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病足可以泡脚吗(糖尿病病足可以用涡璇浴嘛)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临床医生说科普丨糖尿病足的病人怎么泡脚

今天和大家来聊聊“糖尿病足的病人怎么泡脚”

1

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很多人会出现并发症,特别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和斑块,引发“糖尿病足”。

2

糖尿病足多表现为下肢的麻木、无力,甚至疼痛,比如走路会感觉疼痛,休息一会就好了,严重时安静的时候也会感到疼痛,称为“间歇性跛行”。

3

泡脚是国人喜欢的养生方式,但是对于糖尿病足的患者来说,却有非常大的风险!首先,糖尿病足的足部神经感觉迟钝,如水温过高,很容易导致烫伤,感染后出现败血症等会严重威胁生命!建议温度不超过40度。其次,泡脚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三五分钟即可。最后,泡脚后一定用干毛巾擦干脚丫缝隙里面,防止湿润的皮肤环境下滋生细菌,导致感染!

预防胜于治疗!

内容来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王戬萌医生

来源: 吉林12320

糖尿病足要怎么治疗?糖尿病足患者能不能泡脚?

糖尿病足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仅会形成皮肤的感染,造成感染性休克,还有可能诱发血管系统的败血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糖尿病足患者临床上建议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形成。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以及糖尿病足患者能不能泡脚等相关问题,我们特邀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王彧为我们做专项解读。

糖尿病足要怎么治疗?

糖尿病足的治疗首先应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次应使用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若伤口较深、较大,还应进行局部清创处理,去除腐烂的伤口,使其长出新生组织,但具体情况还应根据伤口炎症程度进行判断。

糖尿病足患者能不能泡脚?

糖尿病足患者要尽量避免泡脚,因为糖尿病病人存在感觉异常,该类患者对热温脚的感觉有所减退,所以不建议该类人群进行泡脚。但若患者想进行泡脚,要在家人陪伴下,或使用温度恒定容器或仪器进行测温,找到适宜温度后再进行泡脚。

糖尿病足部伤口感染如何处理?

糖尿病患者足部伤口感染时,首先应评估病情,若糖尿病早期的患者血管神经损害较轻,伤口表浅且较短,在血糖控制好的基础上愈合较好,可自行在家中进行局部消毒换药;老年患者若血管和神经状况较差,建议到医院进行综合评估,找医务人员进行换药,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换药处理,以免拖延过久,引起更严重的感染情况。

糖尿病足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需要分为两个步骤,患者首先服用降血糖的药物,长期稳定的控制血糖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病情加重。其次针对糖尿病毒的临床症状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如果出现水肿的情况就及时的给予利尿治疗,如果出现感染的情况,及时的进行抗感染的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宽街·科普 | 糖尿病足患者能泡脚吗?

60岁的秦大爷患糖尿病已有18年了。大约一年前,他发现自己在长时间行走后双小腿常有发凉、酸胀的感觉,休息后可以缓解。一天,他感觉双脚发凉,想用热水泡泡脚,却不小心烫伤了自己,引起趾端起泡、破溃、流水。秦大爷简单进行了消毒,便没有再处理。没想到,三天后,秦大爷双脚剧烈疼痛、行走不利,左脚红肿、足趾发黑。他来到医院就诊,最终被诊断为糖尿病足。由于已经出现了足趾坏疽,秦大爷不得不接受了截趾术。

为何秦大爷泡脚后出现了如此严重的问题?糖尿病足患者究竟能不能泡脚呢?

什么是糖尿病足

秦大爷出现了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这些都是糖尿病足的表现。由于未能及时处理,又发生了烫伤,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破溃、坏死。这也提示我们,一旦发生糖尿病足,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时,可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异常,并出现溃烂、感染、组织坏死等,形成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发凉、间歇性跛行(长时间行走后小腿部位不适,休息后可缓解,但再次行走时可出现相同症状)、足底或足趾部潮红紫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剧烈疼痛等。患者还可能出现足部神经病变,常见的表现包括下肢或足部的麻木、针刺、蚁行感,足部皮肤颜色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多正常或轻度减弱,对外界的温度、疼痛等感觉不敏感。

糖友泡脚应谨慎

人的脚上有肾经、膀胱经、肝经、胆经、脾经、胃经6条重要的经络,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中医认为,泡脚可以祛除寒气、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可谓好处多多。《黄帝内经》有云:“入秋后,寒气升,泡脚驱寒,消百病。”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糖尿病足患者,泡脚应谨慎。

