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为什么需要截肢(糖尿病为什么需要输血)
坚持走路降糖,却走出糖尿病足,被迫截肢,咋回事?吸取3个教训
一直以来,如何稳定血糖是很多糖友的一个“心腹大患”。长期服用降糖药让很多糖友心里有很大的压力,担心药吃多了会伤身。谢大爷患糖尿病也有十来年了,一直以来都在吃降糖药,但他听说长期吃药会伤身,也忍不住的担忧。后来又听人说,坚持走路可以稳定血糖,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试验”。
一开始,他只是每天步行5公里,并且照常吃降糖药,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血糖确实一直比较稳定。后来他开始尝试停用降糖药,为了避免“降糖效果不够”,他将每天的运动量提高到了10公里。坚持了1个星期,他自测血糖也还是比较稳定。他彻底放下心来,停了药,想着靠走路锻炼就能降糖,也就没必要吃药了。
但意外总是来得很突然。在坚持步行锻炼了大半年后,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脚上开始出现伤口,并且伤口出现了破损、溃烂、流脓等情况。没过两天就开始红肿、溃烂,他这才去医院检查。
检查的结果让他感到震惊。医生表示,因为谢大爷一直以来的血糖不太稳定,诱发了糖尿病足,不仅如此,在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后,还发现了他存在轻微的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而在对谢大爷的糖尿病足进行了手术治疗后,仍然没能让下肢感染有所改变。对此医生给出的建议是,采取截肢。最后,谢大爷在68岁的时候,失去了一个脚趾,万幸的是,后来并发症被控制住了。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他坚持步行锻炼,还会诱发糖尿病足,甚至演变到了截肢的地步?追根究底,主要和他犯的3个错误有关。
错误一:擅自停药,调整用药方案
对一些患者来说长期吃降糖药很担心会损伤肾脏。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医生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都会充分的考虑用药的时间,用药的剂量并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药物。比如二甲双胍这种常用的降糖药,对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并不会损伤肾脏。擅自停药,调整用药方案反而会引发血糖波动,更容易诱发肾脏这个靶器官受伤。
错误二:缺少定期查血糖的意识
相信很多糖友对定期复查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人们总觉得自己觉得没什么不舒服的,就说明血糖很好。事实上,血糖升高和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血糖升高的敏感度可能也会下降,哪怕血糖不正常,也很难发觉。
定期复查血糖,糖化蛋白等项目不仅仅是掌握病情,也是为了了解用药方案是否合适,便于医生及时的调整用药计划。复查时还会对部分患者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眼部检查,也是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
错误三:超负荷的运动量
谢大爷今年已经68岁了,但是仍然按照每天10公里这样的运动量来锻炼,虽然血糖确实因为运动有所好转,但是考虑到谢大爷的年龄以及骨关节的状况,如果继续这么走下去,很可能会落得个膝关节磨损严重的结果,甚至需要置换膝盖。糖友运动降糖也应该把握好尺度。
坚持走路降糖,但仍然走出了糖尿病足,最后还落得个截肢的下场,他犯的3个错误,糖友也该吸取教训,如果你也有,尽早纠正。
参考资料:
1、西医治疗糖尿病足,手术很成功,为何最后还会建议患者截肢了?·健康界·2019-11-15
2、你离糖尿病到底有多远?具备这些因素的人应警惕·科普中国·2019-5-4
3、糖妈妈降糖首选胰岛素 不推荐口服降糖药·光明网·2019-1-25
降糖救脚!14%-24%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截肢
【来源:羊城晚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脚部红肿
糖尿病周围神经减压松解手术糖尿病患者全球目前约6亿人,我国已成为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且糖尿病患者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对于这个温柔的“杀手”,很多人并没留意。“不痛不痒,感觉不到有什么不舒服。”殊不知,每10名糖尿病患者,就有1.5-2.5人迟早会发生糖尿病足,14%-24%的糖尿病足需要截肢!如何在早期控制血糖,以及早期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每一位糖友们需要直面的问题。高血糖让周围神经受损作为神经外科大夫,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袁士翔擅长脑血管疾病、三叉神经痛、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等。谈起他为什么会关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还要从他刚刚做医生不久的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说起。“有一天,一名骨科医生正在为一名糖尿病患者做截肢手术,我在旁边观摩。医生手术完之后,吩咐我将截下来的肢体给家属过目。看着抱在手上的坏腿,我感觉十分震惊。”袁士翔说,如果患者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也可能会避免截肢的后果。由于糖尿病对周围神经缓慢破坏,患者对温度、疼痛的感觉逐渐减退,患者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伤口,比如糖尿病足。一旦出现伤口后,疼痛激活了交感神经,促进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这便加重了病情,从而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控制好血糖是治疗神经病变的基础目前,许多医院烧伤科都转攻糖尿病创面修复,因为糖尿病足的患者实在太多了。据统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截肢率是普通人群的10-30倍。