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吃桂圆干(糖尿病可以吃桂林米粉吗)
52岁大姐每天干嚼桂圆干养生,结果让医生直皱眉头
52岁大姐每天干嚼桂圆干养生,结果让医生直皱眉头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医食疗学》, 《糖尿病学》, 《中国内分泌代谢杂志》
在养生圈里,桂圆干可是个“香饽饽”。不少人觉得它补气血、安神助眠,甚至有人每天都要来上几颗。可52岁的张阿姨(化名)却有点激进——她每天都干嚼一大把桂圆干,一年后去体检,结果让医生直皱眉头。
桂圆干真的那么神奇吗?天天吃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哪些人不适合吃?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桂圆干的“养生光环”是真的,还是被夸大了?
桂圆干,也就是龙眼干,确实含有丰富的营养。它富含葡萄糖、蔗糖、维生素B族、维生素C、钙、铁等矿物质,在中医里被认为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但问题是,再好的东西,吃错了方式,反而容易给身体添麻烦。
有些人把桂圆干当成“万能保健品”,认为多吃能延年益寿、补足气血,甚至有人当零食吃,天天嚼。事实真是如此吗?
吃桂圆干养生,为什么医生却皱眉头?
张阿姨的体检报告显示,她的血糖偏高,血脂也上升,甚至体重也增加了不少。这让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没怎么吃甜食啊,为什么血糖还高了?医生看了她的饮食习惯后,答案呼之欲出——桂圆干是“隐形高糖食物”,长期大量食用,容易导致血糖飙升。
**桂圆干的糖分比新鲜桂圆更高,100克桂圆干的含糖量高达70克左右,相当于半瓶可乐的糖分!**而且,桂圆干的升糖指数(GI)较高,吃进去后会迅速让血糖上升,对糖尿病患者和血糖控制不好的人来说,简直是“隐形炸弹”。
桂圆干吃多了,还可能带来哪些健康风险?1. 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风险
桂圆干的高糖含量让胰岛素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长期如此,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本身代谢能力下降,更要注意。
2. 易上火,导致口腔溃疡、喉咙痛从中医角度来看,桂圆干偏温性,吃多了容易“上火”,可能出现口干舌燥、喉咙疼痛、长痘等症状,尤其是本身体质偏热的人,更要适量。
3. 影响肠胃,导致消化不良桂圆干的糖分高,黏性也大,大量食用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特别是本身有胃溃疡、胃炎的人,吃多了可能会加重不适。
哪些人不适合多吃桂圆干?
- 糖尿病或血糖偏高的人 ——桂圆干的高糖分容易导致血糖波动。
- 容易上火、体质偏热的人 ——吃多了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问题。
- 胃肠功能较弱的人 ——桂圆干较黏腻,不易消化,可能引发胃胀、腹泻等不适。
- 孕妇慎吃 ——中医认为桂圆干性温,孕妇吃多了可能会助热动胎,不利于安胎。
桂圆干到底该怎么吃才健康?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难道桂圆干真的不能吃了吗?当然不是!关键在于“量”与“搭配”。
- 每天不超过5~8颗,吃多了易导致血糖飙升。
- 搭配低GI食物一起吃,比如燕麦、坚果等,可以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 泡水喝或煮粥,这样能降低直接嚼食时的糖分摄入量,同时温补效果更好。
- 饭后1小时再吃,避免空腹食用,以免血糖波动过大。
从桂圆干看“伪健康食品”现象
桂圆干的例子并不是个例,生活中有不少类似的“伪健康食品”,看似养生,实则暗藏健康风险:
- 红枣——补血神器?其实含糖量高,吃多了也容易导致血糖飙升。
- 蜂蜜——天然甜味剂?但GI值接近白砂糖,糖尿病人慎食。
- 果干类食品——维生素丰富?但果干中的糖分比鲜果高得多,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血糖和体重。
这些食品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食用方式是否科学。养生不能只看表面,更要了解食物的“隐形属性”,避免踩坑。
健康的关键:聪明选择食物,而不是盲目迷信
