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碳水要吃多少(糖尿病碳水吃多了会怎么样)
糖友应该怎么吃?少吃碳水化合物就万事大吉了吗?
面对米饭、馒头、面条这类碳水化合物食物,糖尿病患者大多摇摇头,“不能多吃。”众所周知,饮食干预是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的基石,贯穿于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患者究竟应采取如何的饮食模式更健康?碳水化合物真的是“大敌”吗?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可改善血脂谱
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有最直接的影响,控制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也已被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认可为改善血糖的有效方法。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最流行的减重饮食之一,但关于糖尿病患者能否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中长期获益,目前仍无定论。
在2021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研究者们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6周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有效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
该项研究纳入了72名平均体质指数(BMI)为33的成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并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低碳水化合物饮食(CRHP)组或传统糖尿病饮食(CD)组,持续6周。主要结局变量为受试者的血脂谱变化,并使用MRI评估肝内甘油三酯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传统糖尿病饮食均可使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降低。但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改善血脂谱、减少肝内脂质沉积等方面优于传统糖尿病饮食。
该项研究虽然样本量较小,但对未来肥胖和超重患者的饮食营养干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才健康
ADA在2019年发表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营养治疗共识》中,对于糖尿病患者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获益有全面阐述。
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及低脂肪饮食相比,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短期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但从长期来看并未观察到与其他饮食模式间的明显差异。其中,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短期内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态显示出极强的改善能力,但这是否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摄入碳水化合物越少越好呢?
2018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对1.54万例参与者进行长达25年的随访发现,碳水化合物消耗的能量百分比与死亡率之间存在“U型”关联,50%~55%的碳水化合物能量消耗百分比与最低的死亡风险相关。
研究者推算,50岁的人如果遵循适度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总能量50% ~55%)饮食,平均可以再存活33年,该组比超低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30%)饮食组寿命长4年,比低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30%~40%)饮食组多活2.3年,比高碳水化合物组(占总能量>65%)寿命长1.1年。
对碳水化合物的认知还在不断深入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开始应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治疗糖尿病。虽然,此后陆续有不同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出现,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1972年,美国的心脏病学医生阿特金斯(Atkins)首次提出了著名的阿特金斯健康饮食法。这种方法要求人们不吃任何淀粉类、高糖分的食品,而要多吃肉类、鱼等高蛋白食物,其核心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从而使人体从消耗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模式转化成以消耗脂肪为主的代谢模式,以帮助达到降低体重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Atkins出版了书籍向公众推荐阿特金斯新健康饮食法,自此,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成为美国最流行的饮食模式之一,高峰时曾有多达18%的美国人选择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这股风潮同时也席卷了其他国家。此后,研究者们发现这种饮食模式不但可以在短期内改善体重,还对缓解糖尿病有益,因而将其推荐给糖尿病患者使用。
随着对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探索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这一饮食模式在短期内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稳态控制及脂质谱紊乱改善,优于其他饮食模式。然而,长期维持这一饮食模式的远期临床获益,特别是安全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因为,有观察性研究显示,极端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甚至会增加死亡风险。
事实上,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并不存在“一刀切”的模式,未来对改善代谢健康的营养策略仍待进一步探索,针对不同饮食干预的长期更大规模的随访研究是必要的,以确定和验证那些在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患者可接受性方面最优的饮食模式。
为助力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医视野”栏目将聚焦医学各领域的先进理念和优秀实践,打造高端医者智库,撷取创新亮点,凝练发展思路,提升治理能力。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 肖新华
策划:方彤
编辑:胡彬
糖尿病患者 如何科学吃主食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基础性疾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糖尿病“找上门”,其中不乏年轻人。事实上,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给人带来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对人的心脑血管、眼、肾、神经等造成慢性损害,引起功能障碍。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很多饮食习惯跟糖尿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必须严格对待主食。那么,如何做到科学吃主食?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解答吧。
什么是主食
据内分泌专家介绍,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主食的概念不太清楚,认为就是平时吃的米、面。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全面。主食是指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还包括土豆、山药等块茎类食物。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如果已经吃了土豆,是不能多吃米、面等主食的。
吃主食要定量
所谓的主食定量是指糖尿病患者每天所吃的主食必须控制在一定量的范围内,不能超过300克,偏胖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饭量。将这300克主食平均分布在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某一餐少吃甚至不吃,也不能多吃。另外,粗粮、细粮要搭配食用。
主食中全谷物、豆类要占1/3
糖尿病患者应做到主食中全谷物、豆类占1/3。这主要是为了控制患者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有可能,患者可以全部吃全谷物、豆类、薯类。那么,什么是全谷物?玉米、稻米、小麦等经过适当加工,都是全谷物食物,大麦、燕麦、高粱、青稞、荞麦、薏米等,经过适当加工也是全谷物食物。豆类则是指赤小豆、绿豆、豌豆、芸豆、蚕豆、豌豆等豆类。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患者要忌口,能吃的东西很少。其实,只要血糖控制得好,一些常见的食物都是可以吃的,只不过比起正常人,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摄入量。从上文提到的主食来说,糖尿病患者能食用的主食还是很丰富的,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只能吃少数几种。
除此之外,红薯、紫薯等薯类食物以及含淀粉多的南瓜、板栗、红枣等,也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把什么食物作为主食,都要控制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怎么吃最科学
小编每次打开热搜找热点的时候都被塞了一堆“瓜”而现实生活中的“糖友”们一般只能望瓜兴叹:都说西瓜含糖高、血糖指数高,糖尿病人不能吃。 实际上判断食物对血糖的影响,除了看血糖指数,还要看血糖负荷(GL)。它指的是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与其 GI 值的乘积。比如,西瓜和苏打饼干的GI都是72,但每100克苏打饼干所含碳水化合物约76克,其GL大约为55,而100克西瓜所含碳水化合物约7克,其GL约为5,两者的GL相差10倍之多。也就是说,比起苏打饼干,西瓜对血糖的影响很小。 西瓜对血糖影响小的前提是不多吃。如果不加节制,就会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很多。“糖友”们吃二两西瓜还是不用太担心的。
来源: 人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