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为什么不能拔牙(糖尿病为什么不可逆)

红网·红视频 0
文章目录:

联合国糖尿病日|医生为何拒绝给糖尿病患者拔牙?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3日讯(通讯员 文依研)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呼吁关注血糖,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日,长沙的王娭毑因为一颗摇摇欲坠的牙齿而忧心忡忡,吃东西时小心翼翼,不敢放心咀嚼。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去医院拔牙,但口腔科医生得知她有糖尿病,并且随机血糖高达18毫摩尔/升后,拒绝了王娭毑立即拔牙的要求,让她先去看内分泌医生控制好血糖再来拔牙。

“有糖尿病还不能拔牙了?”王娭毑想不通。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黄德斌解释,拔牙等口腔治疗是有创操作,会造成一定的创伤。高血糖状态可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导致拔牙时出血量增加且不易止血;血糖高的人群机体免疫力低下,拔牙后口腔内的细菌可以通过伤口进入到血液中,会增加感染风险,延长伤口愈合时间;若是伤口较大,还容易引起身体应激反应,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伴有生命危险。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立即进行拔牙等口腔治疗。

那么,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才能拔牙?黄德斌表示,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情况下时,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当空腹血糖控制在7~8毫摩尔/升及以下,且没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时,才可进行拔牙治疗;对于平时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友”,若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低于7%,则表示近三个月血糖水平控制平稳,可考虑拔牙治疗。

在内分泌代谢科调整了降糖方案、并持续监测一段时间血糖后,王娭毑的血糖水平趋于稳定,顺利接受了拔牙治疗。黄德斌提醒,糖尿病患者应规律监测血糖,就诊时如实告知医生患病及血糖控制情况;如若接受了拔牙等口腔治疗,当天可适当进食,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以及麻醉剂带来的不适感;拔牙后也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口腔卫生,部分患者还需要遵照医嘱服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也在发生改变。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友”们要正确认识并积极控制血糖,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幸福生活。

医生提醒:有糖尿病,切忌随便拔牙,有些后果你可能承担不来

正所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不少人一旦遇到“作恶”的龋齿,都恨不得一拔了之。

但是,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拔牙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是为啥呢?

血糖高,感染风险大

为啥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拔牙后,体内的高血糖会使其抗感染能力下降,导致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正常人,严重的感染会引起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而且此时创口愈合能力下降,伤口愈合延迟,术后手术部位炎症反应(如水肿、疼痛)也将明显加重。

所以一些血糖未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绝不能简单地将牙齿一拔了之。

拔牙前,控好血糖

但这也并非说糖尿病患者不能拔牙。

如果糖友的牙齿已经严重松动,或者丧失了咀嚼功能,就必须到专业牙科去拔牙。

但拔牙前,一定要先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在7.0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0毫摩尔/升以下为宜。

如果使用口服降糖药者血糖未达到此标准的话,需要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而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胰岛素作用最佳,血糖较平稳。

另外,拔牙前,血压也要控制在160/90毫米汞柱以下;拔牙前后应使用抗菌药物,通常术前和术后用药3天;拔牙当天不能空腹,早餐应保证足够的热量,以免局麻时发生低血糖。

打好口腔保卫战

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容易忽略对口腔疾病的预防。

但其实,口腔疾病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它会让糖友的血糖变得难以控制,还可能对心血管、消化等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那糖友到底该如何打好口腔保卫战呢?

除了控制好血糖,还应:

1、每半年至一年到医院洗一次牙,以清除牙石、牙垢,不给细菌任何“作乱”的机会。

2、平时要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建议用稀释的小苏打水或清水漱口。弱碱性水能纠正口腔内偏酸的环境,抑制细菌生长。

3、去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时,多用牙线,少用牙签,避免牙签尖锐部位不小心刺伤牙肉,导致出血感染。

世界糖尿病日丨医生为何不给我拔牙?

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11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文依研)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近日,长沙的王娭毑因为一颗摇摇欲坠的牙齿而忧心忡忡,吃东西时小心翼翼,不敢放心咀嚼,口腔科医生得知她有糖尿病,拒绝了她立即拔牙的要求,“有糖尿病还不能拔牙了?”王娭毑想不通了。

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黄德斌解释,拔牙等口腔治疗是有创操作,会造成一定的创伤。高血糖状态可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导致拔牙时出血量增加且不易止血;血糖高的人群机体免疫力低下,拔牙后口腔内的细菌可以通过伤口进入到血液中,会增加感染风险,延长伤口愈合时间;若是伤口较大,还容易引起身体应激反应,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伴有生命危险。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立即进行拔牙等口腔治疗。

那么,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才能拔牙呢?

黄德斌表示,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情况下时,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当空腹血糖控制在7-8毫摩尔/升及以下,且没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时,才可进行拔牙治疗;对于平时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友”,若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低于7%,则表示近三个月血糖水平控制平稳,可考虑拔牙治疗。

在内分泌代谢科调整了降糖方案,并持续监测一段时间血糖后,王娭毑的血糖水平趋于稳定,顺利接受了拔牙治疗。

黄德斌提醒,糖尿病患者应规律监测血糖,在就诊时如实告知医生患病及血糖控制情况;如若接受了拔牙等口腔治疗,当天可适当进食,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以及麻醉剂带来的不适感;拔牙后也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口腔卫生,部分患者还需要遵照医嘱服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发生。

黄德斌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也在发生改变。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友”们要正确认识并积极控制血糖,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幸福生活。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