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两张(糖尿病的两张诊断书)
糖尿病两种类型表现有何区别?可怕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糖尿病人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遗传倾向。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糖尿病发病率高达11.6%,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已经有一半了,也就是每2个成年人,就有一个“糖尿病预备役”。
不同症状
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三多一少”了,多吃、多喝、多尿、体重减少,是不是令你羡慕的吃得多还不胖的体质?这是1型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状。
1型糖尿病往往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严重的是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人多见于疲乏无力,发病前常见肥胖。很多2型糖尿病人并没有典型的症状,往往是体检时才发现了血糖异常。
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症状不明显,起病隐匿。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2型糖尿病则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造成的,多与遗传因素有关。要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需要通过检查数据和医生的诊断来确定哦~
糖尿病肾病
糖肾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大死因,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二大死因。
糖尿病导致微血管病变造成肾小球硬化,肾小球像筛子一样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垃圾,肾小球破坏后筛子的“眼”变得大大小小奇形怪状,血液中的蛋白质就漏出来了,尿液变得泡沫丰富,就像尿啤酒一样,糖肾患者不仅尿糖,还尿啤酒。这种泡沫并不会很快消失,会漂浮在尿液上一段时间,正常尿尿冲击力太大形成的泡沫会很快消失,所以尿完不要着急冲,看看泡沫多久消失,可以自测健康状况呦~
糖肾的最后就是肾衰竭,只能采取透析和肾移植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引起视网膜微血管损害而导致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据数据显示,每3个糖尿病患者中就会有1个发生糖网,而每3个糖网中,有1个面临失明危险。
高血糖会使血液变粘稠,毛细血管那么细很容易被堵上,为了保障血流通常,眼部血压就高了,血压过高,血管的通透性会增加,也更容易“爆血管”,视野就变得模糊、黑影。为了保障供血,长出了新生血管,而它们又比较任性,容易黏住玻璃体,一拉,视网膜剥离就彻底看不见了。
糖尿病足
糖是细菌的真爱,高血糖还会抑制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这使得糖尿病人极易被感染。
双脚双腿因为离心脏较远,在血液循环较差的情况下,糖尿病人的腿脚部受一点小伤就容易造成大面积感染,也有因为剪趾甲剪破而导致被截肢的糖尿病患者。
易感染也使得糖尿病后期患者无法进行手术,因为伤口无法愈合。
可以看出,糖尿病损害身体各器官都是从伤害血管开始的,我们全身可都需要血液流通提供能量呀。除了上述糖尿病并发症外,糖尿病对大脑、皮肤等各器官都会形成伤害,一定要引起重视,控制血糖!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在科瑞泰Q医开通互联网咨询,在家就能问医生。
内分泌代谢科,崔景秋医生,主任医师,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的诊治。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崔景秋医生
(文中病例及治疗请勿自行对照,若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去正规专业医院就诊。)
糖尿病真正致命的是三大并发症,5点很重要,需注意
甜咸成了网友的争议点,牵扯到这两种口味的美食,势必会引发一番争论,但结果往往不了了之。很多人喜欢甜食,就是因为吃了它会感觉非常开心,有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
这是因为甜味食物会刺激体内多巴胺分泌,从而改善了人的心情。但如果身体过于“甜”,可不是一件好事儿,当心糖尿病找上自己。
糖尿病和摄入糖分过高有直接关系,很多患糖尿病的人看起来和常人无异,但背地里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不仅不能敞开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而且还得严格服用药物控制血糖增长,严重的糖尿病甚至需要注射胰岛素维持健康。
之所以血糖需要严格控制,和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不开关系!糖尿病视网膜征、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障碍,这三类并发症称为糖尿病三剑客,之所以说糖尿病的并发症可怕,是因为这类并发症出现之后是不可逆转的,甚至还有截肢的风险!
糖尿病容易引发血管的病变,而视网膜正是布满毛细血管的部位之一,所以最容易中招,严重情况下甚至会有失明的危险。而糖尿病也会持续对肾脏造成损伤,甚至引发肾功能障碍、尿毒症等疾病出现,糖尿病在成年人失明以及接受透析的原因中都站在了第一位。
糖尿病还会持续对神经造成破坏,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下肢组织的坏死,甚至需要截肢,尤其是糖尿病足出现的几率非常高。另外糖尿病还会加速血管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死于心梗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两倍之多。
所以预防并发症很重要,以下几点需注意:
1、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对糖尿病进行治疗,特别是服用药物的剂量需注意,不要自己随意增加或减少,将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如果糖尿病人出现了血脂异常,也需要及时的进行调理。长期改善自己的饮食很有必要,减少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服用降血脂药物。
3、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对降低血糖有一定帮助,而且还能降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4、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有规律,以粗粮为主、细粮为辅搭配食用,对于甜食的摄入绝对需要控制,如果感觉自己离不开甜味,可以其他味剂替代,比如低聚果糖就是不错的选择。
5、糖尿病人需定期对眼底、肾功能、伸进功能、足部进行检查,避免并发症出现而不自知。
一旦糖尿病人发现自己出现了并发症迹象,需要立刻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来进行调理。而想要避免并发症找上自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血糖完全合理的控制好。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到底有几种糖尿病?《柳叶刀》最新研究为五种,看看你属那一类
只做健康知道分子是浪费生命,我们的努力是让你的糖尿病逆转!