很多人养生的最大误区,就是“道听途说”,别人说某种食物好,就跟风吃,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身体情况。养生这件事,最重要的是因人而异,科学搭配,而不是盲目跟风。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不管桂圆干有多补血安神,它都不适合你;如果你是易上火体质,吃多了不仅不会养生,反而会带来一堆麻烦。
与其执着于一种所谓的“养生食品”,不如均衡饮食,多样化摄入营养,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毕竟,再好的东西,吃错了方式,也可能变成“健康杀手”。
糖尿病患者吃什么水果好
水果里的糖分经常被人们忽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食用糖分过高的水果有可能会影响血糖波动,因而有些患者宁愿不吃水果。但其实,只要正确选择,糖尿病患者也不必拒绝水果。
血糖稳定才能吃水果
医生指出,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时候可以适当进食水果。所谓的血糖稳定状态建议是空腹血糖在7.0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1.0以下,并维持这种状况在一周以上。
水果最好放在两餐之间吃
一天之中,何时吃水果也是需要注意的,一般来说,最好选择在两餐之间,大约为上午9点到10点,下午3点到4点。这个时候吃水果,既不影响正餐消化,也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每日食用量为150克到200克
糖尿病患者其实不必忌惮或者拒绝使用某些食物,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总热量,在合理范围内均衡选择各种食物。吃水果也不能过量,最好每日控制在150克到200克,并且主食量也应该相应减少。一般150至200克水果,减掉25克主食(生重)。
哪些水果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吃什么水果好?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的水果有苹果、梨、桃、李子、樱桃、葡萄、猕猴桃、柑橘、柚子、菠萝、芒果、西瓜。山楂、鲜枣、沙棘、干桂圆、椰子、金丝小枣、枣干等则应该避免。
1 / 1
不同糖尿病人适合喝什么粗粮粥?血糖高煮粥不放两种食物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选择很讲究,建议患者尽量多干少稀,但也不必谈“粥”色变,而是要根据个体情况在选择食材、一次用量和进餐顺序等方面多加注意。
粗杂粮粥的血糖生成指数比白米粥和白米饭低很多,糖尿病人可以食用。 如可用燕麦和大麦代替糯米和白米,各种豆类占食材总量的一半左右。通过以上调整,增加了粥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能有效地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控制血糖上升速度。当然,食用量一定要控制,最好每次在1小碗左右,并在一餐的中间或最后食用最好。
体型胖的糖尿病患者体型胖的糖尿病患者应比体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减少主食摄入量,以控制膳食热量摄入,将体重减轻。在相同重量的前提下,吃稀饭较吃干饭更有饱腹感。
比如,一两粗杂粮煮成的稀粥比一两米做成的米饭更能增大食物在胃内的体积。因此,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其实更适合喝粗杂粮粥,但需要注意准确估算主食数量。
胃肠不好的糖尿病患者胃肠不好的糖尿病患者在选用粗粮粥食材时,要减少较硬的豆类,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可以使用糙米、粳米搭配。同样食用量不要超过1小碗,可分多次食用。
糖尿病人煮粥不放两物一不加碱 一些糖尿病患者煮粥喜欢加一点碱,加碱后的粥容易变得黏稠,这是因为谷物粗粮中的蛋白质遇碱后容易吸水溶入汤中,淀粉微粒也更容易散开,煮粥之后口感就比较黏稠。这样的粥喝了后消化速度快,餐后血糖升得也快,所以糖尿病人煮粥不宜加碱。
二不加果干 葡萄干、大枣、桂圆干等糖类含量很高,GI(血糖生成指数)比相应水果(葡萄、鲜枣、鲜桂圆)高,不太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糖尿病人煮粥最好不放这些食材,吃果干不如吃水果。