行动,并规范综合诊疗体系。
据悉,在各爱心企业大力支持下,本项目由多位全国顶级专家牵头发起,将覆盖300多个城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糖尿病患者肾病的早期筛查,项目首期目标惠及全国800万患者,使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初期即可免费享受糖尿病肾病的快速筛查,提升患者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视程度,并及早进行对症干预。
提升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率至关重要
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3亿,糖尿病已成为中国慢性肾病(CKD)的首要因素,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肾病,合并症患者的心肾事件风险显著增加,预期寿命显著降低,且近10年发病人数快速增长,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国民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会上,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宣传组组长卢春山介绍说:“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和管理,可以有效延迟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这对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意义重大。”卢春山强调,按照健康中国“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战略主体和基本路径,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企业力量、家庭力量、专家力量以及个人力量,形成合力才能使糖尿病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据了解,糖尿病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肾脏疾病患病率为20%-40%。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忽视,使肾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到中末期,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这不仅直接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愈后和生存质量,同时因其治疗周期长、开销大,给国家、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助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综合办公室主任,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蒋炜谈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我国尚缺乏全国性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从公共卫生角度,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糖尿病肾病识别和管理计划,实施可持续和可负担的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是优先事项。”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就曾呼吁:应尽快明确政策引导,提升全社会糖尿病肾病筛查意识与筛查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尽早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既定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70%及以上的目标。
对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候任会长母义明指出,一方面,应加大糖尿病肾病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危害性与早期症状的认知。另一方面,全方位提升医务人员对糖尿病肾病的规范诊疗意识及临床干预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洪天配介绍:“全国流调显示,我国公众对慢性肾病的知晓率仅为12.5%,同时由于早期筛查、基层规范化治疗体系等环节存在的薄弱与不足,合理治疗率只有7.5%,致使大批患者错过最佳诊疗时间。”
为此,母义明建议,建立糖尿病肾病的科学防控体系,加强早期筛查刻不容缓。他指出,在政府鼓励与号召下,应积极动员专家、基层医务人员、医药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实际行动,推动糖尿病肾病早筛、早诊及规范治疗体系持续完善,同时为国家建立比较全面与准确的糖尿病肾病大数据信息,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与更广泛的医患获益。
推行规范筛查,为更多患者带来切实获益
规范筛查是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现与诊断最有效的工具,是延缓患者疾病进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的重要武器。临床上主要检测方式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UACR)来评估,UACR检测规避了单纯依赖白蛋白尿检测可能产生的漏诊,减轻了患者由于病情进展所导致的生活质量的降低,以及对疾病诊疗的支付压力,患者在糖尿病初诊时即可利用UACR的快速筛查,早期进行UACR的初筛,评估并及时掌握糖尿病肾病的进程,增加诊疗有效性。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小英建议:“依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相关指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自临床确诊之日起即开展肾病筛查,而2型糖尿病患者和确诊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都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肾病筛查,以便尽早发现、尽早干预、最大化获益。“对于检测指标的认定,他介绍,一般将 UACR300mg/g 视为大量蛋白尿期。一旦患者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应根据疾病分期进行个性化生活干预、定制化药物治疗等综合管理。
据介绍,此次健康中国糖尿病患者肾病早筛计划,参与专家多,涵盖范围广,惠及人数多,项目预期将使超过800万患者获益。北京大医公益基金会理事濮亮表示:“糖尿病患者肾病早筛计划在确保直接参与患者获益的同时,旨在以点带面引导更多潜在糖尿病肾病高风险患者关注并积极参与筛查,建立起良性的早筛早诊、规范治疗机制。”与此同时,濮亮理事还呼吁相关科室医生及社会各界参与到糖尿病肾病早筛计划中来,共同普及疾病防控意识,提升早期筛查率,规范糖尿病肾病综合管理,帮助更多患者获益。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专家解读治疗新共识|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1):中国18.1%肾病者遭受糖尿病迫害,以中国数据治疗中国疾病人群
点右上角“关注”,知道更多
在2019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年会上,《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更新版)》发布。《医师报》分别采访参与共识制订的专家们,分5期分享他们参与共识制订的感受、共识特点以及背后的故事等。这一期将是关于宋光耀教授。
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宋光耀教授
宋光耀教授表示,近些年,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发生了变化,随着经典药物证据的不断丰富以及新药的上市,国内外糖尿病及肾脏病权威指南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推荐也发生了改变。
2015年,糖尿病肾病和肾小球肾炎CKD住院人数百分比分别为1.1%和0.8%,在中国糖尿病肾病取代肾小球肾炎,成为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的主流人群。中国CKD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18.1%的CKD患者合并糖尿病。因此,糖尿病和CKD的并存已成为我国糖尿病研究和治疗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
宋教授表示,10年前,中国还缺乏属于中国的研究数据,今天,我们有了自己的糖尿病合并肾病临床研究数据,因此,亟需根据中国数据制订的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共识出炉,以指导更多的临床医生服务于患者。
宋教授强调,虽然新药不断问世,我们也不能忽略磺脲类的老药在糖尿病肾脏病中的意义。而以格列喹酮为代表的老药,同样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如何将新药应用、老药新用普及至各级医生,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因此,新共识对提高基层医生临床技能,更新大医院用药观念等意义重大。
#清风计划#
欢迎合作与投稿,我们的工作邮箱:30615367@qq.com
全球糖尿病肾病近20年增加74%!西安学者研究
2型糖尿病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者发表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糖尿病肾病人数较1990年增加74%,总伤残调整生命年增加113% 。
研究者认为近几十年来,糖尿病肾病增加是慢性肾脏病负担的主要原因。
研究期间,糖尿病肾病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平均每年下降0.40%。
中国的下降幅度最大,而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美国。
研究者指出,尽管自1980年以来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一直在上升,糖尿病肾病发病率的降低反映了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发症方面取得成效。
2017年,全球糖尿病肾病导致348959人死亡,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145%。
全球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平均增长了0.80%。2017年,由糖尿病肾病导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是1990年的的2.13倍。
分析显示,1990年至2017年,人口增长对疾病负担增加的贡献率为45.94%,其次是老龄化(42.78%)和流行病学变化(11.28%)。
在这项研究中,截至2017年,45.72%的全球年龄标准化伤残调整生命年归因于高血压。
高BMI占总负担的34.55%。发达地区的高BMI增长幅度最大,从1990年的33.64%增加到2017年的43.75%。2015年后肥胖成为发达地区的主要危险因素。
在2017年,高钠和高铅饮食分别造成了12.35%和4.69%的全球负担。
社会人口学指数(SDI)是根据人均收入水平、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总生育率综合衡量各国家的发展水平。
该研究发现,SDI与2型糖尿病所致慢性肾脏病的负担呈负相关。
研究者利用1990-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在全球、地区和国家三个层面,结合流行病学研究和危险因素监测,调查2型糖尿病所致慢性肾脏病发病率、死亡和伤残调整生命年的变化。
来源:Li H, Lu W, Wang A, et al. 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due to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from 1990 to 2017: estimates from GBD 2017. J Diabetes Investig, 2020.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Jul 1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