“五驾马车”血糖管理的第一驾马车就是健康教育,糖友都是老专家。纷繁率性的自媒体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众多糖友的需求,因此,我们推出了“用博士的水准服务大众,用科研的严谨进行科普,”在资讯泛滥,迷失黑暗大海之际,我们用详尽的权威文献支持,为健康指明方向。
后续,我们会陆续推出功能医学视野下有关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痛风、冠心病等系列停药逆转专题,希望带给您及您家人真正的健康。
个人请随意发到朋友圈,转载请取得授权许可!
糖尿病一般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LADA型糖尿病(1.5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3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其中主要分型为1型及2型糖尿病,这是传统的糖尿病分型。如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五种类型,而不仅仅是两种类型,则可以从更好的治疗中受益。这是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一项新研究的结论。
这项研究由瑞典隆德大学糖尿病中心的Leif Groop教授和赫尔辛基的芬兰分子医学研究所领导。
除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间发展成糖尿病)外,主要有两种类型:1型和2型。
在1型糖尿病中,产生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的胰腺β细胞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和破坏。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形式,约占所有病例的90–95%。当人体的细胞停止对胰岛素作出反应,或β细胞无法产生足够量的激素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在这两种形式的疾病中,血糖水平都可能过高——一种称为高血糖症的疾病。除非加以控制,否则可能导致许多并发症,包括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损伤。
糖尿病的异质性
糖尿病的诊断通常由使用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测试或A1C测试。FPG测试在一个时间点评估一个人的血糖水平,而A1C测试则测量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当要确定一个人患有哪种糖尿病时,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可能会在血液中寻找与糖尿病相关的自身抗体。这些是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可以攻击人体自身的细胞。
此类自身抗体的存在是1型糖尿病的指标。如果一个人没有这些自身抗体,则认为他们患有2型糖尿病。
但是,正如Groop教授及其同事所指出的那样,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但糖尿病的分类指南已经有20年没有更新。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魁北克创新中心的Rob Sladek博士在与该研究相关的评论中说:“糖尿病是一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们具有高血糖的共同特征,这意味着,原则上,可以通过测量单个血液成分来诊断出糖尿病。”
“但是,血糖升高可能是由许多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降低了胰岛素的循环浓度或降低了其有效性,导致了临床表现和疾病进展的异质性。”
Groop教授和他的团队说,基于糖尿病的异质性对糖尿病进行“精细分类”可以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更好地预测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并允许采用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在他们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不应再将糖尿病归为两种类型。相反,他们说应该将疾病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
糖尿病的五个“类别”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四个研究组的数据得出了他们的建议。其中包括来自瑞典和芬兰的14775名成年人,他们都是新诊断出的糖尿病患者。
作为分析的一部分,科学家们观察了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六项指标,每项指标代表了糖尿病的不同特征。
这些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糖尿病诊断年龄;血红蛋白A1C(HbA1C),长期血糖控制指标;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的存在。
除了对参与者进行基因分析,研究人员还比较了他们的疾病进展、并发症和治疗。
这项研究揭示了五种不同形式的糖尿病,其中三种是严重的,两种是轻微的。小组将这些分类如下:
第一类: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目前称为1型糖尿病),以胰岛素缺乏和自身抗体的存在为特征。这在6-15%的受试者中被证实。
第二类:严重的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特点是年龄小,胰岛素缺乏,代谢控制差,但没有自身抗体。这在9-20%的受试者中被证实。
第三类:严重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其特征是严重胰岛素抵抗和明显较高的肾病风险。这在11-17%的受试者中被证实。
第四类:轻度肥胖相关糖尿病,最常见于肥胖个体。这影响了18-23%的受试者。
第五类:轻度与年龄相关的糖尿病,最常见于老年人。这是最常见的形式,影响39-47%的受试者。
研究人员注意到,这五种类型中的每一种都“在基因上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没有在所有五个基因簇中共享的基因突变。
迈向精准医学的一步
当研究人员评估了五个组中每个组成年人接受的治疗时,他们注意到其中一些治疗不当。
例如,研究小组指出,从疾病发作的角度来看,第1组中只有42%的患者和第2组中只有29%的患者接受了胰岛素治疗。
他们说,这表明当前的糖尿病分类未能针对该疾病的潜在特征。
因此,Groop教授及其同事建议将糖尿病分为五类。
尽管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这五个类别,例如通过使用生物标志物和遗传风险评分,但研究小组认为,这项研究朝着针对糖尿病的定制治疗迈出了一大步。
Groop教授总结说:“现有的治疗指南受到以下事实的限制:它们对不良的代谢控制反应已发展,但没有办法预测哪些患者将需要加强治疗。
莱夫·格鲁普教授表示:“这项研究使我们朝着更加临床有用的诊断方向迈进,并代表了朝着精准医学治疗糖尿病迈出的重要一步。”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通知秒删。上述内容不构成诊断及治疗建议,药物、生活方式改变需要寻求医生、健康管理师、营养师专业人士意见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