那么,如何避免截肢的结局呢?袁士翔解释,控制血糖这是关键,因为糖尿病是神经病变的基础发病原因,控制好血糖是治疗神经病变的基础,也是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医生一般会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抗氧化应激的药物如硫辛酸,还原酶抑制剂如依帕司他,都能起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改善症状的作用。如果糖尿病患者双手或者双脚出现烧灼样、针刺样疼痛,夜间加重,那么要首先考虑周围神经病变。袁士翔指出,在确诊糖尿病时或确诊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比如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建议做5项检查(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温度觉、针刺痛觉)。出现神经病变,通常以疼痛为主时,可予以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止痛治疗,控制症状,但有很多时候,疼痛无法控制。手术给神经减压,让患者避免截肢50岁的董阿叔,有 3年糖尿病病史,现在已经出现了脚麻刺痛感,异物感强烈,夜间难以入睡。药物已经很难控制症状,而疼痛让董阿叔彻夜难眠。近日,董阿叔到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寻求治疗。袁主任团队给董阿叔采用局麻,在显微镜、内镜辅助下实施了糖尿病周围神经减压松解手术,即“双下肢神经减压四联术”(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和胫后神经),术中医生精确剪开卡压神经的组织,彻底松解神经束缚,肿胀的神经得以充分减压恢复血供。术后,董阿叔感觉到下肢疼痛感、麻木感、发凉感、憋胀感都消失了。据介绍,在世界多个医学中心的研究中,已有十余万人次接受此手术,患者疼痛的症状缓解率可达70%~90%,而同期药物对照组缓解率仅为30%;在随访中,发现手术治疗组皮肤溃疡和截肢的比例大大降低。据悉,国内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张黎教授已完成6000余例DPN减压松解术,据统计分析总有效率达80%,国内北京、上海等地开展该手术已有十多年,正在全国推广中。袁士翔表示,诊断明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进行性加重,应尽量在出现感觉丧失或者溃疡形成之前接受手术治疗。 Tips: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及时就诊:1.脚上的伤口或疮口感染或无法愈合;2.手或脚灼热感、麻刺感、无力或疼痛,影响日常活动或睡眠;3.消化、排尿或性功能发生变化;4.头晕和昏厥;5.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筛查应在确诊2型糖尿病后立即开始,或在确诊2型糖尿病后五年开始之后,建议一年筛查一次。文|记者张华
图|受访者提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糖尿病足严重的可截肢,九类人群一定要重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种很常见的并发症,对于人体健康危害非常大,很多人因为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最后不得不进行截肢。如果自己患有糖尿病,平时对于脚部健康一定要多加关注,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深部组织包括足骨的破坏。
糖尿病足的症状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下肢及足部血管出现阻塞或狭窄,影响足部血运,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皮温降低,伤口难以愈合。高糖状态也会使下肢及足部的感觉神经受损,出现疼痛麻木,感觉迟钝,呈袜套样改变。
糖尿病足的分级
目前临床上分级方法主要有Wagner分级、Texas分级。
糖尿病足的治疗
1、 控制血糖
发生糖尿病足最根本的原因是糖尿病,所以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首要的治疗是控制血糖。
2、保证足部血供
良好的血运是创面愈合的必要条件。糖尿病足患者由于长期糖尿病血管病变出现足部供血不足,导致受伤后伤口难以愈合。治疗上尽可能恢复足部血运,比如下肢或者足部血管狭窄,可以在血管中放置支架或者行球囊扩张。
3、早期外科干预
糖尿病足患者出现足部和小腿创面后,需尽快行手术清创去除坏死及感染组织,利用封闭创面负压吸引等手段使创面新鲜后尽早通过植皮、皮瓣等封闭创面,达到治愈。
4、营养支持
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因为感染、应激等原因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所以治疗上要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创面愈合。
糖尿病足的预防
糖尿病足病治疗困难,但预防则比较有效。
定期检查:包括足有否畸形、胼胝、溃疡、皮肤颜色变化;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有否感觉异常及跟腱反射是否减弱等。
预防性足部护理:包括戒烟、穿舒适宽松的鞋子、不赤足行走、仔细修剪指甲避免皮肤损伤、洗脚前测试水温避免烫伤、每日更换袜子并保持足部清洁等。
出现皮肤破溃,形成溃疡,及时就诊:专科医生会在评估病友全身情况经过多科协商(包括内分泌科、感染内科、骨科、血管外科等)慎重决定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及致死率。
九类人群一定要重视
1. 病程超过10年,长期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
2. 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
3. 合并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
4. 吸烟的糖尿病患者
5. 足部有鸡眼或老茧的患者
6. 存在足部畸形的患者
7. 有足溃疡病史者
8. 老年人或不能观察自己足部的患者
9. 糖尿病足知识缺乏者
来源: FM1036福建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