糖尿病足患者能否泡脚,与其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患者应注意患足是否合并缺血及神经病变,可以通过查看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是否感觉疼痛等进行初步判断。一般来说,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疼痛剧烈,多为足部严重缺血的表现。若您无法判断自己的情况,可前往医院,进行下肢血管超声、经皮氧分压、激光多普勒等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

当患者出现糖尿病足合并周围血管病变、足部严重缺血时,是不能泡脚的,在这种情况下,泡脚不仅无法改善下肢血液循环,还会加重足趾末端缺血,加速组织坏死,同时使疼痛加重。患者可用温水清洗足部,注意保持足部卫生。

当患者出现糖尿病足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时,足部神经感觉不灵敏,可能引起烫伤,如确需泡脚,应在家属的看护下进行,水温不要超过37摄氏度,同时注意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

部分患者可中药泡洗

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的局部病灶情况,选用合适的中药泡洗,可发挥治疗作用。

如果患者糖尿病足合并重度感染,局部污浊流水、腐烂臭秽,则可在积极清创、祛除腐烂失活组织、通畅引流后,采用中药泡脚,以清热解毒、荡涤去浊,减轻局部炎症,起到清洁作用。如果患者糖尿病足缺血不严重,仅见足部溃疡,溃疡口小、底大,形如口袋或浅腔,可在清创祛除浅腔、通畅引流后,再行泡脚治疗,或泡脚后用聚维酮碘消毒、清除浅腔内残存水液,避免继发更深层次的感染。如果患者糖尿病足局部缺血并不严重,仅见局部污浊脱屑,伴有下肢凉麻感,可采用中药泡脚,加强温经、活血、通络之力,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如果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神经病变,出现患足干燥脱屑、足底胼胝增厚,合并足癣,趾间糜烂、渗出等症状,则可在家属的配合下进行中药泡脚治疗,以祛湿、杀菌、止痒,缓解足部瘙痒、软化创周角质。注意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

正确泡脚这样做

正确泡脚并不会使糖尿病足加重;相反,不正确的泡脚方式是糖尿病足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未发生破溃或坏疽的患者,在泡脚前应注意:

1.检查双足。重点检查足底、趾间及足部变形部位,观察双足有无损伤、有无水疱、有无干裂、有无鸡眼和胼胝、有无足趾肿胀破溃、双足颜色和温度有无变化、趾间有无糜烂渗出和臭秽等。

2.注意泡脚的水温,避免烫伤。水温保持在37摄氏度以下,洗完脚后及时擦干趾间水分,外用维生素E乳保持双足皮肤润泽。

3.细心修剪趾甲。避免将趾甲边缘剪得过深,不要剪破硬茧和鸡眼。及时修剪趾甲,不要让趾甲长得过长。

此外,患者平时要注意患足保暖。避免赤脚涉水,避免穿鞋面窄、鞋跟高、鞋底硬的鞋子,应穿着舒适的鞋袜。生活中,患者可进行中等强度的步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有足趾苍白、紫绀缺血的患者,可做无负重运动,以上肢锻炼为宜。

糖尿病足已发生足溃疡或坏疽,或糖尿病足术后的患者,在泡脚前应注意:

1.注意泡脚的水温和时间。泡洗温度保持在37摄氏度以下,泡洗的时间以5~15分钟为宜。

2.注意足部的病变。若合并单侧足癣,可将两只脚分开泡洗。若合并单侧足部溃疡,可先泡洗无足溃疡的一侧,再泡洗另一侧。

3.注意血糖是否平稳。患者在血糖平稳的状态下方可泡脚,同时避免在过饥或过饱的状态下泡脚。

此类患者泡脚后应注意:

1.彻底擦干双足及足趾间水渍,祛除脱落皮屑,可外用维生素E润泽肌肤,防止皮肤干燥皲裂。

2.足部有溃疡的患者,在泡脚后要清洗、消毒,换药、包扎,足趾紧密压迫者可采用无菌纱布隔开,避免足趾间相互挤压。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此类患者应适当进行足部屈伸锻炼,以免因长期不运动造成肌肉萎缩,可在家属的帮助下完成;还要做到规律随诊,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供稿:疮疡血管外科

刊发于《老年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